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31 14:40 聯合晚報 記者曾宛琳/台北報導

5月新政府上任,新政府在能源政策主張非核家園,並以綠色能源發展來逐步代替核能發電,且最近已經有許多縣市的政府機關在著手規劃,也有少部分機關已設置太陽能發電系統。

而對於這些狀況,昱晶(3514)總經理潘文輝認為,新政府若要發展綠色能源,成功因素要有兩個心,一個是「決心」,另一個則是「信心」,要制訂相關的配套措施,綠色能源不能只是淪為口號而已。

潘文輝表示,核能發電是基載電力,能24小時運作,而太陽日照時間有限,應定義為輔助發電電力,他認為健全的基載電力和輔助電力應該在80:20的比例,如颱風來的時候,通常會造成大規模停電,但民生及工業用電不能停止,基載電力就能克服這樣的停電危機。

但台灣若要發展太陽能發電,應該要怎麼做才好呢?潘文輝則說,台灣需要設置大型地面型太陽能電站,而政府也能因此可以成立太陽能農業、牧業、漁業混合區,除了可以提升就業狀況外,也能幫助觀光發展。

潘文輝表示,有些人認為建築物的屋頂裝置太陽能設施,可以提供太陽能電力,增加太陽能家庭和工廠的電力供給,但若太陽能設施設置在屋頂上,它是一個附屬物,一般建築物的折舊年限約20年。

只要拿台灣目前休耕及廢耕土地的27%來建置太陽能電站,即可達到新政府2030年的發電目標。

雖 然20年後建置在屋頂的太陽能設施還是可以繼續發電,但建築物是否會繼續存在還是個疑問,況且很多既存的建築物很多都超過20年屋齡,所以他認為在建築物 屋頂裝置太陽能設施不是長久之計,且建置成本高,不符合經濟效應,而國外推廣住家房屋建置太陽能發電系統,是因為國外住家都是獨立建築物,適合設置太陽能 發電,但台灣大多是高樓大廈,推廣住家型屋頂裝置太陽能設施,看起來是相對不可行的做法。

而農委會目前規劃推行農業大棚政策,意思是在農地上蓋大棚,並在大棚上建置太陽能蓄電設施,大棚下可以種植不需要太多照射陽光的植物,如香菇、蘭花等,但這樣的作法又必須考慮地理環境和天候因素,還必須考慮大棚的堅固性。

潘文輝指出,綜觀這些理由,他個人認為台灣太陽能發電系統要成功,就必要選擇在地面上設置大型電站,而若要選擇地面設置,就要大量土地。

潘 文輝表示,新政府曾說希望在2030年綠能發電量要占總發電量的20%,若換算成太陽能發電,總計要40GW的太陽能電站,約需4.3萬公頃的土地,而目 前台灣休耕及廢耕土地約有16萬公頃,等於只要拿27%的土地來建置太陽能電站即可,而這就是他認為的,取決於新政府是否有「決心」要做,若要做,就可以 好好運用休耕及廢耕土地。

農民耕種平均面積不足以養家餬口,若政府設立太陽能專區,可以雇用農民,達到雙贏。

潘 文輝說,根據資料顯示,台灣目前農業人口50歲以上約占63.5%,60歲以上的則占了33%,農民耕種面積平均每人為0.8公頃,面積太小不足以養家餬 口,但若政府設立太陽能專區,就可以雇用農民管理電站,農民可以做維修、擦拭、巡邏等相較農事而言較為簡單的工作,但同時又能保有工作收入。

目 前台灣發電種類上,火力發電約占80%、核能約占15%,其餘約為綠能發電,而火力發電因為主要原料是煤、石油、天然氣等,而台灣因為天然資源缺乏,這些 原料都必須要仰賴國外進口,近年來世界各國政府都在致力「節能減碳」政策,而火力發電需要的原料,在發電時候都會產生汙染、霾害、碳排放等問題。

潘 文輝說,太陽能發電則是相對最潔淨的能源,不僅不會造成空氣及噪音的汙染,同時也具備裝置容易及可移動性的特性,也是無聲無息的靜態發電系統,且太陽能產 業在台灣的供應鏈是相當完整的,從上游到下游的供應鏈都有,如Wafer(矽晶圓)、Cell(電池)、Cell Module(電池模組)、Solar System(太陽能電站),所以太陽能發電在台灣是成熟,也是台灣要發展綠能發電的最好選擇。

