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02 出處:財訊雙週刊 第 477 期 作者:郭庭昱

 

第一步:確定需求
從資產配置與市場資金流向思考

 

ETF就像網購,交易成本會便宜,就是因為省下銷售通路的費用,投資第一步就是自己要有主見,知道想投資什麼,才能省下交易費。先確定資產配置的方向,例如股債配置;新興、已開發市場配置,或者特殊的國家,例如今年大反彈的俄羅斯,或者國人很有興趣的中國、越南等ETF;也可以選擇產業式ETF等。

 

金融風暴至今已7年,債市、股市、商品、不動產所有的市場都漲了一輪,連基本面沒有改善的日本、中國、歐洲也吹起資金行情,今年漲幅最大的就是這三個市場的ETF。此外,日本、歐洲的行情來自QE(貨幣量化寬鬆),伴隨著貨幣貶值,有貨幣避險功能的ETF大行其道,例如同樣是歐股ETF,有避險的HEDJ就比沒有避險的EZU受歡迎,但是開支比率也較高。

 

ETF比基金有更靈活的主題,例如當市場震盪時,VIX波動指數就會上升,其相關的ETF是VIXI,專門交易VIX指數,作為VIX攀高時的避險之用,不過,這檔ETF的波動度也很高,屬於暴起暴落型。或是像前陣子美元指數攀高,追蹤美元指數的ETF有一檔叫作UUP,能夠複製美元指數的波動,受到關注總體經濟趨勢投資人的重視。

 

至於較為長期的主題,例如老年化趨勢,一是生技股、二是健康照顧的主題,像IBB就是追蹤那斯達克生技指數的ETF,前三大持股是Biogen、Amgen、Gilead,其本益比20多倍,比起國內的生技股,其技術更先進、股票更分散、估值也相對合理。XLV則是健康照護相關的ETF,前三大持股是嬌生、輝瑞、默克等,和許多生醫基金的持股差不多,但開支率便宜許多。

 

第二步:開支率、折溢價
規模愈大 成本分散,開支率愈低

 

開支率是ETF的交易成本,一般而言,規模大的基金,成本得以分攤,開支率較低。但特殊型的ETF收費就會高,例如黃金ETF涉及現貨合約,現貨又有倉儲費用,所以收費會高。還有追蹤指數須付較高授權費,明晟(MSCI)系列;有貨幣避險的ETF;或者有槓桿操作,報酬率放大2、3倍的ETF,都是開支率較高族群。

 

折溢價率是指ETF價格和價值的差距。ETF在交易所掛牌的是成交價,但是其握有資產的價格,才是淨值。如果成交價高於淨值,稱為溢價,反之,則是折價。規模大的ETF通常折溢價不會太大,但規模小、特殊型的ETF就會有,投資前要看清楚,以台灣五十ETF為例,折溢價在2%以內都可接受,超過4%則有套利空間。和陸股相關的ETF,因為波動大,交易時間又不一致,折溢價率會高,有些冷門ETF甚至超過10%、或者高達30%的折溢價率,入市前要搞清楚,以免買貴。

 

 

第三步:追蹤誤差
誤差愈小,代表複製指數能力愈強

追蹤誤差(tracking error)是ETF投資效率的檢驗標準,指ETF複製績效標準指數的誤差高低,誤差愈小,代表ETF和指數同步,投資人可以得到被動式投資的效果;如果誤差很大,當然就失去了被動式投資的目的,每一檔ETF的追蹤誤差都可以在網站上找到,並且和績效標準(bench mark)比較,就能夠知道追蹤度好不好。

以目前的金融局勢,還是在QE中、升息前的氛圍。短期而言,債市、利率、匯市的波動會較大,黃金在亂市中有伺機反彈的機會;中期而言,美元相對日圓、歐元還是強勢,強勢美元的主題還在。中國上證指數雖然漲多,但若回到3600點到3800點之間,還是有再起的機會;至於長期,股市還是比債市更好,其中標普五百指數續創新高,很多創新型的公司也在裡面,相關ETF是可以長期操作的標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