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不清是洗盤?還是出貨?圖解主力控盤慣用的股市波浪路徑

2019-09-15
作者: 謝嚴

 

投資人最想要掌握股價的時機,就是透過技術分析掌握底部與頭部的時機,但不論透過型態、趨勢線或移動平均線,都有技術分析的先天缺陷,就是落後!猜測底部的結果,往往買的價位已經很低,而實際上還有更低。接著,開始研究陰陽線戰法的頭、底型態,但其結果可想而知,時準時而不準。

籌碼面可以說是資金面的延伸,從軟體的統計功能,我們可以透過三大法人進出、融資券的分析,初步掌握籌碼動向。甚至,市面上還有研判籌碼的特殊功能,例如透過上漲與下跌區分成交量的獲利盤與套牢盤。更有對主力券商一段時期的統計,或是對即時盤中內外盤的累計功能。

不過,對散戶而言,需要花費研判的時間與精神實在相當浩大,對籌碼的分析也必然有無力感。因此,股市流傳一句:「新手看價,老手看量,高手看籌碼」的名言。換句話說,掌握籌碼的流向便能掌握主力的資金動向,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到底籌碼是什麼?籌碼可以說是一檔個股的主力資金,或是大單成本對股票走勢的掌控。個股的籌碼是延續一種股價的波動,就是集中與發散。當然我們希望能夠當主力在底部吸籌時,就能夠列入追蹤;當股價開始隨著突破而拉升,能夠同步進場。因為任何個股的生命週期,不外乎是經歷由低位吸籌,接著到中段的換手,在行情終了的高位輪番出貨。接著,因為籌碼又再度分散,歷經很長一段時間的人氣退潮,讓套牢籌碼的沉澱安定後,才會落底。

嚴格來說,籌碼這個議題實在是個大哉問;我從證券軟體研發接觸股市,而後到證券投顧任職,所以有機會遇到市場幾位作手,也才知道作手需要研判非主流籌碼的動向,這樣更能夠掌握個股的資金變化。同時,也了解到作手對一檔個股的趨勢規畫,也遵循技術面的規則,而且往往更貼近於波浪理論的波動模型。因此,下文我將以波浪的模型解釋主力的控盤行為。

洗盤是必然的
用意在清洗浮額有利拉抬

「洗盤」這是很多人常聽到的名詞。那麼,到底什麼是洗盤?主力又為什麼要洗盤?對於主力來說,在市場對特定股吸收到有一定掌控能力的籌碼後,必然會有低檔散戶跟單及原有高位套牢的籌碼。對主力而言,這些就是「浮額」,在未來拉升的過程裡,會阻礙未來股價的掌控與推動,所以必須做打壓這些浮額的動作。總結洗盤有3個目的:1.清洗底部跟單的籌碼;2.前波高位套牢的籌碼;3.主力在洗盤時,利用高出低進手法,拉大散戶與主力的持股成本。

所以洗盤,就是主力為了將未來不安定的籌碼清洗出來,讓這些浮額提前下車,但是要怎麼讓這些浮額願意退出呢?主力的一般手法便是製造出貨的假象,利用誤以為出貨的黑K線與大量的恐慌型態,讓散戶認為主力是出貨的行為,看見股價爆量大跌,散戶因為害怕獲利萎縮或虧損,自然在震盪行情中將手上持股賣出,如此主力便達到清洗浮額的目的。

逢關鍵位置就拉回
主力波浪路徑規畫有跡可循

了解主力洗盤目的後,對散戶而言,還是不容易掌握主力何時、何地、如何洗盤。因此,我以波浪的股價波動模型演繹(詳見圖1),限於篇幅,僅能舉例說明股價幾個重要的位置需要洗盤。

主力對1檔股票的籌畫,必然在底部介入,所以必須歷經「進貨階段」,因此建議投資人應該避免摸底的企圖。主力介入標的股往往在底部吸籌將近半年左右,因為人氣退潮後,相對低檔區的成交量相當少,主力只能利用時間換取空間,偷偷地吸收籌碼。所以我們可以等到股價突破前期最後一個起跌點(技術面名詞:末跌段高點)之後,在技術面「空翻多」時,再來追蹤即可。

主力操作股票的週期,其實並沒有如投資人認知的短,而在波浪第一波初升段的拉升後,接著便進行第二波拉回後的盤底過程,這個階段主力便必須做出止跌的動作,一般第二波拉回的規畫,最好在第一波回檔的2/3附近進行。

之前的股價行進路徑都是主力與內圍的行為,到了第二波盤底階段,主力便會開始打出第二波突破前的底部型態,這段的走勢一般是主力與第一波外圍主力拉抬,外圍在這個階段才開始介入,所以這裡便會出現脫離第二波短線底部區的「底部洗盤」。如圖1這個位置可以理解主力的目的是為了清洗跟單,因此不會過於激烈。

