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7 18:39聯合報 記者蕭雅娟/台北即時報導

蘋果供應鏈檢測儀器大廠德律科技(3030),前高階經理人林進源、林士閔,涉嫌挖走FTC(組裝電路功能測試機)生產線,把蘋果、Google所屬Nest Labs公司訂單,轉移到大陸振云公司,導致德律至少損失新台幣2439萬餘元。士林地檢署日前偵結,全案依證交法特別背信罪、營業秘密法、著作權法,分別起訴林等16人。

 

林進源是德律FTC部門最高主管,也是德律在大陸百分百轉投資德律泰公司的副總,全權負責德律泰營運,就近負責富士康、廣達、和碩、Nest公司技術服務,年薪上看9百萬元。FTC資深經理林士閔,負責了解蘋果等客戶需求,及整合台灣、大陸、治具3方資源,年薪約有7百萬元。

 
 

 

起訴指出,林進源和林士閔貪圖利益,利用職權全數委由大陸振云公司,代理FTC治具代工,並2014年8月間,利用親友在薩摩亞設立境外公司Trantest公司,英文名竟和振云相同,用以魚目混珠,承接振云對蘋果的美金報價訂單。

 

檢方調查認為,林等16人透過電子郵件,讓蘋果、Nest公司等大客戶,誤以為Trantest公司是德律的子公司,「從中作梗」逐步轉移訂單,把FTC產品製作方法、技術、訂單等營業秘密資訊,「洩露」給振云公司使用,搶走整條FTC生產線。

 

檢方指出,林以振云接人民幣訂單、薩摩亞公司接美金訂單,侵害德律公司FTC整條生產線營收利益,至少造成德律訂單損失76萬2286元美(新台幣2439萬2152元)。

 

林進源、林士閔再夥同從德律離職或在職的專案經理、工程師,成立僑利、帝倫公司,當作振云公司在台灣據點,振云則是唯一客戶。2017年5月26日調查局搜索帝倫,直接在賴姓工程師辦公桌上,查獲1本德律科技公司的電路圖。

 

檢方指出,振云原本是德律的代工廠,並無實際技術,因此林等人涉嫌找訴外人彭姓工程師「賺外快」,電郵請託彭,把MCU控制板電路圖,轉換為電路板佈局圖,工程師再稍作更改檔案名稱、版本日期,提供給振云使用。

 

中華工商研究院檢測比對報告顯示,林等人及振云公司有重置德律公司電路圖,相似度高達9成。林等人否認犯行,辯稱電路板等營業秘密是蘋果等客戶給的,但卻拿不出證據證實。

 

2015年初,林向德律負責人陳玠源佯稱,蘋果商業策略轉變,基於成本考量,直接向大陸振云下單,未來不再下單德律「已無法挽回頹勢」。2016年5月林進源遭解僱後,到振云擔任總經理;同年3月林士閔離職後,則擔任僑利、帝倫實際負責人。

 

檢方認定,林進源、林士閔涉犯證券交易法特別背信罪,依法起訴,其餘賴等工程師及專案經理共14人,則分別洩漏料件承認書等機密文件或提供電路圖給振云公司,依照營業秘密法及違反著作權法起訴。

 

 

中時

上市公司德律科技3年前爆發高階幹部離職,連帶影響「組裝電路板測試機」的銷售,股價應聲下跌,但經檢察官從離職員工轉成立的公司內搜出德律公司的研發的電路圖,並從電子郵件還原,發現時任大陸區副總林進源、台灣區經理林士閔等人蠶食鯨吞德律的客戶,導致德律損失2439餘萬元,認定林等16人涉犯違反證券交易法背信罪、營業秘密法、著作權法等罪。

 

 

 

德律科技生產FCT「組裝電路板自動測試設備」,佔公司3分之1的產量,15年前供應美國蘋果公司產品,大陸則由百分之百轉投資的德律泰公司出貨,客戶包括富士康、蘋果電腦、Google的子公司Nest、富士康、廣達、和碩,生產線經理林進源年薪900萬,同時也是大陸區的副總,負責FCT整條生產線。

 

 

 

