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6-12-05

◎歐陽書劍

「有時候,我們不知道錯在那裡,只好隨便找個代罪羔羊」,證所稅曾經是股市成交量低迷的代罪羔羊,幾番風雨後如鬧劇一場散去,成交量卻仍每況愈下。如今為了挽回或許已經追不回的交易型態,所得稅、證交稅又被搬上遊說的檯面。這種單點式的稅制檢討,不僅以所得分配為代價,也將徒勞無功。

  • 本報資料照(記者王藝菘攝)

    本報資料照(記者王藝菘攝)

股市成交量屢創低點,引來擔憂,「量先價行」的情況雖遲未發生,不過成交量太低的流動性風險,以及企業籌資管道的維持,仍令人有所疑慮;當持股不易賣出,自然影響投資意願,也難以發現股票的真實價值。但解決問題,總要先知道是否有病、病在那裡,才有辦法對症下藥。

金融海嘯前的二○○七年,不包括櫃買市場及TDR在內的台灣股市市值有六千多億美元,年成交量在一兆美元左右,二○一五年市值增為七千多億美元,但成交量卻減為六千三百億美元,下降三成多,這是隱憂。只是最近十年來,各國股市市值多有增長,股市成交金額不增反減居多,顯非單一國家所獨有的現象。

二○○七年紐約證券市場成交金額幾達三十兆美元、倫敦約為十兆美元、日本六兆五千多億美元、上海四兆美元、香港及韓國都是二兆多美元、新加坡接近四千億美元,在金融海嘯後成交量大都下降,未回到高點。

根據金管會統計,二○一五年,香港、韓國股市成交量雖與二○○七年相當,上海甚至大增五倍,但股市長期低迷的日本減少一成多,而市值由十五兆美元增加至十八兆美元的紐約股市,成交量大減至十七兆五千億美元,不及二○○七年的六成,倫敦成交金額僅餘二.六兆美元,剩下不到三成,新加坡二千億美元左右,也只有二○○七年的五成多。今年前九個月各國的股價迭有表現,但交易更見低迷,上海全年可能不及去年的一半。

因股市成交金額和市場規模有關,依周轉率觀察流動性更為適當。各國股市周轉率雖因市場型態而有不同,但也一樣多呈下滑現象。紐約股市周轉率在二○○八年的高點為二四○%,二○一五年不到九十六%,二○一五年台灣的周轉率也減為七十七%,而香港則不到六十%、新加坡少於四十%,中國大增至四○○%,不過今年將回落至二○○%上下。

個別國家經濟環境和交易習慣、型態都會影響成交量,但造成共同現象也有相似的原因。央行總裁彭淮南就曾經指出,全球低利環境下,部分發放高現金股利的股票受到青睞,資金停泊後不再離開,這種股票債券化現象,使得成交量下降,各國皆然。

大環境確實形成限制條件。股票與債券分屬性質不同的投資工具,債券獲利穩定,股票投資報酬率一般較高,價格波動的風險也高,使風險偏好及趨避者各有所好。不過過去幾年利率走跌,長期持有債券不易獲利,資金轉至股市後,投資標的間的分野漸漸模糊,因此連風險敏感度最高的各國央行,也紛紛投入股市,長期持有績優股票。

想要提高股市成交量,有待經濟好轉,當利率開始穩定回升,股市波動幅度加大,股債市的條件就可能翻轉,但這樣的關係也不一定存在;而個別國家可以進行的改善措施,主要還是在市場的鬆綁。鼓勵極短線的投機風潮,不易換回交易量的大幅回升。

股市為提供企業「完善便利的籌資管道」而存在,流動性很重要,但主管機關切勿以股市之名,惡化了分配,卻又達不到活絡股市的目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