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所得者課稅、虧損者降證交稅的公平正義,又可能損及增加稅收的目標。財政部選擇不降證交稅的底線,對高所得者則再三退讓,於是一舉兩失,兩邊不是人,反對證所稅的力量乃排山倒海而來。


馬凱:要公平還是要加稅?
復徵證所稅的風波難平,不僅股市中呼風喚雨,交易淨利高達數百萬乃至千萬的大戶全力抗拒,連根本無力涉足股市的薪資所得者也大聲撻伐。如果這完全相反但目的一致的兩股力量無以化解,恐怕在一個極端荒謬的結盟之下,讓二十四年之後重見天日的證所稅再度胎死腹中。
【撰文/馬凱】

 

財經學者馬凱
其實,從財政部召集財政健全小組推動證所稅伊始,兩個關鍵性的要求即埋下了禍根,其一是公平正義,其二是稅收穩定。

公平正義本是總統大選期間響徹雲霄的呼聲,台灣的所得稅絕大部分由薪資所得者負擔,而靠股票、土地等暴得大利的富人,反而在當前稅制下享受無比慷慨的減免優惠,激起極大的民怨;加以全球風起雲湧的「占領華爾街運動」,讓九九%的廣大群眾聲討一%的富人成為社會的共同訴求。因此證券交易所得稅即成為回應此一要求的第一炮。

台灣的財政赤字快速攀升,租稅負擔率又低到全球罕見的一一%左右,必須盡快增加稅收以免禍延子孫,這是大多數人的共識,稅制改革也以此為重要目標。

但如何方屬公平,以及追求公平正義是否必須同時增加稅收,正好成為復徵證所稅的主要爭議。極端重視公平正義者,認為證所稅不但要全面開徵,而且必須併入總所得,累進課最高四○%的稅率。但一般散戶投資人之中八成以上虧損,所要求的公平正義則是高所得者多課,虧損者不僅不該增課所得稅,還應降低證交稅。

全面開徵而且併入所得稅幾乎人人皆知其不可行;但高所得者課稅、虧損者降證交稅的公平正義,又可能損及增加稅收的目標。財政部選擇不降證交稅的底線,對高所得者則再三退讓,於是一舉兩失,兩邊不是人,反對證所稅的力量乃排山倒海而來。

事實上,證所稅是整體稅改中與稅收相關性最低的一環,卻是稅改的頭一仗;財政部若能顧全大局,務實地調降證交稅,給多數投資人一點公平正義,這場風波或可快速平息。

 




這樣的證所稅 大戶到底在叫什麼?

 

 

府院黨昨天敲定行政院版證所稅方案,除了個人課稅門檻及稅率同步放寬,更大轉折在於證交稅率雖然不降,卻從「費用扣抵」變成「稅額抵扣」,實質上達成「證交稅減半」效果。如此一來,反而是大戶減稅,虧錢或賺不多的散戶證交稅反而一毛錢都跑不掉,可能大戶繳的證所稅比小戶繳的證交稅還少,豈非「肥大戶瘦小戶」?

為了避免整體稅收不增反減,不降證交稅原本是財政部堅持底線,但是從金管會到券商公會、藍委,調降證交稅壓力與日俱增,一度造成行政院版難產。

行政院版緊急會商後,端出的方案,將個人課稅門檻及稅率同步降低,課稅門檻由300萬元提高到400萬元,稅率由20%降為15 %,後遺症除了縮小打擊面,減少稅收,更有甚者,立委可能有樣學樣,再砍門檻,不致造成稅制不公平。但是將證交稅扣抵由「費用列抵」直接改為「稅額抵扣」,稅收效益衝擊事小,重擊稅制公平性事大。

證交稅扣抵方式大逆轉,產生的直接效應就是大戶證交稅減半。若採財政部版,股市獲利可在扣除證交稅、手續費用後計算稅率,但是改為「稅額扣抵」後,即使賺大錢達到400 萬元課稅門檻,計算稅率後,可以直接將已繳的證交稅半數抵扣,等於證交稅減半。但如果在股市虧錢,或是賺不多,原本繳的證交稅及手續費,一毛錢都不少。

