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投資高手的犀利獵股術
撰文/施禔盈/ Money錢雜誌
1年只研究1檔股票,納入口袋名單的每檔股票都要可以長抱10年,每次出手必拉高安全邊際至100%,所以等待3~5年是家常便飯……深挖‧等待‧出擊!價值投資人鄧安鎮因此檔檔股票都大賺2~3倍。

 

買股票與種茶花一樣

想見到「開花」要呵護、等待

 

 

鄧安鎮真的很陽光,每個周末他都要埋首在700多坪的花園裡,滿手泥巴、和著汗水,與他的眾茶花談戀愛。「從種子埋到土壤裡開始,一定要固定澆水、施肥,而雲南系的茶花照顧起來困難度較高,有時候要長達2~3年時間,才會開出唯一的1朵花。」問他為什麼如此鍾情茶花?「難照顧,有挑戰性,而且茶花的變化太多了!」

 

面對股市,鄧安鎮也把當「園丁」的心得派上用場。「雜草除乾淨了,花朵才能長得好;買股票也是,捨棄雜務,1年專心研究1檔股票,1次只做1件事,才有可能卓越。」

 

過往,鄧安鎮約每3個月研究1檔股票,但近4年,他每年只會認真「照顧」1檔股票,所以是鉅細靡遺的深挖,就像為了好好照顧浩鼎,他可以想盡辦法打入醫生圈,認識藥商,以釐清有關生技業的艱澀內容。

 

當找到好股票之後,就只剩「等待」。鄧安鎮分享一個最簡單的買進策略:本益比10倍以下再出手,「我要把買股的安全邊際拉高到100%。」

 

自喻為貪婪的價值投資人

買股票一定要賺2~3倍

 

 

建立部位之後的策略,依然是「等待」,除非手上的股票變貴、變壞,或找到更好的標的,他才考慮賣出。「價值投資人是最貪婪的,沒有賺個200、300%是不會走人的。」鄧安鎮嚴肅的說,「但有時候等個5、6年才開花,也不無可能。」

 

這是鄧安鎮的本事:忍功一流

 

細數鄧安鎮手上的10檔核心持股:長華 (8070)、胡連(6279)、茂順(9942)、華立(3010)、浩鼎、F-慧洋(2637)、裕融(9941)、南亞(1303)、台塑化(6505)、鴻海(2317),全數抱了3年以上,甚至華立擺了16年之久,茂順也持有10年以上。「不過,前陣子我已經把持股比重最高的華立賣掉一部分,轉換成其他股票,但仍然『還沒嫁完』。」

 

這是鄧安鎮的堅持:不隨便賣股票

 

 

1年只研究1檔股票,接下來「等待」是唯一策略,鄧安鎮現在每年光是股息入袋就高達200~300萬元,至於報酬率?他笑說已經算不清楚了,不過對於手中核心持股的買進成本,倒是如數家珍,「62元買鴻海、26元買裕融、111元買浩鼎、60元買長華、38元買胡連……」。

 

對照目前的股價,鴻海與長華約90元、裕融近80元、浩鼎在300元左右、胡連約130元……如果再加上多年來的配股配息,果然報酬率難以計算,而這是他2008年進入「價值投資3.0版」之後的成績單。

 

44歲的鄧安鎮,因為已達財務自由,日子過得很「任性」,雖是保險公司的業務主管,卻被底下的業務員嘲諷是「爛主管」,因為他總是有一搭沒一搭的「調教」小業務。而他企管的背景,則被朋友情商去管工廠,不過,一星期也只花3天時間。

 

其餘的日子,他愛攝影、愛旅遊、愛蒔花弄草、愛研究股票,但就是不愛看盤。「我曾經去上過技術分析的課,聽不懂,疑問一大堆,結果因為追根究柢的問老師,才上第3堂課就跟老師吵架。」鄧安鎮聳聳肩說。

 

初入股海慘被吃乾抹淨

第1、2檔股票全變壁紙

 

 

其實18年前,鄧安鎮是騎著摩托車,大街小巷鑽進鑽出的菜鳥業務,當時他年薪不到50萬元,除了是職場的大菜鳥外,更是險峻股海的小鮮肉,慘被吃乾抹淨,買的第1、2檔股票──誠洲電子與泛亞銀行,通通變壁紙。

 

「誠洲15元買進後,馬上掉到11元,補!很快到9元;補!再到7元。泛亞更慘,買沒多久直接下市。」鄧安鎮苦笑說,自己操盤不行,乾脆把錢交給營業員,以為營業員就是股市專家的代表,結果再賠掉幾十萬元。

 

