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7-01-17

只要符合規定 外企一視同仁

〔記者陳永吉、王孟倫/台北報導〕國內券商圈近來盛傳,金管會將加強控管有中資色彩的上市櫃外企,不僅擋大股東原是中國籍、現轉籍其他國家的外企來台IPO(首次公開發行),更將禁止已掛牌的泛中資外企在台辦理SPO(現金增資),造成這些泛中資外企股擬撤出台灣資本市場;金管會證期局澄清,這只是部分券商的臆測,站在主管機關立場,泛中資外企視同其他掛牌外企,都是外企,在辦理SPO規定上是一視同仁。

  • 站在主管機關立場,泛中資外企視同其他掛牌外企,都是外企,在辦理SPO規定上是一視同仁。(路透資料照)

    站在主管機關立場,泛中資外企視同其他掛牌外企,都是外企,在辦理SPO規定上是一視同仁。(路透資料照)

國內某大型券商透露,二○一四年中開始,主管機關對所謂的中資掛牌,採更嚴格的審查標準,原規定「中資」股東持股不得超過三成,擴大到「泛中資」股東,只要外企老闆曾是中國籍,就算轉籍成其他國家,申請IPO都會被打回票;近來更擬擴大範圍至SPO,等於這些已掛牌的泛中資外企股,只能跟銀行借款或去海外籌資。

另傳出海外籌資也被主管機關放大檢視。據該券商透露,去年已上市的矽力-KY,因無法在國內辦理現金增資,改發行海外可轉債(ECB),最後雖發行成功,但主辦券商卻因此事被記處分兩點;檯面上記點的理由是券商部分評估有疏失,但卻引發券商的寒蟬效應。

證交所主管透露,目前主管機關的態度是,除了IPO時須遵守「外國發行人募集與發行有價證券處理準則」第五十八條之一,也就是中資持股超過三十%,除了送證交所或櫃買審查外,也必須取得金管會專案許可後才能辦理股票公開發行;而SPO是延續這樣的「潛規則」,所謂中資認定,也同樣擴大解釋至曾有中國籍的大股東。

券商表示,企業掛牌後,如不能在資本市場籌資,等於是判死刑,且台灣本地銀行在「再生事件」後,對泛中資外企都保持距離,已傳出有公司願意被收購下市、退出台灣資本市場。

對此,金管會證期局澄清,外企來台申請上市櫃,並非中資持股超過三成就不行,只是要力求謹慎,另多加金管會的專案審查程序;至於掛牌後若股權出現變化,就得自行進行調整,一切都按法令走,否則就是違法;只要符合規定,中企視同外企,「所謂禁止中資外企辦理SPO,是沒有實質意義的揣測與看法。」

證期局也說,元大證券被記兩個缺點是因為有疏失,理由也寫得很清楚,與是否為中資無關。

 
2017-01-17

最慘自高點跌掉近九成

〔記者陳永吉/台北報導〕二○一四年國內發生首樁被國際放空機構鎖定的案件,放空機構格勞克斯(Glaucus)出具兩份在台灣上市的「泛中資」公司再生-KY(過去為F股、後改以開曼等註冊地區分)空方報告,質疑該公司財報不實,目標價訂為零元後,不僅導致再生股價暴跌,也拖累一堆在台上市的中資外企;二○一四年再生事件後,便不再有泛中資外企掛牌上市,且這些股票也都從掛牌後的高點崩跌,最慘僅剩當時高點的十二.五%。

2014年再生遭放空事件後,便不再有泛中資外企掛牌上市。(資料照,記者王藝菘攝)

當時外界開始以放大鏡檢視這些具中資背景的外企,之後證期局更「暗示」,只要外企老闆曾是中國籍,申請來台首次公開發行募資IPO就不易過關;當時中國最大的合成雲母供應商中晶就被退件,中晶還因此提出行政訴願,不滿台灣政府朝令夕改。

根據證交所官員指出,目前所謂的老闆曾轉籍的「泛中資」外企,包括再生-KY、勝悅-KY、綠悅-KY、矽力-KY、淘帝-KY、金麗-KY這六家公司,這些公司能否增資,證交所會根據券商送來的現增評估報告進行了解,不過核准增資的權限不在證交所,而在證期局。

這六家泛中資外企,上市時間集中在二○一一年下半年至二○一四年一月,且都是股價百元以上的高價股,目前矽力-KY、綠悅-KY、淘帝-KY這三家公司股價仍超過百元,矽力-KY昨收在四六四元,更高居台股第四高價股。

不過,除了矽力-KY之外,其他泛中資外企股價最高點,多集中在掛牌後三個月內,最慘的就是曾被放空機構狙擊的再生-KY,從掛牌後的最高點一四○元,昨收盤價僅剩十七.六元,僅剩高點時的十二.五%。

就負債情況來看,僅矽力-KY、淘帝-KY負債比超過三十%,其餘在三成以下,再生-KY、綠悅-KY甚至不到十%,還算是財務體質健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