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22 05:37 經濟日報 記者 謝佳雯

被動元件通路商日電貿2016年第1季業績展望持穩,全年營運在穩定中尋求成長;這兩年更積極布局中國大陸和車用市場,2018年將顯現效益,成為下一個三倍成長的來源。

電子業2015年營運普遍不如預期,日電貿去年營收82.61億元,年減3.31%,表現還算持穩,法人預估,全年每股獲利將賺2元以上。

日貿電董事長黃仁虎表示,將持續進行併購,與被動元件性質類似的主動元件也會是標的。展望2016年,總經理張世極則說,最壞時候應該已過,今年應與去年持平。

以下是黃仁虎、副董事長周煒凌、張世極等三人專訪紀要:

問:目前市場對於2016年雜音較多,如何看第1季和全年度的展望?

答:第1季有2月春節,但第4季有12月盤點,兩相抵消,會差不多。這幾年產業生態已有改變,如2015年最好是第1季,前年也是,第2季和第3季向下,第4季再成長,有點兩頭高。

2015年有個現象,產業只要有涉及蘋果的都OK,其他都不行,日貿電比較分散,因此很穩定。

目前沒看到2016年明顯的好壞,PC產業早已走下坡,再下去影響小,雖然沒有明顯往上走的產業,但整體感覺應該持平。我覺得最壞時候已經過去,只是後面沒有跟上來的東西而已。

問:日電貿未來的成長動能?布局的重要市場?

答:大陸汽車相關產業有往上走趨勢,日貿電在當地布局往上走,主要以電動車為主。公司在兩年前開始對大陸汽車客戶送樣,只是汽車產業的承認周期較長,樣品從承認、到試產、到小批量產,需要較長的時間,2016年還不會看到效益,要等到2018年才會有明顯業績貢獻。

過去日電貿因為PC產業而成長,在幾年內就達到三倍的成長幅度。預期在2018年等到汽車布局發揮效益,會是下一個三倍成長。

日貿電的零件在電動車裏面有優勢,尤其汽車壽命約八年,這部分用到日商產品較多。現在較利基型的零件都有進入汽車供應鏈,包括鋁質電解電容和薄膜電容。

在汽車領域中,日貿電有充電樁、充電器到馬達充電器等五個區塊的生意,現在已有樣品被承認,有的則是進入小批量產階段,很有機會。

日商在大陸做生意,最擔心帳款難收的問題,這部分透過日貿電做會較有保障,加上日電貿是上市公司,風險承受力較強,比大陸代理商好。

問:如何看紅色供應鏈的威脅?大陸是否有急追且具殺傷力的通路商?

答:比較可怕的威脅是大陸。因為大陸廠商狼性較強,殺氣又重,賠錢的生意都敢做,目前大陸已有幾家通路商慢慢出來了。

大陸通路商在主動元件領域可以挑戰台廠,但被動元件沒有辦法,因為大陸喜歡做高單價的產品,例如半導體類,而當地的被動元件產品多是原廠自己賣,台灣的被動元件通路商還會領先一大段。

大陸廠商喜於尋求獲利快速翻倍的機會,這在半導體才有機會,被動元件卻必須要有耐心一點一滴累積,這是要賺管理財的產業,但他們沒有耐心做。

問:過去幾年通路商持續整併,日電貿策略相同,是否會沿續?

答:日電貿當然會持續併購下去。只要覺得合適就會併購,不會以被動元件為主,主動元件也會看。但主要會找低單價主動元件,會是像被動元件一樣,要在每個產業都用得到,產品生命周期也會比主動元件長。

-

日電貿董事長黃仁虎。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日電貿是國內最大被動元件通路商,目前主要經營團隊都是當年創業的老班底,三位創辦人雖是日商加美工出身,但學歷都與電子業最常見的電子電機或資訊等科系無關,投入電子業和創立日電貿可說是無心插柳,甚至可說是「好心有好報」,因此成就一輩子的事業。

日電貿董事長黃仁虎和副董事長周煒凌出身新聞系,前者畢業於政大,後者是世新,但兩人從未從事媒體業,至今都在電子業工作;總經理張世極是日文系畢業,一畢業就進日商佳美工上班。

黃仁虎畢業後至日本唸企管,與張世極相同,第一個工作就是到佳美工上班;周煒凌畢業後進入美商電子業,第二個工作轉到佳美工。

黃仁虎和周煒凌都表示,原本以為會在佳美工做到退休,當初會脫離佳美工創立日電貿,完全都是無心插柳。周煒凌說:「也可以說是好心有好報。」

因為在當年的創業環境下,現在檯面上的「電子五哥」,很多還在鐵皮屋底下生存,是日商眼中的「小客戶」,未必願意服務。

周煒凌回想起,當年有一天,「電子五哥」其中一家向他說需要電解電容器產品,當時他覺得,以這家客戶的產品應該用不到電容,一上門才發現原來是機器設備壞了,需要換零件,他乾脆直接送對方零件。

