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台向「錢」看 財經節目大混戰

〔記者陳永吉/台北報導〕台股一度登上九千點,熱度燒旺了財經節目,財經台五月起烽火連天,多家電視台陸續推出新節目,包括三立、TVBS、年代、壹電視,挖角及耳語等動作不斷,現在還傳出有業者透過NCC施壓,導致TVBS盤中節目難產,為了搶發「財」,各家電視台檯面下短兵相接、刀光劍影。

去年台股都在八千點以上盤旋,日成交均量超過千億元,五十八台的非凡新聞台及五十七台的東森財經台,盤中的收視率好到讓隔壁幾台的純新聞台眼紅,況且盤中節目只要初期一次性投資的固定成本,人事等費用、支出都比純新聞台精簡,因此去年傳言三立、中天、TVBS都有意投入,但現在幾乎只確定三立能順利開出原本想做的內容,只是頻道卻遠在八十六台。

挖角風起 非凡變重災區

由於要開成財經台最關鍵的是主播及製作團隊,但長期以來人才缺乏,因此幾家有意開盤中財經節目的電視台,去年就掀起搶人大戰,鎖定非凡及東森挖角,其中東森財經台過去與主播都是一年一聘,去年底改簽長約;至於非凡,原本資歷夠深的主播薪水就高、福利也好,但一些待不到幾年的記者、節目部工作人員,過去半年流動率超高,就是一直被其他台挖角,成為這次財經台大戰中人才流失的重災區。

在打算開盤中節目的各大電視台中,原本以定頻五十六台的TVBS最被看好,不但有品牌知名度,與五十七、五十八台還有「群聚效應」,也從東森、非凡找來製作團隊,頗有一舉搶佔半壁江山的野心,不過籌備多時的TVBS,卻在三月底被一封NCC的回函給徹底潑了冷水。

TVBS 盤中節目難產

NCC認為,五十六台的TVBS原本就是新聞綜合頻道定位,並不適合在台股盤中開設與東森、非凡一樣的節目內容,這讓原本已排定試錄節目內容的製作團隊必須改弦易轍,據了解,現在TVBS計畫先把午間新聞時間拉長,加入財經內容,並將原本停播的「Money我最大」復播,另外製作三個小時與財經相關的新聞,公司內部預計五月下旬正式改版開播。

而進度最快的可能就屬三立,去年找來前年代主播陳書賢擔任新節目的製作人兼主持人,並延攬分析師李秀利擔任主持人,製作團隊也找來前年代、非凡的人馬,節目計畫五月初開播,另外還找來萬寶投顧顧問朱成志當主持人,在假日開兩個談話性的財經節目,增加頻道可看性。

至於前年才關掉盤中財經節目的年代電視台,雖然沒有在盤中另起爐灶的想法,不過卻從東森挖來主持人陳凝觀,計畫在每天傍晚的兩個小時製作財經相關節目,現在正在招兵買馬,也打算搶食財經大餅。

除了有線電視外,只能在機上盒看到的壹電視,據傳也要做一個全財經台,早上有主持人報盤、分析師連線,自製的六個小時解盤節目,下午時段則可能以廣告交換方式分段讓給投顧業者,節目預計在六月正式開播。

人才不足 節目品質待觀察

由於各家電視台紛紛卡位財經節目,投資人能選擇的標的也變多了,不過因為幕後製作人才不足,且能說一口好股票的分析師也有限,會不會拉低所有財經節目的品質,後續值得觀察。

 

財經台本小利多 新聞台眼紅

財經節目為何變成金雞母?以盤中六小時節目而言,在股市最好、散戶參與最多的時候,兩台收視率每一時段(十五分鐘計)都有○.八(約廿多萬收視人口),兩台加起來是五台新聞台收視率總和的數倍,在廣告主只看收視率表現下,廣告效益不輸新聞台。

此外,財經台所需的記者遠比新聞台少,製作團隊也僅數人,卻可以吃下七、八個小時節目,跟新聞台相比,只是多了一個月不到五十萬元的資訊傳輸費;新聞台除了要養大批記者,還要付費買外電,更何況還有SNG車等支出,財經台的成本優勢,不言可喻。(記者陳永吉)

