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杭州“大熊貓”吃進1018噸舊衣物說好用於慈善,捐出去的卻不到一成
擺放在小區內、此前被宣傳回收廢舊衣物用於公益的“大熊貓”
2
擺放在小區內、此前被宣傳回收廢舊衣物用於公益的“大熊貓”

  杭州“大熊貓”吃進1018噸舊衣物說好用於慈善,捐出去的卻不到一成

  市民:我們的好心被別人當成賺錢的行當,感到寒心企業:是媒體和大眾過度放大了“大熊貓”的慈善意義

  就在前一天,杭州出現了一件讓公眾感到憤怒的事:杭州一媒體記者將追踪器放入捐贈衣物中,並一路追著信號發現,原本說運往餘杭分揀的衣服,卻被送去江蘇太倉港收舊衣物的倉庫,倉庫老闆則明確告知,他是專門花錢收舊衣服用於再出售的。也就是說,民眾捐給“大熊貓”的衣物並未用於做慈善。

  回收衣物用於慈善的“大熊貓”,竟然將回收衣物用於買賣,並從中獲利。有網友表示:“這是赤裸裸的欺騙。”對於企業打著慈善的名號,乾著從中獲利的勾當,昨天,記者進行了調查。

  [ 統計數據 ]

  收到1018噸舊衣物,捐出去的不到一成

  這裡所說的“大熊貓”,全名叫“大熊貓舊衣回收桶”,是由杭州市城管委、市民政局、環保組織綠色浙江以及廢品回收公司聯合發起的舊衣回收再生利用項目,號召居民將家中的廢舊衣服放進“大熊貓”箱體。“大熊貓”首次出現在市民視線裡,是在2014年5月,直到去年年底,杭州市區及臨安相繼安裝了1720個“大熊貓”。

  “大熊貓”的娘家是杭州申奇廢品回收再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申奇公司),公司副總李震介紹,有了“大熊貓”以後,廢物就利用起來了,廢舊衣物主要有捐贈再使用和再循環兩種用途。記者還了解到,申奇公司的廢舊衣物回收點設在餘杭崇賢。

  此前宣傳的是:對於可以捐贈出去的衣服,經過洗滌、整燙、消毒、打包等環節,每個環節都配備專人。其他破舊的不能穿的,一部分經過洗滌後,由回收點的工人手工操作,製成拖把、抹布等生活用品,並以一定比例反饋給社區;還有一部分進行“開花”處理,即將廢舊衣物打碎成棉纖維,再次成為紡織原料,並與相應的企業合作進行循環利用,加工成汽車隔音墊、沙發填充物、毛氈、無紡布等產品。然而,就在昨天,記者了解到,申奇公司從201​​5年至今收到衣服1018噸衣服,捐出去的僅有7萬多件,僅佔總量的5%到10%。

  [ 市民看法 ]

  寒心自己的滿腔熱血成了他人牟利工具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了位於杭州江乾區的一個新建小區,一進小區,記者就看到了站在門口的“大熊貓”,也許正好是上班時間段,在記者採訪期間,並沒有市民前來投遞廢舊衣物。不過,當記者說明來意之後,一旁跳廣場舞的市民都七嘴八舌地和記者聊了起來。

  “來宣傳的時候,都說把廢舊衣物放進'大熊貓',然後捐給貧困山區,我們都覺得這種方式很好,就配合著做公益,想儘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真沒想到……”小區居民李大媽告訴記者常會將沒穿過幾回的衣服放進“大熊貓”,而且為了表示尊重貧困山區的民眾,每次都會洗乾淨疊整齊打包,沒有想到,自己的滿腔熱血成了他人的牟利工具。

  一旁的陳大伯也說,看到新聞後當場就打電話告訴女兒,讓她以後別往“大熊貓”裡投衣服了,“因為我們的好心被別人當成了賺錢的行當,他們舉著公益的'大旗',卻做著見不得光的事,實在讓人寒心。”

  期待如果轉售的收益再用於公益也未嘗不可

  在大家怒斥“大熊貓”回收廢舊衣物轉賣的不當行徑後,一旁的陳女士說出了不一樣的看法。“現在條件好了,一般穿過的衣物再轉贈他人的佔極少數,要是不放進'大熊貓',最後的結局大多也是進入垃圾場,或者是賣給收舊衣服的,確實比較可惜。 ”陳女士說,申奇公司這種轉售的做法肯定是不對的,但如果有關部門進行監管,將轉售後得到的收益用於公益活動,相信公眾同樣會認可。

