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產業大躍進 台灣相關供應鏈誰吃到大餅
【作者 /江言野】
 
伴隨著消費者對於智慧型手機相機鏡頭的功能要求愈來愈高,安全監控的應用範圍愈來愈廣,自駕車必須搭配更多的取像鏡頭來協助判斷路況,醫療應用更是由遠距醫療到內視鏡的開發都需要應用到取像鏡頭,當紅的虛擬實境(VR)眼鏡必須搭配取像鏡頭來避免使用者受傷,擴增實境(AR)眼鏡更是要求同時裝置取像鏡頭及顯像鏡頭,取像鏡頭用來擷取週遭環境,顯像鏡頭則可以將週遭環境及晶片運算結果顯示在擴增實境眼鏡上。有鑑於取像鏡頭的應用愈來愈廣泛、普及,本文將分2個部分來分析鏡頭產業的發展。

鏡片與鏡頭:要組裝一套取像鏡頭必須要先生產鏡片,當今業界最常使用的鏡片材質一個是玻璃、一個是塑膠,玻璃的好處是透光性高且使用的年限相對較長,不會像塑膠鏡片有可能因為長時間使用而產生變色、變質。

但是玻璃的熔點相對較高,生產用的機台及模具使用壽命較短,大量生產仍有效率較差的疑慮,塑膠鏡片隨著塑膠射出的產業及工法發展突飛猛進,已經可以解決透光性較差的問題,加上塑膠鏡片可以滿足智慧型手機業這對於薄化的需求,也因為可以生產更薄的塑膠鏡片,所以可以透過更多片鏡片組裝的模式來對鏡頭進行最佳化。

舉例來說,大立光幫忙蘋果iPhone7開發的鏡頭已經採用了6片塑膠鏡片的解決方案,可以提供廣角攝影、高解析度攝影等功能。

有了鏡片之後,透過自動化及線上工人協力將多鏡片加以組合,由於取像鏡頭就像人類的眼睛,一旦生產過程沾染到灰塵、粉塵,取像鏡頭以後拍出來的相片也都會在取像鏡頭沾黏到灰塵、粉塵的地方顯現黑影,因此製造環境必須保持在無塵室當中,此外鏡片與鏡片之間的組裝對於取像鏡頭的成像效果也有決定性的影響,因此鏡頭組裝所能夠容許的誤差相當有限,若是誤差過大就好像是人們戴上不符合需求的近視或是老花眼鏡一樣,看到的畫面會非常模糊,因此機器及人工的檢測也相當重要。

 

大立光仍為大贏家

 

國內科技產業供應鏈:由於鏡片與鏡頭產業需要對於塑膠射出、精密組裝及檢測等設備做出投資,所以初期也算是資本密集的產業;中後期則需要開發模具、鏡頭設計及精密組裝及檢測的能力,可說是必須跨產業的能力,加上許多製程都沒辦法用科學計算的方式來計算投資報酬,而必須仰賴所謂的老師傅的經驗來判斷,這樣的產業現實表現在上市、上櫃公司,除了已經掛牌的鏡片、鏡頭廠商家數有限之外,已經掛牌的廠商中也呈現一家大立光獲利超過其他所有廠商獲利的總和數倍之多。

 

 

【完整內容請見《非凡商業周刊》2014/4/29 No.98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