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引言就跳過,直接說今年實務操作感受到的難度。

 

一、同樣是多頭,A咖和B咖差很大。

如果單看聚陽的走勢,應該沒人會否認是多頭走勢,而且相對大盤來說算是強勢。

但是,要是看到儒鴻…,

在相差不多的獲利下,聚陽的股價只有儒鴻的一半,而在一年前,儒鴻股價還低於聚陽…。

 

二、前發後至,後發先至,如何選?

因為資金的問題,有興趣的個股只能擇一來買,

買了A股,A股也先突破了,但股價尚未到利多的滿足點就開始整理…,

而B股已經發動了,而今年股價漲跌常常是又急又猛,甚至要超越A股了,這時,要換股嗎?

有可能換了,A股脫離整理區,B股卻開始整理了。

當然也有可能B股就一衝不回頭了。

 

當然也有先買A股,不動。又換到B股。結果A股就動了…(敦吉的經驗)

 

可以類比的狀況還不少,股市真是變換莫測。

 

三、個股體質的比較

前面提到聚陽和儒鴻的獲利差不多,股價卻差一截。若是要二擇一,是要選本益比25倍的?還是17倍的?

若是選了後者,幾個月下來,本益比還是17倍,前者的本益比卻到30倍了…

常常在A股和B股比較時,想選被低估的,結果…,被低估的,就一直被低估了…

或是被低估的,後來就爆出奇怪的利空了…。

 

四、只買熟悉的個股

也看到有人說,把股票當投資公司,最好了解公司的營運(親身去看看公司運作、產品、競爭環境等等),不是只看財報數字或股價就下手…,

話是沒錯,

但當發現有興趣的個股,若未及時下手。

常常在花時間觀察時,等到對公司有進一步了解時,營運利多就反應在股價上了…今年股價漲跌常常是又急又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