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中國央企 為何拖垮兩家台廠?

撰文: 吳靜芳 日期:2017-11-29

 

至今仍未公告第三季財報的電源及LED廠華美電子(簡稱華美),除了已在十一月十七日停止在櫃買中心股票交易,若明年五月仍無法補交財報,則六月二十六日將面臨下櫃命運。

 

依華美公告,財報難產肇因於「更換會計師,目前尚未確認繼任會計師」,但就在股票停止交易的前一天,公司也發布重大訊息,表示因主要客戶應收帳款收回延宕造成資金周轉困難,將申請紓困。

 

換言之,華美的下櫃危機並非簡單的會計師更換問題,背後,顯然還有更加難解的營運困境。

 

今年八月,華美先是公告更換會計師,終止委任勤業眾信,換上立本台灣,這個舉動本就突兀,到了第三季財報申報前夕,十一月六日,華美又無預警宣布終止委任立本台灣,至今仍無會計師簽證。然而,不只會計師「跳船」,以同任期來看,華美的董事及獨立董事變動比率,各高達五分之二以及三分之一。

 

此外,今年來華美千張以上大戶持股比率從五一%減少到三一%,大股東統強投資、董事長楊名衡本人及其所代表的法人,更是自今年年初就開始大舉申讓股票,統計申讓張數逾一萬七千張(含信託)。

 

今年以來,華美股價從高點九十.六元一路暴跌至停止交易前的三.六五元,跌幅高逾九成五;持股華美六.六九%的大股東、上櫃電源廠英格爾科技(簡稱英格爾),因此在十一月十三日認列約七千四百萬元備供出售金融資產(非流動)減損,股價也自今年高點二十一.五元,重跌近七○%,二十八日收在七.一三元。

 

巨額應收款  集中在單一客戶

 

問題出在哪?無獨有偶,華美、英格爾這兩家公司的財報,都大幅度揭露有巨額應收帳款,落在單一客戶中國普天集團。

 

根據華美今年第二季財報,累積對普天應收帳款達三十七.五億元,足足是股本的四倍多,占全部應收帳款三十九.三億元的九五%;截至九月,華美有逾期應收帳款十三.四億元,占應收帳款餘額五一%。

 

難兄難弟的英格爾也不遑多讓,今年第三季財報顯示,對普天應收帳款約五十四.八億元,占全部應收帳款五十九.一億元的九三%,對此,英格爾已提列普天備抵呆帳約十.八億元;截至九月,英格爾還有三十三億元的逾期應收帳款,占應收帳款餘額超過六六%,是公司淨值一倍有餘,若屆時無法收款,公司恐有下櫃風險。

 

讓華美與英格爾都陷入困局的普天集團,是隸屬中國國家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中央企業,前身為大清郵政總局,手握中國通訊標準制定與把關大權,業務觸角遍及通訊、能源、廣電等。

 

由於手持中國市場4G門票以及豐厚訂單,因此,當普天在二○○九年開始大動作與台灣企業結盟,也在台股市場掀起一波「普天概念股」熱潮,LED廠新世紀以及東貝、照明廠華興、英格爾等,都曾受惠於題材效應熱炒,帶動股價飆漲,英格爾更曾出現大漲十倍的波段行情。

 

官方限匯嚴  普天還款慢

 

當年普天來台,有國家撐腰,叱咤風雲,如今怎會落得交不出帳款的境地?回頭來看,普天的央企光環,原來也是風險之一。

 

回顧去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走強,加上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IMF)國際儲備貨幣之列所致,中國資金加速外流,今年一月,中國外匯存底一度跌破三兆美元。在此之下,中國當局開始祭出資本管制措施,而身為央企的普天必須配合官方限匯,這樣的政策配合,成了普天延後支付海外帳款的原因之一。

 

不過,大環境、政策限制等等「非戰之罪」,或許並不是普天拖延付款的唯一原因,事實上,普天集團本身的營運狀況也不甚樂觀。五家子公司中,南京普天連續三年虧損總計超過人民幣四千二百萬元,今年五月已經停牌。

 

另一個得益於新能源以及通訊概念股,而一度在一五年大漲超過三倍的子公司上海普天,由於原有通信商品毛利下降,以及充電樁等新能源業務開拓不利,導致公司連續兩年虧損,其中,一六年虧損超過人民幣四.五億元,每股稅後虧損人民幣一.二四元。甚至今年二月,上海普天所積欠的逾期銀行貸款已近人民幣二.二億元。

