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鉅亨看世界─假髮的秘密
2012/11/09 07:40 鉅亨網 陳怡君 

假髮或許是女人展現時尚感不可或缺的要素,但它的取得來源卻備受爭議。《衛報》記者Homa Khaleeli撰文揭露假髮背後的秘密,以下為全文節譯:

Graham Wake毋須仔細端詳我,只要短暫一就很夠了。他輕快的說:「如果你要剪赫本頭(pixie cut),我可以付你75-100英鎊;如果你想要短鮑柏,那你可以拿到40英鎊。」上髮廊換髮型不花一毛還獲報酬,聽來實在很匪夷所思。

是的,Wake開的髮廊Bloomsbury Wigs很不一樣,他們靠頭髮換鈔票。每個星期都有30-40封裝著馬尾辮子的信封躺在他的辦公室內,每天都有1、2位女人造訪髮廊讓他估價,修剪,煥然一新。有些人是厭煩了她們的長髮,有些人是需錢孔急,還有部分是為慈善義舉募款而來。

Wake表示,與其經由仲介商,他寧可支付合理價格收購英國女性的頭髮。他的店內四周擺放許多透明塑膠盒子,裡頭放著捲成一圈圈的頭髮,其中90%都是用來製作假髮,以兜售給頂上無髮的人。剩下10%則有其它用途,我的頭髮就包含在內。「如果你的頭髮是捲曲的,無論微捲還是大捲,就不能拿來做假髮,因為它一陣子後就會糾結纏塊,不過還是有可用之處。」

大剌剌談論我的頭髮值少多錢很令人難為情,畢竟那是屬於個人身體的一部分。不過或許我不該那麼詫異,女人的頭髮一直都是備受議論的問題。從正統猶太教徒、穆斯林、修女遮蔽頭髮收斂外貌,到如《長髮姑娘》(Rapunzel)中頭髮做為女性化與美麗的標記,頭髮,總是積聚深刻有力的隱喻。

即使是在當代世界,頭髮仍是我們如何看待女性的避雷針:美國體操選手Gabby Douglas得到奧運金牌,外界焦點卻是她凌亂的馬尾,殊榮蒙塵。Miley Cyrus削髮的決定一出,惹來媒體與大眾為她安上又一位年輕巨星走向癲狂的揣測,就如2007年Britney Spears受到的待遇一樣。

今日,頭髮不再只是一種象徵,成為有利可圖的搖錢樹。從印度到秘魯,人類頭髮的交易遍佈全球,英國掌握了這股商機。英國稅務海關總署去年申報了總值3800萬英鎊的毛髮,英國成了世界第三的人類毛髮進口國。

景氣如此低迷,英國接髮產業卻異軍突起,產值據稱達4500-6000萬。Great Lengths Hair Extensions在英國擁有超過1000家髮廊,過去5年成長幅度70%,相當驚人。Balmain Hair販售毛髮製品予數千家沙龍與中盤商,公司內部人員指出,現在只是序幕而已。「這仍是一座潛力無限的市場,目前的態勢就像30年前剛起步的染髮潮流一樣。」

倫敦高檔沙龍Inach中販賣的Great Lengths假髮一頂要價900英鎊,可以維持6個月。儘管來自剪髮、染髮、洗髮的利潤停滯,2012年該家沙龍的假髮生意較上一年成長60%。Inanch的客戶Cher Lloyd、Mischa Barton、Rochelle Wiseman等人,個個來頭不小。我在某個週間午後進到這家空間不大的沙龍,人聲鼎沸,店主Inanch Emir說:「以前大概一個月才有2、3個客人訂作假髮,現在我一天就要服務2、3個。」

一名造型師正為英國模特兒兼實境節目競賽者Bianca Gascoigne戴上一頂誇張的大捲假髮。濃密的假睫毛突顯她的一雙大眼,瀑布般落下的頭髮,使她宛如從迪士尼的畫中走出。Gascoigne笑著,覺得自己像個公主:「假髮讓你覺得自己渾身散發魅力。」她從小就開始戴假髮,想讓自己變得跟Christina Aguilera一樣,現在,她說所有她認識的人都有頂假髮。

我問一位40多歲戴著一頂長直金色假髮的婦女,難道不覺得太厚重嗎?她說:「你根本感覺不到什麼,你甚至不知道頭上有個東西。你會愛上它,甚至毋須嘗試,你會看起來很美。」

Emir說,英國對於假髮的熱情源頭來自Victoria Beckham。「很長時間以來,只有名人才知道假髮的魔力所在,但當Posh(Victoria Beckham)的短髮一瞬變長,所有人都恍然大悟,風潮就開始了。」

不過根據獨立髮型設計師Amanda Biddulph所言,在專門招攬加勒比海黑人生意的理髮店,假髮的流行已有30年之久。英國黑人女性光顧沙龍的頻繁程度可能不若美國黑人女性,但近十年,「再給我多一點頭髮」的需求快速膨脹。假髮曾經是20-30幾歲女人的專利,現在卻隨時可以看到頭頂18英吋假髮的14歲女孩。「假髮在黑人社區形成趨勢歸因Kim Kardashian,她們的髮型一概中分,頭髮長得不得了。」

不當拆卸或過度使用假髮,可能導致拉扯性落髮,非但沒把人們嚇跑;假髮引領風騷,實境電視劇《The Only Way is Essex》也居功厥偉,戲劇呈現的生活風格讓女人對假髮更趨之若鶩。

