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幕後/十年「地下情」 終於公開了

 

【聯合報╱本報記者何醒邦】

2011.05.28 03:18 am

 

房仲業龍頭信義房屋,昨天購入住商不動產51%的股權,將盛傳已久的合併傳言公開化。

 

近年房地產業界一直盛傳:信義房屋董事長周俊吉早就買了住商不動產部分股權,昨天兩家公司的記者會,其實只是把過去的「地下情」「公開」,讓兩家公司的「關係正常化」而已。

 

信義與住商的合作關係,其實早就有跡可尋,例如,兩家的官方網站早就可以互連;還有業者開玩笑說,「兩家的LOGO也都是綠色的。」

 

據了解,周俊吉與住商不動產董事長吳耀焜頗有淵源,早在30年前,台灣第一個仲介聯盟住商不動產前身——大台北仲介聯盟時,周俊吉與吳耀焜的房仲公司就都是其中的一員,雙方當時建立了很好的情誼。

 

之後,兩家公司的關係一直很緊密,例如十年前共同成立吉家網,雙方也合作成立教育訓練協會及樂屋網,兩家房仲互動往來關係向來就非常密切而和諧。

 

昨天周、吳兩人均不願意對購入股份的過程多做說明。周俊吉僅說,會購入住商,其實早已經醞釀一段時間,雙方一直都有交流。吳耀焜則說,這一場戀愛談了10年,中間雖然有人不認同不支持,但是他必須要為員工們著想,知道他的人,就會明白他的用心,現在終於有了結果。

 

【2011/05/28 聯合報】

同業:雙品牌合作 考驗大

 

【經濟日報╱記者李至和/台北報導】

2011.05.28 03:18 am

 

信義房屋董事長周俊吉昨(27)日以個人名義入股住商不動產,在市場掀起波瀾,但同業認為影響不大,反而認為兩家品牌在許多區域重疊度相當高,雙品牌如何共存共榮,是一大考驗。

 

周俊吉雖以個人名義入股,但市場人士均認為,兩家公司可能進一步整併,兩品牌也需要時間整合。尤其信義北部房仲市場布點密集,住商也不遑多讓,兩品牌在現有市場規模裡,該如何競合,挑戰不低。

 

東森房屋董事長王應傑說,這項合作案市場已經傳了很久,過去兩家也陸續有不少合作,住商台灣總經理陳錫琮就是信義房屋出身,顯然早已將信義房屋文化帶入住商體系內,現在等於是將檯面下的合作公開化。

 

中信房屋董事長特助胡佩蘭則說,過去曾入股住商,雙方合作相當愉快,在考量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未來兩品牌長期發展,最後退股,各自努力。這回由改由同業入股,對現有市場變化影響有限。

 

永慶房仲集團總經理廖本勝認為,永慶在台灣直營與加盟店數已超過800家,住商與信義兩品牌在台店數仍落後,永慶今年將會持續展店,因此應可仍持續維持市場領先地位,對於兩品牌合作,沒有特別意見。

 

【2011/05/28 經濟日報】

 

購入51%股權 信義董座入股住商

〔記者黃宣弼、廖千瑩/台北報導〕看好中國未來中古屋市場商機龐大,信義企業集團創辦人周俊吉,昨日以宇衡投資公司董事長名義,購入住商不動產五十一%的股權,他表示,未來「泛信義集團」將共同搶佔中國市佔率,至於台灣區則仍是各自獨立品牌相互競爭。

信義企業集團昨舉行股東常會,會中決議解除公司董事競業禁止限制案,下午周俊吉隨即召開記者會,宣佈以個人所屬投資公司購入住商不動產五十一%股權,成為住商不動產主要股東。

泛信義集團海內外店數衝至1175家

周俊吉指出,不以信義房屋的名義購入住商股權,為的就是不讓雙方變成母子公司的從屬關係,未來「泛信義集團」將仿效美國最大房仲集團Realogy的成功模式,以控股公司形式擁有不同的房仲品牌,各品牌獨立經營、獨立運作,相互沒有隸屬關係,並藉此創造最大的經營綜效。

Realogy是美國最大的房仲集團,旗下擁有century21、coldwell banker、ERA、Sotheby’s四家房仲品牌,四家品牌各自獨立經營、運作。