2014年間,林與林士閩、蔡進華等人找媽媽、小舅等親戚共組「紙上公司」,在薩摩亞成立一間英文名與大陸代工廠「振云公司」同為「Trantest」的公司,利用還在德律任職時的機會,告訴蘋果公司等客戶,未來改與薩摩亞這間紙上公司簽約,而蘋果公司被林等人魚目混珠,以為德律公司更換名字而已

 

 

 

但林進源卻德律負責人陳玠源,大陸生產線難以抵擋紅色供應鏈,訂單都被原本代工的振云公司搶走,未來蘋果不會下訂,且無法挽回此等頹勢。

 

 

 

振云公司本無力供貨,林等人將德律花了多年研發的電路圖偷偷複製,製作近9成相似的電路板,讓振云公司能順利交貨,並在台灣成立公司另一間公司,讓原本FCT產線上的工程師、專案經理等人任職上班,林等16人陸續在2016年年初到年底離職,轉而任職在新成立的公司,客戶都是原本的德律的蘋果電腦,林進源則擔任大陸振云公司總經理。

 

 

 

德律公司則根據林等人歸還公司的電腦,還原電子郵件,發現與蘋果電腦等客戶溝通信件,對話內容吃裡扒外,還向富士康申請入廠證,都是以德律公司名義,並將電路圖等製作成電路板並賣給蘋果,貨款都進入振云公司,檢囑託工研院鑑定,發現電路圖與德律的產品有9成相同,認定由違反著作權法。

 

 

 

但林等人均否認犯案,辯稱在林等人在台成立的公司桌上搜出德律的電路圖,是從蘋果電腦那邊取得,但又提不出取得證據證明,檢察官認定,台灣科技大廠研發的技術遭到五鬼搬運,轉移到其他公司去對公司傷害很大,而德律稱損失高達50億,檢方依背信、營業秘密法等罪起訴林等16人。

(中時 )

 

 

 

德律說明「高階主管帶著iPhone7訂單叛逃」報導內容
(105/10/26 16:55:30)
證交所重大訊息公告

(3030)德律-澄清105年10月26日媒體報導

1.事實發生日:105/10/26
2.公司名稱:德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本公司
4.相互持股比例:不適用
5.傳播媒體名稱:中時電子報及壹週刊
6.報導內容:兩名高階主管帶著iPhone7訂單「叛逃」,導致德律營運受到衝擊,...。
7.發生緣由:不適用
8.因應措施:
1.本公司已主動依法採取行動,維護股東和員工權益,依法本公司有保密的義務。
2.本公司財務健全,營運正常。
9.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壹週刊】

2016年10月27日12:53 蘋果iPhone 7概念股德律科技(3030)名氣不如鴻海響亮,但在iPhone的供應鏈中,德律可是檢測儀器大廠,100隻iPhone手機有90隻經過德律檢測儀器的檢驗。但德律今年可沒佔到iPhone 7便宜,iPhone相關營收衰退99%,江山全毀,主因正是兩名高階主管帶iPhone 7訂單「叛逃」,自立門戶,但不知情的小股東卻傻傻抱股,估計已賠4000萬元。三星Note7手機自燃,推升iPhone 7銷量長紅,蘋果總公司追加產量,台灣供應鏈笑呵呵,相關概念股股價相繼反映,唯獨機具測試大廠德律股價不漲反跌。德律這間公司股本不過二十三億元,在一千多家上市櫃公司中實屬小型公司,但在iPhone測試機具上的供貨量高達九成,原本穩居一哥鰲頭,但看看德律今年的營運表現,一哥風範消失殆盡。從一月開始,德律營收就以跳水姿態下滑,幾乎每個月營收衰退幅度三成至六成。根據德律董事長陳玠源五月給員工的信件中提到,二○一五年德律在FCT(Function Test,功能測試)的產品線全年營收為一○‧五億元,但是今年前四月,FCT產品線的累計營收竟然只有一千萬元,與iPhone相關的營收衰退達百分之九十九,衰退幅度前所未見。本刊接獲德律股東投訴,德律兩名高階主管自立門戶,成功搶走iPhone7這個重要訂單,不僅旺季不旺,而且還月月大幅衰退,但德律經營階層對內安撫員工,對外卻三緘其口,也不做重大訊息,令小股東們投訴無門,只能眼睜睜看著股價直直落!就在五月二十四日、五月三十日,德律董事長陳玠源分別發出重大人事公告及對員工的內部信件,除了說明高階主管解職原因外,陳玠源對全公司員工發出了一封信,內容說明是FCT產品線已經被兩位遭解職員工掠奪,並且將蘋果公司原本下給德律的訂單,直接跳過德律,轉而下單給德律在大陸的代工廠「振云公司」。本刊詢問德律代理發言人、財務長陳冠元,他證實德律確實在五月下旬發布人事公告及董事長公開信,但是對於遭解職員工搬走半數營收一事,陳冠元數度以:「這件事已經進入司法程序,依法必須保密。」回應,不願表示意見。〈潘以泓〉

