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6

記者廖千瑩/專題報導

 

為了整頓產險業車險殺價競爭,金管會近來先是重罰蘇黎世產險的「買乙賠甲」,接著對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的「吸收自負額」開鍘。其實,產險業銷售車險亂象,絕不止這兩種,但萬變不離其宗,本質都是保單「賣便宜,卻賠貴的」,金管會若要徹底整頓亂象,恐怕還有得查。

 

多年來,為了搶食車商生意,國內各產險業銷售車險,可以說是殺價殺紅眼,最常見的就是「買乙賠甲」以及「吸收自負額」兩種,這也是產險銷售車險史上最大兩個江湖共業。

 

但事實上,據業者透露,產險業價格競爭行為不止於此,還有一種就是銷售「限定駕駛人任意車險」這類商品。

 

這是指一旦車輛發生事故時,必須保單契約上的限定指定駕駛人才符合理賠條件;無論是「限定駕駛人」開車發生的車體損失或是「限定駕駛人」的第三人責任險,這類「限定指定駕駛人」的車險,通常保費會比較便宜,約少二成。

 

限定駕駛人 通常不限定

 

不過,車商在搭配銷售時,大多只說這類限定駕駛人的保險商品比較便宜,發生車禍時,不管車子是誰開的,產險業者一樣都會理賠;甚至,還有聽過一種情況,雖然賣的是限定駕駛人任意車險,但要保書上卻沒有確實填寫約定的駕駛人是誰。由於此舉有利於產險業者隔年爭取客戶續買車險,讓部分業者紛出此招招攬客戶。

2015-08-16

記者王孟倫/專題報導

「車體損失險」的銷售亂象百出,金管會出手大整頓!上星期,金管會再對產險公司開罰,對象是泰安產險公司,這也是一個多月以來,第四家未依法辦理車體險而被開鍘的產險公司;金管會強調,許多陋習,已行之多年,「但違法就是違法,沒有灰色地帶,我們會罰到改善為止」。

車險不當理賠 4產險公司挨罰

這四家被罰的產險公司分別為蘇黎世、華南產險、新安東京海上與泰安產險,都是因為不當理賠「車體險」,遭到金管會開罰。其中,泰安產險是因為辦理乙式車體險,理賠人員未核實評估估價單所開立的工資是否合理,遭到金管會開罰六十萬元。

金管會保險局透露,「不會只有上面這幾家而已」,近期還會有新的產險業裁罰案。對此,金管會保險局表示,國內產險業惡性低價競爭嚴重,尤其,多年以來,為了招攬、爭取車體損失險保單,產險業者常有私下提供客戶車主「好康條件」,而未依規定核保與理賠之情事。

例如:車主只買乙式車體險,保險業者卻提供比較貴的甲式理賠;未向車主收取理賠「自負額」,由業者自行吸收;保險公司理賠給車主金額,高於實際修理費用,顯有浮濫核報;或是更改限定駕駛人名字等。

「這就是低價惡性競爭下的產物!」保險局官員說,有些產險公司或汽車營業員,基於招攬客戶或續約保單,提供不合規定的出險理賠條件,希望能爭取更多業績,卻造成違法事實。

其中,這波被金管會開鍘最嚴重的是新安東京,除了被罰四百八十萬元外,還遭勒令停賣車體險三個月,震撼整個車險市場。

產險歷史共業 業者盼要有彈性

對此,有業者認為,產險業銷售車險理賠的問題,堪稱是「歷史共業」,早已行之多年,只是新安東京比較倒楣,被金管會查到;但主管機關應該要有彈性空間,權衡實際狀況,比如:給予糾正處分或一段時間改善,金管會不該出手如此重!

「違法就是違法,沒有所謂歷史共業的問題。」金管會官員強調說,有關車體險銷售亂象,絕對不會坐視不管,將持續對產險業者進行金檢,只要查到有違規,就會開罰。

 

 

2015-06-29

蘇黎世產險違規銷售 重罰180萬

〔記者王孟倫/專題報導〕金管會日前抓到蘇黎世產險違規銷售車體損失險,提供消費者「買乙賠甲」,也就是投保乙式卻享有甲式理賠,因此殺雞儆猴重罰一八○萬元;金管會強調,目前仍持續清查其他產險公司狀況,要求業者不要心存僥倖。

  • 車體險比較

    車體險比較

所謂「買乙賠甲」,又稱「乙式甲賠」,就是車主投保較便宜的乙式車體險,卻能享受較貴的甲式車體險之保障。

金管會保險局表示,「買乙賠甲」應是部分產險公司或汽車銷售營業員競爭下的產物,他們為了拚業績,在保單到期前,提供甲式車體險才能適用的「不明原因車損」給乙式車主。

有業者私下透露,六片免費烤漆是「買乙賠甲」最基本款,有的業者甚至提供免費打蠟美容、換輪胎與汽車保養等。

損失率高 乙式險整體保費增加

對車主來說,若買乙式險可少繳一、兩萬元保費,卻能享受免費烤漆等和甲式險一樣的保障,似乎A到好康,何樂不為!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其實「買乙賠甲」有三大「地雷」,車主未必穩賺不賠。

