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吧!台灣農業/專訪「台灣廚餘堆肥資源化發展協會」創辦人 黃育徵
I have a dream:夢想每一天,人與土地之間的連結能夠再度緊繫,城市周遭的每一塊綠地,都能成為人們心靈與衣食的寄託。當我們以關懷滋養土地,以謙卑的心向自然學習,她必回報我們那些曾經流逝的美好。
【撰文/吳啟禎(台灣智庫研究員)】

 

 

照片提供/台灣廚餘堆肥資源化發展協會

 

懷抱著對未來台灣土地與農業的夢想,前台灣橡膠公司董事長兼CEO黃育徵就教於三芝堆肥種蔬達人劉力學多年之後,於今年八月中旬成立了「台灣廚餘堆肥資源化發展協會」,致力於推廣廚餘堆肥,其構想係以廚餘堆肥為核心,推動台灣農業進入5E時代,亦即高經濟價值(high Economic value)、節能減碳(low Energy consumption)、環境友善(Environment-friendly)、健康生態(healthy Ecology)與符合道德(moral Ethic)。

 

「廚餘堆肥」價值無窮

 

為什麼廚餘堆肥能夠同時達到這麼多面向的價值追求,成為台灣未來土地農業運動的關鍵核心?黃育徵說明:「首先,透過自然、有機的堆肥方式,將可使土地免受化學污染,而土壤中有機質的增加,更可以預防土石流等人禍式的天災,創造環境價值。且經過有機堆肥整治過的土地,將恢復其生命力,使更多生物與土地、作物共存,由此維護多元、健康、自然的生態,創造生態價值。同時,摒棄化學肥料,也將減少人們對於石化產品的依賴,達到節能減碳的目的。而廚餘堆肥更將創造嶄新的產業鏈和更多的就業機會,提升農作物的品質與產值,從而創造高度的經濟價值。最後,在零廢棄農耕社區的生活圈中,人與自然將重新互賴共生,在此生活與耕作的人們,將在每日的生活中展現對自然界所有生命的尊重。」

 

從務實面來看,廚餘堆肥運動如果可以成功的話,它將一舉解決當今台灣的兩大問題:廚餘如何得到妥善的處理,以及遭到邊緣化的農業與土地問題。廚餘如何去化一直讓各地方政府很頭痛,以新北市為例,垃圾費隨袋徵收之後,垃圾量雖然大減至原先的一半左右,但每日廚餘回收量卻飆高達550公噸。根據推算,台灣社會每天至少產生一萬公噸的廚餘,名目上的廚餘委外處理費用每公噸約新台幣800元,加計其它隱藏成本的話,每公噸可高達2000元,等於台灣納稅人為處理廚餘每年繳交了70億元以上的費用。更糟糕的是,這些錢花了之後,可能還有更大的社會成本等在後頭。

 

掩埋、焚化與餵豬是處理廚餘的三種傳統方式,各自會造成難以解決的副作用:掩埋會污染地下水,焚化則會過度浪費能源(廚餘水分高達90%以上)且縮短焚化爐的壽命,廚餘餵豬除了會在豬肉中持續累積化學毒素之外,還有「豬吃豬肉」的道德問題,隱含了類似狂牛症的疾病風險。可是難道廚餘堆肥的肥料就不會殘留化學毒素嗎?黃育徵強調,廚餘堆肥的一大神奇之處在於透過自然高溫發酵,廚餘中的化學添加物會被微生物分解殆盡,因而解決了殘留的難題。

 

 

黃育徵相信,廚餘堆肥可以創造人與土地良性的循環。

 

善用「廚餘」改造台灣農業運動核心

 