從試算結果發現,若在股市一年交易1億元,當年在股市一年賺1000萬元,即使繳了證所稅,因為扣抵證交稅,最後只繳了97.5萬元;但若是賺400萬元,實際支付費用7.5萬;若是當年虧了50萬元,雖然不必繳證所稅,但因為證交稅、手續費沒得減,實際成本反而高達4.35萬元。

諷刺的是,證所稅方案實質對大戶影響有限,但是多數散戶卻跟著非理性論調起舞,影響證所稅走向。如今行政院版證所稅版定調,從站在資本利得稅改革第一步立場來看,到底是財政部居上風,還是金管會扳回一城,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方案到底是大戶賺得多,繳得多,還是散戶賺多少、繳得多? 是稅制改革往前走? 還是倒退? 大家都應睜大眼睛看。

※延伸閱讀》
‧投票/證所稅定案,會影響你買賣台股嗎?

 

 

【2012/04/27 聯合晚報】



全文網址: 這樣的證所稅 大戶到底在叫什麼? | 證所稅雜音不斷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5/7056267.shtml#ixzz1tJ8OGapU 
Power By udn.com 


變相降稅… 大戶半數證交稅抵證所稅

財政部長劉憶如昨天強調,由於長期以來未課證所稅,因此不容易估計可能收到的稅額;但如採取最保守估計,每年證所稅收可望達一百億元,受影響人數僅約兩萬人。

值得注意的是,行政院雖然堅持不降證交稅率,但是昨天通過的方案新增「已繳的證交稅,其中一半稅額可扣抵證所稅」,資深稅務員私下分析,對於被課證所稅的大戶來說,這等於已經實質調降其一半的證交稅率,也是財政部回應外界「證交稅率其實隱含部分證所稅的意義」。

資深稅務員說,從這點來看,未來在立法院面臨立委要求降調證交稅的壓力時,財政部將以此捍衛不再降證交稅。

她表示,全案希望在立法院下會期(十一月)完成修法,明年元月上路,後年(民國一○三年)五月報稅時適用。

針對券商公會表示,國內有一千六百萬戶證券戶,如果其中百分之一會被課到稅,要繳納證所稅的人數應該高達十六萬戶,「絕不止劉憶如說的一萬、二萬人」。

但劉憶如昨天說,扣除重複開戶、沒有實際交易等戶數外,目前國內證券真正的開戶數是八百九十萬戶、每年進出只有一次的有三百三十萬戶,因此財政部保守估算,達到證所稅課徵門檻的戶數僅約一、兩萬戶。

至於證所稅收,她說,因為長期沒有開徵,加上每年景氣狀況不同、差距很大,保守估計稅收大約一百億元;其中企業戶的證所稅收約在二十億至四十億元之間。

她強調,課徵證所稅最重要的目的不是為了加稅,而是在建立制度。

至於個人課稅門檻為何從三百萬元提高到四百萬元?劉憶如說,因為金管會希望降低對股市衝擊,因此設定受影響戶數在百分之一以下,推算出課稅門檻為四百萬元。

劉憶如指出,將來歐債危機平息下來,全球經濟回穩,國際及台灣股市上漲,達到四百萬元的證所稅課稅門檻的投資人數就會增加,屆時大家就會習慣證所稅制,當股市碰到非常榮景時,投資人有賺到錢,都會很願意來繳稅。

 


圖/聯合報提供

 

 

 

【2012/04/27 聯合報】



名家觀點/證所稅大戲 全盤皆輸

重新開徵證所稅案,已經行政院院會通過。行政院版的特點是:個人部分證所稅扣除額提高,稅率降低,證券交易稅還可列入抵扣,與財政部版本相比,政院版本中的各個項目可說是全部調降。財政部預估證所稅約有100億元,但進入立法院審查時,證交稅調降已是可預期的,我預估,兩相抵扣,不但達不到財政健全的目標,稅收也會減少,行政院可說全盤皆輸。

