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透視25大財團醫院搬錢術 財報露餡!老闆自肥,全民受害

中央日報 (2015-02-25 16:14)

 為什麼有那麼多財團都愛蓋醫院?為什麼那麼多上市櫃公司老闆都愛把股票捐給醫院?最新一期出刊的財訊》根據醫療院所的財報比對,揭開財團法人醫院不為人知的「搬錢術」。 
  
 全台63家醫療財團法人免繳房屋稅、營業稅、營所稅、土地增值稅,每年卻吃掉健保1441.5億,總繳稅金額僅4.8億元,而獲利前三名長庚、馬偕、慈濟一毛未出。 
  
 而近期成為新聞焦點的慈濟,其醫院2013年的水電瓦斯費竟高達2.56億元,管理費也高達21.92億元,占整體醫務支出的13%;相較之下,長庚雖擁有近萬張病,但水電瓦斯費僅2478萬元,管理費支出也僅15.98億元。 
  
 雖然長庚管理費支出相對慈濟合理,但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已淪為家族控股公司。財訊》從長庚財報發現,醫院總資產共3355億元,卻有高達2500億元的資產為台塑集團各事業體的股票,更是台化、台塑、南亞最大單一股東。 
  
 不只長庚,許多企業型醫療財團法人「長庚化」得更變本加厲,透過法人作資金。例如,國泰醫院淨值約66億,卻有11億資金用在短期操作母集團股票。而亞東醫院財報宣稱2013年全院非健保業務收入僅3682萬,若按該院宣稱日診量超過5000人、日急診量超過400人的就診量推估,完全不符比例。 
  
 醫護血汗、健保財務吃緊,台灣醫療環境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但弔詭的是,醫院卻不斷擴張規模,去年長庚標下新北市土城醫院的BOT案,規劃成上千床的教學醫院;秀傳則宣布重金投入智慧醫材,未來還要再發展國際醫療。高調動作,都與底層醫護的精簡苦勞完全矛盾。



根據醫療財團法人財報顯示,目前全台有兩萬多家醫療院所、共9萬8000張病床,其中有52家為醫療財團法人,一年卻吃掉健保1441.5億元、占比高達四分之一的份額。長庚蟬聯最賺錢的醫院,2013年稅後餘絀19億元,雖然創下史上新低(過去都有百億之譜),但醫務收入更高達508億元。 
  
 從帳面上來看,每一家醫療財團法人都只是「毛三到四」,董監事酬勞也都杯水車薪,但若仔細查閱財報細項,就會看到一些光怪陸離的名目,例如幫董事長支付近百萬的座車租金、幫董事長親友支付交際費等。 
  
 根據醫療法,醫療財團法人基金會屬公益性質,董事應為「無給職」,卻有少數醫療財團法人慷公共財之慨、遂行個人利益之實。財訊》據此比對各財團法人的歷年財報,透過比例分析與採訪,整理出醫療財團法人三大作帳手法: 
  
手法一:從董事會到資產,公法人淪為家族控股公司 
手法二:關係人交易,浮報管理外包費用大賺藥價差 
手法三:財報浮報,墊高支出 

詳全文 財訊/透視25大財團醫院搬錢術 財報露餡!老闆自肥,全民受害-生活消費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50225/13898332.html

 

 

2014-03-20 

醫改會昨公開指控部分財團法人醫院藉由捐款、租賃、借貸等手法,將獲利流入財團口袋,未拿來改善醫療品質。圖為被點名的國泰醫院。(資料照)
醫改會昨公開指控部分財團法人醫院藉由捐款、租賃、借貸等手法,將獲利流入財團口袋,未拿來改善醫療品質。圖為被點名的長庚醫院。(資料照)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醫改會昨日公開指控部分財團法人醫院以捐款、租賃、借貸收息等手法,將公益性質濃厚的醫療獲利,進入財團企業或是特定組織,沒用來提升醫療品質,也沒改善醫事人力的勞動條件。

掌控金脈 獲利進企業、組織

醫改會舉例,某家企業型醫院,四十年前捐助千萬成立醫院,如今醫院累計達百億資產規模,但醫院財務竟有三分之一、共三十三.六億來自財團「借貸」,不僅由財團掌握醫院金脈,每年光付給集團的利息就達八千萬,另外醫院一年付給集團租金也高達一.七五億,外包給集團企業的業務量更有七千四百萬。