當時台商規模還小,黃仁虎、周煒凌發現是很好的機會,因此創業,專門服務中小企業,再一路跟著客戶長大。

雖然出身新聞,再轉而從商,但黃仁虎強調,無論好或壞,哪個行業都一樣,只要用心好好做,都不會差。

「用心做」和「凡事先往壞處想」正是黃仁虎工作和經營的精神。他在佳美工工作期間,一周上班六天,因為下的功夫夠,為後來的創業打好根基,也讓自己從創業的第一年起就沒虧過錢。

 

-

日電貿是國內上市櫃企業最大的被動元件通路商,創立23年來,沒有賠過一毛錢。這幾年跟著產業併購的腳步前進,陸續壯大營運規模,穩定朝年營收100億元目標邁進,並開始儲備下一個150億至200億元的能量。

日電貿有三位創辦人,分別是董事長黃仁虎、副董事長周煒凌、總經理張世極,都是出身全球鋁質電解電容龍頭日商佳美工(Nippon Chemi-con),因此公司是由佳美工的通路商起家。

日電貿創立時期,正好是台灣產業由成衣、製鞋、音響、電視轉進PC供應鏈的時代,帶動電源類產品的需求大增,對於鋁質電解電容器的胃納量變大,多出很多日商服務不到的客戶。

在當時環境下,日商服務的客戶以歐、美、日和台灣大廠為主,台灣中小企業不是重點,黃仁虎、周煒凌等人認為,台灣的強項是中小企業,市場潛力大,因此主動和佳美工談另創公司,為其打開中小型客群。

有了佳美工支持,日電貿在1993年1月成立。以當年的環境來看,鋁質電解電容器由日商獨大,是非日商不可的局面,因此日電貿在創業的第一年,全年營收達8,700萬元,獲利300萬元,首年就賺錢。

成立23年來,日電貿每年保持獲利成績,即使經歷多次金融海嘯危機,但無一例外,也從未減薪或裁員。

富貴穩中求 眼光精準致勝

黃仁虎說,日電貿一開始獲得二、三家客戶力挺,再慢慢擴散,從第一年賺300萬元,到第二年、第三年慢慢穩穩的經營,中間沒經過高潮起伏,也沒有大起大落。

日電貿一路在穩健中成長,原廠佳美工的全力支持功不可沒。黃仁虎說:「佳美工是非常、非常、非常好的夥伴。」他一連用了三個「非常」。他在佳美工上班14年,加上後來代理產品23年,雙方累積長達37年的情誼。

周煒凌說,通路商與原廠彼此信賴關係很重要,甚至比客戶還重要,包括供貨、產品價格都要獲得支持才能持續。他形容,一家客戶可以因為價錢談不攏,說走就走,但好的原廠卻可以讓你吃一輩子。佳美工對日電貿的要求很簡單,只要不與他們原來的客戶有衝突,全部的市場和客戶都歡迎日電貿去打拚。

由於通路商賺的是管理財,尤以產品單價低、品項繁複的被動元件最明顯,加上對原廠下單要比客戶多出一個半躍至二個月時間,風險來自存貨,預判市場的眼光必須比原廠更敏銳。

創業過程中沒有大風大浪,公司的成長茁壯策略,是日電貿創業團隊最重要的問題。黃仁虎說,13年前股價剛上市時,日電貿營收規模是10億元、淨利4,900萬元、股本2.4億元,當年創業團隊心中曾有年營收100億元的夢想。

但他們當時想的是100億元營收中,有60億元來自鋁質電解電容本業,40億元來自其他部分。沒想到13年後,年營收已超過80億元,但本業只貢獻30億元,不增反減,其餘是新代理的其他產品和併購所得。

計劃性增肥 公司愈做愈大

在危機意識下,並為追求成長,日電貿與大聯大等半導體通路商的腳步一致,走上併購之路,五、六年前起有計畫的「養胖」自己,以年增兩成的速度,逐步將資本額擴增逾一倍,目前已超過16億元。

在增資預備動作陸續到位後,日電貿相繼併購石英元件、電池通路商仕野,並自大聯大旗下友尚手中買下力垣,取得三星電機(Semco)MLCC和億光LED的代理權。

黃仁虎說,要吃別人之前,自己要先有本錢,如果沒有五、六年前的增資準備,就算遇到好標的也買不下,今天回頭來看,當年這個決策相當重要,否則現在仍是年營收不到30億元的廠商。

除營運擴增外,黃仁虎更說:「併是一定會併,而且我會積極去做,不管是我併別人,或別人併我,都沒有關係,只要公司會存續,就會變大,找個富爸爸也行。」

日電貿大事紀

1993 公司成立,主要代理銷售NipponChemi-con的電解電容器

1995 取得日本松下電子零件的經銷權

1999 合併青電社股份有限公司

2001 轉投資仁電貿股份有限公司

2002 向櫃買中心申請登錄興櫃股票

2003 取得崇貿科技半導體產品的販賣權

股票正式掛牌上櫃

2004 取得達晶半導體產品販賣權

2007 陸續購買仕野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股票正式掛牌上市

2014 發行新股1萬4,366餘張普通股,受讓力垣股東所持有的力垣公司股份2萬2,986餘張,換股後持有該公司股權比例95.4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