--

太陽能廠昱晶(3514)總經理潘文輝,出身軍人家庭;在台灣大學畢業後,即在美國念書及工作;在美定居十幾年,當時因為家庭因素,潘文輝選擇回到台灣,而這選擇至今已近30年。問起潘文輝有沒有後悔,他沉思了一會兒,手指輕輕敲著桌子,用堅定語氣回答「沒有後悔過」。

堅持要為台灣做點事

當初因為父親過世,潘文輝選擇回到台灣,而當初父親建立生產聖誕燈泡的公司,因面臨台灣產業正逢轉型期,人力成本大幅提升所以公司必須外移。潘文輝承接父親使命,一路走來,他都堅信要為台灣做點事,奉獻回報給台灣。

因看好綠能產業的未來,潘文輝和哥哥潘文炎及其他合夥人成立昱晶公司。潘文輝笑著說,他自己是「綠能產業的信仰者」,也因如此才投身在太陽能產業;但他也坦言,有時真的很辛苦。

但憑藉著自己的信念,以及承接父親的使命,這些年來,他凡事都訂下終極目標,而透過這個目標,再透過更細部的規畫,一步步透過策略踏實的往目標進行。透過這些年的努力,昱晶已是全球前十大的太陽能電池公司,客戶遍布全球主要市場。

管理公司難免會所壓力,潘文輝因個人興趣涉獵相當廣,在紓解壓力這部分,他有自己的一套方式。

愛犬相伴 走過人生起伏

潘 文輝說,他跟動物很能溝通,且容易取得動物的信任及建立默契。因此家裡所養的兩隻體型碩大及性格較一般狗還要兇猛的狼犬,也是由他本人親自訓練。潘文輝 說,自己愛狗愛了一輩子,開心的時候跟狗互動,鬱悶的時候和狗玩耍,牠們不但陪著他舒緩工作上的壓力,也陪他走過人生的高低起伏。

潘文輝說,平常他在家,牠們就靜靜的陪在他身邊,在他身邊蹭來蹭去,對他撒嬌……講起家中愛犬,潘文輝眼神中有種藏不住的滿足感。

除了愛狗 也愛挑戰自己

潘文輝回憶,某次他在國外出差時,家中年邁的愛犬身體快撐不住了;妻子打電話給他,他接到電話後,立即趕回台灣看牠最後一面。牠雖然已氣若游絲,但看見潘文輝回來,仍努力的想站起來對主人撒嬌;潘文輝摸了摸牠,陪在牠身邊,當晚牠就過世了。

潘文輝講完了這段往事,他靜默了一晌,默默拿起水杯喝了水;過了一會兒,他才問了我「妳說,狗是不是非常有靈性?」

愛狗這件事情,雖然他沒說出口,但在整個採訪過程中,我們卻毫無疑問的明白了。

除了愛狗,他說,他也愛挑戰自己的極限;透過各種運動,以培養自己的毅力及耐力。潘文輝說,自己也喜歡騎馬。除了狗兒,他跟馬同樣也能溝通;當時,他自己甚至也養了一匹馬。

熱愛生活、享受生活的他,除了騎馬外,在運動部分同樣棈彩。在50歲那年,潘文輝游泳橫渡日月潭;60歲攻頂玉山,去年則成功完成騎自行車環島。

號召同仁一起去淨灘

在環島之前,潘文輝展開自主訓練,每周固定在新竹南寮間騎自行車,在他經過海岸線時,發現岸邊堆滿了垃圾,他當下便開始思考,台灣環境這麼美,自己到底能幫助這片美景做些甚麼事情?後來,他便開始號召公司同仁一起去淨灘。

潘文輝說,回台灣這麼久,他總是覺得要為台灣做點什麼,淨灘這種小事情,對他而言,就是可以幫助台灣環境變得更美好的事情之一。

 

昱晶今年營收狀況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曾宛琳/製表

 

 

太陽能產業上下游關係資料來源/太陽能業者 曾宛琳/製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