亦即,財團以「金主變身為債主」方式賺利息,又當「萬年包租公」賺醫院租金,再透過「裙帶外包」保障自家人有生意做等手法,讓醫院獲利流入財團口袋。

例如國泰、宏恩等醫院即是向母集團企業、董事會關係人租賃醫院樓房。

捐錢給裙帶機構 賺錢變虧損

另外則是由醫院當散財童子,直接將錢捐贈給企業或教會相關學校。例如長庚、馬偕及振興等醫院有大額捐款流向原捐助企業或教會相關學校機構,其中,馬偕民國一百年對外捐贈超過九億,原本賺錢的醫療本業,當年倒虧一.七億,不合理。

醫改會籲修法落實監督

醫改會表示,這些問題與財團法人董事會失去監督功能有關,部分醫院董事盡是國王人馬,還有董事把自己當醫院股東;有的則是董事長一人獨大,董事會淪為橡皮圖章等。呼籲應修訂醫療法,改變董事會結構,增列票選基層員工代表,並由政府派駐公益監察人等,落實財團法人治理,別讓公醫院變家醫院。

被點名醫院強調依法核報

馬偕醫院聲明指出,捐助教育基金給馬偕護專等校,都是經法定程序核准。長庚強調,捐贈財物均依法報請主管機關核准,董事會也依法聘任。振興表示,是婦聯會捐款振興,而非振興捐款給婦聯會。國泰、宏恩也強調房舍租賃無不當。

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王宗曦強調,醫院財報現需經三層審查,除由會計師查核簽證、再由衛福部專案審查,最後公開在網頁供大眾查閱,關係人交易資訊也須揭露。且去年已增訂萬年董事更替條款,要求每屆須更換三分之一董事,三等親內的配偶近親擔任董事也有人數限制,減少董事會被操控可能。

 

2013-12-26 

 

醫改會擔心現行稅負制度變相鼓勵「軍備競賽」,恐讓醫療酷斯拉越長越大。(記者劉信德攝)
醫改會公布數據

多數獲利醫院公益支出卻吊車尾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景氣差,醫院賠錢嗎?答案是大賺!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昨開記者會指出,全國四十家應屬非營利機構的財團法人醫院中,竟有三十二家有盈餘、占八成,其年獲利總計高達兩百三十三億元,但僅十八家須額外繳稅,而且許多獲利醫院的公益支出及人事成本都吊車尾。

七家人事費比率年年「倒退嚕」

醫改會點名,應屬非營利的前十大醫療財團法人,獲利亮眼,但作公益、卻還比不上六家賠錢的偏鄉醫療財團法人,另有七家醫務收入及稅後盈餘成長亮眼的醫療財團法人,更未善待員工,人事費比率年年「倒退嚕」。

賺錢第一名的長庚醫療財團法人,一百年稅後餘絀高達一百七十四億元,醫務利益率高達三%,卻只用不到二%的醫務收入作公益,比率比作公益前五名的窮醫院還低。例如恆春基督教醫院,一百年稅後餘絀僅兩千萬元,醫務收入不但沒賺,還虧五十%,卻把二十%的醫務收入都投入公益。

另外,為恭、國泰等七個醫療財團法人,相較於九十九年,一百年的醫務收入和稅後餘絀都成長,卻未善待員工,其中長庚、行天宮今年才因違反勞基法被抓。醫改會舉例說,為恭醫療財團法人醫務收入成長五.七倍,稅後餘絀破五%,顯示醫療服務量暴增,同期人事費卻砍了一.四%。

醫改會︰企業型財團法人賺最多

醫改會董事長劉梅君指出,醫院數目在過去三十年成長一百三十二%,吃掉五十六%健保總額,其中以醫療財團法人醫院成長最快,現存四十家醫療財團法人醫院八成都有盈餘,又以企業型財團法人賺最多。

