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石化環境惡化 台塑600億 加碼美國

  • 2012-05-14 00:58
  •  
  • 工商時報
  •  
  • 記者彭暄貽/台北報導
台塑美國投資概況

台塑美國投資概況

 國內石化投資環境惡化,台塑集團觸角轉向美國;本月初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親赴美國廠區考察,敲定提高台塑美國德州乙、丙烯投資規模至20億美元(約新台幣600億元)。

 王文淵本月3日展開為期一周的美國投資視察行程,這是他出任集團總裁6年來,首次視察台塑美國三廠區。王文淵此行也與德州州長、康福郡郡長等地方官員展開會晤,為台塑美國下一階段加碼擴建,進行交流。

 台塑董事長李志村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看好美國低原料成本與地方政府的投資支援優勢,台塑決定將德州廠投資上限提高至20億美元,德州廠擴建投產後,台塑美國乙、丙烯年產能將分別達246萬噸、134萬噸,並伺機啟動下游PVC、PE、PP等中間原料擴建計畫。

 這次台塑德州廠擴建,約可增加當地250個全職工作機會,工程高峰之際,還將雇用1,800位建築工人,因此德州州長特別與王文淵會面,歡迎台塑持續投資。

 李志村指出,美國能源開採技術轉向頁岩油,天然氣價格更便宜,美國能源自給率提高,造就能源低成本營運優勢。在台灣生產乙烯以輕油入料,每噸成本高達1千美元,美國廠以乙烷生產,成本僅340美元,兩者差距相當大,當地設廠極具競爭力。

 李志村說,先進國家石化產業發展歷史逾70年,並有嚴格環保標準;美國稅制對於聯邦政府、州郡各有35%所得稅、6.25%銷售稅等賦稅分享規劃,企業投資對中央、地方均有實質稅收及就業機會,讓石化產業至今仍可穩健發展。

 反觀國內,李志村指出,台灣稅制中央、地方不對等,企業成為地方排斥對象,引爆產業出走危機,不利整體經濟發展及就業率。如台塑在雲林麥寮每年繳交約300億台幣稅金,但地方政府卻僅分得4億元,難怪地方會反彈,政府應重新分配中央、地方稅收比例。

 台塑美國為台塑集團海外第二大石化一貫作業生產重地,去年營收53.5億美元,員工數3,471人;今年首季獲利更突破歷年同期新高。本次以盈餘自有資金,擴建乙、丙烯各80萬噸、60萬噸,規模超越中油新三輕(60萬噸乙烯),以及35萬噸LDPE廠、9萬桶天然氣分流工廠擴建,所有廠區約2016年投產。

國光石化 轉進大馬

馬來西亞首相納吉(Najib Razak)宣布,將與台灣石化業合作投資1,200億美元(約新台幣3.6兆元),參與大馬國家石油公司煉油廠及石油化學綜合計畫。中油昨(13)日證實,轉投資國光石化正和當地政府討論,參與投資的金額約100億至120億美元(約新台幣3,600億元),將待主管機關同意前往投資。

石化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工業之一,國光石化若轉進馬來西亞投資,將牽動台灣石化中下游廠跟進出走,嚴重衝擊我國石化業產值。

納吉昨日召開記者會表示,台灣一家石化公司已承諾在馬來西亞柔佛州邊佳蘭投下鉅資,參與大馬國家石油公司油廠及石油化學綜合計畫。納吉在記者會上並未透露投資方身分,但中油證實,的確有意願到當地投資,正在進行可行性分析研究,最終還是要經濟部和其他主管機關同意放行。

納吉說,石化綜合計畫中心設有濾油站和輕油裂解廠,其中,濾油站初步估計每天可處理1萬桶石油,輕油裂解廠1年可處理80萬公噸石油。不過,一旦營運走上軌道,濾油站每天或可處理45萬桶石油,輕油裂解廠則每年可達380萬公噸。

這項投資計畫若進行順利,未來6年可望為馬來西亞帶來1,200億美元投資金額,並可望成為亞太地區重要石化廠。

目前大馬國家石油公司正在和全球9至10個投資夥伴討論設立煉油廠與石化廠的可行性,並與台灣在內的投資方展開最後階段談判,預料最終決定在明年中旬定案。

不過,這項計劃執行可能會一波三折,因為納吉去年5月宣布計劃在邊佳蘭打造一個耗資約200億美元的石化發展計劃後,當地居民以這項計劃可能對環境及人體造成危害,近幾個月已經不斷尋求專業人士幫忙,透過網路力量發起反對興建石化工廠活動。

國光石化是由經濟部所屬的國營事業台灣中油公司與民間業者共同組成,中油為最大股東,持股之比率達43%,兩大民股股東分別為遠東集團與長春集團,分別持有20%的股份;中纖持有10%的股份,非石化業的富邦金控持股4%,和桐化學則持股3%。

 

圖/經濟日報提供

 

 

【2012/05/14 經濟日報】



國光石化轉進大馬 中下游跟進

馬來西亞首相納吉(Najib Razak)宣布,將與台灣石化業合作投資一千二百億美元(約新台幣三點六兆元),參與大馬國家石油公司煉油廠及石油化學綜合計畫。中油昨天證實,轉投資國光石化正和當地政府討論,參與投資的金額約一百億至一百廿億美元(約新台幣三千六百億元),將待主管機關同意前往投資。

