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戴勝益的人脈論很熱門,也來說說自己對戴勝益哲學能夠追隨的看法好了(其實是股市跌太多,忍不住要碎碎念),先說結論一。

 

結論一、

人脈,很重要。

例一、甄嬛能夠從尼姑庵翻身,若沒有人幫忙推一把,雍正也不會去哪裡,也就沒有甄嬛後來鬥倒皇后,又鬥倒雍正了(鬥倒雍正的關鍵也是靠人脈)

例二、林清水因為偷工減料而破產,若沒有人脈,也無法東山再起。但他翻身後,還是繼續偷工減料,所以又被停工

例三、人脈好壞也要小心,八年得王文政在中國就被騙到血本無歸

 

儲蓄,很重要。

萬一不幸沒了頭路,有儲蓄至少還能撐一下,留點後路。如果沒有儲蓄又沒得靠爸,成為街友事小,要是想不開呢?(這兩者的新聞多到不及備載)

 

投資,很重要。

投資自己的成功故事也很多了…。

也許有人會提投資的邊際效益,好像是更有學問和道理。

不過,

不論是投資自己或是投資理財,預期報酬和實際報酬也常常有落差。

不然,就不會有考了一堆證照還是找不到工作,

或是理專以前很愛用預期報酬9趴來推基金報酬(結果呢?)

或是買了以為很好的股票,結果卻變大地雷。

 

--

那檢視能否複製戴勝益哲學的幾個點,用倒數的方式好了,

五、能否找到低薪族的消費群?

王品集團曾被曹瑞原批評為粗俗沒品味(也不是只有他批,只是他上了新聞版面),但生意還是強強滾。如果講究吃的,看不上王品。那會上王品的,是不是就是那些偶爾才能上一次餐館,覺得被服務的感覺真好並兼做社交聯誼感情的低薪族呢?如果低薪族都投資自己長了視界,還會想要去王品集團的餐廳嗎?

王品要不要把高達的五成五的毛利降低一些,好像這些低薪消費者,有餘錢來投資自已呢?

 

四、能否找到3年內讓薪水達到五萬的工作?

薪水不夠花,向爸媽要,為期三年。

那可以找到3年內讓薪水達到五萬的工作嗎?在王品工作3年,薪水可以達到五萬的工作嗎?

 

三、能否有以重組肉當牛排賣的勇氣和處理能力

王品在塑化劑和瘦肉精,都沾了點邊。但爭議最大的,應該還是用低價組合肉事件。但王品還是很快就處理好了…

--

品質差參價差十倍

頂級牛排餐廳Lawry’s總經理孫舞鳳表示,重組牛肉盛行已一、二年,部分業者都是因考量成本使用,以價格來看,重組牛排和頂級牛排價差最高可達十倍。(2004年10月05日蘋果日報)

 

二、能否敢拿別人的照片幫自己打廣告

王品的崛起過程也是很精彩,先撇開爭議也是很大的台塑牛排,看看他們的宣傳手法好了,

1995年,王品開出5家店,並且在報紙的全國版登了一個廣告,放上台塑牛排和王永慶的照片,標題是:「你想成為王永慶的貴賓嗎?」每家店頭還懸掛王永慶和三娘的合照。果不其然,王品很快就收到來自台塑總管理處的存證信函。「我們只是想生存嘛!」李森斌不好意思地抓抓頭。(引自經理人月刊,【王品個案全解析】用嘗試找尋商機,靠制度複製成功)

新進的後浪,敢開一個「三品」的店,然後貼上戴勝益比讚的照片來求生存嗎?

PS.請參考張惠妹發福的飲料宣傳事件簿

 

一、能否有讓你年花180萬起跳,外加300萬車子,花到39歲的家庭來打通人脈

時間拉回到二十一、二年前,當年戴勝益三十歲出頭,在家族企業三勝帽業上班跑業務,公司是爸爸和大哥的,對老二戴勝益沒有要求,也沒有期待。他想成為企業家卻沒有舞台,但是小開的身分和家族的金援,足以讓他打扮成企業家。

他整年的「企業家」行頭清單是這樣的:造型師費用十五萬元,治裝費三十萬元(必穿三宅一生、亞曼尼或Trussardi),指定到遠東飯店三十八樓Eros剪三千元的頭髮,開三百萬元的賓士車,每個月司機加保養費要十五萬元。全盛時期,他一年參加四個社團,會員費全部二十萬元,活動費加捐款超過一百萬元,每晚聚餐必吃鮑魚、魚翅、喝紅酒。