低檔控盤手法》
突破頸線拉長黑 利於洗盤與換手

建漢這檔股票在2016年1月6日開始突破頸線16.2元,所以完成底部的型態,接著在上漲到18.4元過程,必然因為底部突破,散戶依據型態學的W底型態,介入跟單必然不少。我們說過底部突破,主力這個階段必須做「底部洗盤」,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股價從18.4元這根長黑開始,便出現連續的下跌,很多散戶都以前期W底頸線(16.2元)當作洗盤的終點,這只是技術面的研判,其實主力洗盤最重要的手法,是利用成交量精確的控制籌碼(詳見圖2)。

散戶常說這檔股票主力沒有出貨,這個說法並不正確,前言我們提過,洗盤的目的之一,主力是高拋低吸以降低成本,在建漢高檔18.4元出貨,接著在拉回的過程慢慢低檔承接,既達到高檔獲利出貨,又達到低檔低接對股價有支撐的目的,這才是洗盤的意義。

股價突破底部,並且歷經底部洗盤後,便開始拉升,這個階段也就是起漲模式。起漲這一段往往伴隨震盪洗盤的型態,不過,往往不會過於激烈,關鍵的位置便是到達前期高點的套牢區,也就是大家比較熟知的「中段換手」。其實,很多人並不了解換手的意義,主力不可能獨自從底部區一路拉升到高點,隨著股價愈走愈高,成交量也愈來愈大,主力的資金壓力同樣的也愈來愈大。因此,在突破中期高點這個大壓力,便需要更多的資金投入,這也是第一波外圍拉抬後,準備爆量換手,讓第二波外圍介入的時機。

換句話說,第一波外圍部分資金獲利了結出場;同時也讓第二波外圍主力再介入。所以這個階段會出現爆大量,接著快速止跌,隨即量縮創新高,在主控盤操盤法中稱為「量軋空盤」。

舉例來說,鑫禾在2016年3月15日前期高點49.45元拉回,經過5月打底,在7月19日突破中期高點49.45元,利用避雷針K線爆出比平常高的大量,一方便利用連續震盪區間,清洗4個月前在49.45元套牢的籌碼,並且利用震盪時,調節低檔的持股,並換手給外圍主力。從7月28日開始出現小量突破再創新高的走勢。這種型態必然符合技術面所謂的「價量背離」的走勢。因此,往往容易給技術分析研究者認為是股價將形成頭部錯覺(詳見圖3)。

高檔控盤手法》
誘空、養空、急拉軋空

股價經歷了中段的換手盤,之後便是噴出的階段,同時也是做誘空的時機。主力推升股價後,也會利用現股換融資或是丙種抵押墊款的方式增加籌碼,並利用高檔價量背離做出高檔震盪出貨的假象,以養空單。並且會利用激烈的下殺模式誘空。

2015年5月16日,台耀連續2日爆量突破前期高點86元,這種屬於主控盤裡的「關後換手」,這段時間的融券已經快速拉升,券資比超過13%,突破後反而小量創新高。中段換手後,主力在6月7日從高點101.5元,連續幾天利用上沖下洗的方式,6月24日更是利用長黑將股價壓回月線下。我們看到突破86元後,5月下旬這段的走勢看似不甘不脆,幾乎一到兩日上漲隨即下跌幾日,形成一種盤堅的型態,這種利用邊拉邊洗的手法,便是為了震掉籌碼順便養空,到101.5元高點時,券資比已經來到34%。接著長黑下殺破月線更製造誘空的契機,之後的急拉軋空,券資比更急速升高到50%以上。這就是養空、誘空的手法。

散戶在實際操作中,該如何研判是洗盤?還是出貨?一般要先看股價是否脫離底部階段,還是歷經左側中期高點的壓力,這兩個位置是比較容易分辨,對高檔的軋空洗盤的研判,比較不容易,這點需要股市長期累積的經驗。主力洗盤的即時手法,例如:開高後衝高立即殺低盤、開平走高後壓低盤下盤、區間震盪洗盤、開高走高後壓低再拉尾盤的上沖下洗盤、開低走低下半場下殺跌停不鎖,最後尾盤略拉升。甚至日線連續量滾量與量縮軋空等模式,限於篇幅,以後有機會再跟投資朋友們探討。

至於洗盤的成交量變化,一般主力盤的手法,都是大量製造下跌恐慌的景象,接著會出現2種走勢:一種是量在3日左右急縮至1/3左右,讓籌碼快速安定;另一種震盪洗盤的方式,則是日漸量縮,約維持2成以上的遞減,直至成交量縮至月均量附近。另外軋空盤可以利用融券張數的變化,或透過指標軋空型態,這些都是研判主力的動向的方法,提供給投資朋友們參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