石化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工業之一,國光石化若轉進馬來西亞投資,將牽動台灣石化中下游廠跟進出走,嚴重衝擊我國石化業的產值。

納吉昨天召開記者會表示,台灣一家石化公司已承諾在馬來西亞柔佛州邊佳蘭投下鉅資,參與大馬國家石油公司油廠及石油化學綜合計畫。納吉在記者會上並未透露投資方身分,但中油證實,的確有意願到當地投資,正在進行可行性分析研究,最終還是要經濟部和其他主管機關同意放行。

這項投資計畫若進行順利,未來6年可望為馬來西亞帶來一千二百億美元投資金額,並可望成為亞太地區重要石化廠。目前大馬國家石油公司正在和全球九至十個投資夥伴討論設立煉油廠與石化廠的可行性,並與台灣在內的投資方展開最後階段談判,預料最終決定在明年中旬定案。

不過,這項計劃執行可能會一波三折,因為納吉去年五月宣布計劃在邊佳蘭打造一個耗資約二百億美元的石化發展計畫後,當地居民以這項計畫可能對環境及人體造成危害,近幾個月已經不斷尋求專業人士幫忙,透過網路力量發起反對興建石化工廠活動。

國光石化是由經濟部所屬的國營事業台灣中油公司與民間業者共同組成,中油為最大股東,持股之比率達百分之四十三,兩大民股股東分別為遠東集團與長春集團,分別持有百分之廿的股份;中纖持有百分之十、非石化業的富邦金控持股百分之四、和桐化學百分之三。

 

 

【2012/05/14 聯合報】



石化出走 衝擊4,200億產值

國光石化去年被政府裁定無法落腳彰化後,將轉進到馬來西亞投資。由於高雄大社石化工業區被政府要求7年後遷廠,中石化等十多家廠區業者至今仍找不到新廠址,國內相關石化業者未來恐將跟國光石化一起出走,衝擊國內4,200餘億元產值。

石化業者認為,目前中油在台灣的發展計畫不確定,國光石化若能在海外設有煉油一體化的石化基地,待此投資案確定後,未來國內石化中下游廠只好跟著國光石化一起出走到馬來西亞,為自己找一個活路。中石化等十多家廠商都是中油的下游業者,中油目前位於高雄的煉油廠,預備兩年後遷廠,中石化等下游業者卻苦無新家。

十餘家石化廠日前還曾聯名向經濟部陳情,要求政府為他們留下生路。

大社石化區服務中心官員強調,工業區一旦停擺,將影響到4,256億元產值、16萬個工作機會,幾乎等同於半個基隆市人口。另外,若大社石化工業區廠商繼續留在原廠區,一旦五輕配合中油高雄煉油廠搬遷,輕裂廠生產的原料,仍然無法利用地下管線輸送到大社石化工業區。

【記者溫建勳/台北報導】外資法人表示,國光石化正式出走已是公開的秘密,不過這次由馬來西亞政府官方出面宣布,預計將對國內石化業造成一定程度衝擊,特別是下游業者恐怕跟著出走,引發國內石化業空洞化的高度疑慮。

外資法人認為,馬政府去年喊停投資金額高達6,000億元的國光石化投資案後,國光石化何去何從,始終被外界高度關注。尤其塑化業今年上半年表現平平,而台塑也不看好下半年景氣能夠大幅彈升,如今再度傳出國光石化出走消息,外資圈普遍認為,此一消息將在本周對石化業相關個股的股價投下變數。

 

 

【2012/05/14 經濟日報】



七年波折 國光石化將獲重生

歷經七年波折,在國內受到多次挫敗後,且在去年幾乎被宣告死刑的國光石化,總算有望在馬來西亞獲得重生。

國光石化開發案原來預定投資新台幣9,336億元,但後來投資金額修正為新台幣6,325億元。工業區中含煉油廠、烯烴廠、芳香烴廠及中下游工廠,其目的之一是搬遷目前位於高雄市楠梓區的高雄煉油廠及其所屬的五輕。

國光石化開發案原是國光石化公司在2005年提出的大型石化投資開發案,曾被列為國家重大計畫,原先預計在雲林縣離島工業區興建石化工業區,後因環評沒通過而於2008年轉往彰化縣,2011年則因環評考量被終止,七年來沒有進展。

2011年4月22日,在馬英九總統親自宣布不支持國光石化案在彰化縣繼續進行;雲林縣及高雄市憂心國光石化移往轄內,也在隨後立即表態不歡迎。

在此氣氛下,也在當下,等同宣告國光石化已無法在台灣興建煉化一體廠。

國光石化原計畫興建包括一座日產30萬桶原油的煉油廠、年產120萬公噸乙烯的輕油裂解中心、年產80萬公噸的對二甲苯芳香烴廠、23座石化中下游工廠、14套汽電共生廠、以及含13座碼頭的工業專用港。

法人認為,如果國光石化能夠和大馬國家石油公司共同興建煉化一體廠,將讓台灣石化業者能有一個理想歸宿,只是如此一來也將帶走國內重大經濟基石的石化業,並嚴重衝擊國內經濟。

 

 

【2012/05/14 經濟日報】



全文網址: 七年波折 國光石化將獲重生 | 財經焦點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7090393.shtml#ixzz1unuZVhyP 
Power By 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