不過,初入股海,幸運之神的不眷顧,倒成了好事,因為他很快醒悟,買股票得靠自己好好做功課。於是25歲起他大量閱讀,「什麼葛拉漢、費雪、巴菲特、陶德、彼得林區⋯⋯還有證券分析、價值投資的書籍,我全部都K 過,每個月一定會看

4∼5本,算一算2年時間大概看了上百本的書。」

 

鯨吞百本書漸入佳境

遇見洪瑞泰獲利再提升

 

 

這是鄧安鎮的「鯨吞階段」,他算是初步找到買股的方法,而這個階段他的年報酬率可以達到10%左右。「但,我不滿足。」2005年一次到誠品書店,鄧安鎮見到洪瑞泰寫的書《巴菲特選股魔法書》,「我那時候在書店站著一口氣看完三分之一,買書後的2天,就決定要去上他所開設的『巴菲特班』。」

 

「洪瑞泰可以把複雜的東西,簡化到連菜籃媽媽都看得懂,而他的方法對我過濾股票有莫大的幫助。」一直到2008年,鄧安鎮買股票不偏離洪瑞泰的核心思維:從財報找出潛力股,且特別重視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盈再率(盈餘再投資率,即資本支出占盈餘的比率)。而這個階段,他的投資年報酬率從10%,進一步拉高到15%。

 

進入價值投資3.0版

質化分析建構投資護城河

 

 

不過,當發現年化報酬率難以突破15% 時,他那顆不滿足的心又蠢動了,「看財報選股,著重的是『量化』分析,少了『質化』的研判。大家都知道股票要買在一家好公司尚未被發現前,但財報數字是公開的資訊,並且是過去式,想要前瞻未來,得採質化分析。」

 

鄧安鎮補充,一家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要有別人難以跨越的護城河,那麼抱個10年都沒問題,他舉2008年底海嘯時期曾加碼大撿便宜的華立為例,華立雖是通路商,卻是包括世界級大廠杜邦、奇異,以及日系的JSR(日本合成橡膠)、住友化學、旭化成等複合材料的台灣獨家代理商,全省客戶有1萬多家,鴻海、台積電不過是其中2家。

 

「當時華立股價居然只有20元左右,淨值卻有27元多,這與電子業的庫存因為可能出現跌價損失、難以評估真實價值不同,華立的庫存是複合材料,而這些材料3年內都堪用,因此淨值可以信任。」鄧安鎮娓娓道來質化分析的好處,可找出一家公司護城河的優勢所在。

 

「1檔股票,我要連它10年後的樣貌都看得到才會買。」這又是鄧安鎮為自己建構投資護城河的作為。於是2008年起,當他以量化加上質化分析做為選股依據時,他正式把自己推入「價值投資3.0版」的階段。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Money錢》NO.95 2015年8月號

撰文 / 林讓均
出處 / 今周刊   757期

遵循趨勢投資法,鄧安鎮不畏懼景氣波動,從小業務變身千萬富翁!

曾經年薪不到五十萬元的鄧安鎮,十年內在股票市場中滾出三千萬元身價,不但存到兩棟房子,又在老家自建別墅,還能每年出國三、四次,遊歷多國。

目前任職三商美邦人壽保險公司區經理,今年剛滿四十歲的鄧安鎮,外形高大,言談舉止很陽光。目前未婚的他,除了努力工作,也憑藉著在台股累積的財富,讓他不到四十歲就累積三千萬元身價,興致一來就能背起行囊,帶著相機到處自助旅行,十年來足跡已遍及歐洲、南非各國,羨煞不少同儕友人。

莽撞投資,一度讓股票變壁紙

「算算我平均每年在台股的報酬率大概在一七%。」細數鄧安鎮的獲利成績單,他最經典的投資戰役,都發生在大環境產生危機時。例如二○○九年三月、金融風暴時,他以十五元價位買進五十張上福,若加計當年度股息、股利,持有成本約十元,後來他在四十九元高點賣出三十張,賺進一百二十萬元,獲利五倍!

雖然近十年投資獲利表現亮眼,但在此之前,鄧安鎮的股票與基金投資,可說是屢戰屢敗,從對投資一竅不通,一路自行摸索出百戰百勝的投資兵法,靠的就是對產業趨勢的了解。

「我剛開始投資股票時,就是犯了『不知彼、不知己』的兵家大忌,才會節節敗退!」鄧安鎮笑說,他在擔任貿易公司業務員的第三年,就因為工作勤奮而年薪破百萬元,賺到人生第一桶金之後急著想找管道投資,卻頻頻犯錯。

他二十六歲時買了生平第一檔股票── 誠洲電子,為什麼買?竟是因為「摩托車騎一騎,發現有這家公司,而且門面不錯,看起來挺有規模,就買了十張;後來又買了泛亞銀行,也只因為我是在泛亞開戶!」鄧安鎮說,當時他連配股、配息都搞不清楚。

後來,這兩檔股票紛紛下市,讓鄧安鎮嘗到了「股票變壁紙」的苦果!因此在三十二歲那年,他重新分配了資產。除了不動產與儲蓄型保單等保本型資產依舊占總資產的一半,他把其餘的資金拿來再戰台股。

這次重返台股,他從第一份工作就接觸的塑膠產業著手,想說自己真正懂這個產業,而且整體產業趨勢向上,就算危機入市也不怕!