 

種種財務疑慮,讓上海證交所對上海普天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處理」,股號前掛上了代表警示的「*ST」字樣。

 

合作效應差  華美反應遲鈍

 

自一二年統強投資以及時任詠嘉科技董事長的楊名衡,借殼入主華美後,雖然與中國普天技術合作,開發出負離子空氣清淨機,試圖打進中國市場,但經營狀況遲未好轉。去年上半年媒體報導稱,法人看好華美一六年全年每股稅後純益有望攻上八元,最後結果卻是落差極大的二.九六元。

 

另一方面,華美的毛利率也從一二年的一五.八%水準,慘跌至今年第二季僅個位數二.三%;負債比雖一度在一二年下降到約三○%,但又逐漸走高,今年第二季破七年新高來到七三.四%,財務體質堪憂。

 

從這些數字來看,一路走來,華美對於和普天合作的利弊效益評估似乎顯得反應遲鈍,尤其,對比於公司如今受普天拖累而擬申請紓困的窘境,在今年第二季的財報中,華美卻還指出中國普天除支付五%訂金款外,於各期間均有持續付款紀錄,「無客觀證據顯示有呆帳跡象」。華美代理發言人許靜雯僅表示,公司紓困規模和時程未明。

 

相較華美給外界帶來的鬆懈觀感,英格爾則對普天顯得稍微謹慎一些。

 

英格爾在第三季財報中揭露,九月起普天就停止支付帳款,與普天協商並未收到滿意答覆,使得英格爾懷疑帳款回收的可能性,也對普天發出存證信函。

 

英格爾發言人施佩青表示,英格爾與普天合作已有八年之久,這是第一次出現巨額欠款情形。公司高層目前尚在與普天協商,但欠款回收的時間表以及回收金額,都還不能下定論。

 

華美、英格爾的經營困境,中國普天難辭其咎。但歸根究柢,單一客戶過度集中,本就是公司營運之大忌。

 

未來這兩家公司該如何脫離泥淖,尤其華美的股票會不會一夕成壁紙,是廣大股民關注焦點。

--

 

中資黑手》英格爾股價飆漲八倍後暴跌

撰文: 張瀞文 日期:2011-10-13

在琳琅滿目的炒股手法當中,公司派結合市場主力及法人,透過媒體發布利多,坑殺散戶投資人的案例多如過江之鯽,而這次電源供應器廠商英格爾一年大漲八倍炒股疑雲背後,除了公司派、金主、炒手、法人,背後隱約可見中國四大央企之一普天集團介入的身影。

 因為普天具有中資的特殊身分,因此發生在二○一二年總統大選前夕的這起英格爾炒股案,時間點顯得格外敏感,檢方偵辦起來也特別棘手,最近市場上就傳出檢方因受到來自高層壓力,讓整個案子「辦不下去」,最後甚至出現了「抓小案放大案」的作法。

檢方於四月搜索後指稱,這起炒股案時間點落在○九年七月到九月,主要由英格爾董事長蔡成達夥同市場金主及炒手,透過特定人士拉抬股價,檢方最後約談蔡成達、金主邱志宏及操盤手蕭天祥,蔡成達更在今年五月下台。

不過外界對於檢方的說法存疑,因為這段時間英格爾股價僅由十七元漲至二十六元左右,並沒有大幅波動。反而是英格爾從去年年初二十八元飆漲至今年二月歷史高點二五七元,一年內飆漲了八倍,轟動台灣股票市場的炒股事件,檢方卻好像「視而不見」,作法讓外界相當不解。

與中國央企合作首例


普天營業額九千億  竟挑上台灣小公司

不過檢方在今年四月突如其來搜索英格爾,已意外讓整件還在進行當中的「超完美炒股計畫」戛然而止。就在檢調搜索之後,除了董座下台,英格爾第二季勉強繳出讓市場可接受的營收成績,但稍後公布的獲利卻出現比上季腰斬的情況,獲利突然大縮水,讓市場意外。