首先,保險局統計,至去年底,全台共有九十九萬四二八九輛自小客車投保車體險,其中甲式險比例僅占二.四二%,乙式則有卅.八六%、是甲式的十二倍;但在三個車體險中,乙式出險率最高,損失率高達六成多。

據指出,金管會當初就是認為蘇黎世產險的乙式理賠率過高,經調查後,果然查出「買乙賠甲」的違規情況。保險局表示,「買乙賠甲」對投保甲式的車主來說很不公平,也會導致乙式車體險的損失率過高,乙式險整體保費因而增加,長久來說,消費者未必占到便宜。

出險有糾紛 難循正常管道申訴

其次,產險業者表示,車主若以「買乙賠甲」來換取免費的烤漆或美容,一旦出險過程出現糾紛,比如烤漆處理不當等,車主將沒有辦法尋求正常管道申訴,只能吃悶虧。

第三個問題是,原本車主當年度未出險,可享有「無肇事減費」的優惠,通常一年至三年無出險紀錄,隔年保費可分別享有八折、六折、四折的優惠;但要「買乙賠甲」A好康,就必須辦理出險,如此會造成隔年車體險保費增加。換言之,「買乙賠甲」並非真的全額免費,一來一往是否划算,車主必須自己斟酌。

出險留紀錄 隔年保費不減反增

此外,因出險紀錄會保留,若買了「買乙賠甲」且出險後,隔年改買丙式,仍無法享有保費優惠。

保險局官員透露,除了蘇黎世,目前還在調查其他幾家產險業者,若抓出違規販售「買乙賠甲」車體險,金管會一樣會立即開鍘重罰。保險局表示,只要這類現象減少,未來乙式車體險的損失率必然會降低,保費就會跟著調降,對車主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2015-06-29

〔記者廖千瑩/台北報導〕為了爭搶客戶,產險業銷售車險惡質殺價競爭屢見不鮮,讓金管會很感冒,繼日前出手重罰蘇黎世產險「買乙賠甲」,近期傳出可能再出手重罰產險業。

業者指出,若以一台八、九十萬元的國產車為例,如果不算第三人責任險,甲式車險保費約四萬多元,乙式保費約兩萬多元,甲式至少會比乙式貴兩萬元。為了搶食車商生意,產險業界殺價最常見的手法,就是「買乙送甲」及「自負額吸收」兩種;以前者為例,保險公司為了爭取車商推薦車主投保自家車險,因此答應車商不明刮損也賠、也就是「乙式甲賠」,但其實此舉已違反契約條款規定。

業者指出,過去金管會金檢時檢查保險公司理賠紀錄,就曾發現離譜作假案例,有車子出險時,前後左右三百六十度都有刮傷痕跡,一般碰撞事故不太可能會有類似狀況。

業者理賠吸收自負額 也被盯上

除了「乙式甲賠」,另種手法就是「吸收自負額」,即購買有自負額的車險比較便宜。例如自負額三千元,每次理賠,自負額在三千元內自行吸收,超過則由保險公司負擔;而為了搶生意,產險業出單有自負額的車險保單,但理賠自負額卻自行吸收。

產險業者表示,特別是大型租車公司,一保幾百台,因有自負額的保單比較便宜,當租車公司提出要求,保險公司通常也難拒絕。業者指出,保險局為了端正風氣,最近也嚴抓產險業銷售車險這類「自負額吸收」及「買乙送甲」的情況,繼蘇黎世產險之後,近期還會再出手開罰。

--

金管會今天表示,蘇黎世產險為招攬客戶,明顯違規,包括車險買乙式賠甲式、車禍發生時變更駕駛人給予理賠,以及變更投保日期讓客戶理賠等,遭金管會重懲,罰180萬元。

金管會發現蘇黎世產險的違規情形有3種,包括:
1.為招攬客戶,民眾買車險  買乙式、卻賠甲式(甲式理賠範圍最大,且保費最貴,民眾用較低保費、卻可理賠較大範圍),共有11件。
2.發生車禍時,變更駕駛人,例如A投保、但B發生車禍,卻變更B為駕駛人,給予理賠。
3.發生車禍、卻變更日期,例如6月才投保、但卻追溯5月的車禍,使5月車禍可以理賠。

金管會表示,近期發現各大產險業的乙式車險賠款率很高,因此進行全面普查,才發現產險業「買乙賠甲」情況很嚴重。(廖珮君/台北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