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4

三年五億挖走藍光部門團隊 違反四不承諾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中資LED大廠三安光電上月才獲准成為台廠龍頭晶電第二大股東,本月立刻爆出違反投審會設下的不得挖角規範,以高達「三年五億元」挖走晶電藍光部門十人團隊,最重可被罰撤資。投審會表示已著手處理,要求晶電在一週內說明以了解受影響情形;若確有挖角事實,將再要求三安說明,並評估改正方式。

 

兩岸LED霸主三安與晶電上月底正式從對手變「股東」,由於晶電六月併購璨圓,三安持有的十九.七七%璨圓股份,也在經濟部投審會「四不」連帶條件下,轉換為三.一%晶電股權,三安成為晶電第二大股東。

 

投審會對三安轉換股權的「四不」規範,包括不得要求轉移專利、不得進行人才挖角、不得要求介入經營權、不得要求技術移轉;若違反條件,將可強迫撤資。但三安本月立刻爆出違反四不,以三年五億元、平均每人年薪一六○○萬元的高價挖走晶電藍光部門十人團隊。日前晶電發言人張世賢表示,「確實被挖走了兩、三個人,不過研發的高層都還在,不受影響。」

 

對此,投審會執秘張銘斌說已著手調查處理,除聽取晶電說明外,也將會同工業局評估晶電受影響程度。是否會下令三安撤資,投審會表示,將視情節嚴重程度再會同經濟部其他單位討論;若未嚴重到需要三安撤資,將研討改正方案,要求三安遵守。而改正方案內容為何,投審會表示,將視晶電提出可彌補損失的方案為主。

 

明年兩岸磊晶廠關鍵擴廠期 搶才恐白熱化

 

不過工業局官員分析,由於明年是兩岸磊晶大廠的關鍵擴廠期,恐怕人才大戰將越演越烈,三安若囿於「四不」不能直接挖角,也可能透過下游或子公司進行。尤其三安將生產基地從安徽蕪湖改投資廈門擴產,第一期就將於一年內投資五十億人民幣,啟動一百台MOCVD設備,「一、兩年內就是最需要人的時候」;挾著廈門政府高額補貼,加上小三通往來兩岸便利性,開高薪挖台人才,恐難完全阻擋。

 

 

2014-11-24

記者羅倩宜/特稿

中國磊晶廠三安公然挑戰投審會的四不規範,經濟部能展現主管機關的威信,還是息事寧人讓中資未來更肆無忌憚?台灣LED產業辛苦耕耘四十年才有今天,要捍衛本土廠商優勢,業者恐怕還是靠自己卡實在。

中企靠補貼 台廠自力出頭天

台灣LED供應鏈全球最完整,從上游晶粒到下游封裝,分工專業細膩。但跟很多中小企業一樣,也經歷過艱困的「鐵皮屋」歲月,才有今天。

從宋恭源一九七五年創立光寶電子,在中和的鐵皮屋打造出第一條本土LED封裝生產線;到八○年代在土城起家的億光電子葉寅夫,走過調頭寸窘境、如今被稱為「LED教父」。九○年代,台灣終於出現技術含量較高的LED晶粒廠,晶電就是在此時起步,由現在的董事長李秉傑,拿著工研院的MOCVD技術四處推銷,拜託億光、光磊、鼎元、佰鴻、華興等同業一起出資成立。但第一年錢就燒光。

今天,光寶已從LED向外發散,成為年營收二千億的電子零組件王國;億光今年營收挑戰三百億,穩坐封裝龍頭的同時,也力推自有照明品牌;晶電的晶粒產能全球最大,紅光技術最領先,被喻為「LED界的台積電」,是國際大廠飛利浦、歐司朗、科銳的優先合作對象。

台廠一路走來奧援不多,算是「庶民」出頭天。對照之下,中國LED廠宛如「啣著金湯匙出生」,機台有地方政府補助、業績有官方標案挹注。發展雖晚了三十年,但後發先至,在中低功率市場搶走晶電不少訂單,大客戶飛利浦已在試用三安的晶粒。

面對這樣嚴峻的情勢,投審會卻先後批准三安入股璨圓、轉換為晶電股權,做為「兩岸一家親」的樣板政績。業界對此莫不憂慮,還有大老痛批「引清兵入關」。

台灣企業很少靠政府,更怕的是,想靠也靠不住;這次三安挖角公然挑戰投審會畫下的紅線,主管機關能否捍衛政府威信,大家都等著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