在公眾面前,有些女性可能傾向保護自己「頭上的秘密」(Gascoigne說,或許有點天真,人們無法看出是否有戴假髮)。L'Oreal一齣廣告主角Cheryl Cole因為戴著假髮引發軒然大波,Emir說自此她的某些知名客戶就要求她簽署保密協議。有些專家特別向我強調,凱特王妃也曾戴上假髮(不過就算她有,也不太可能堂而皇之拿出來討論)。而電視情境喜劇演員則沒有這種煩惱,Riley說:「年輕女孩不會覺得尷尬,她們戴上假髮覺得是種驕傲。我買得起假髮,所以我戴得上假髮。」

位於利物浦的假髮供應商Rapunzel City of Hair,所販賣的人造合成假髮價格可低到10英鎊;假髮配件如髮辮也可在購物大道上的店家如TopShop買到。潮流風向公司WGSN美容編輯Theresa Yee表示,這些「快速假髮」推動普及程度,形塑此種趨勢進入寬廣的市場。消費者只要在家就能嘗試多種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百變造型。

人造合成假髮或許頗受歡迎,但它無法燙、捲、或拉直。因此愈來愈多永久假髮沙龍仰賴真人頭髮,依類型分有雷米髮(rami hair)、處女髮(virgin hair)、齊髮(double drawn)。這類對於大眾來說可能頗為陌生的專有名詞,在愛用者之間可是朗朗上口,但是沒甚麼人在乎假髮從哪來。Gascoigne說:「我從不好奇頭髮的來源,我就是很愛死了,戴上一頂大而彈性飽滿的假髮,我覺得我宛如坐擁百萬。」

然而,在彈性、利潤、一整排包裝精美的假髮背後,藏著「髮史」專家Caroline Cox所稱產業的「黑暗面」。除了極少數的企業如Bloomsbury Wigs,但多數頭髮來自那些以一頭天然長髮為傲,卻因貧困至極而不得不考慮賣掉她們珍貴寶貝的女人身上。

Cox 指出,英國愛德華時代華麗虛飾的外表與頭髮配件蔚為風潮以來,這類剝削鞏固了此種產業。「優勢者利用弱勢者。勞動階級婦女的頭髮被用來當成權貴階級的頂上裝飾,這已持續了數百年。」

頭髮的銷售多來自小型代理商,他們遠赴印度、中國與東歐,以少量金錢交換當地貧女的頭髮。烏克蘭一位進口商最近接受《紐約時報》採訪:「她們這麼做不是為了好玩。通常只有在蕭條區域遭逢短暫經濟困難的人們才會賣掉自己的頭髮。」2006年《觀察家》就曾報導,在印度某些為人夫者強迫自己的妻子割捨她們的頭髮、商人以玩具誘拐貧民窟裡的小孩剃光頭髮、還有幫派偷偷剪斷女人頭髮。2003年,Victoria Beckham曾說她的「假髮來自俄羅斯囚犯」,她或許是在開玩笑,但不久後莫斯科監獄改革中心就承認,這是有可能的:獄吏強行剃除並販賣囚犯的頭髮。

這些驚悚的故事傳開,信譽佳的公司設法確保他們的頭髮來源是合乎「道德」的。Riley表示,50年來Balmain Hair都從中國採購頭髮,並且支付婦女相當於男士6個月薪資的報酬(她不肯透露具體數字)。不過,不是所有企業都這樣做。南印度的寺廟中,從遠地千里迢迢來到的虔誠的宗教信徒,大排長龍剃度祈禱。有些人希望生小孩,有些人希望疾病痊癒,有些人希望農作豐收,當他們的祈求應驗,就貢獻自己的頭髮。

根據一份報告,大部分農村婦女的頭髮都未經染燙、甚至沒有剪過,這樣的頭髮價值 200 英鎊。這些頭髮經過整理並販售,通常透過網路拍賣。去年印度一座寺廟靠拍賣頭髮賺得2200萬英鎊。Great Lengths指出,他們出售來自寺廟的頭髮都是自願捐獻的,他們也有在印度當地也設有代理人直接從寺廟購買頭髮,並確認金錢直接流進當地社群,資助「醫療援助、教育系統與其它重要的基礎建設項目」。

獻髮的婦女得到的報酬很微薄,但兜售給顧客的假髮卻愈來愈昂貴。Biddulph表示買假髮的成本「暴漲」,過去10.99-20.99英鎊就買得到的頭髮,現在飆升到50-60英鎊才買得到。然而,Biddulph說,就算是在經濟衰退期間,有一半的顧客堅持無髮不能活,視之為每月固定開銷。北倫敦Belle Hair Extensions的經營者Kim Hunjan說:「很多人還會談到肉毒桿菌和整形,在她們眼中,這些都是差不多的。」

最近一份關於美髮業的報告指出,IBISWorld強調,人們將上髮廊視為基本支出,而非選擇性的額外開銷。「很多髮廊的顧客認為染髮、造型設計是並非任意性的支出,因此對美髮業的需求這幾年更具有彈性。」

事實上,女人如何擔負得起這筆花費的問題可能模糊了焦點。假髮就如水晶指甲,是地位的象徵。「如果你有長長的指甲,那就表示你有很多閒暇時間,如果你砸大錢做頭髮,也是一樣的意思。這幾乎表示你的生活跟The Only Way is Essex裡的女孩或者伸展台上的超模一樣美好。」

無論我們對於假髮的熱愛從何而來,它已深入更永恆的境地。即將步入結婚禮堂的Jessica Munday,正請Kim幫她設計髮型,短時間內「留長」頭髮,這是非常耗時、重複與昂貴的過程,但Jessica並不在乎。「人們想要立刻擁有一頭長髮,如果成果我喜歡,我想這不會是我的唯一一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