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9日 - 《今周刊》專欄作家黑傑克,本名李挺生,上週腹部不適,經醫院切片確診胃癌,且癌細胞已轉移至腦部。黑傑克現仍住院治療中。

沒有黑傑克的日子

胡世杰
2018-05-16
聰明理財
1117期

 

從2003年4月起,這裡一直是「黑傑克」專欄的固定版位。 每周一頁,他用最親切的筆觸、分享最厚實的股市觀點。 黑傑克驟然離開,我們謹以此文悼念,感謝他帶給我們的,精采15年。

五月八日,許多台灣金融圈資深從業人員的LINE裡,轉傳著一個不幸的訊息:「本名李挺生的黑傑克,陷入重度昏迷,生命現象指數極低。」有人說,這是當天台灣金融界最重要的消息。《今周刊》社長梁永煌暨全體同仁,也發訊息請大家一起為黑傑克祈願,集氣。 

 

黑傑克的病情逐漸傳開,他的朋友們都無比震驚。仁愛醫院八○三病房來了一波波探望的朋友。黑傑克交遊廣闊,對朋友極好,沒事就送書,貼心而低調地幫助別人,無私地和別人交換想法和投資機會,他總是用他的真摯熱誠和爽朗笑容面對人生,面對朋友,大家都覺得:「這麼好的一個人,怎麼會發生這種事情。」 值得欣慰的是,從發病到離去,挺生的家人與諸多好友都一直陪伴在身邊,他並不孤單。

 

黑傑克高中綽號「李白」,除了文采好,也有姓李的小白癡,大白目的含意。投資圈裡有些朋友叫他「上將」,因為他極為看好台灣股票市場,是打死不退的大多頭總司令。有朋友說:「平生不識李挺生,便稱英雄也枉然。」

 

十日凌晨,黑傑克隨菩薩而去。

 

如果說,他有甚麼掛心未了的事,應該就是希望三個孩子都能跟他一樣,能夠開開心心過日子,在他看來,人生就應該快樂地過最重要。他曾經發下捐血一萬次的願望,若要說這算是遺志的話,他說,希望兒子能幫他完成這麼目標。

 

平生總是樂觀開朗的他,在《今周刊》寫了十五年的專欄,他太太說,每到截稿時間,他都不免叨叨地,邊唸著「為什麼我要答應寫這個專欄,為什麼?!為什麼?!」邊享受著寫稿的「痛苦」,十五年下來,也累積出超過七百篇文章。

 

世間最難的事之一,是把自己的觀念放進別人的腦子裡,另一件則是把別人的錢放進自己的口袋裡。相信讀者樂於把黑傑克的觀念放進腦子裡,讓自己荷包變大,也不用分給黑傑克。

 

十一日,台灣的代表性公司之一,鴻海(2317-TW)宣布減資二成,每股擬退還股東二元。

 

這是資本市場向黑傑克致敬的具體表現。

 

黑傑克在二○一八年四月十二日本專欄中,發表了「鴻海的投資價值」,節錄如下: 

 

「第三個是(沒有客觀的證據支持,純粹是筆者個人推論),如果哪天郭老闆要組織改造,鴻海減資個二○%、三○%之類的,股價應該還是落後台積電一大截,但是追上台達電的機率不小!

 

減資的代表作是國巨,二○一三年開始這項財務工程,股價從票面保衛戰一路翻升成為高價股。陳老闆自己賺得滿缽滿盆,股東們也跟著過上好日子。假如鴻海從銀行借錢來支應減資要配發的現金,對台灣的貢獻會更大。

 

首先股價上漲已經是很大的利益,其次,鴻海辦個幾百上千億元聯貸,將會降低銀行業的爛頭寸比率,連央行都分得到績效。最後,這件事還能降低鴻海的財務成本,提高資本報酬率,讓鴻海股票更具投資價值。

 

以鴻海的債信,向銀行借錢的利率會比我們的房貸更低。不管是哪個標準,都比配給股東五%、六%的現金股息率要低很多。

 