這樣的日子過到三十九歲,戴勝益才跨出家族的庇蔭創業,跟親朋好友週轉了一億六千萬元創立王品集團。創業初期,他不脫小開的愛排場性格,三年內集團發展散彈打鳥,涵蓋大非洲野生動物園、外蒙古全羊大餐、一品肉粽等五大事業體,最後倒賠兩億多元,為了週轉,每個月光利息要還一百多萬元。(商業週刊1074期)

 

如果沒有此等家世,那不要說月入5萬,月入15萬都儲不了蓄。

 

結論二:

不必否定別人的成就,也不必否定別人的夢想(之前就遇到一位成天打電動的小孩,面對大人勸告他不要沉迷時,說「我的志願是當電競國手」),

一件事重要不重要,在打破規範的人出現時,價值觀也會隨著不同。

充實自己,也許能讓成功的不確定性降低。但也許要先理解到,不要忽略了每一件成功或失敗,常常有不可抓摸的變異性。

而且,成功、失敗的定義,不同的人也許也有不同見解。

自己在做決定的時候,請先思考自己對於風險承受的能力,並為將來的結果負責。晚上要能安然入睡才不會熊貓眼…(投資股票亦然)

(想不開,為何要拖著孩子一起尋短?自己殺炭,為何要讓狗陪葬呢?…)

 --

 

再來轉貼RUSRULE的一則文章

新聞沒有告訴你的事

 
新聞沒有告訴你的事

 

身為一個現代人的好處和苦惱, 那就是每天有著排山倒海而來的資訊, 不管是實體的報紙,24小時不停更新的網路和電視新聞, 或是email及簡訊. 常常讓人覺得自己得了”資訊恐慌症”. 就深怕如果發生了什麼大事, 自己卻無法第一手獲知, 馬上在投資上或是和朋友言談間就落後了許多. 問題是, 卻也正因為這些不停而來的資訊, 慢慢地也讓我們習慣去接受新聞發佈者的洗腦, 去聽, 去做他們希望我們去做的事. 這樣的事, 也發生在新聞發佈者身上, 因為他們的壓力更大, 在媒體的競爭下, 他們必須要在最短時間內, 把新聞發佈到客戶手中, 因此, 往往只要有個風吹草動, 他們就捕風捉影地”創造”新聞, 或是只要同業發佈了一個新聞, 往往為求快速, 很多媒體也就抱執著”先求快 才求真”的精神, 馬上轉述, 最後的結果是, 我們每天看到很多財經新聞, 但其實其內容和論點都是差不多的, 而有了這些差不多的資訊, 結果是大家也作了差不多的決擇.

 

以昨天來說, 美國傳來了好消息, 依美國零售基金會(National Retail Foundation)統計, 今年的感恩節後大拍賣(Black Friday)創下美國史上最高的524億美元, 較去年同期上升了16%.

消息一出, 率先開盤的亞洲盤多數漲了1.5~2%, 接下來是歐洲也跟著大漲, 最後美國三大指數收盤也漲了2.5~3.5%不等, 在連續了跌了幾日後, 終於收紅了.

股市之所以會漲, 除了傳言了n次歐債問題”可能”有解外, 重要的是, 消費力一直是大家最擔心的事, Black Friday的大賣, 無形化解了大家對這件事的疑慮.

 

以上是新聞告訴你的, 接下來我提一下我的想法.

 

新聞沒有告訴你, 今年的感恩節”前”的銷售到底是怎樣? (坦白說, 我也不知道). 感恩節一向是美國很重要的採購日, 如果說正常感恩節前銷售額是700億, 感恩節後大促銷是300億, 那麼今年變成了感恩節前是400億, 感恩節後是600億, 那坦白說, 這不算是利多, 反而是利空了, 因為同樣的銷售額, 但毛利率會下降.