 市場傳出因為四月檢調追查英格爾炒股案,讓普天對英格爾的後續下單出現觀望。檢調追查,加上普天下單縮手,導致英格爾獲利不如預期,而英格爾股價也從二月的高點跌落至現今約八十元附近,短短半年內股價一度出現腰斬再腰斬,散戶投資人已哀鴻遍野。

桃園縣龜山鄉電子零組件小廠林立,股本僅五億元的英格爾一點也不顯眼,加上所生產的電子產品──電源供應器,又屬於相當成熟的產品,每年維持固定的獲利,且從來不召開法說會,市場或是法人圈幾乎不會注意到它。

不過去年年初英格爾突然轉性,除了二月初召開掛牌後首場公開法人說明會,緊接著二月五日宣布與中國央企普天集團簽署一紙「三年合作、一年採購」的合約,採購金額達一億美元以上,而普天也在簽約儀式中宣稱,「未來不排除入股英格爾,或雙方合資成立新公司」。

由於這是首家中國央企與台灣公司合作,自然吸引各界目光,但是營業規模高達九千億元新台幣的普天,選上股本不到五億元、年營業額二十二億元左右的英格爾合作,甚至還要進一步入股?背後動機令人玩味。

據業界人士表示,當時普天曾經找了五到八家台灣的中小型公司洽談合作,而英格爾會雀屏中選,主要與英格爾董事長蔡成達需要活絡股價,且急著想退休有關。

八成訂單來自普天


灌單奶水多到滿出來  營收股價創新高

大股東透過與客戶宣布策略聯盟合作案,然後讓對方在?面下吃進籌碼,之後再透過灌訂單、衝營收、拉抬股價,最後雙方共享股票大漲後的甜美果實,這樣的炒股手法屢見不鮮。

 英格爾在去年正式宣布與普天簽約後,股票的成交量逐漸放大,正巧鑫豐、昇豐等特定的小型券商,也開始密集交易。熟悉市場操作人士開始揣測,普天在這時候似乎開始進場吸收籌碼,而時間點大約就在雙方簽約後不久的二到四月這段期間。

因為有一億美元大訂單,加上普天陸續在市場上吃貨,英格爾股價開始出現異常的波動,這樣的漲勢開始吸引「外圍人士」的注意,就在四、五月,英格爾股價來到七、八十元,市場炒手、主力開始介入,英格爾成交量開始放大,動輒出現量價俱揚的走勢。

同時,過去從不透過重大訊息公布營收的英格爾,在這一波股價漲升過程中,也一反常態,在法定公告營收日(每月十日)前,在六或七日時就透過重大訊息發布營收數字。

從公布的數字來看,隨著中國普天的大單灌頂,英格爾合併營收從過去單月僅有二、三億元一路跳升。一直到去年年底,英格爾十二月單月合併營收已來到十四.九六億元,這個數字比年初二月營收成長接近八倍之多。

公司釋利多撐住股價

內部人士卻逐漸在逢高時出脫持股

市場發現來自普天的訂單讓英格爾營收暴衝,當時就有炒家表示,中國央企動輒數百億、數千億元的營收規模,現在隨便拿個幾億元訂單灌給台灣的中小型公司,只要央企有心餵養,台灣中小型公司一定會「吃到撐死」!

隨著營收從四月開始一路創新高,英格爾股價正式站上百元,超越績優股台達電,一躍成為電源供應器股王。突出的股價及業績,終於吸引法人目光,原本乏人問津的英格爾,陸續有法人到公司拜訪,包括日盛及新光等投信及自營商從去年九月開始陸續進場加碼。

而這段時間,公司仍然持續釋出利多消息維護股價。去年十一月十日英格爾舉行第二次法說會,蔡成達向在場法人及媒體表示,與普天經過十個月的磨合後,今年訂單將會放量,接下來包括航空媒體機、少兒遊戲機、LED照明燈源,將推升今年公司成長動能。

法說會後,包括群益、第一金投顧以及元富證券出具的研究報告都預估,英格爾去年每股獲利將達到四.五元到五.五元,群益投顧更大膽估計,英格爾今年將賺進一個資本額。

而今年一月下旬,中國普天集團資訊產業國際事務本部總經理溫南雁,也在英格爾於深圳舉辦的三十周年慶時表示,今年將深入與英格爾合作,同時擴大下單。

在公司派聯合普天釋出利多,籌碼又被特定人鎖定,投資人大舉進場,使得融資使用率拉到最高九六%情況下,英格爾股價再度攀升至今年二月份最高點二五七元,短短一年大漲八倍,英格爾成為近一年來台股表現最傳奇的一檔股票。儘管股價登上高峰,但對市場敏感度很高的炒家們發現,去年下半年開始,公司內部人士已逐漸逢高出脫持股。