而且,付銀行利息可以抵稅,分股東股息是繳稅後的現金。股本降低,財務槓桿加大,資本報酬率是乘數增加,這個比率又是法人最看重的指標,只要這比率提高一、兩個百分點,不用辦法說會,股價都會飄飄然站上三位數的。」

 

謝謝黑傑克。

 

再見。

 

李挺生(黑傑克)  

1964.03~2018.05

享年55歲

 

 

李挺生要玩出新花樣? p.103

劉萍
2000-05-11
科技線上

 

在媒體圈有「群益投信發言人代表」之稱的李挺生,在今年農曆年後的三月間,加入了國內投信業年度人事大搬風的行列。只是,和其他怎麼跳都跳不出金融圈的同業不同的是,李挺生把自己完全搬離了投信業,轉而跳入另一個時代的主流——網路業。

雖然,在經過去年網路創業浪潮的瘋狂洗禮後,李挺生的勇敢加入並非特例;但令人意外的是,在投信業有著豐富資歷與理財專業的他,所要經營的網路事業既與財經無關,也與投資理財不相干,而是一個什麼都可以賣,卻不一定要賣基金的數位紀元。
 
「以我的背景,經營一家新的財經網站好像理所當然,但以我的實際經驗,這推論其實是錯的!」李挺生分析出三點理由,因為只要是經營財經相關事業,人的成本太高,而「不知為誰而戰」是李挺生認為不能經營財經網站的第二個障礙。
 
 
網路產業有三大迷思
 
李挺生之所以說「不知為誰而戰」,是因為他發現台灣的投資人是最不肯花錢的一群,如果投資人不肯花錢消費,那麼財經網站要怎麼存活?靠廣告是絕對吃不飽的,何況爭食這塊餅的人也太多了。「公司不賺錢是罪惡,即使是在 virtualworld 也要賺 real money!」李挺生一語打破許多網路公司固守的迷思。
 
而市場行銷經驗也算豐富的李挺生,對許多網路公司藉提供免費的電子報、電子信箱等手法,以增加網站流量的手法不以為然。「辦活動是熱鬧得像西門町,不辦活動時冷清得像墓園,我不想這樣騙投資人和股東!」李挺生又一語戳破被許多網路公司所奉行的行銷圭臬。
 
除了認為公司不賺錢是罪惡、大手筆做行銷無意義之外,李挺生要顛覆網路產的第三個論調是,工作徹夜通宵其實是不合理的通病,但現在許多網路公司會做得這麼辛苦,一來是大家都在做內容,如果沒有革命性的創意,絕對做不久,另外一個原因是,很多人用苦勞展現存在的價值,表面上看來似乎是在追求效率,但對公司的整體經營反而無法增加效益。
 
既然對網路的觀察心得與主流相去甚遠,何以李挺生還是決定要投入這個充滿迷思的大泡沫?
 
去年底,當群益投信的主管在複審( review )李挺生的工作表現時,李挺生自己也對過去的工作內容做了一番檢視:其實每年的工作內容都不一樣。而在做研究員、分析師、企畫人、發言人、新部門主管,乃至總經理特助之後,李挺生在心中自問:「接下來想做什麼、要做什麼?」而網路的多變與快變,似與李挺生的調性相當契合。當李挺生對未來想通後,就很少再為工作沮喪和難過,而只會去想什麼樣的事對人生會有更大的意義。
 
 
網路是未來也是一個大泡沫
 
「不做不會的事,不投資不了解的標的!」是過去理財顧問對投資人耳提面命的至理名言,現在對自己即將投入的產業領域、創建的事業,李挺生也堅守同樣的原則。「我有一個觀察心得,網路是未來,但卻也是個大泡沫!」李挺生的說法聽來矛盾,但他接著又說:「就因為矛盾,所以有機會。」
 
台灣的創投公司在去年第四季時開始積極投資網路事業,儘管檯面上計算的金額只有十到十五億元,但根據預估,到了二○○四年,將有十倍,甚至百倍的資金規模投入網路公司。對在三年前就打算要在四十歲前退休的李挺生而言,這股熱錢不但是他發展個人事業第二春的機會,也是一個有趣的挑戰機會,所以他要在泡沫爆破之前加入。
 