 

 

 

肉搏戰 黑函耳語滿天飛

檯面上下都在拚

〔記者陳永吉、劉力仁、陳珮伶/台北報導〕各電視台去年起陸續籌備財經節目,私下挖角動作頻頻,近身肉搏時常擦出火花,因此市場黑函、耳語時有所聞,當中TVBS盤中財經節目沒能獲得NCC通過,據傳就是卡位已久的業者背後使力,讓TVBS節目難產。

消息指出,由於某電視台主播是NCC某委員的女兒,當初該台高薪把她找來加入團隊,就是希望能對NCC「產生影響力」。而從結果來看,TVBS原本最被看好的盤中節目,現在果真面臨改弦易轍的命運。

另外,據了解,某財經台現在下午時段,以廣告交換方式賣斷給投顧業者,這樣的做法在新聞頻道群聚中相對突兀,據傳有業者發函向NCC檢舉,NCC也要求該台回函解釋,不過到目前為止尚無下文,顯示各台不只檯面上比節目,檯面下更比「實力」。

對TVBS開盤中股市節目遭否決,NCC營運管理處官員表示,主要是TVBS從民國九十四年起,無論是換照或評鑑,都表示該台屬性為「專業新聞台」,頻道放在五十六台,也屬於新聞台的頻道區塊,現在突然申請財經台才能播出的股市盤中節目,跟營運屬性及營運計畫相差太大,NCC認為影響觀眾權益,所以否決。

官員強調,TVBS很清楚自己被否決的原因出在哪個環節,NCC處理這類事情的標準一致,並沒有受到其他不當力量影響。

TVBS新聞發言人葉毓君則指出,NCC原本認為TVBS是規劃作台股解盤節目,原則上不鼓勵,但TVBS已補充說明,是規劃開設財經新聞為主的節目,目前在等NCC的消息回覆。

至於有財經台以主持人搭配投顧老師方式,在新聞頻道解盤,這種用廣告交換方式開的節目,合不合法?NCC傳播內容處長何吉森表示,這類股市節目引發的內容爭議,NCC會移送金管會認定是否違法,如同電視台賣藥是否違法,會移送衛生署認定一樣,目前並沒有接獲金管會通知違法。

 

財經台+分析師=利益共同體

記者陳永吉/特稿

財經台為何會像雨後春筍般,一個個冒出來,除了成本低、股市行情好,還有高收視率讓人稱羨外,另一個原因就是被罰的機會比較小,因為節目內容很多都是「分析師口述」而來,而分析師的管理單位是金管會,與管理電視台的NCC是兩條平行線,因此鮮少聽聞電視台因分析師在節目上亂報明牌而被罰的案例。

目前所有的盤中節目,都由證交所監視部負責監看、側錄,針對分析師在盤中敘述的內容,是否有違反證交法及相關規定,做為送證期局進一步懲處的依據;但現在很多盤中節目,根本是「假分析之名,行報明牌之實」,許多個股在分析師暗示推薦下,股價越拉越高,根本就違反證交法第一五五條規定,有直接或間接影響股市的操縱行為,卻不曾有分析師因此受罰,這種遊走法律邊緣的行徑,從未看見主管機關出面管理。

分析師與財經台其實就是「魚幫水、水幫魚」,財經台提供分析師舞台,可以藉此曝光打知名度,還能不著痕跡地在節目上推薦報給會員的明牌,讓散戶來抬轎,會員再趁機出貨,這幾乎是公開的秘密;財經台則可以因此獲得廣告的交換,既賺到了裡子,又不用替分析師的言行負責,這樣的合作方式,何樂而不為?