○三年,正逢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最高峰時,鄧安鎮以每股三十二.五元的價位買進塑膠工業龍頭南亞,並陸續買進十五張,目前仍有十餘張持股。加計近八年來的配股、配息,南亞的平均持股成本已不到十元,若以目前大約八十元的股價來看,帳面獲利高達七倍。除了南亞穩當的股利外,更重要的是在這段期間,石油價格上漲,以及中國經濟成長對塑化產品需求增加,他判斷認為,既然產業趨勢向上,產品價格也自然會跟著水漲船高,所以買進的股票不急著賣出。如同浪潮一般,只要趨勢對了,即使股票放了八年不管,還是可以穩賺一大波。

而要能夠擁抱長線價值,就一定要先做足功課、看準趨勢。

重返台股,選股從「懂」的領域下手

近年他重壓七成資金在華立、晉倫與茂順等個股,就是因為看好工程塑膠產業。「工程塑膠是我熟悉的產業,而且各個領域都需要工程塑膠,產業供需非常平穩,整體趨勢沒有往下走的道理!」鄧安鎮說,就算遇到壞景氣,這種立基於民生工業需求的個股,跌幅也會比大盤來得小。

再看未來性,工程塑膠工廠因為鑽研複合材料技術,不是有錢就能蓋,還需要大量的技術、人才,因此也墊高了競爭門檻。

他說,工程塑膠近年的技術發展大幅躍進,硬度甚至足以媲美鋼鐵,國外甚至研發出「塑膠子彈」要來取代銅製子彈;再加上工程塑膠可以用在航太領域,毛利率往往超過百分百,因此產業趨勢看俏。

近年,他都是在工程塑膠領域尋找個股,而個股選擇的檢視點,還包括十年股東權益報酬率(ROE)、本益比、毛利率、股票淨值以及產業競爭力等項目。

在鄧安鎮看來,部分產品已經用在航太領域的「華立」,就是符合上述條件的一檔「完美個股」。

危機入市,好股打定主意抱長期

他解釋,華立是台灣最大的塑膠材料代理商,專門代理「奇異」、「艾克森美孚」等材料大廠的各種非結晶性工程塑膠,且代理權超過十年。此外,華立具有一萬多家客戶,下游客戶包括友達、正新、鴻海、寶成等製造大廠,涵蓋各種人類生活必需品,相較於同業,華立具備長期的產業競爭優勢。若論毛利率與ROE,華立的毛利率上看一五%,且稅前ROE近十年平均約二○%,每年的股利又約有四元,是一家獲利穩健的公司。

因此,就算再不景氣,鄧安鎮還是敢買華立。在○八年金融風暴最嚴峻時,鄧安鎮的股票市值一度打了六折、蒸發了六百萬元,華立股價則走跌至二十元,甚至低於每股二十五元的淨值。但他此時的動作不是出清持股,反而危機入市,一路承接華立股票,從華立股價三十五元時開始布局,一路買了七、八個月,還一度拿保單去貸款了三百萬元,大部分用來重壓華立,直至持有七十九張華立、沒錢再買才罷手。

看好工程塑膠產業還會持續走揚,所以鄧安鎮幾乎沒有賣過華立。

若以平均持有成本三十元,近日約五十六元的股價計算,光是一檔華立,就為鄧安鎮帶進了約二百萬元的帳面獲利,這還沒算進歷年的配股、配息。

華立等於是以獲利來肯定鄧安鎮的趨勢判斷。然而,對很多投資人來說,抓準趨勢談何容易。因此鄧安鎮建議可以從財報著手,先初步了解產業生態,如果還是看不清楚,那鄧安鎮就會發揮他業務員的積極性格,主動拜訪業者,鄧安鎮就曾拿著一張名片,便去拜訪油封大廠「茂順」。

已在股票市場賺進上千萬元的鄧安鎮,現在股市還約有上千萬元資金部位,因為長抱不賣所以仍難估算獲利,但整體市值已經膨脹一倍有餘。對鄧安鎮這種價值型投資人來說,危機就是最適合貪婪的時候,因此他看準趨勢、等待危機,為自己賺進難得的財富自主權!

/小檔案/
鄧安鎮
出生:1971年
現職:三商美邦人壽保險公司區經理
經歷:塑膠貿易公司業務員
學歷: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