不過,除了時機與個人主觀選擇外,人和也是強化李挺生投入的信心所在。在即將於六月上線的數位紀元,李挺生掛的是總經理一職,而除了集資、財務控管等初期首要重任外,聚合整個經營團隊力量、統合公司管理制度才是李挺生長期所要發揮的功能,換言之,李挺生會是數位紀元的總指揮。
 
執行長劉莘相,在台大時是低李挺生兩屆的學弟,但因為曾是資訊傳真的記者,又曾參與建置智邦生活館,所以擁有的電腦與網路相關知識與經驗,可說是李挺生的「前輩」,事實上劉莘相不但是建立數位紀元商業模型的創意之源,同時也是規畫策略、主導產品方向的靈魂人物。
 
 
創業時機對 人和更重要
 
而同樣是數位紀元的要角,但相對較為低調的技術長吳弘雄,是劉莘相在智邦生活館時期結識的「換帖」夥伴,而他之所以願意辭去園區工作,加入數位紀元,多少是衝著與劉莘相的交情。另外業務部門、客服部門的主管也在陸續報到中。
 
至於數位紀元到底是什麼樣的公司?李挺生「不便」直接講明,而只是重新闡明為什麼網路是未來,因為網路具有無遠弗屆的傳播能力,是一個降低成本的傳播管道,銷售與消費行為鮮少重複,在這個基礎本質上去發展數位紀元的定位、內容和產品方向。李挺生興致盎然地說:「基本上,我什麼都想賣。而我對我要賣的東西有熱忱,我要賣能在市場上長銷、能累積成 database 的東西!」
 
劉莘相則補充道,數位紀元將會是一個建立新的、數位式電子商務公司,進行的是數位資料的創造、仲介與交易。而所謂的數位資料絕不只是像 MP3、數位影音般狹隘,而是連廣告都能數位化仲介、交易與服務的新模型。
 
劉莘相舉例解釋,買賣汽車不會是數位紀元的本業,但汽車買賣的仲介、交易,只要不涉入實體物流,都是數位紀元可以介入的產品與業務範疇;再以目前競爭最激烈的拍賣、競標網,數位紀元也會做,但怎麼做,劉莘相必須保留,而只強調,絕不會複製現有的模型,「何況,我們也不認為現有模型是成功的!」
 
 
提供數位化仲介、交易與服務
 
雖然數位紀元一切都朝數位化打轉,但仲介的、交易的與服務的主體仍包含實體商品,可是劉莘相又一再強調數位紀元不會涉入實體物流,那麼要如何完成實體商品的遞送?
 
對此,劉莘相表示,建立符合網路特性的遞送系統是未來網路零售業的成敗關鍵,目前來看,亞馬遜(Amazon.com )非常有可能發展出成功的模式,不過在市場環境與業者能力相對較落後的台灣,數位紀元初期還是會選擇與實體物流業者合作,成功的機率較高。
 
既然認為網路公司不賺錢是罪惡,那麼數位紀元的獲利模式又是如何?李挺生表示,初期還是會靠廣告,其次會在交易行為當中收費,至於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李挺生也很坦白地說:「這是我現在每天連睡覺都在想的事!」
 
對於新創的事業,李挺生與劉莘相都擁有一顆熱忱且自信的心,但同時也有一張滴水不露的嘴,不只對商業模型、產品內容、獲利來源的描述模糊再模糊,對幕後陣容達二十人的股東群也是保密到家。唯一肯透露的是,目前數位紀元募集資本額是三千萬元, 在李挺生的成本控制、公司主機由 Hinet 託管的情況下,預計可「燒」兩年。而李挺生則再小小地「透露」,到今年年底,數位紀元應可以擁有五萬名會員。
 
信心這麼多,保留也這麼多,到底數位紀元是否能為國內網路產業帶來新的商業模型,一個月後可見真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