 

 

德律 105年第3季綜合損益表,每股盈餘0.27元
(105/10/27 14:07:30)
德律(3030)  105年 第3季 綜合損益表
民國105年第3季 
單位:新台幣仟元 
會計項目 105年第3季 104年第3季 105年01月01日至105年09月30日 104年01月01日至104年09月30日
  金額 % 金額 % 金額 % 金額 %
營業收入合計 729,759 100.00 1,587,565 100.00 2,448,138 100.00 4,047,891 100.00
營業成本合計 336,971 46.18 775,842 48.87 1,101,516 44.99 1,908,590 47.15
營業毛利(毛損) 392,788 53.82 811,723 51.13 1,346,622 55.01 2,139,301 52.85
營業毛利(毛損)淨額 392,788 53.82 811,723 51.13 1,346,622 55.01 2,139,301 52.85
營業費用                
  推銷費用 173,803 23.82 255,878 16.12 522,401 21.34 643,726 15.90
  管理費用 29,062 3.98 19,228 1.21 92,426 3.78 107,715 2.66
  研究發展費用 83,537 11.45 110,379 6.95 259,259 10.59 285,208 7.05
 營業費用合計 286,402 39.25 385,485 24.28 874,086 35.70 1,036,649 25.61
營業利益(損失) 106,386 14.58 426,238 26.85 472,536 19.30 1,102,652 27.24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其他收入 11,869 1.63 6,064 0.38 23,897 0.98 24,179 0.60
  其他利益及損失淨額 -41,197 -5.65 102,605 6.46 -60,990 -2.49 75,358 1.86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合計 -29,328 -4.02 108,669 6.85 -37,093 -1.52 99,537 2.46
稅前淨利(淨損) 77,058 10.56 534,907 33.69 435,443 17.79 1,202,189 29.70
所得稅費用(利益)合計 12,558 1.72 107,056 6.74 79,942 3.27 236,379 5.84
繼續營業單位本期淨利(淨損) 64,500 8.84 427,851 26.95 355,501 14.52 965,810 23.86
本期淨利(淨損) 64,500 8.84 427,851 26.95 355,501 14.52 965,810 23.86
後續可能重分類至損益之項目:                
  國外營運機構財務報表換算之兌換差額 -19,520 -2.67 27,332 1.72 -35,350 -1.44 9,567 0.24
  與可能重分類之項目相關之所得稅 484 0.07 4,646 0.29 -2,207 -0.09 1,626 0.04
 其他綜合損益(淨額) -20,004 -2.74 22,686 1.43 -33,143 -1.35 7,941 0.20
本期綜合損益總額 44,496 6.10 450,537 28.38 322,358 13.17 973,751 24.06
 母公司業主(淨利/損) 64,500 8.84 427,851 26.95 355,501 14.52 965,810 23.86
 母公司業主(綜合損益) 44,496 6.10 450,537 28.38 322,358 13.17 973,751 24.06
基本每股盈餘                
  繼續營業單位淨利(淨損) 0.27   1.81   1.50   4.09  
 基本每股盈餘 0.27   1.81   1.50   4.09  
稀釋每股盈餘                
  繼續營業單位淨利(淨損) 0.27   1.81   1.50   4.08  
 稀釋每股盈餘 0.27   1.81   1.50   4.08  
資料來源:交易所公開資訊觀測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