 

事實上, 這種Black Friday 或接下來的Cyber Monday銷售額會一年比一年高, 早就不意外了. 這和美國的消費形態的變化有關. 感恩節是美國人家庭團聚日, 一般連週末會有四天長假, 形式上接近中國農曆春節, 因此也是很多家庭購買禮物給家人和把家庭除舊佈新的日子(很多在外工作的子女或孫子女都在這一天回老家, 同時也會接待一些孤身在城市不回老家的朋友). 就和我們農曆新年會等紅包一樣, 美國長輩也多利用這個節目買禮物的家人, 因此形成了感恩節前的購物潮. 但是這幾年來, 消費者愈來愈精打細算, 再加上網路購物熱, 因此, 很多年輕人就直接要求長輩送Gift Card(禮券), 因為他們可以在感恩節後的促銷活動中買到更多. 而長輩也樂得花腦袋去想禮物, 因而造就了Black Friday銷售額一年比一年多, 這種消息到底是好是壞, 其實還很難評斷.

 

談到了感恩節, 很多人知道這是紀念第一批為了抗議英國宗教迫害, 而搭五月花號來到美國大陸的第一批清教徒, 他們到北美的第一年碰上寒冬, 有一半的人死亡. 還好當地的印地安人送來食物和種子. 並協助他們耕作. 在第二年收成後, 這些移民者和土著共同慶況豐收, 辦了三天的party, 因而形成了傳統(Thanks Giving), 而有了這個特殊節日.

 

同樣的, 新聞沒有告訴你的是, 自此之後, 歐洲的移民愈來愈多, 新的移民初到時一無所有, 為了取得土地, 便唆使印地安部落間發生戰爭, 好讓這些土著拿土地來換取槍械, 同時, 這些當初為了躲避宗教迫害的清教徒, 開始在北美傳教, 並要求印地安人信奉基督教, 最後為了宗教和利益衝突, 印地安酋長決定發動對新移民的屠殺, 自此, 歐洲移民決定反擊, 憑著武器優勢反過來殺光當初幫助他們的印地安人. 兩造最後形成了對立. 換言之, Thanks Giving的結果, 是一連串無情的殺戮.

 

這篇文章寫的有點短, 那我再補上二則以前看過的新聞.

 

很多人知道, 比爾蓋兹(Bill Gates)當初毅然決然從哈佛大學辦休學, 然後和朋友(Paul Allen)合作在車庫創業, 寫出了一套個人電腦用的作業程式(OS), 順利賣給了電腦巨擘─IBM, 賺得了第一桶金. 接下來他們再接再厲, 寫出了更新更好用的OS, 因而成立了Microsoft, 奠定了Bill Gates成為世界首富.

 

這樣的故事鼓勵了許多人”有為者亦若是”精神, 應該早早放上無用的書本, 開創自己的事業.

 

不過, 這個故事似乎少說了幾件事, 首先, Bill Gates的家本來就很有錢, 因此才能把Bill Gates 送進當時少數擁有電腦的學校(向GE租來的), 也讓小Bill 能夠比更多人更早接觸電腦。其次, 那就是當時Bill Gates的媽媽和IBM當時前後任總裁在同一個慈善基金會擔任董事, 大力向二位IBM高層推薦自己的兒子.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一個沒有知名度的年輕人, 可以獲得IBM青睞的原因之一吧. 所以如果你看了Bill Gates的故事, 決心要放下一切, 我勸你先問一下你爸媽夠不夠力吧? (P.S 有關BILL GATES媽媽工作, 之前誤植為IBM董事, 謝謝網友bill的更正)

 

另一則故事, 是來自另一位富豪Warren Buffett的故事, 這位富豪告訴你, 他從小就發現自己對於投資的興趣, 特別是他八歲去參觀紐約證交所(NYSE)之後. 這個故事似乎也激發了不少人對自己子女從小培養理財觀的重視.

 

不過同樣, 故事沒有告訴你的是, 小Warren Buffett去參觀NYSE時, 還是高盛證券(Goldman Sachs)的董事長親自帶他去參觀. 高盛董事長之所以這麼作, 可不是佛心來著還是Warren Buffett 先生從小腦門就冒奇光, 讓人一看就知道是百年奇遇的投資天才. 而是, 另一位Buffett先生, Howard Buffett, Warren Buffett的爸爸是眾議員. 所以小Buffett才有了這樣的禮遇.

 

說了以上的故事, 並不是要去譏諷什麼, 就算我媽是IBM董事長, 我也不會成為世界首富, 只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現在由於媒體的競爭, 很多消息都經過一手過一手的傳播, 而其中更有不少消息是經過精心的包裝, 如果我們不靜下心來思考, 很容易, 我們會成為一些特定人士操控的棋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