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三大哩程卡優惠拚場
三大哩程卡優惠拚場

台灣人愛出國旅遊,讓哩程卡一直擁有死忠客群,你一定聽過「國內外20家航空、航線任選」的推銷話術,不過這卻大有玄機,因為兌換與累積是兩回事,可換不代表可累,累錯家得多花50%的冤枉哩程數

 

要說哩程卡(自辦航空卡)始祖,是台北富邦銀行在2006年首發的a miles航空卡,「20家任你換」聽起來很威,但其實就是累華航、長榮與國泰三家,當時華航、長榮都還沒加入聯盟,國泰已可透過亞洲萬里通,兌換日航、美航在內的10餘家航空公司機票。

 

意思就是說,雖然當時a miles航空卡只能夠累積3家航空,但華航、長榮在加上與國泰同盟的航空公司,就能換20家公司機票,北富銀的宣傳不能說他錯,還引發跟風效應。

 

北富銀之後,不管是哩程卡、或是紅利點數兌換哩程,似乎都學會這招,把同聯盟可換的航空公司加入,看來聲勢浩大,等到華航、長榮分別加入天合與星空聯盟後,這話術更有加倍效果,讓每張卡都很威。

 

結果就是,即便是只累積華航哩程,也可宣稱可換天合聯盟共19家航空公司機票、即便是只累積長榮哩程,也能宣稱可換星空聯盟共26家航空公司機票,只是看要不要。

 

這種「算法」沒有錯,但銀行沒告訴你的眉角是:你累積的華航哩程,雖然可換同聯盟的荷蘭航空機票,感覺上不用侷限在華航一家上,但荷航兌換機票所需哩程,比華航本家多出20%~50%不等

 

所以在辦哩程卡時得注意,如果是打定主意要換荷航的票,就要看清楚銀行有沒有提供轉換至荷航哩程,而不是叫你累積華航,然後再告訴你可用華航哩程換荷航的票。

 

機票達人建議,雖說「20家、30家航空、航線任選」,但如果你常搭某航空,就乖乖累那家航空哩程,不要想「累積B家換A家」,一來浪費哩程數,二來要開別家的票,位置會比自家的難拿,有哩卻換不到票。

(中國時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