只是分析師良莠不齊,財經台卻越開越多,濫竽充數未來可以預見,財經台如果沒有先做好第一個把關的動作,主管機關也未盡權責,恐怕看節目進場交易而受傷的投資人,會越來越多,屆時恐怕演變成一場無法收拾的災難。

 

 

分析師 有觀眾緣吃得開

記者陳永吉/新聞幕後

分析師這個行業,一般投資人可能以為就是在鏡頭前胡謅亂吹就能坐領高薪,不過一位不願具名的投顧老闆並不認為,他說,分析師最重要的是有沒有「觀眾緣」,否則收不到會員,早晚也得退出這個行業。

這位投顧老闆指出,好的分析師,只要會員收得好,月入數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都有可能,即使包電視時段可能一個月支出百萬元,扣掉跟投顧老闆分帳,月入還是非常可觀;但是如果會員收得爛,光節目費就入不敷出,投顧老闆也要分攤,所以並不是每個分析師口袋都能「麥克麥克」。

轉行財經台主播 不乏其人

事實上,近年來有很多分析師轉行,投顧老闆說,像現在三立財經台主播李秀利及東森財經台楊世光,過去都是分析師,楊世光當初還是以節目企劃的工作加入財經台,現在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投顧老闆指出,過去還有一位陳姓分析師轉行賣過珠寶,前一陣子還上過購物頻道,也聽過有分析師轉戰房仲業,當然也有分析師跑到對岸去發展;至於轉型比較成功的,就是曾有一位分析師進入產業界,到上市櫃公司當代理發言人。但其實,從檯面上消失的分析師,很多都自己私下代操,聽說成績也不差,還不用給投顧老闆抽成。

不過這位投顧老闆表示,最近中小型投顧出現「賣牌風」,主因是大盤成交量太小,而且有表現的都是權值股,許多中小型投顧都收不到會員,經營不善,加上政府對投顧業「總量管制」,未來恐怕會有更多分析師面臨轉行危機。

 

 

 

電視財經節目 春節後點戰火

 

【聯合晚報╱記者吳孟庭、曾桂香/台北報導】

2011.01.09 03:13 pm

 

 

不少投資人一邊看台股大盤,同時也看著電視股市直播節目,因此財經名嘴及分析師點名的個股透過電視直播放送,對股民有一定影響力。圖為證券公司營業大廳。

報系資料照全民瘋投資,國內有線電視台將會像雨後春筍般冒出新的財經節目。電視台農曆年後將掀起一波「財經節目」大戰,電視台也將掀起「財經節目」大戰。TVBS與三立都將加入戰局,後者更傳言將開「三立財經台」,並將各自在白天與晚間另闢新的財經相關節目;財經節目的增開潮,其實可以是經濟動向另類的庶民指標。

在台灣,民眾要看財經專門台,向來選擇有線電視台的台東森財經台(57頻道)與台非凡新聞台(58頻道),因為民眾關心自己的荷包,這些節目的收視率不惡,傳出三立與TVBS都有意搶進這塊市場。

 

業界盛傳,三立將在農曆年後2、3月開播一個新的財經節目,找來萬寶周刊社長朱成志當主持人,開在晚上9點到11點的黃金時段,不過此時段在三立新聞台是「大話新聞」,不太可能停掉,因此傳言三立要開設新的財經頻道。

 

這個「三立財經台」已籌備多時,據了解,三立最近更挖角一批原本在非凡新聞的記者群,有的才剛到職一個多禮拜;不過頻道落腳何處還眾說紛紜,業界認為緊鄰58台的59台最有可能,而59台現在為購物頻道。三立對上述揣測則沒有正面回應,只說一切在規劃中。

 

TVBS則在4、5月也要開闢帶狀財經節目,TVBS發言人張維銘指出,目前規劃是從早上橫跨到下午的時段,且將不只有一個節目,採取live直播。是否像現在許多節目型態一樣,找分析師來講解財經焦點,他表示不會只有這樣,會是全然不同的新型態,但許多細節還在調整中,不便透露。

 

而景氣及股市表現都有轉好趨勢,預估做股票的人口會增加,有收視率,更多的廣告來源的預期,也讓各電視台紛紛投入。此外,也有業界私下透露,電視台和投顧投信老師合作置入,把節目包裝成是財經談話性節目,讓這些老師去上,但仔細看就是在「報明牌」,只差沒說「老師在講你都沒有在聽」,變成一個變相包裝後的選股節目。