對於為何選擇住商,周俊吉表示,信義房屋與住商不動產都是擁有三十年的知名房仲品牌,各自擁有高知名度的品牌資產及客層,在直營體系與加盟體系各有一片天,過去雙方已經合作過好多次了,這次則是把目標放在中國,共同開拓市場。

信義房屋集團在納入住商不動產後,整個「泛信義集團」的房仲事業群,總店數已衝高至一一七五家,目前信義房屋總店數為台灣三五一家、中國八十一家、日本一家;科威國際不動產總店數為中國一三九家;住商不動產總店數為台灣三六八家、中國二三五家。

至於外界好奇,到底是以怎樣的價格購入,對此周俊吉和住商董事長吳耀焜均不願對購入股份的金額和過程多做說明。

由於信義房屋在國內房仲業市場市占率第一,周俊吉以個人投資公司宣布入股住商不動產後,是否需要向公平會申報結合?公平會發言人孫立群表示,周俊吉以個人所屬投資公司購入住商不動產五十一%股權,確實已經符合結合樣態,接下來還得看是否達到結合申報的要件。以此案為例,公平法規定事業單位結合後,市占率必須達三分之一,且結合前任一結合事業單市占率需達四分之一,但目前看來,此案應不符合此要件。另外一項申報要件,即看欲結合事業單位去年營業額是否達百億元,且被結合事業單位去年營業額是否達十億元,若就周俊吉以個人投資公司入股住商不動產一案來看,「應該不需要向公平會申報」。

 

 

奢侈稅效應/倒店風來襲?3種店剉著等

 

【聯合晚報╱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

2011.04.17 03:10 pm

 

奢侈稅來勢洶洶,房仲倒店潮呼之欲出,但大型房仲業近來展店反而積極,業者趁亂搶市佔。

 

房仲專家張欣民認為,房仲經營比較辛苦的會有三種,包括租金成本高的「貴寶店」、專門配合投資客短進短出的「速食店」以及旗下仲介人員多達一兩百人的「量販店」,除此之外,一般預料個人品牌、資金不夠、經驗不足的房仲店,也會在這波奢侈稅冰風暴中凍傷。特別是這一兩年新開的店面,因為「景氣不好的生意沒做過」,持續幾個月沒成交,又找不出對策,恐怕就得關門大吉。

 

房仲業市場洗牌對大型業者有利;信義、永慶、台灣房屋等擁有直營體系的品牌,自傳出奢侈稅後店數仍持續增加,其中永慶集團包含旗下有巢氏房屋在內,目前國內家數已達810家,高居第一,信義房屋也從今年初國內322家店,本周來到344家,新增22家。

 

其他如21世紀不動產表示新開18家,台灣房屋16家、中信房屋18家,東森房屋表示,光在4月初就開8家新店等,在在顯示大型品牌都認為此時應「危機入市」。

 

品牌房仲逆勢作為,一方面反映出對奢侈稅的「短空長多」的看法,但主要還是因為過去經驗顯示,房市危機就是房仲機會,勇於在風暴時進場的人,往往成為洗牌後的大贏家。

 

信義房屋在民國78、9年,股市重跌,房市風暴時,提出「彎道加速」理論,令當時業者瞠目結舌,結果房市復甦後,一舉擊敗第一品牌太平洋房屋,成為龍頭。

 

同樣的民國90年前後,房市因921地震、網路泡沫而跌入谷底時,永慶房屋大力拓展直營店,重金發展網路看屋,兩年後市場復甦,遍布的店面讓集團獲利驚人成長。

 

【2011/04/17 聯合晚報】

--

 

奢侈稅效應/關店風 悄悄吹向房仲業

 

【聯合晚報╱記者游智文、曾桂香/台北報導】

2011.04.17 03:10 pm

 

 

台北街頭房仲業林立,部分地區甚至已超過便利商店。

記者陳立凱/攝影

近幾年房市景氣好,房仲店也愈開愈多,如果走在台北重要幹線或熱鬧街道,可能會發現房仲業比便利商店還多;全台登記備查家數迄今高達4753家,大台北接近1700家,台灣人生活不可缺的便利商店全省也還不到9000家,房屋仲介家數居然可以超過便利商店的一半數目。目前房仲因為僧多粥少,加上奢侈稅重挫房市交易,現正面臨裁員關店壓力。