財政部提出重新開徵證所稅的原意,是因為目前的稅制,對薪資所得者稅課得太重,而土地和證券等資本利得,都可以減免,所得稅制毫無公平性。

雖然出發點用意很好,但依行政院目前的版本,雖然行政院強調,仍守住證交稅率沒有調降,但妥協之後,證交稅從從費用扣除額變成扣抵證所稅,實質上等於調降證交稅率。

退縮到這樣的地步,這次的稅改只剩下象徵意義,我擔心最後不但收不到更多的稅,對公平性的堅持也蕩然無存。更可怕的後遺症是,法案進入立法院,目前行政院堅持的證交稅率,也守不住的話,若稅率調降至千分之2,每年光是證交稅的稅收將損失300億到400億元。

我想強調的是,證所稅和證交稅,是兩個性質不同的稅,為何可以相抵?實在是不合道理,只看到行政院的妥協。如能維持財政部原來的方案,把證交稅當成費用扣除,稅收達200億元,即使證交稅率僅調降千分之0.5,仍可維持稅收平衡,這樣才有機會創造雙贏。

現在的做法,行政院必須有將來總稅收會減少的心理準備,到時候,即便設法提高其他稅目的稅率,也無法補足這塊缺口,平衡財政變成空談,業者與民眾都會有很大的反彈。

按新的版本,政府很難收到資本利得稅,等於白忙一場。舉例來說,若一個人一年在股市交易1億元, 結果全年結算賺了500萬元,扣除400萬元免門檻後,100萬元要繳證所稅,以15%稅率計算,證所稅額為15萬元。但股市交易金額1億元,共繳交30萬元證交稅,其中一半即15萬元可扣抵,證所稅等於零,完全不必繳。

稅改不能走回頭路,行政院修改後的版本,在我看來,實在是有諸多敗筆,一而再、再而三的退守更是很難看,但又無法撤回,政府的威信將毀於一旦,好不容易,24年來第一次來民氣可用的稅改大戲,卻演變成全盤皆輸。

 

(作者是台北商業技術學院財政稅務系副教授,本文由孫克難口述,記者徐筱嵐整理)

 

 

【2012/04/27 經濟日報】

證交稅不降 恐失信於民

證券交易所得稅恢復課徵,行政院版本拍定,將個人課稅門檻提高至四百萬元、稅率由百分之廿降為十五至廿之間。但劉憶如部長在記者會上宣布,可能訂在百分之十五,長期持股優惠從五年以上降為三年。最引人爭議的,證券交易稅率仍維持在千分之三,但稅額半數可扣抵證所稅。

根據劉部長的估計,課徵證所稅稅收可望增加新台幣一百億元,受影響人數約二萬人。但自財政部端出證所稅以來,台股日均量已從一千二百億元,降至八百億元。有立委憂心指出,近日已整整跌掉了半個中央政府總預算。

而更令人匪夷所思的,莫過於占有交易量百分之十九點七的外資法人不用課稅,這對本國法人是立足於不平等的待遇上,逼迫本國法人資金外流,或藉由假外資管道,以求生存。況且,這對證所稅恢復課徵高舉的「公平正義」大旗,是違背的。

在證所稅恢復課徵的過程中,最具爭議的,莫過於證交稅堅持維持千分之三不變。或許為了稅收考量,但已失去了政府的誠信。

試看證交稅的立法沿革,財政部為了配合證券交易所得,自七十八年起恢復課徵,乃將證交稅率從千分之三,減半徵收。其立法意旨清楚表明,是為了緩和證券交易所得恢復課徵,所可能帶來的衝擊。

但證券交易所得恢復課徵不到一年,已發現稽徵作業困難重重,尤其是一年交易金額一千萬元的免稅漏洞,引發人頭戶蜂擁而上。而令政府擔憂的,從證券交易而來的稅收,遽然大減。迫使財政部於七十八年底,緊急提出:「經依據我國經濟發展之階段性需要及社會之實際情況,財政部曾就有關證券交易所之課徵作深入研究,並鑑於股票市場每日交易量龐大,為簡化稽徵手續,便利徵納作業,以對簡政便民之原則,爰修正所得稅法,規定證券交易所得自七十九年一月一日起免徵所得稅,同時提高證券交易稅以資因應。」這也是行政院金管會以及證券商同業公會主張證交稅調降的立法依據。