另一方面,黃育徵期待廚餘堆肥可以成為改造台灣農業運動的核心要角。台灣的農業、農村與農民長期以來在工業化優先的政策思維下遭到邊緣化,政府利用剪刀差的價格措施將農業部門的經濟利益榨壓給工業部門。此外,農田土地不僅必須承受來自工業生產的各種污染,綠色革命創造了單一物種、大規模耕作的模式,過度使用化學肥料與農藥因而破壞了原先複雜豐富、相生相剋的生態系統,使農田土地進入了一個無法掙脫的「貧瘠-化肥-農藥」的惡性循環。

 

90年代台灣變得相對富有與政黨開始競爭之後,始對遭到國家不正義對待的農業部門進行補償,但補償方式要不透過年金津貼、要不透過低廉化肥與休耕的補貼,這些措施反而扭曲了市場機能,無助於提升台灣農業的競爭力。在台灣與他國基於比較利益原則而簽訂的自由貿易協議下,台灣農業都是首當其衝、受到犧牲的一環,更加無法吸引社會資源與人才的投入。觀察著這個台灣農業被邊緣化的過程,黃育徵感到痛心極了,他認為所有我們已知的產業在未來都會因為技術變遷而消失,唯獨農業才是真正的「萬年產業」,也惟有重新發現土地與農業的價值,才能建立真正的台灣文化。

 

出身化學工業的黃育徵深知土壤動力學的重要性,農業的根本在肥料,而有機肥料內含億萬種的微生物與微量物質,對於土地的滋養能力不是過度簡化的氮磷鉀之化肥所可比擬。況且,化肥除了會傷害土壤生機之外,溢流的化肥還會污染河流與海洋生態。台灣政府補貼化肥,表面上造福農民,其實正在傷害農業的健康力與環境生態,成為台灣農業轉型的一大障礙。

 

自製廚餘堆肥享受樂活環境

 

有心想自製廚餘堆肥的話,可以在某些園藝用品的賣場買到家用設施,通常得連帶買一包菌種來加速堆肥速度。協會推廣的廚餘堆肥法,強調自然腐熟,認為自然界原本就存在許多擁有分解能力的微生物,強加菌種的方式反而破壞了菌落生態,唯有自然腐熟的方式才能從肥料的環節上開始尊重生物多樣性的生態法則。推廣協會的堆肥法不先瀝去水分,也不怕油鹽,在廚餘中加入稻殼、木屑等農耕廢棄物,一方面可以吸收油水,同時利用其高碳含量的特性來平衡廚餘中的高氮物質,達到理想的碳氮比。不過想運用這個方法製成安全的優良堆肥,一次需要有兩噸的廚餘量來產生足夠的熱,也需要較長的時間(通常三到四個月)來熟成。至於許多人會擔心的廚餘發酵臭味,黃育徵認為在技術上其實很容易解決,社會大眾無庸擔心。他具足信心地說,透過這個方法所製成的肥料不僅安全無慮,而且對於土壤與作物非常滋養,他正在建立一系列的相關科學證據與數據,好向社會各界證明:廚餘一旦透過安全堆肥而資源化,即可以變成寶貴的「黑金」。

 

黃育徵認為理想的推廣方式,是在每個農業社區內規畫一塊廚餘堆肥的區域,蒐集當地的廚餘與農耕廢棄物來集中堆肥,以達成「零廢棄農耕社區」的目標。所製成的肥料供養在地作物、活化土壤生態,讓農作物不止無毒有機,也讓從事農耕的農夫再也不需要接觸劇毒的農藥,徹底打造健康的農村樂活環境。

 

理想上堆肥的區域最好能有1-2分的區域面積,每天可處理約3-5噸重的廚餘,最好由各地方環保局每日蒐集廚餘之後負責運送到當地的堆肥地點。目前還有許多的法令與其他障礙,但是如果障礙一旦克服而這個永續模式能夠成功地推廣到各個農村,黃育徵深信我們將見證台灣農業的巨大價值,而那個重新繫緊人與土地之間連結的夢想也得以實現。

 

【完整內容請見《台灣思想坦克雙月刊》2011. 12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