上半年營運大衰退
一億美元訂單「虛胖」  檢調偵辦炒作

根據公告,蔡成達從去年八月以後就陸續申讓超過二千五百張持股,監察人黃彭惠珠也在去年十二月申讓三百張,高層在高檔賣股,這點讓參與的炒家提高警覺。

從英格爾公布的業績來看,也沒有像公司對外所說的那麼好。根據公告,今年第一季英格爾的合併營收不僅沒有成長,反而比去年第四季衰退二七.七%。去年第四季稅後盈利率降至一.○九%,比上一年度平均四%到五%大幅下滑。加上今年半年報公布,上半年每股僅賺了一.三三元,與賺一個資本額的說法差距過大,市場才恍然大悟,這號稱一億美元的肥單,恐怕是僅有骨頭沒有肉的「虛胖訂單」。

股價位在高檔、本益比接近四十倍,又有董監申讓持股,加上營收、獲利不如預期,果然在第一季營收公布後,英格爾股價從二五○元高檔出現第一波跌勢。緊接著檢調又在四月中偵辦不法炒作,突然的舉動讓各方人馬競相拋出手中持股,而英格爾股價半個月就腰斬。

英格爾股價一年大漲八倍,在台股一千多檔股票中,漲幅第四,小小英格爾能脫胎換骨,完全是拜普天集團在背後撐腰所賜,雖然在飆漲期間,普天高層曾經出面表示「擔心小股東因此受傷」,不過現在英格爾沒有繳出預期中的成績,股價也因過度炒作而出現崩跌,普天連手英格爾炒股的說法在業界不脛而走。

這一次英格爾涉炒股案,由於股價漲幅大、參與的人更多,所牽涉層面、投資人受傷的程度遠比兩年前的舊案影響範圍更大,但是檢調卻是「抓小放大」,對於這次成功將股價推上天的炒股案視若無睹。中國央企普天是否連手英格爾炒作股票坑殺投資人,需要主管機關「嚴密觀察」,不過現在英格爾股價大跌,當初相信這一億美元訂單而進場的散戶投資人們,他們的權益又該由誰來維護?

/小檔案/
英格爾
成立:1981年
負責人:董事長梁育正(前任為蔡成達)
資本額:9.17億元
主要業務:電源供應器
主要客戶:Canon等相機廠商
近三年獲利:2010年EPS3.92元、2009年1.41元、2008年0.29元

/BOX/
英格爾公司說法
英格爾財務長蔡瑞蓮表示,關於檢調偵辦炒股案,主要是針對前董事長蔡成達,蔡董事長已下台,英格爾經營團隊也更新,其涉案事項屬個人行為,與公司無關。另外,關於營收創新高、獲利卻跟不上腳步,主因是產品結構變化,這些在法說會、股東會時都已對外說明。

中資普天灌單 
各路人馬炒高英格爾股價
──2010年2月迄今
 英格爾股價走勢
2010-03  與普天簽訂1億美元訂單
07 主力、炒手開始進場吃籌碼
10 法說會後,法人開始進場
2011
董監大舉申讓
英格爾30周年慶,普天高層釋利多

檢調搜索

營收暴衝  獲利卻沒有跟上腳步── 英格爾營收獲利對照

時間 2009.3Q 2009.4Q 2010.1Q 2010.2Q 2010.3Q 2010.4Q 2011.1Q 2011.2Q
營收(億元) 5.58 5.55 9.24 27.82 30.51 42.75 30.62 35.11
每股純益(元) 0.54 0.39 1.04 1.56 1.62 0.81 1.03 0.56