當年將證交稅率提高至千分之三時,在立法意旨中,即明確表明含蓋證所稅在內,如今證所稅恢復課徵,卻堅持證交稅率不調降,有失信於民的感受。又觀之美國與日本有證所稅,就沒有證交稅,亦可見兩稅是互為消長的。

況且,證交稅是財產交易稅與證所稅是有所得才課稅,兩者租稅性質不同,今卻准許證交稅半數得扣抵證所稅,將來納稅人亦可要求營業稅可扣抵所得稅,或契稅可抵財產交易所得稅,此將與租稅課徵原理,背道而馳。

尤令人憂心的,證所稅的課徵,嚴密的稽徵作業,勢必投入龐大的人力與物力,國家有限資源為了一百億元的稅收,虛擲於此,是否值得?這是政府需要考慮的課題。

 

 

【2012/04/27 聯合報】



全文網址: 證交稅不降 恐失信於民 | 民意論壇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X1/7055594.shtml#ixzz1tDMjk76E 
Power By udn.com 


《各報要聞》29藍委連署降證交稅,主張降為千分之2

  • 2012-04-27 07:37
  •  
  • 時報資訊
  •  
  • 【時報-各報要聞】
行政院昨日公布證所稅方案,朝野立委連聲反對,針對證所稅,立委共提了4個修正版本。國民黨立委賴士葆主張,證交稅率降為千分之2,作為復徵證所稅的配套,已獲得29位立委連署支持。

 

 昨日通過的政院版證所稅,雖較財部版本為寬,但在立院仍招致猛烈批評,藍綠黨鞭都認為證所稅在立院本會期難過關,恐延遲到11月,也難完全按政院版過關。

 

 立委盧秀燕指出,證所稅方案未提出前,過去五年台股上市櫃的成交值在1,200~1,700億之間,今年前兩月成交值也有1,300億,3、4月份成交值銳減400億,而3月中旬到昨天,台股集中市場的市值就跌了1.6兆。

 目前國民黨已有賴士葆、曾巨威、蔡正元等修正案,親民黨團也有李桐豪版本,主張復徵證所稅,證交稅應考慮廢除,或至少應減半課徵。

 賴士葆版本則主張證交稅率降為千分之2,獲得29位連署,連署者都是國民黨立委,多數財政委員會包括政策會執行長林鴻池、召委盧秀燕、羅明才、吳育昇等都已簽字。

 林鴻池指出,國民黨籍立委對證所稅仍有歧見,希望政院、財政部儘速與藍委溝通,但立院本會期恐來不及通過,目前沒有加開臨時會的打算,因此本案最可能處理的時間,可能要拖到11月。

 民進黨立院總召柯建銘認為,國民黨立委對證所稅修正案意見紛歧,立院恐怕不可能在本會期完成修法。

  民進黨立院黨團表示,黨團會等行政院的版本送到立法院後,會提出黨版證所稅修正草案,參與審查。

 親民黨立院總召李桐豪表示,行政院通過的版本,是對財政部版本的退縮,量能課稅與賦稅公平已經名存實亡、實質意義有現,他說,未來草案送入立院,內容可能調整更多,因此,親民黨對政院版本很失望。

 台聯立院總召許忠信也說,課徵證所稅後應調降證交稅,但政院版「證交稅可抵證所稅」的規劃,太過複雜,難以照顧投資人。

 美銀美林證券認為,由於財政部與證券業雙方對峙態度都非常堅硬,最後終應會以立法院國民黨團的妥協版本出線,也就是證交稅率降至千分之二、持有期限超過1年者稅率減半。(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林淑慧、薛孟杰、張志榮/台北報導)

 