 

從以往討論政治的政論節目轉往經濟導向,電視台也掀起財經名嘴的搶人大戰。有財經名嘴通告接不完,從早到晚一套衣服跑遍各大節目,雖然忙翻了但也賺翻了,以平均一小時3000元通告費計算,只要一天能上3場,就可賺近1萬元,1個月收入逼近20萬。增開財經節目,電視台、名嘴都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

 

【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

 

股市房市熱潮一波波,電視台紛加碼開闢財經節目,房地產業者表示,電視節目談論房市,對消費者而言,也是另一種取得資訊的方式,比較令人擔心的是如果節目或來賓有特定目的或預設立場,就可能誤導消費者,但就現況來說,消費者購屋取得資訊仍以報章、房仲為主,電視節目相對影響力較小。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表示,買房子和買股票不同,除了金額比較高,多數人買房子也有自住需求考量,因此不論投資或自住,多會做功課及多方諮詢,而且以能夠深入較長時間了解的報紙雜誌、網路或房仲資訊為主,電視節目影響力相對較小。

 

代銷公會發言人施孝文表示,現在房地產市場和以往已截然不同,大量報紙地產資訊,加上政策關注市場,形成社會話題,讓多數人對房地產市場都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電視台加開房地產節目對消費者而言,只是多一種資訊管道。

 

【2011/01/09 聯合晚報】

---

亂報明牌?雙刀伺候!

 

【聯合晚報╱記者吳孟庭/台北報導】

2011.01.09 03:13 pm

 

財經節目增開,若是涉及報明牌,金管會證期局主秘吳桂茂指出,根據證交法中,只有有證券分析師執照者可以上節目分析,證交所都有側錄帶,若有違法就會處罰。至於電視節目部分,針對頻道管理,吳桂茂回應:「(我們)和NCC都會有聯絡」。

 

學者則認為電視財經節目能幫助觀眾增加財經常識;而話題多半談的是個人所得及理財比較多,這些節目很難能左右政府相關財經政策。台經院研究六所所長楊家彥樂觀表示,讓消費者能夠慎選投資商品、了解總體經濟趨勢是好事,現在台灣的情況就是游資太多,把過多資源拿來投資在非實體的商品上。但股市、房市若賺錢,股市和房市的價值一提高,就會增加民間消費。

 

不過他表示,因為股市指數未算入台灣經濟成長率(GDP),買房也要買到新建屋才算進GDP中的「民間投資」成長率上,因此就算財經節目炒股炒房,能帶給台灣實質經濟數據的影響還是小。

 

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則認為,現在的財經節目還是針對「增進個人所得」的議題為多,例如如何在30歲賺第一桶金、談投資股票,比較有故事性,收視率比較高,但這些經驗即便成功,也沒有辦法複製。

 

如果要談總體經濟、談趨勢,或是關心增進國民所得,他認為相對無聊很多,因此這類節目能真正提供一個討論政策的平台,甚至進而影響政府決策的,幾乎不太可能,因此遑論提升整體經濟水準,「名嘴的力量也沒這麼大」。

 

【記者林修全/台北報導】

 

針對財經台分析股市、名嘴報明牌的問題,國家傳播通訊委員會(NCC)發言人陳正倉今天表示,若是未具有證券分析師的執照,除了由金管會開罰外,NCC也會依具相關法令進行裁罰。

 

陳正倉表示,任何財經台的設立,都可以依法提出申請,但NCC目前尚未接到有關的新申請案。

 

陳正倉指出,任何頻道依法設立後,涉及內容與廣告不實的部分,都是先由相關主管機關懲處後,NCC再依這些情事裁罰;例如,電視台若是賣未經核准的藥品,或是誇大療效,是先由衛生署來認定、加以處罰,NCC再依這些內容跟著處罰。

 

【2011/01/09 聯合晚報】

---

冷眼集/聽老師 別盡信老師

 

