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學習買賣台股這幾年來,雖然一上場沒多久就遇到金融海嘯,

仍然每年都將領到的股息全數加碼台股,並額外加碼15趴到80趴不等的額度。

目前的投資額度已是第一年時的六、七倍,算是很愛台灣了吧…。(但還是小資…)

但在2012年,加碼的腳步終於停了下來,而且做了小幅減碼。

原因在於:

一、經濟環境差是一回事,但景氣燈號分數屢次被修正,導致進場點更難抓摸。

二、課資本利得稅和二代健保補充費要課不是不行,但訂出來的課法真的叫人傻眼。(沒有選票壓力,執政者要的只是「復徵證所稅」的歷史定位,根本不管這樣課有沒有公平正義,當然啦,打著公平正義的招牌是一定要的)

三、政府官員一昧睜眼說瞎話。

現在的情況是不論是長投或短投的散戶,都面臨被懲罰的命運。

--

原本預計在年底前要做較大幅度的撤出,撤出的資金就先觀望,留些資金在手,想進場時才有餘裕。

接下來決定加減碼有幾個觀察重點

一、就最為不公不義的二代健保而言,

散戶的股票擺著,除了時間成本和機會風險之外,還面臨了每年固定的千分之二股息的減損(如果有配息的話…)。

不用被課的法人說的輕鬆,此政策的心理面的影響大於基本面。沒錯,看似錢不多(但和一般人繳交的健保費比例來算算,對有些人來說,並不少…),但如果填不了息就是賠錢還被課,而且只課散戶不課法人就是讓很多人就是袜爽…。

而此政策是否會真的引起棄權息賣壓值得注意

    一一、法人持股多的個股,是否在會除權息前,出現籌碼流向法人手中。

    一二、法人無著墨的個股,在除權息前的賣壓如何?(此點更值得觀察)

 

二、證所稅在立法之初,立委就擺明了,台灣在該條款落日之前,要達到8500的課稅門檻難度很高。

這也可以說是心理面因素了吧…,結果呢? 

台股的成交量萎縮,媒體都在教如何投資美股、港股,

就算是心理面因素,還是滿多人用行動表示了…。

至於那些不會被課、說可以買進台股的法人,也是用行動說明了他們其實是在撤出…

 

三、個股公司的經營績效是否有起色。(都說什麼悲觀時進場…,要是在金融海嘯時買了友達,到現在有賺嗎?)

--

但由於10/26散戶出現大逃殺,影響了賣出時機,也可能讓台股加速趕底。

但台灣大環境差,指數即使殺成這樣也不見得有低估。

是否要改變撤出、觀望策略,反向進場加碼,可能還要再思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