證所稅大戰二部曲 「民兵」出動…

  • 2012-04-27 01:29
  •  
  • 中國時報
  •  
  • 【劉宗志/特稿】

     政院版證所稅出爐,財(財政部)、金(金管會)部會之爭暫告落幕。不過期間金管會這個正規軍在主張未被接受下,「民兵」開始出動,包括券商、期貨商、企業大老與工商團體、甚至立委,都營造若復徵「證所稅」,就降「證交稅」氛圍。未來證所稅決戰立法院,想必更有「戲」。

     打一開始,金管會主委陳裕璋就直接跟劉憶如說「別動證所稅的腦筋」。待確定重提證所稅後,財、金兩部就展開一個多月鬥法。金管會不滿財政部版本出爐前,完全沒和金管會溝通,放話抱怨「連版本都沒看到,怎麼表達意見」;還對雜誌大談「陳裕璋拉不住暴衝的劉憶如」。

     財政部則說,連劉憶如參與會議後,想帶走資料,卻被「升任」政院的前金管會官員拒絕,金管會竟然防劉憶如比防「匪諜」還嚴,最後是某政務委員把資料給劉憶如。兩部會的火爆程度由此可知。

     但財政部意見漸占上風後,金管會在正面迎戰的同時,開始祭出游擊戰。隨著台股成交量持續低迷不振、指數盤跌,電視上一堆投顧老師罵翻天,正好民「氣」可用。乾脆就讓券商、期貨商業者、公會與工商團體等「民兵」出動,看看能不能扭轉一路挨打的局面。

     果然,台股交投越低迷,「民兵」聲勢就越加壯大,「代表民意」的立院甚至已有多位立委連署,準備好「證交稅調降至千分之二」提案。面對民兵與立委的結合,行政院要伸張租稅公平正義,還有得拚!

還給投資人一個公道

  • 2012-04-30 01:19
  •  
  • 工商時報
  •  
  • 尤錦芳

 在各方尚無共識下,倉促提出的財政部證所稅課稅方案,日前雖經行政院微調,惟仍留下相當大的探討空間。

 年減500億證交稅收

 證所稅議題在今年2月16日開始曝光後,市場成交值即急遽下降,行政院主計長及國庫署長於4月23日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答詢時,即指出第1季證交稅實徵稅額較預計減少近3成,政府必須撙節開支。公會預估,正式開徵證所稅後,市場成交量會再降至500億元,亦即日減2億的證交稅,年減500億的國庫稅收,但是可收到的證所稅甚少,甚至不敷稽徵成本。這是一個尚未施行即輸贏立判的錯誤決策。

 資金無國界 何需單戀一枝春

 台灣證券市場的特色有三:一是散戶多,二是週轉率高,三是本益比高,這是支撐台灣股市活絡,外資積極投入的主要因素。據統計資料顯示,證券市場占交易戶數僅1.6%的中實戶,其成交金額高達市場成交金額的47%,一旦課徵證所稅,在考慮到所得曝光,稅負增加、每年數百筆至數萬筆交易資料申報的繁瑣,出走是必然的選擇,畢竟資金無國界,何需獨鍾台灣。

 一旦中實戶出走,前述的這些特色都將逐一消失,我們不再有高的週轉率與高的本益比,市場不再活絡,外資開始撤離,市場籌資功能喪失,我們不再會有從掛牌至今股本成長155倍,營收成長1,556倍,股東人數增加40萬人的鴻海第2,上市櫃公司發放現金股利金額由92年的2,600億元成長至100年9,500億元的榮景將不復現,證券公司恐將爆發15,000人至20,000人的離職潮。

 選擇性課稅

 前後政策背道而馳

 資本利得項目有好幾種,財政部卻只針對證券、期貨課所得稅,對象又只針對本國自然人與法人課稅,柿子挑軟的吃,這種選擇性的課徵那符合「公平正義」原則?尤其是對中資視同外資免課證所稅,未來是否會產生政治效應?近年來政府將遺贈稅從50%降為10%,將營所稅從25%降為17%,無非是希望吸引海外資金回流,加強投資台灣。但對這些中實戶課證所稅,無異鼓勵他們把錢匯至國外,讓資金加速流出台灣,前後政策相互矛盾。

