寶來證大股東招親 元大、凱基爭搶

〔記者李錦奇/台北報導〕寶來曼氏期貨董事長賀鳴珩,最近引爆震撼話題,他以寶來證券本土最大股東身分,直言主張寶來證應該聘請投資銀行,評估規劃公開招親,無論是引資入股或被併購都可以談,甚至連寶來曼氏期貨、寶來投信都可以一併納入商談標的,據了解,元大及凱基等証券公司已表達高度興趣。

賀鳴珩自稱「拋磚引玉」的招親宣言,再度喚起市場對寶來證併購話題的關注,也讓寶來白家、寶來集團高層相當震驚,預料將為金融市場投入超級震撼彈。

賀鳴珩自稱持股最多

賀鳴珩向親近友人透露,2008年寶來集團已故總裁白文正意外辭世後,他是應白家與寶來老臣之邀,買進寶來證股票協助穩定經營權,累計至今,已經投入18-20億元資金,名下投資公司也擔任寶來證董事,今年寶來證股東會前十大股東名單出爐,證實他已成為寶來證第三大股東,本土最大股東,檯面持股2.76%,甚至比白家名下的寶鼎投資持股2.65%還多,市場人士估計賀鳴珩總持股約6%。

更出乎市場意料的是,賀鳴珩主張寶來證已經沉寂兩年,策略上應該積極點,應該找投資銀行當財務顧問,評估未來應該怎麼走,無論是被併購,或是引資參股都是選項,而且土洋不拘,按程序送入董事會、股東會討論,交由專業經理人執行,不能只由單獨大股東決定寶來證前途。

買一送二 附帶投信與期貨

賀鳴珩甚至直言,寶來證持有寶來曼氏期貨45%股權、持有寶來投信52%,一旦拿走寶來證的人,連期貨、投信都可以一起拿走,他雖然身為寶來曼氏期貨董事長,個人也持股18%,只要能讓公司變得更大,就算公司被併、改名,也沒甚麼不好。

賀鳴珩態度開放,無論是現金併購或換股,他都沒有意見,至於價格,他認為市場是有行情的,必須讓股東能夠同意,但也要考慮到近兩千位員工的權益。

賀鳴珩心中的第一志願,是找外資或中國券商,來投資寶來證,如此一來,寶來證不見得會消失,說不定還可以反過來併購台灣其他券商,可以更壯大,變成台灣前兩大券商。

賀鳴珩認為,對於官股金控、銀行而言,例如台銀、一銀、合庫,目前沒有強而有力的證券、投信子公司,寶來證也很有魅力,應是寶來第二選項。

但讓賀鳴珩不能接受的是,寶來證可說是市場關鍵性的公司,很多人都對寶來證有興趣,卻不得其門而入,不知道該找誰談,甚至是石沉大海,沒有回應。

賀鳴珩向友人強調,他不是想爭權奪利,也不是想當甚麼職務,講這些話,也是希望讓寶來更壯大,沒有觸犯到誰,如果有人不認同,應該拿錢買股權,「我買20億元,你買五千萬元,怎麼要我聽你的話?」

賀鳴珩強調,寶來證外資股東佔41%,才是真正最大股東,如果沒有一定的外資認同,他也不敢跳出來講話,他相信如果外資股東都聽到他的主張,一定會有更多人支持贊同他,市場也會動起來,「不能再說沒興趣,沒辦法讓你停住」。

 

---

《各報要聞》寶來曼氏期貨董座賀鳴珩:寶來證須找回創新精神

  • 2010-06-28 07:57
  •  
  • 時報資訊
  •  
  • 【時報-各報要聞】
 寶來證券(2854)最大國內單一股東、寶來曼氏期貨董事長賀鳴珩表示,寶來證券是個寶,但前董事長白文正辭世後,似乎過去引以為傲的創新精神已消失,他很急,但目前沒有絕對多數股權的董事會,似乎只扮演守成角色,寶來證券必須重拾白董事長的創新精神。

 

 賀鳴珩說,前年白文正突然辭世,當時許多人都賣掉寶來持股,而他看好寶來前景,前年7月起一路加碼,目前他所掌握的羅盛豐已成為寶來證券國內最大單一股東,加上持有寶來曼氏期貨股權,所有市值已達新台幣18至20億元。

 

 賀鳴珩表示,他還會一路加碼,但他不是要在董事會中爭主導權,而是他要找一個,「誰能說YES、能說NO的人。」

 在金融機構大型化下,國內主要的證券商多數已納入金控,前五大券商中,僅有群益、寶來證券仍屬獨立證券公司。而寶來證券擁有持股超過五成的寶來投信,以及佔絕大股東的寶來曼氏期貨,一家是投信資產管理第五名、擁有國內ETF的主導地位;寶來曼氏更是期貨龍頭,賀鳴珩更雄心大志指出,在光大、曼氏的合作下,寶來曼氏將來可望成為亞洲最大的期貨商。

 儘管賀鳴珩對寶來曼氏前景信心十足,但他對母公司寶來證券近年來的守成作法,頗為憂心。賀鳴珩說,寶來證券董事長、總經理都是勞苦功高的好的專業經理人,但外資大買寶來,並非看重EPS,而是過去寶來給予市場創新的價值。白董事長當時買中央產險、買僑銀,給人的看法就是往前衝,如今的寶來已沈寂2年了,應該要重新找回公司的創新精神。

 賀鳴珩表示,目前寶來證券營運平穩,但不能就此覺得天下太平,企業經營必須有前瞻,寶來必須動起來。

 由於金融機構講求的規模,賀鳴珩說,寶來應找第三公信機構,評估與其他金融同業合作的可能性,如一銀、台銀、合庫等公股銀行結盟,對寶來即是相當好的事。以目前金融機構股權來看,已不可能有任何一個家族,可以完成主導、獨自完成,口袋不可能如此深,但重要的是策略,讓專業經理人有揮灑的空間。(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楊穆郁/台北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