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清杯麵 CM 「SURVIVE! 就業冰河期」篇

就職冰河期(しゅうしょくひょうがき)是日本社會上就業困難時期之通稱,指就業市場如冰河期般的寒冷狀態。

概要

主要指泡沫經濟破滅後的就業困難的時期(定義上是1993年~2005年[1])。Recruit社的就職雜誌『就職Journal』在1992年11月號提唱的造語,獲得1994年第11回新語・流行語大賞的審査員特選造語賞。

又,也特指2009年的雷曼事件後的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的時期(2010卒以降)[2]

冰河期世代

在就職冰河期時從事就業活動的世代稱作「(就職)冰河期世代[3],也稱作「失落的一代」等。2010年以降,就職冰河期再度來襲,大學畢業在此時期從事就業活動的世代也稱作冰河期世代,或為了區別,稱作新冰河期世代[4]

 

什麼是超就業冰河期

  超就業冰河期是指2000年前後,日本經濟曾一度低迷,被稱為“就業冰河期”。不過,當時的應屆大學生在前一年的12月初至少也有七成以上的人與用人單位簽訂了協議。鑒此,有人將目前大學生就業現狀稱為“超就業冰河期”。

超就業冰河期的來源

  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日本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嚴重惡化,大學畢業生迎來了“超就業冰河期”。

  日本文部科學省與厚生勞動省最新的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10年12月1日,即將在2011年春季畢業的應屆大學生找到工作的只有68.8%,這一數字比上一年下跌了4.3%,也是自1996年開始該調查以來的最低水平。2000年前後,日本經濟曾一度低迷,被稱為“就業冰河期”。不過,當時的應屆大學生在前一年的12月初至少也有七成以上的人與用人單位簽訂了協議。鑒此,有人將目前大學生就業現狀稱為“超就業冰河期”。

  首先,日本的大學自2006年進入“全入時代”,只要交錢,每個高中生都可以上大學,高考不再是“獨木橋”,大學生也早不是“精英”了。在應聘的時候,不少人很難達到用人單位的要求。加上經濟低迷,很多單位都在削減成本,採用新人更為慎重,採取“嚴選主義”,沒有合格的學生寧可減少用人計劃或乾脆不招,據說這樣的企業達70%。很多大學生在應聘時敗下陣來,大多感到自己的水平不夠。

  其次,日本“產業真空化”日益嚴重,影響學生就業。由於日元升值,國內市場疲軟,為了規避日元升值造成的損失和擴大海外市場,很多企業把工廠遷到海外。近來除了大型跨國公司之外,服務業也有大舉進軍海外的趨勢。為了維持在海外的經營,很多企業都在當地雇用員工,如松下大型企業在海外錄用員工大幅增加,並認為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學生優秀、好學,比日本學生素質高。

  還有一點是,日本大學生“高不成低不就”。由於景氣惡化,很多中小企業朝不保夕,大學生都嚮往有知名度的大企業。很多大學生不願從事臟、累、險的工作,日本中小企業為瞭解決人手不足問題不得不從國外引進研修生。

超就業冰河期的應對措施

  日本媒體稱,雖然現在留學生就職情況十分嚴峻,被輿論稱為“超冰河期”,但是民主黨新政權不僅向“30萬留學生計劃”發難,使一些事業停止執行,而且也廢止了一些留學生就職支援事業。如最近民主黨廢止了經濟產業省的一項“產學聯合面向留學生的實踐教育事業”,這項事業是日本企業面向希望在日本就職的留學生所實施有關企業需求的專門教育事業,申請經費25億日元,而民主黨在事業分檢的過程中認為這項事業民間和其他省廳也在進行,因此做出了“廢止”的判斷。

  目前來日本大學、研究生院和短期大學學習的外國人留學生年年增加。根據從事提供獎學金等工作的獨立行政法人日本學生支援機構(東京)的調查,到去年5月1日,外國人留學生為12萬3829人,比前一年增加5331人,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其中中國留學生最多,占全體約6成,其次是南韓、臺灣、越南等。

  由於2010年日本就職形勢十分嚴峻,有關方面預測將有大批畢業生回國或奔赴其他國家。

  分析人士認為,國際金融危機導致經濟形勢惡化,企業為節省開支減少招聘固然是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個主要原因,但也存在著大學生集中應聘大企業、著名企業,而忽視到中小企業就業的趨勢。

 

https://wiki.mbalib.com/zh-tw/%E8%B6%85%E5%B0%B1%E4%B8%9A%E5%86%B0%E6%B2%B3%E6%9C%9F

 

2018.10.03 

看不到加薪、升遷 日本「失落世代」的悲歌
記者鍾詠翔╱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日經新聞報導,一名在東京大型金融機構工作的40歲男子表示,他們這個年齡層在公司看不到任何升遷機會,他和年紀相仿的同事也常抱怨加薪希望渺茫。

他們很難不對上個世代感到不滿,上個世代約比他們年長10歲,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從大學畢業,當時景氣大好,泡沫時代找到大公司工作易如反掌。這名男子說,由於泡沫時代的人很多仍在升遷,他想升官有一段長路要走。

這名男子並指出,公司年齡介於40歲後半至50歲出頭的人數有100人,總人數是他這個年齡層的兩倍以上。由於公司人口分布失衡,這名男子認為他的世代工作負擔更吃重。

目前年齡介於35歲至45歲的日本勞工,被稱為「失落世代」或「就業冰河期世代」,總人數約1,700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略低於15%。這群人在經濟泡沫破裂後開始找工作,而日本在1990年代末爆發嚴重金融危機,更導致企業減少徵才。

日經新聞報導,這名男子的說法並非憑空想像,厚生勞動省2月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年齡處於40幾歲的主管比率下滑,去年年紀介於40歲至44歲的男性勞工擔任主管的比率僅8.4%,較2007年減少3.6個百分點。

報告並指出,去年40歲至44歲年齡層勞工平均月薪為327,400日圓(新台幣89,380元),較10年前同年齡層下滑6.8%。

東京日精基礎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奈緒子表示,40幾歲的人可能在購屋、子女教育等方面大筆開銷,卻受到抑制,全家渡假、外出吃大餐等支出也受限。這個群體面臨努力存錢、縮減開銷的壓力,而這將拖累日本的經濟成長與通膨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