「普天概念股」均不支倒地
去年英格爾因與普天集團簽訂一紙合作契約,這個中國第一家央企攜手台灣掛牌公司合作的案例,由於被視為後ECFA時代「陸客來台」、「陸企買台」、「中國資本輸出台灣」、「兩岸企業加速合作」的經典案例,而備受市場關注。
後續隨著普天灌單,英格爾在一年內營收、股價都翻漲數倍之多,台灣股市也出現奇特現象,只要公司與普天沾上邊,股價都會應聲大漲,彷彿「中國普天」就是股價的靈丹妙藥, 台灣股市最新流行名詞「普天概念股」紅透半邊天。
市場陸續冒出的「普天概念股」,包括有新世紀(3383)、華興(6164)、東貝(2499)、巨騰(9136)、台端(3432)等,其中以新世紀訂單未到手、三個月股價就漲了一倍最具代表性。這些普天概念股大多與LED產業相關,訴求的題材不外乎是中國十二五規畫,將對LED路燈創造龐大的需求。
雖然普天高層曾出面否認有所謂的「普天概念股」,不過一直到英格爾爆出遭檢調搜索、董座、作手遭到約談,這些攀親帶故的「普天概念股」也才一一不支倒地,均因業績不如預期紛紛遭重擊,顯露出原來的真正面目。

--

締造英格爾股價大漲六倍的幕後推手

撰文: 吳美慧 日期:2011-02-24

 

最近台灣科技股吹起中國風,英格爾、新世紀、華興的股價飆漲幅度令人驚歎,原來它們傳聞都與中國普天集團有合作關係,成為近期市場上最熱的「普天概念股」。中國普天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為何可影響台灣上市公司的股價漲跌,要如何才能擠進這家中國公司的供應鏈,一起吃香喝辣?

農曆春節前夕,位在中國深圳福田區諾德中心,中國普天集團旗下國際事業本部深圳分部的員工,正陸續返鄉過年,約莫四百坪的辦公室,只剩幾個人辦公。《今周刊》獲邀至深圳分部與數位高層訪談,成為台灣唯一直擊這個年營業額高達新台幣九千億元、集團員工多達五萬人巨型大陸央企的媒體。

雖然ECFA(兩岸經濟協議)從今年元月分開始鳴槍起跑,但中國普天提前嗅到機會,二○○六年就在深圳設立國際事業本部,並成立「台港澳地區業務專署」,為兩岸搭橋預先暖身,同時也是集團中兩岸合作的唯一窗口。

在普天集團中,國際事業本部專責向海外採購、規畫新業務等項目,光是去年就創造出三十億美元的營收,相當於三個國巨的營業額,而其中超過五億美元訂單,就下給了台商。普天台港澳地區業務專署總經理溫南雁說:「今年,隨著中國新能源項目加快執行,對台灣下單、採購數量,也會更快速的提升中。」

台港澳地區業務專署共有三十餘位員工,八位業務幹部中約有三分之一,是在財務、金融領域擁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台灣人,是中國央企中,台灣人占業務幹部比重最高的單位,也是得以成為央企領先與台商合作的關鍵。中國普天集團

掌控中國上兆元電子產業

對大多數台灣投資人而言,中國普天集團是陌生的。若提及它與「中國電子集團」分別掌控中國上兆元電子產業標準制訂、發展,就可以知道它的重要性。說得更具體一點,有著一○六年歷史的中國普天集團,前身是中國郵電局,是中國通訊標準的制訂單位,也是目前全球通訊4G 標準的制訂者。

中國普天現階段擁有通信、電子、廣電以及國際事業四大部門,業務觸角遍及全球。國際通訊大廠摩托羅拉、易利信、諾基亞等,要進入中國發展通訊業務,前提是必須要跟普天共同合作,才能取得入場券,由此看出,普天在中國的地位與重要性。因此,能夠跟普天合作,不僅可以快速分享中國市場,甚至還有機會晉身成為通訊、電子產品標準的制訂者。

其實「台港澳專署」單位,從前年起,以鴨子划水般的姿態,低調的利用下單方式,在台灣科技業界尋找可以成為策略合作夥伴的對象。英格爾在眾多的廠商中脫穎而出,靠的是在電源供應器的技術能力,與彈性十足的營運靈活度。更重要的是,溫南雁與英格爾董事長蔡成達相識超過十年,所建構出來的「信任感」。

作為普天與央企跨過黑水溝的第一個合作個案,在普天給訂單、分享利潤,以及財務規畫建議的「灌頂」下,英格爾獲利比前一個年度增加一倍,股價從去年一月以來更是上漲了六倍,讓人見識到普天的影響力。