 證交稅已含括證所稅

 符合租稅正義

 「我國雖無資本利得稅之名,惟有針對資本利得課稅之實…包括證券交易稅相關資本利得之課徵規定」。「目前股票出售時,課徵0.3%證券交易稅…足見現行證券交易稅中已有內含對證券交易所得分離課稅」。「根據稅收統計顯示,證券交易稅收相較於其他國家證券交易所得稅(或印花稅)稅收比重相近,證明我國證券交易稅顯然已含括證券交易所得稅性質」。(以上文字全引自財政部官方網頁財政部就「租稅正義」之說明。)

 為什麼民國78年及民國84年兩次開徵證所稅方案,證交稅率都要配合調降?(78年由0.3%降為0.15%,84年由0.3%降為0.2%),財政部上述「租稅正義」之說明已解釋得很清楚,我們現行的證交稅已含括證所稅,且符合「租稅正義」的原則。

 香港、新加坡的啟示

 我們臨近的中國大陸不對自然人買賣上市證券課證所稅,香港、新加坡原則上是不對一般自然人課證所稅,而香港證券交易稅(印花稅)的稅率僅止千分之2,新加坡則對採集中保管交割者完全不課證券交易稅及印花稅,其稅負相對台灣而言相對輕省甚多。事實上,港、星這兩個國際金融中心的國民所得是台灣的1.7~2.5倍,幾十年來的施政重點都是著重在如何提升他們在國際金融市場的競爭力,輕稅簡政是他們創造國家整體經濟利益的一貫作法,也成就了他們多年來屹立不搖金融中心的地位。

 勿讓錯誤的決策全民埋單

 還給投資人一個公道

 當財政部標榜「證所稅方案只是影響少數1%的人」時,大部分人都會認為「我不是大戶」、「我不投資股票」所以事不關己,無所謂。而當眾人陷入「溫水煮青蛙」的迷思時,台股動能因復徵證所稅而慢慢枯竭,一場資本市場的浩劫即將上演,我們的立委,我們的馬總統,請你們高瞻遠矚,勿讓500億短少的稅收成為全民的負擔,勿置台灣資本市場於萬劫不復之地。

 近10年來,投資人己貢獻政府9,125億元的證交稅,及大約2.3兆元的股利所得稅。自然人投資人這10年來已繳納3,193億元的證所稅(9,125億x70%十年平均市占率x1.5/3.0),我們怎麼忍心苛責他們「不公不義,有所得卻不繳稅」?誠如財政部官網所述,現行證交稅已含括證所稅,符合租稅正義原則。在這裡,我們要籲請財政部公開的、勇敢的、大聲的說出來,不要讓所有的投資人蒙受不白之冤,還給投資人一個公道。(本文作者為中華民國證券商業同業公會副秘書長尤錦芳)

 
名家觀點/治療讓病情更糟

一池不流動的水叫做死水,有時候還遠比不上一攤有亂流四竄的小溝。不到一個月,眼看台股量能近乎砍半似的回退,很難想像有多少人會真正因此拍掌叫好。約莫在一個月前,財政健全小組成立之際,我曾寫篇文章,試圖想在課稅一事的法律邏輯、經濟效益、或資本市場效率等面向做一些理性申論,但這無用,因為接下來的政策發展,幾乎沒有什麼可容市場討論的空間,一切民粹得很。

民粹會有什麼問題?民主制度下,政府課徵租稅的正當性,當然要由人民賦予,只是在選制上,一人一票代表權力的均等,但不等於現實的狀況。以財政部99年度綜合所得稅的報稅資料來看,在550萬左右的總家戶數中,有效稅率不到6%的家戶單位,占了總戶數的95%,而這95%的總所得,僅占了全國總所得的四成,因此,說國內財富分配的情況並不佳,這是實情。

可是,多數人不知道的是,在當年度國人所應繳的總稅額中,這群所得僅占全部四成的族群,在全年度的稅收中,只貢獻了二成五;相對地,有效稅率達21%以上的族群,僅占所有報稅戶數的2%,卻貢獻了全年四成三的稅收。誰說富人沒被課稅?