  葛先生也與陳女士看法相同,他表示,對於公益活動,政府有關部門有權監督、管理,但這一過程必須公開、透明,讓老百姓知道,自己的愛心最終獻到了哪裡,“這個活動是城管部門和民政部門發起的,那麼,這些相關部門可以組織一部分力量,對這些衣物去向作抽查並最終統計。”

  [ 申奇公司 ]

  媒體和大眾放大了“大熊貓”的慈善意義

  “大熊貓”一直是以極其正面的形像出現在公眾面前,短短一天之間,這些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麼,作為“大熊貓”的娘家——申奇公司,有何表態?昨天,申奇公司表示,他們已經看到了媒體的報導,並說了三件事:第一,江蘇太倉港並沒有其公司的分揀中心;第二,來“大熊貓”這裡取衣服的、印有“遠燦貿易”字樣貨車的公司,與其有物流合作關係;最後,“大熊貓”回收的衣物中,確實有部分進行了買賣。

  記者還了解到,從2015年至今,“大熊貓”收到的廢舊衣物1018噸,捐出去的僅有7萬多件,僅佔總量的5%到10%。與此同時,申奇方面還表示,公眾把衣服放進“大熊貓”桶不一定能全部捐助,八成新的會捐,其他的會進行再生循環利用,這個區分標準也是申奇公司來定。與此同時,申奇公司還稱,是媒體和大眾過度放大了“大熊貓”的慈善意義。

  負責人髮長微博“致歉”,網友“不買賬”

  同樣是在昨天,自稱申奇公司衣物項目主要負責人之一的李康,在微博上公開發了一條長信息,洋洋灑灑千餘字,主要總結了三大塊內容:一是闡述“大熊貓”的來歷與建立之初的辛勞;二是表示企業確實需要賺錢的;第三塊內容為舊衣物進填埋場還不如企業搞資源回收利用,也是為社會做的貢獻。

  李康在文章中提到,公司確實存在管理不足,最後一段他是這樣寫的:“我們企業在回收不夠規範化、後續不夠公開化等問題上,我李康,項目負責人之一深感抱歉。是我們工作上的問題,帶來了越來越多人的質疑,但是這種模式,請大家不要太多地質疑或全盤否定,這也是許多發達國家的做法。”

  不過,對於這樣的說辭,網友似乎並不買賬。“這個說明通篇為自己開脫,對應該承擔的責任輕描淡寫,不行。”網友“馬二”直截了當地表示。網友“妍妍愛小丫”認為,回收資源進行再利用無可厚非,就像賣廢紙一樣,每一方都在“賺錢”,但問題的關鍵在於,宣傳時說“回收衣物為了做公益”,而當公眾捐出衣物後,又表示“只是回收利用,我也想賺錢”,這明顯就是欺騙。

  [ 部門聲音 ]

  城管稱只關注衣服回收量民政局承認監管不力

  利用“大熊貓”回收衣物搞公益,一開始是由杭州市城管委、市民政局、環保組織綠色浙江以及廢品回收公司聯合發起的,而理想和現實之間如此大的差異,作為發起部門肯定不能坐視不管。昨天下午4時,申奇公司負責人以及上述相關部門召開了一場懇談會,面對媒體,解答疑問。

  城管委回應稱,2014年,因為愛心企業介入公益項目比較少,而申奇公司答應解決佈點、設備等問題,因此牽頭搭建平台,推進垃圾源頭減量。起初,申奇在100個小區試點,免費的。每個月申奇公司會報給城管委收進來的衣服有60噸~70噸,近期多一些,有100噸~150噸,但沒有核實。城管委表示,他們的職責是關注因為衣服回收導致垃圾減少的量,僅此而已。

  針對媒體提出的經營行為和慈善行為不能分割時誰來監管的問題,申奇方面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稱,民政部門會監管,不過,對於此說法,民政部門否認了。市民政局承認監管不力,然而,該局表示,他們只管捐贈出去的衣服,至於老百姓捐進“大熊貓”裡的衣服到底去哪裡了,他們不管。

  環保組織綠色浙江的負責人江忻浩說,項目啟動時,他們曾和申奇公司達成了經濟協議,每公斤收0.4元,在2014年8月之前收到了3000元錢,用於“大熊貓”桶的鋪設。記者馬佳麗文/攝

(責任編輯:鍾慶輝UN66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