「這個案子絕對不能失敗,也不會失敗。」負責這個合作案的溫南雁堅定的說。「這是第一個案子,等於是央企跨進台灣第一份成績單,絕對不能漏氣。」經過一年的磨合,普天與英格爾雙方建立了高度的共識後,所產生出來的信心。「過去一年,真的很辛苦,兩岸隔絕了六十年,雖然都是中國人,但在文化上有很大的隔閡,同樣的一句話,就有不同的解讀,需要藉由不斷的磨合來產生認同。」溫南雁如是說。

台商與中國央企合作扭轉觀念才是溝通重點

而溫南雁口中的認同,指的是觀念。台灣公司談生意總是脫離不了產品、EPS(每股稅後純益)、股價表現;中國的央企談生意,總是在以國家發展為前提下,先從遠景、策略、商業模式規畫、市場思考,最後才會輪到營收、獲利,思考次序大不同。

台商要跟央企合作,必須要先扭轉觀念,才不至於出現溝通不良。「要進入中國市場,要先了解什麼是大陸市場」、「如果台灣市場是日月潭,大陸市場就是太平洋。」溫南雁話說得很直接,但也一針見血。習慣在池塘裡面游泳的人,要如何放膽在太平洋裡橫渡?對台商而言是一大考驗。

溫南雁最常掛在嘴上的話是,「一流企業做標準制訂、二流企業作品牌、三流企業作營運、四流企業做代工」。目前,台灣的企業已經進入到品牌階段,要晉級成為標準的制訂者,與中國大陸巨型央企合作成了必須考慮的策略。

「中國擁有最多的人口、最大的市場,為什麼不能做標準的制訂者?兩岸的中國人應該攜手給全世界定規格!」溫南雁雄心壯志的說。從初期讓英格爾「借船出海」,進入中國市場,下一個階段,普天還要與英格爾成為標準的制訂者。

要制訂什麼樣的標準?溫南雁胸有成竹的回答:「LED燈節能減排,以及智能電網、智能電源計量審計標準。」以中國普天在中國的地位與身分,的確有能力成為新產品的規格制訂者,重點是,台商能否抓住機會,成為其中一員?

中國央企的規模與企圖,加上官方獨占的資源,讓央企可以在中國市場盡情揮灑,也成了台商可以一步登天的捷徑。讓人垂涎的市場大餅,相對的帶來了負面效應。近來不少人打著中國普天的名義在台招搖撞騙,面對接踵而來的流言蜚語,和各式的行騙手法,讓溫南雁和他的團隊困擾不已。

但是,普天與台灣企業合作的大門並未關閉,基於產業範疇,普天仍會持續找適合對象合作。「和英格爾合作只是其中的一個項目,未來普天會有更多的項目同時並進,不同的項目,會找尋不同的合作夥伴。」

換言之,和英格爾合作只是一個起頭,依照溫南雁規畫的目標來看,將來直接、間接接獲中國普天集團訂單的公司,可望超過上百家,只要是觀念一致、情感上能夠認同、合作符合程序正義,以及利益可以共享的,中國普天都會歡迎和有技術、有能力的台資企業合作,進而成為普天的深度合作夥伴。

同時,中國普天也會在適當時機公佈合作對象,以免不明就裡的小股民聽信市場傳言而受傷。

「不要把央企當作唐僧肉」,溫南雁提醒台商。在中國「讓利」給台商的同時,也希望台商可以公平、正常的交易心態與模式與央企往來。「太多企業要他給蘋果,卻拿個梨子來交差了事」,「台商怎麼跟國外的企業做生意,也應該以同樣的心態和央企往來。」溫南雁建議,台商必須要有準備跟央企做生意的正確心態,雙方合作的路才能走得長久。

 

/小檔案/
溫南雁
現職:
中國普天國際事業本部(深圳分部)台港澳地區業務專署總經理
學歷:
廈門大學企管系畢
經歷:
中國電子信息部工程師

臧潤華
學歷:
美國密蘇里大學企管碩士
經歷:
渣打銀行現金管理與貿易金融部華南區業務總監、美國Aclor Group財務總監、美商優比速融資台灣區總經理/中國大陸首席代表/亞洲區業務總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