或許有人會說,既然比對現行的租稅制度與所得結構,沒辦法直接獲得兩者間的邏輯關係,但記憶中,綜所稅大多只針對受薪階級課稅,所以,真正自股市獲利的既得利益者,仍然有不公不義之處。不過,根據同年度主要所得占綜合所得總額80%以上戶數的稅務資料,薪資所得雖佔總所得的最大宗、約六到七成,但薪資的應納稅額,對整體稅收的貢獻僅有43%,且有效稅率僅3.65%,對照綜所稅中的股利所得數字,雖占總所得的比重只有11%,稅收貢獻卻達23%。而且別忘了,企業的未分配盈餘在最低稅負制下,也課了10%的稅率。誰說企業及股利所得沒被課稅?

再來是證交稅。如果,課徵證所稅也兼課證交稅,是否就真正符合了官方期待的公平正義呢?你有聽過用100元,去買張定存單,要課交易稅嗎?定存的利息所得被課稅是天經地義的,但針對交易課稅,我不得不說這在經濟上是十分不正確的,如同反對托賓稅(Tobin Tax)的人認為,全球資金之所以可以四處流動,正是拜經濟中一雙看不見的手,促成交易所賜。因此,雖說淺碟型的金融交易,對實體經濟存在風險,但藉由課稅扼殺交易活動,讓金融成熟度倒退,這種追求社會公義的過程,好像也太原始了。

總之,人人心中都有一把尺,但每把尺的度量衡不同,是否公平正義,那就見仁見智了。證所稅這個大蜂窩,是不能捅的,這真的是:治療讓病情更糟(The cure is worse than the disease),馬總統要三思呀!畢竟政策要有更長線的規劃和思維,別抓了小的,丟了更大的,等到之後哪天驚覺不值,孑然一身的公平正義,可也喚不回什麼美好榮景。

(作者是國票金控總經理暨華頓投信董事長)

 

 

【2012/04/30 經濟日報】


證所稅讓台股市值蒸發1兆 賴士葆:政院版本不公不義!
2012/05/02 11:30 鉅亨網 記者陳慧琳 台北 

證券交易所得稅重新開徵方案,被視為引發現階段台股震盪的主因,多位立委更直指證所稅讓台股市值蒸發1兆元,為儘快消除不確定性因素,行政院版本證所稅方案昨(1)日快馬加鞭送至立法院,但立委賴士葆今日在財委會表示,「政院版本獨厚大戶根本不公不義。」

政院版本證所稅即證交稅不調降,個人證所稅申報門檻從300萬元調高至400萬元,稅率由20%改為15%至20%,證交稅稅額半數可扣抵證所稅,且個人不課期所稅,預計明年起實施、後年5月申報。

多位立委包括國民黨立委林福德、賴士葆、民進黨立委薛凌皆表示,3月28日說要徵證所稅以來,台股市值蒸發1億元,更導致成交量下滑。

財政部長劉憶如一再強調,4月台股下跌,跌幅比日本還小,且下跌的原因不僅僅是證所稅影響,台股的價還有基本面的問題,但她坦言,成交量確實非常重要。

對此版本,賴士葆表示,行政院版本獨厚大戶,根本不公不義,大戶賠錢可以拿回來,散戶賠錢卻無法拿回來。他還直言,民進黨提出的版本「對證交稅提高千分之1、不要徵證所稅」都更值得討論,但行政院版本反而是大開逃稅之門,根本是「雷聲大不下雨」,因為證所稅課徵也無法增加多少稅收。

此外,有媒體報導金管會主委陳裕璋私下與立委表示,「可接受調高證交稅,但不要課證所稅。」金管會副主委吳當傑也大力澄清,指出「從未表示同意提高證交稅率」,也無私下運作情事,金管會一定尊重行政院決議。

立院本會期法定期限只到5月底,若要趕在會期結束前將全案拍定,恐有難度,劉憶如表示,仍希望儘快消除不確定性因素,不過一切尊重立法院決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