【聯合晚報╱記者曾桂香/特稿】

2011.01.09 03:13 pm

 

原本以政論性談話節目見長的三立及TVBS兩家有線電視台,傳出農曆過年後,也將開立新的財經節目,T台甚至規畫股市開盤及收盤後的白天時段,以直播方式,和原本非凡或東森的財經專業台一拚高下。財經節目夯,有很多層意義,但重點是以往的政論談話節目來賓各言其志,觀點不同,藍綠色彩繽紛炫耀,大家開心就好,股市財經節目可不能信口開河,如果影響任何一個觀眾的口袋,那可是紮紮實實損人福利。

 

用正常的市場自由經濟的角度看這現象,投資人及觀眾當然樂觀其成,未來財經或金融投資的資訊可能會越來越豐富,電視台做好財經節目,結果收視率高、電視台廣告入帳,大家都開心;但是在資本主義的商業競爭模式下,有沒有可能這種情況變成惡性競爭?或被特定人濫用或利用?此時投資人的權益誰來監督?政府管得了嗎?

 

財經節目雨後春筍般出現,以現今的電視台環境,首先讓人擔憂的是,會不會重蹈政論談話節目覆轍,觀眾一開始會抱持高度期待,想要從中獲取理財新知,但怕的是以後不管搖控器轉向那一台,都是同一批財經名嘴,同一掛投顧分析師,販售「明牌」或有特定目的之談話,閱聽人(投資人)的耳目及心智,都可能被特定利益目的所左右。

 

跟著好老師,真的會上天堂嗎?經歷過台股這麼多年來的幾次萬點重跌打回原形的傷害,台灣的投資人也該從中學聰明,在資訊氾濫時代,不論你是資深投資人或新手,此時應該準備好筆記本,記下每一位電視台財經專家及老師名嘴的話,事後再來驗證,自己做好監看節目內容的功課,做個獨立自主的閱聽人、投資人,才不會被專家愚弄。

 

【2011/01/09 聯合晚報】

--

菜籃族:選擇變多當然好

 

【聯合晚報╱記者吳孟庭/台北報導】

2011.01.09 03:13 pm

 

如果不用花太多時間和金錢,就能了解自己不懂的知識領域,還可能有機會賺錢,多一些財經節目可選擇,普羅大眾其實是不排斥的,不過,也有受訪者坦承,自己分辨不出那些節目是變相包裝,聽說有些節目是由投顧老師或特定公司買下時段,推銷個股明牌或房屋建案,受訪者覺得如果真有其事,電視台製作單位就太不應該了。

 

菜籃族葉太太從去年開始收看財經談話性節目,她說,因為被金融海嘯那一波的股市震盪給「嚇怕了」,差點賠掉了老本,所以「聽隔壁鄰居及朋友介紹,就看電視節目上面專業的老師怎麼講,以前比較道聽塗說,現在我覺得了解比較深入一點。」「多開一些節目就多一些選擇,犧牲一點看韓劇的時間來看這個,值得啦!」

 

房仲業者吳先生原本是政治評論節目的愛好者,現在偶爾會捨棄政治看點財經節目。他表示,政治話題很有趣,但有時候吵久了也會覺得「沒搞頭」,偶爾轉到財經節目就會停下來看,尤其喜歡看專家分析國際情勢,房市相關訊息他也會非常關注,喜歡深度一點的趨勢討論。

 

上班族盧小姐則喜歡有故事性的財經話題,例如分享一個人如何從窮困的環境中掙脫,成功擺脫貧窮一族,她覺得常常能激勵自己多努力,「不用自己花時間看書,就能從別人的經驗中學習。」

 

至於財經節目若變相包裝,分析師在節目上報明牌,葉太太說,老實說她也看不太出來,但的確很可能被電視影響,因為很多菜籃族就會相信分析師的話去選股。盧小姐則表示不太喜歡,因為感覺不夠客觀,希望名嘴或分析師不要有特別推銷某些股票的做法。

 

【2011/01/09 聯合晚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