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07

記者廖千瑩/專題報導

基金放長投資一定賺?結果可能並非如此,有業者比對境外基金績效評比,意外發現,基金投資1年的績效還勝過投資3年的績效,投資時間越長,獲利反而變差。

3年績效 不如1年好

不少民眾、婆婆媽媽都有買基金的經驗,但共同心聲可能都是「基金買了,好像不太會賺?」且若丟著不去管它,在高點時又沒賣,等到市場一回檔,基金就算抱到天荒地老,賺錢機率也不高。

過去這幾年,最著名的例子首推貝萊德世礦基金,這檔基金曾是台灣投資人最愛的股票基金,海嘯前民眾瘋狂競逐,台灣民眾至少持有千億台幣;不過海嘯時世礦淨值暴跌,之後雖有回升,但近2年又隨金價下跌,至今還沒恢復元氣。

「基金想賺錢,只要長期持有就對了!」這是一般民眾在投資基金時,不時聽到的銷售話術,不過若進一步去查基金的1年、3年及5年績效,可能會顛覆民眾的既定印象。

有業者從境外基金績效評比數據,觀察1年百大排行及3年百大排行基金,結果發現,這些基金投資1年的績效,竟然勝過投資3年的績效,且部分基金投資3年的績效甚至勝過投資5年的績效,顯示出基金投資越長,其實不一定比較賺。

舉例來說,若以3年百大排行基金居首的生技基金,1年績效40.43%,但投資時間若拉長至3年,3年績效為31.86%,1年績效勝過3年績效;若拿3年績效跟5年績效PK,該基金5年績效27.71%,平均下來1年報酬率5%多,等於跟股息殖利率差不多。

世事多變 觀念也要變

精宏投顧執行長鄭琮寰解釋,金融海嘯後已近6年,這段時間全球金融市場輪動快速,從原物料、區域市場個別表現,去年後潮流再度回到美股,反映在基金表現上,也從世礦基金、黃金基金,轉向東協基金、日本基金,接著風潮吹向美國基金。

鄭琮寰表示,近年來市場風水輪流轉,各類型基金也輪流表現,且從績效數字看來,單筆買進後長抱也不是辦法,他認為基金不是買了就不去管它,還是要時時關心它,買賣基金時點不妨參考基金標準差與報酬率,若標準差與報酬率貼近時,就可考慮進行加減碼的動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