衛福部︰如何修法改善 可再討論

劉梅君強調,醫療財團法人是基於捐助成立,已是公共財,非私人財產,法律上也定義為非營利組織,有盈餘應回歸創設宗旨,即投入醫療公益或改善醫事人力。無奈現行法規太粗糙,導致這筆錢的使用標準和申請方式流於黑箱,弱勢民眾根本是看得到、吃不到,她呼籲衛福部比照私立學校法,修法設置「公益監察人」,並明訂公益醫院細則,才能杜絕「假公益,實營利」之事。

衛福部醫事司司長李偉強表示,目前衛福部尚未擬出更好的方案,做到什麼程度算「公益」、如何修法可更臻完善,未來都可以討論。

醫改會︰有所本可受公評

〔記者林欣漢、鄭淑婷、謝武雄、蔡明倫、林惠琴、陳韋宗、魏怡嘉、邱宜君/綜合報導〕被醫改會點名,員工、公益放一邊的醫院都否認醫改會的指責,更有醫院直言「看錯報表、找錯數據」。醫改會研究員張雅婷強調,所有資料都來自衛福部一百年公開資料,絕對可受公評。

亞東醫院強烈抗議根本是「看錯報表、找錯數據」。亞東醫院表示,院方一百年度稅前結餘的營收與九十九年度相較減少十七.九%,醫療人事費用卻是增加三.九%。亞東醫院強調,人事費用逐年增加,一○一年度全院還加薪三%。

亞東醫院澄清說,醫改會將包含醫療財團法人徐元智先生醫藥基金會、遠東聯合診所及亞東醫院等不同單位的合併報表,誤認為是亞東醫院獨立報表,以致產生誤解。

被指超時 恩主公︰已改正

恩主公醫院表示,完全不知道醫改會的財報數據從何而來,可能是引用錯誤,基本上醫院是年年虧損。另外,對於之前被指超時工作,醫院強調是「無心之過」,之後已經儘速改正,也沒有類似的情況發生。

林口長庚醫院回應說,醫院營運一切都依照法令規定,長庚醫護人員的薪資水平在國內醫療體系名列前茅,醫療營收也按照規定,每年提撥固定比例做為公益用途,沒有醫改會所說的情事。

桃園市聖保祿醫院主任秘書藍章捷表示,聖保祿醫院的人事成本占整個醫院成本的五十二%,這幾年都有調薪,薪資在平均水準之上,收入雖有增加,但人事成本也增加不少。

新光醫院表示,醫改會相關數據主要以民國一百年做為比較標準,如果醫改會將過去前幾年的數據一起比較,可發現,在藥價調降及人力支出上漲的前提下,醫院的盈餘比例一年不如一年。

為恭醫院強調正調閱詳細數據,但截至昨晚仍未統計完成,將擇期開記者會澄清說明。國泰醫院則不予回應。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醫改會昨召開記者會揭發醫療財團法人財報真相,現場邀請兩位醫事人員代表,踢爆所謂「公益」的內幕與辛酸。

醫務社工協會秘書長施睿誼分析,根據醫療法施行細則,醫療救濟與社會服務事項包括照顧貧病者、輔導病人或家屬團體、辦理社區健康促進、提供便民服務、辦理國際援助,但並未要求前述各類服務應占多少比例。

撥經費做公關 鮮少扶助

因此,可以看到不少醫院把這筆錢大量投注在所謂的「社區公關業務」,講白一點,就是招攬生意,例如裝修門面、年節送禮、派車接送病人。用於扶助貧苦病人比例,可能少之又少,更不用說關心病人離開醫院後,家屬照護有無困難、病人復健情況如何。

砸錢買儀器 不補人力

代表十四個醫事團體的台灣醫療品質促進聯盟秘書長曾中龍表示,醫事人員從來都看不到、看不懂醫院的帳目,只會不斷聽到老闆說「賠錢!」大家就一直抱著「相忍為國」的精神,把各種剝削和壓榨當作「打落牙齒和血吞」。卻發現醫院賺錢的同時,竟精簡人力的資源挹注。

曾中龍強調,醫事人員都已經快要累倒,這時最迫切的並不是提高待遇,而是增聘人力。否則醫院花大筆錢買再多、再好的儀器,沒有足夠的人員好好操作,全部都是枉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