許多熱鬧街道都可看到一整排密密麻麻的房仲店,像是北市復興南路、信義路口,一個十字路口就有7、8家店,包括永慶、信義、住商、台灣房屋、東森等全數到齊,就連香港的房仲公司中原地產也來這裡報到。另外,台北市民生東路四段民生社區、南京東路五段一帶熱門商圈,房仲店面都比便利商店還多。

 

稍早有人喊出在奢侈稅風暴下,房仲可能要關掉上千家,如依官方所說,奢侈稅只影響兩萬件交易來推算,買賣移轉件數將回到2009年底水準,而當時全台房仲店數為3911家,換句話說,全台將少掉842家房仲店,局勢確實很嚴竣。

 

國內房仲店在2003年以前,大致都維持在2000家以內的水準,但2003年後隨著房市持續出現價量齊揚的榮景,房仲店也愈開愈多,2003年全台僅1615家,今天為止已到4753家,8年來成交量僅成長16%,店頭數卻大增190%,市場明顯飽和。

 

張欣民不動產學院表示,房仲業生存主要靠房市當中房屋的交易量及成交總價的高低,其中交易量又是關鍵。2003年底全台房仲總店數為1615家,買賣移轉件數為34.9萬件,換算每家房仲店可成交216.5間房子,市場機會很大。

 

但是到了去年底,雖然買賣移轉件數成長到40.6萬件,但房因房仲店數暴增到4500家,房仲成交比反而降到89.5間,今年6月1日奢侈稅正式上路後,在買賣件數萎縮下,預料僧多粥少的問題將會越來越嚴重。

 

截至目前,房仲店並未出現關店潮,依內政部地政司統計,自2月25日奢侈稅傳出後,至今天為止,各地房仲店數仍持續每天增加,全台共增115家,大台北增加達38家。

 

台灣不動產交易中心總經理李同榮表示,通常房仲業開店要有三個月準備期,現在開的,都是奢侈稅以前就準備好的,「頭洗了,不得不理」,5月開始,新登記的房仲店就會減少,下半年總店數就會回降,房仲業將面臨重新洗牌。

 

【2011/04/17 聯合晚報】

 

缺三大配套 奢侈稅威力大減
【經濟日報╱記者徐碧華/台北報導】

「特種貨物與勞務稅條例」(俗稱奢侈稅)將在6月1日上路,不過,少了內政部「三大配套」,恐讓奢侈稅威力大打折扣。內政部三大未配套措施包括,未強迫買賣方登錄個案實際交易價格、未設買方作為代徵人,以及奢侈稅繳納未與財產登記掛勾,辦房產過戶時,並未要求完稅證明。

 

政府今年初宣示要推動奢侈稅,以打擊國內炒房風氣,並縮小國內貧富差距。近期,奢侈稅威力初顯,已讓國內房市出現「急凍」現象,不過,在財政部未力邀內政部一同制訂配套加入防堵逃漏稅陣容下,奢侈稅上路後效果如何,目前恐怕只能單獨依賴國稅局查稅人員的本領。

內政部三大未配套措施包括,未強迫買賣方登錄個案實際交易價格、未設買方作為代徵人,以及買方辦房產過戶時,並未要求出示完稅證明。內政部地政司副司長王靚琇解釋,「之前有開過會,但財政部並未要求內政部配合。」

據了解,內政部近期也無意就三大未配套措施,提出實施計畫,但是否因此形成奢侈稅上路後的稅務漏洞,內政部還將後續關注。

首先在掌控交易價格部分,內政部先前向行政院提出「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要求買賣方交易必須登錄交易實價,但未政院獲支持。王靚琇說,在奢侈稅立法過程中,內政部也並沒有被要求配合重新提案。

此外, 奢侈稅要求賣方出售持有未滿兩年的房屋後30天內應主動申報,針對這項自由申報,內政部表示,不會主動提案設立代徵人。換言之,奢侈稅的課徵將不會比照交易稅必須設立代徵人,由買方所付價款中預先扣除稅款代繳。

再者,在買方登記過戶時,無須提出奢侈稅的完稅證明。內政部官員說,土地過戶前一般要提出土地增值稅的完稅證明,地政機關才能辦理過戶登記。

不過,屬於交易稅性質的奢侈稅未有相同規定,等於是讓奢侈稅的課徵與不動產登記完全切開。

 

圖/經濟日報提供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信義 信義房屋 奢侈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