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超沒有廚房 照樣扳倒麥當勞

財訊雙週刊

文/陳彥淳

統一超商從三年前開始,因為店型改變增闢座位區,不僅帶動鮮食銷售大幅成長,在消費者心目中更晉升為餐飲業,營收規模意外擠下麥當勞,成為新外食產業龍頭。

中年大叔走進7-ELEVEN買一包香菸後,順便帶了一杯CITY CAFE;小資女踏進便利商店拿了低卡涼麵,又加一份水果切盤;退休老伯伯坐在便利商店內,邊吃著茶葉蛋邊看報紙;現在連鄉下阿嬤都知道,可以在便利商店吃到新鮮的生菜拉沙。便利商店的功能已經和過去大不相同,但沒想到的是,便利商店在不知不覺中,已悄悄改變了產業秩序。

2001年統一超的「國民便當」正式推出後,為這場長達十多年的產業寧靜革命揭開序幕,多年來積極推動的鮮食商品,透過設立門市座位區,成為一個沒有廚房、卻能解決三餐和飯後甜點的餐廳,如今鮮食營收規模更超越了過去的外食市場龍頭──麥當勞速食連鎖店(推估營業額約兩百億元);誰也沒料到,讓麥當勞失去龍頭地位的不是肯德基,而是統一超商。

鮮食+咖啡 年賣350億
把麥當勞、王品拋在後頭

尤其,過去鮮食占比以早餐時段銷售最高,但從去年開始,午餐時段的銷售量首度超越早餐,這顯示選擇在便利商店解決正餐的人數增加,「到餐廳」還是「到統一超」用餐被放在同一個平台上比較,便利商店意外成餐飲業。

根據統一超商統計,去年鮮食營收占比高達18%,創下歷史新高,換算下來金額超過242億元,這還不包括每年熱銷超過兩億杯的CITY CAFE,一年至少也有百億元規模。市場推估,統一超商在整個「類餐廳」的商品營收總額已達350億元,將麥當勞、王品集團都遠遠拋之在後,在成為最大的流通集團後,又成了國內最大的外食(餐飲)集團。

統一超商鮮食部部長梁文源指出,鮮食商品在便利商店發展的過程中,扮演著商品差異化、擴大消費族群的重要角色,過程卻花了十多年、至少經歷三個重大過程。首先最困難的部分是,過去鮮食市場一片空白,「與其說是推出一項新產品,還不如說是建立一個新產業。」相較於日本產業供應鏈完整,統一超商卻得從原料採購、工廠生產、配送流程全部自行投入整合,「鮮食部同事外出,是戴著斗笠、走下田直接和農民溝通,商品該怎麼種、規格該如何。」

九九年,統一超商挾著集團資源投資的武藏野投產,是台灣首家專業鮮食廠,挾著後勤系統建置完成;○一年推出「國民便當」引發市場跟風,消費者這才知道「原來便利商店也有賣便當」,這是統一超商切入正餐市場的開端。

但市場考驗才剛剛開始,為了開發更多的品項,「起初我們學日本,結果台灣人偏好熱食,和日本人直接食用冷便當的習慣完全不同;我們就模仿一般便當店作法,但油炸物經過冷藏配送後的賣相並不好,就這樣一路調整、修正,慢慢找到適合的種類。」約莫○八年時,統一超商確立「組合式」的商品策略,「消費者過去希望一個便當就要吃飽,但現在喜歡多元、搭配性的選擇,這是我們的機會。」配合推出像沙拉、涼麵、關東煮、水果等商品,「Food Store」概念儼然成形。

速食巨人麥當勞遭池魚之殃,天外飛來一個強大的隱形敵人,但其實現任德克士副總裁、曾出任台灣麥當勞總裁的李明元,很早就體認到統一超商所帶來的強大威脅感,預言「統一超商恐將成為麥當勞的最大競爭者。」沒想到一語成讖。他分析,台灣消費者生活形態已轉變,上班族常常得工作超時,每天平均加班時間超過四小時以上,飲食形態更早已由三餐變成五餐,「外食族用餐需求已要求到要Super Convenience(超級便利)。」

全台近五千個據點當靠山
設立座位區 擴大消費群

為此麥當勞建立了一個便利消費的平台,以及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到麥當勞用餐的目標;先是推出二十四小時不打烊的服務,餐點的供應從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串到消夜,再推出外送服務,成功帶動業績成長。然而,麥當勞積極建立起的「便利平台」,除了現場烹調和座位外之外,統一超商幾乎都能做到;政大智慧財產研究所所長邱奕嘉便分析,兩家公司都強調便利性與餐飲商品,資源與市場大量重疊,意味著彼此已經成為競爭對手。(本文節錄自430期財訊雙週刊)

 

--

統一超 擴建鮮食廠

 

【經濟日報╱記者李至和/台北報導】

2011.09.29 02:42 am

 

 

圖/經濟日報提供

統一超(2912)為因應鮮食銷售量逐步增加,旗下統一武藏野今年5月在高雄大社投資自建第三座大型鮮食廠,投資金額約6億元,將是首座可同時生產不同溫層鮮食產品的第四代鮮食廠,預計明年完工投產。

統一超鮮食部長梁文源昨(28)日指出,高雄大社鮮食廠是第四代廠,可產生4度C與18度C不同溫層的鮮食產品,包括米飯、速食、麵食、傳統小吃類等鮮食均可生產,未來將供應南部市場。統一超昨日收盤價為171.5元,上漲11元攻上漲停,成交5,192張。

 

鮮食中以米飯類別商品銷售佔比最大,飯糰、便當每年銷量上看2億個,帶動統一超米飯用量大增,近三年鮮食米食大幅成長七成,增幅優於整體鮮食成長幅度。

 

統一超為了確保品質穩定,從上游的鮮食廠、碾米廠甚至與農民直接契作,與聯米、泉順與億東三個大型米廠合作,架構完整鮮食供應鏈,合作鮮食廠及周邊供應商達322家,再加上1,000位契作農民。

 

梁文源說,統一超對鮮食長期布局不僅著眼在完整供應鏈,更希望能建立一個能積極有效掌控品管的生產流程,因此目前也在規劃7-Eleven光合農場,未來將成立統一超專屬的農場。

 

統一超商目前供料來源共有18家生鮮食廠,由統一武藏野投資的分別為台南與台北土城兩廠,其餘則是委外合作的鮮食廠,主要生產便當、飯糰、三明治、漢堡、麵食等多種鮮食。

 

梁文源說,今年旗下18個鮮食廠都通過ISO20002認證,以穩定生產流程。同時還有14個物流中心,提供溫控環境的配送過程,打造從農場到餐桌都安心的鮮食產品。

 

統一武藏野在1999年是由統一與日本武藏野合資成立的鮮食廠,後來統一超陸續增加持股,今年8月為了集團投資架構整合,統一將手中持有10%統一武藏野股權出售給統一超後,統一超即100%掌握統一武藏野股權。

 

統一超去年鮮食營收大幅成長三成,占營收比重由15%拉高到17%,今年預期可挑戰達18% 。法人分析,鮮食屬於自有商品,較可掌控利潤,統一超積極塑造便利餐飲店形象,預期今年鮮食銷售比重將可持續增加,預期今年鮮食全年營收可達200億元。

 

【2011/09/28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