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22

記者洪友芳/特稿

晶圓雙雄台積電(2330)、聯電(2303)曾是劍拔弩張的競爭對手,互相較勁,經過20多年鏖戰,堅持將生產基地留在台灣的台積電,顯然完全勝出,在全球晶圓代工業的地位,無人可取代,營收、獲利與股價均大幅超越聯電。

二個太陽 王不見王

過去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兩人仍猶如台灣半導體業的「二個太陽」,過往王不見王的瑜亮情結,還是產業界最常議論的話題。

張忠謀1931年出生於中國浙江寧波,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學士、碩士,史丹福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博士,在美國德州儀器(TI)任職逾25年,一路升到資深副總裁;1985年張忠謀應邀回台擔任工研院院長,行政院開發基金出資成立台積電、聯電,都由張忠謀擔任董事長。

不同於張忠謀的國際學經歷,1947年出生於台中清水的曹興誠,沒有喝過洋墨水,台大電機系學士、交大管科所碩士畢業後,即進入工研院,參與RCA計畫並前往美國學習半導體技術移轉,1981年起,轉任工研院衍生公司聯電副總經理。曹興誠擔任聯電總經理時代,董事長就是張忠謀。

聯電以IC設計結合生產製造起家,也就是專業所稱整合元件製造廠(IDM),曹興誠意識到這種經營模式很辛苦,在張忠謀尚未創立台積電之前,就已研擬聯電轉型晶圓代工計畫,1984年,還一度飛到美國,向尚未回國擔任台灣科技顧問的張忠謀請教,張未表贊同;不料,時隔3年,張忠謀就創立純晶圓代工的台積電,外界稱張是「晶圓代工之父」,曹興誠對此非常不以為然,認為自己的提案被拿去執行了,因此種下二人後來相爭的心結。

代工之父 曹很在意

聯電直到1995年才從IDM轉型為晶圓代工廠,將內部IC設計分割出聯發科(2454)、聯詠(3034)等IC設計公司,專注代工生產製造,雖然整整晚了台積電8年,但不服輸的曹興誠以靈活經營與多角化投資手法,找國外公司合資設立5家8吋晶圓代工公司再合併,前往日本購廠、新加坡設廠;之後台積電也跟進前往美國設廠、購併世大。

張、曹在員工分紅配股是否費用化,也曾公開對立,首創員工分紅配股的曹興誠,捍衛維持此一制度,他認為這項員工可享公司利得的留才創舉應維持,曾公開抨擊張忠謀表態員工分紅配股費用化是不對的說法。

2人在登陸設廠的做法上,更是大相逕庭。面對張汝京在上海創立中芯國際,複製台灣晶圓代工模式,曹興誠在政策未開放晶圓廠登陸之際,也搶先援助設立蘇州和艦,引發檢調大動作搜索聯電,個性直率的曹興誠屢次登報回擊;張忠謀心急歸心急,但直到法令允許,才赴上海松江投資設廠。

0.13微米製程是拉大晶圓雙雄差距的分水嶺, 2000年間,聯電繼在0.18微米製程領先台積電之後,選擇與IBM、英飛凌共同開發0.13微米製程,結果研發並不順利,決定自行研發技術的台積電從此甩開聯電,這十多年來,0.13微米、90奈米、65奈米、40奈米再到28奈米技術,連續幾個世代技術,聯電逐漸落後台積電,營收與股價也與台積電差距日益拉大。

近幾年, 張忠謀感受到行動裝置更需要先進製程微縮晶片,帶領台積電擴大資本支出,逐年達百億美元,投入研發與擴產,保持技術上領先,營運績效逐年成長,去年合併營收達5970億元,年增17.8%,稅後盈餘1881億元,年增13.13%,營收及獲利雙雙創下歷史新高,每股盈餘7.26元。除是台股獲利王之外,市值已逾3兆元,居台股市值之冠。

