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海兩岸中藥服務業人口及產值

中國大型集團操控價格飆漲、崩跌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面對服貿將開放中國藥商來台經營批發及經銷業務,國內中藥行業者坦言「好處是沒有,日子只會越來越苦」,強調中國是國內中藥最大來源,近年來台灣業者受盡中國大型中藥集團掌握源頭優勢、大肆炒作價格之苦,萬一再允許「侵門踏戶」登台經營批發,中藥行是「穩死」!

一口氣收購特定藥材 產地缺貨就任其喊價

經營中藥行的台北迪化商圈發展促進會理事長吳榮河表示,近三年來,中國進口藥材成本大漲,雖說氣候變遷有影響,但問題核心恐是中國大型集團操作所致;慣用手法是特定中藥採收期一到,一口氣砸數十億元全部收購,當其他國家有需求時,由於產地已沒貨,只能向收購單位進貨,價格任對方開,根本是「掐著你的脖子做生意」。

吳榮河舉例,三年前,吉林蔘每台斤(約六百公克)新台幣一千元,現在喊到四千元;川七更誇張,從七、八百元狂漲至四千元;加上國內物價飛漲,經營成本提高兩、三成,但景氣低迷,淡季拉長,一年裡大概十個月生意都不好,收入狂掉三成以上。

在迪化街經營蔘藥行的劉老闆也苦嘆「真的很不好做」,他指出,從中國進口的中藥材,價格波動很大,可能消費者一次買二十天份的枸杞回家,下次來買時,採購價格已漲兩次;但卻不敢完全反映在售價上,擔心民眾不買單。光是近五年,業績就縮水超過一半,對服貿怎能不擔心!

吳榮河強調,中國大型中藥集團更惡劣的手段是,當收購的特定藥材出清後,疑似會停止批購同一種藥材,結果下回採收產量一次湧入市場,供過於求,造成價格崩盤效應,變成中藥行以四百元買進、兩百元賣出,高貴藥材一賠就幾百萬元,真的很「惡質」!

吳榮河說,粗估每年台北市倒閉的中藥行最少二、三十家起跳,現在「生活過得去就不錯了」;但政府竟將中藥批發列入服貿開放項目、且基層店家全被「蒙在鼓裡」,附近一帶中藥行「沒人知道公聽會」。

中國源頭到批發一手包辦 價格炒作恐惡化

他憂心指出,未來中國藥商登台後,可能不再供貨給本土批發商,從源頭到批發一手包辦,炒作價格情勢恐惡化,中藥行只能任人宰割;政府聲稱每年補助兩千萬元減少衝擊,比照損失根本不夠,至少也要三億元。

 

服貿協議兩岸開放承諾表--中藥材批發與經銷

〔記者林惠琴、高嘉和/台北報導〕去年中,綠色和平東亞分部公布一項檢驗結果,九家中國知名的中藥連鎖體系,被抽檢出七成藥材有農藥殘留。在迪化街經營中藥行的劉老闆憂心指出,原本台灣中藥零售業者進貨一向靠本土批發商把關,服貿生效後,貨源品質全由中資業者掌控,加上政府未建立完善的把關機制,中國黑心中藥材恐大舉侵台。

一位台北迪化街中藥批發商痛斥,政府簽訂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時,「先天已不良,後天怎麼救?」直言服貿開放中國藥商來台經營批發,完全「不是對等機制」,未來大門一開,本土批發商不用玩了,只能自求多福!

該中藥批發商強調,目前國內進口中藥材八成來自中國,現在政府要開放原已握有原料控管權的中資藥商來台,未來不必經過台灣盤商,本土業者「怎麼可能不擔心?」部分媒體一天到晚報導「我們不擔心」,與政府「衝擊有限」的說法站同陣線,完全不是事實。

迪化商圈發展促進會理事長吳榮河表示,迪化街約十幾家中藥批發商,全都「剉咧等!」擔心中資藥商可能把產地、批發權一次握在手中,進而侵蝕本土業者的市場。

批發商趙先生也說,服貿尚未開放中資來台經營中藥零售店,而是允許中藥批發商登台,首當其衝的就是國內批發商;中資業者可能會先採取削價競爭的策略,目標是完全「消滅」本土相關業者,將整個大餅吃下來。

不只市場遭壟斷,經營中藥行的劉老闆指出,去年有九家中國中藥連鎖體系被抽驗六十幾項中藥材,竟有七成發現農藥殘留;其實,政府早於二○一○年底與中國簽訂兩岸「中藥材安全機制」,請問把關機制到底何在?

農藥殘留等 食安將惡化

他無奈地說,中國中藥材二氧化硫、農藥殘留情況十分嚴重,一旦服貿開放,此等劣質商品只怕會大肆在市面上流竄,訴求便利性的中藥飲品,也可能因以量制價用到更糟的原料,食安問題恐更加惡化。

 

〔記者高嘉和/台北報導〕台灣受限於地形及氣候等因素,本土中藥材產量極少,高度仰賴進口,根據財政部關稅總局統計,我國中藥材進口總值一年約新台幣三十到三十五億元,扣除進口值最高的韓國高麗蔘,高達九成、每年有超過四萬公噸的中藥材來自中國。

兩岸中藥業規模也有很大差別,中國大型中藥集團超過三十家已經掛牌上市,從產地、批發到零售是一把抓;相較國內中藥批發商多為中小型、中藥行多是單店型經營,若未來再開放中資可經營中藥零售,那台灣上萬家中藥行恐將被中國大型連鎖體系取代。

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台領有合格藥商執照的傳統中藥零售業者約一.一三萬家,中藥批發進口商約兩百六十家,平均店齡多在三十年以上。

從政府對中藥業管理輔導作為來看,除一九九三年修正「藥事法」,確認了可經營中藥店人員的資格外,從未對中藥材管理或中藥業輔導有相關法源,也難怪業者自嘆是服貿協議下的孤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