聯電去年營收為1238億元,稅後盈餘126億元,每股盈餘1.01元,目前股價已落後台積電百元以上。因和艦案爭議, 2006年3月間,曹興誠辭去董事長一職,退居幕後,改任榮譽董事長,即使不在產業檯面上,曹興誠與張忠謀帶領雙雄曾互相競爭,拉抬台灣半導體垂直分工達兆元產業,在產業史上都留下重要地位。

 

--

員工分紅戰 曹興誠質疑張忠謀
   
曹興誠指張忠謀是分紅制獲利者,說要費用化根本是亂七八糟,施振榮緩頰,強調應漸進改革,以免員工流失。
 
日前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表示將呼應市場反應,考慮員工分紅費用化,聯電董事長曹興誠昨天以高分貝砲轟,指責張忠謀身為制度最大獲利者,卻說一套做一套,誠信要「打問號」!不過宏?集團董事長施振榮則聲援張忠謀,表示張忠謀並未說一套做一套。

 

前年華爾街日報批評台灣高科技業員工分紅配股制,認為有慷股東之慨、肥了員工,此後,台灣資本市場上,投資人與高科技業對員工分紅的爭論就不斷。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去年曾有感而發,認為高額配股使畢業生不願出國深造,不利長期人才養成,上月更首度表示,將研究把分紅列入費用,以使盈餘數字反應現實狀況。

 

沒想到,員工分紅爭論意外在創投論壇中上演,這場由創投公會舉辦的研討會中,請來曹興誠、宏?董事長施振榮、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蕭萬長等人與會,還找來總統陳水扁致詞,被與會者稱為是夢幻出席組合。然而聯電董事長曹興誠在他三十分鐘演講時間中,卻用了近十分鐘捍衛員工分紅制度,當場令兼任台積電獨立董事的施振榮非常尷尬。

 

曹興誠指出,最近有人把員工分紅制度當箭靶,是誤解員工分紅的精神與貢獻。他說,早期高科技業尚未飛黃騰達時,員工薪資都很低,他自己在1980年到1990年間皆未加薪,月薪只有八萬元,當公司成功了,分紅配股制度讓員工享受做老闆的利潤,與股東共患難、共富貴,為台灣高科技發展奠定基礎。

 

他強調,員工分紅亂象是因為濫用,例如博達董事長葉素菲獨拿了近五成員工分紅,就是錯誤示範,但是不應為分紅制度強加莫須有的罪名。

 

他以罕見高分貝發言砲轟競爭對手台積電,表示台積電與該公司董事長張忠謀是這套制度下最大受益者,卻不為制度辯解,而且嘴巴上說要改變、考慮費用化,還是照樣實施制度,張忠謀照樣給自己很多股票,「說一套做一套,誠信該打個大問號!」他批評,費用是在稅前提列,分紅是扣除稅額後才提撥,要把分紅費用化,「根本是亂七八糟」。

 

緊接著曹興誠發表演說的施振榮,一臉尷尬地劈頭就說:「我是台積電董事會薪酬委員會主席」,他強調,打從去年起,張忠謀就有意改發現金紅利給員工、以積極手段改革員工分紅制度,卻被他擋了下來,以免員工流失。施振榮強調,分紅制度的確有缺失,規範分紅市值不應超過當年利潤就是改革第一步,不過,他建議應以漸進方式改革,免得員工流失。

 

【聯合報/記者蔡靚萱報導/2004-11-10】

 

 

張忠謀不願再談分紅

台積電員工護主 批老曹言行不一

2004年11月12日 
 
面對媒體的包圍追逐,張忠謀一句話也不說,不願製造下一波口水戰的機會。康仲誠攝

【范中興╱台北報導】聯電(2303)董事長曹興誠對台積電(2330)董事長張忠謀的批評,再度掀起員工分紅的論戰,被攻擊的張忠謀,昨天上午在面對媒體詢問時,收起笑容冷冷地表示:「今天不談員工分紅!」 
張忠謀出席「2004全球IC設計供應商大展」,提出在未來設廠、研發本高漲下,只有晶圓代工廠與IC設計公司、或是IDM廠的產品部門成為緊密夥伴,是未來半導體發展唯一的大道,他同時指出,夥伴關係一定是要長遠的,絕不能是「一夜情(one night stand)」 

 

公關反擊下駟對上駟

開幕記者會面對大批媒體包圍,張忠謀閉口迴避問題,始終不發一語。
過去張忠謀對曹興誠的挑釁一向不回應,此次因直接批評他最引以為傲的誠信問題,台積電罕見以強硬的言詞回應,而且僅由公關系統對外發言,是以下駟對上駟的絕佳反擊作法,同時也阻絕了曹興誠再度放話的題材,免得給外界好鬥的印象。
而台積電明年起確定採取高股息政策,降低股票股利的比重,該公司已經明白指出,股東拿現金比重提高,員工紅利也會跟著調整現金與股票的比重,未來張忠謀員工分紅也會跟著縮水。 

質疑曹興誠致富之道

曹興誠重批張忠謀,在台積電內部也引發部分員工對曹的不滿。台積電員工指出,曹董說公司老闆不應該分紅,自己也沒有做到啊!雖然他沒有參加配股,可是他還是以員工身分認購1萬張認股權證,經過多次除權,目前成本已經相當低。
而且曹興誠自稱當總經理10年內每月薪水8萬元,加上員工配股才致富。台積電員工質疑,只有這樣怎能累積上百億財產?他把官股全部排除,讓自己投資的群策、群力、協力等投資公司全部變成聯電董監事,誠信才應該被公評! 

張忠謀:員工分紅費用化

現行盈餘配股分紅市值比盈餘還多

2004年10月30日 
 
張忠謀強調,台灣的成長還是很快,其中晶圓代工未來10年還是維持2位數成長,台積電自己的目標設定在15%。莊宗達攝

【范中興╱台北報導】對於員工分紅的爭議,台積電(2330)董事長張忠謀指出,必須在員工利益與股東權益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不過並不容易,採取現行盈餘配股方式,有些公司員工分紅的市值竟然比盈餘還要多。
他認為,最後、根本的解決方法,就是將所有分紅、待遇費用化,但要推動此制度並完全落實,還需要很多年。 

 

台廠仍能維持成長

張忠謀日前提出,未來10年全球半導體業年成長將降到7~8%,引起市場議論半導體產業進入低成長時代,張忠謀昨天進一步闡述,台灣半導體業成長將高於此數字,晶圓代工會有2位數的成長。
張忠謀表示,從1960年代到2000年期間40年,全球半導體業年複合成長率高達17%,不過,經過2001年很壞的1年後,到今年半導體產值只比2000年微幅增加,2005年也不會很好,以後不會再是高成長,摩爾定律目前在市場上已經不適用,未來10年複合成長率降到7~8%。
張忠謀強調,近日大家都誤會他的意思,半導體複合成長率降到7~8%是指全球,不適用在台灣;台灣的成長還是很快,其中晶圓代工未來10年還是維持2位數成長,台積電自己的目標設定在15%。
張忠謀昨天在一場演講會中被問到,如果不做台積電董事長會做什麼?一生最大的成就為何?張忠謀說,在創立台積電之前,他已在半導體界32年,如果當初沒做台積電董事長,還是會留在業界,或許可能是「美積電」董事長吧!至於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成立台積電,成為全球晶圓代工領導廠商。 

三星跨足代工不易

對於業界再傳出,南韓三星將跨足晶圓代工的說法,張忠謀還是維持一貫看法,認為IDM(整合元件製造廠)跨足代工,是在與客戶直接競爭,既要競爭又要合作。
同時晶片產品廠著重行銷,晶圓代工廠著重製造,二者商業模式不同,想要兩方都兼顧,這是很難成功的。
張忠謀指出,三星是一家很可怕、很厲害的半導體公司,台積電曾經問過客戶會找三星代工嗎?而三星幾乎所有產品都做,是所有公司的競爭者,要成功很困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