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3 出處:財訊雙週刊 第 532 期 作者:洪綾襄

 

「我們都是看了媒體和吹哨人的爆料,才慢慢把當年那些事情拼湊起來,」一位經手過三寶與永豐金其中幾筆交易的中階經理人感嘆萬千。疊床架屋的境外公司架構、說不出哪裡怪的客戶關係、長官莫名的主動關切案件,過程中受過金融專業養成的他不是沒有質疑過,但從徵信、法務、授信審查、常董會,章一個一個蓋下去,錢就這麼一筆一筆流出去,直到現在他才了解,自己不過就是派系鬥爭中的一枚棋子,「而我們幫財團家族做這些事,真的一點好處都沒拿到。」

永豐金的前身建華金控,成立於2002年,可說是集眾多家族財團之大成。當時建華的大股東有建弘證券的洪敏弘家族,以及華信銀行盧正昕、潤泰尹衍樑等,而當時兼任北商銀董事的何壽川,也參與了華信的創始投資。

作風強悍霸氣的盧正昕在國內外業界赫赫有名,自行募集了100億台幣要做銀行,還找來許多花旗班底共同奮鬥、敢要敢給,把華信從新銀行末段班,一路拉拔成「小花旗」。

曾是金融業的「小花旗」
引進北商銀,開始「學壞了」?

○四年起,何壽川從市場上大舉購入建華金股票,入主董事會,逼走洪敏弘,再以建華金併入北商銀,○六年,將建華金控更名為永豐金控,完成了他的金控大夢。

過去建弘證券和華信銀行雖然風格迥異,但盧正昕和洪敏弘倒是各擁利益,相安無事。不過,引進北商銀後,衝突漸漸浮上台面。北商銀前身為台北中小企銀,歷史悠久,股東家族背景更深厚,除了有連戰、新光吳東進、台新吳東亮、駱錦明等財團家族之外,也有如陳金萬、李良吉等從專業經理人晉身為主要股東。

一位建華體系出身的經理人透露,當年何壽川合併北商銀後,起用原本是盧正昕首席大將、建華銀總經理陳柏蒼,並從開發金重金挖角張晉源、蕭子昂、莊銘福等有外商投資銀行背景的青壯大將,以制衡盧正昕。

○七年,永豐金投資結構式投資商品(SIV)大虧近百億元,開發派趁機與北商銀派聯手,迫使執行長盧正昕下台。而張晉源也從此成為何壽川的首席客卿,若非鼎興案,十年來他在何壽川心目中的地位無人能撼動。

今天的戰友,就是明天的敵人。開發派得勢後,也不斷從外資界引進作風積極的新血,例如萬事達卡前總經理江威娜、花旗金融交易處前副總裁莊建發等,最強盛時期,規模曾躋身民營金控前五大,北商銀派只能屈居邊陲或內部,如營運總督導陳佳興,為何壽川的家臣。最能忍的游國治,過去都由著張晉源等在外主導,但他藉著身為何壽川同學的身分,一直占著最重要的位子──銀行常董會主席,所有放款都由他經手。

 

何壽川大權在握
醜聞年年爆 人才大折損

只是好景不常,往後永豐金幾乎連年爆出負面新聞:一二年,永豐金證因承銷頂新TDR退佣作假帳,莊銘福等證券高層遭起訴;一三年TMT(台灣海陸運輸集團)聲請破產,永豐為其第四大債權銀行,損失慘重;一四年,永豐銀不當銷售TRF(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遭重罰,總經理江威娜交出總座;一五年,被服貿卡住兩年的工行參股永豐銀案終告破局,主導的外商派遭冷凍,人事再次大風吹。一六年,鼎興超貸案、一七年,三寶超貸案,又折損一批高層。

別的不說,總經理8年就換了5個。張晉源最得力助手、商品總督導陳亭如,擁有加拿大特准會計師執照,很得董娘張杏如信任,手下的電子金融處是全金控投資最多、最受矚目的單位,但去年也隨之失勢。據說現在她連報34元的帳都會被刁難。

一位曾為永豐金控高階經理人坦言,歷經多次整併的永豐金控人員構成複雜,各方勢力互有忌憚,不清楚彼此在做什麼案子、做到什麼程度,只有何壽川一人知道全貌,他又大權在握,他說的才算數,而不是專業分工、相互監督制衡。「所以他們才會說,這些都是何董要做的,」他說。

他也批評,製造業出身的何壽川也只想壓低成本、要求短期獲利,導致內部計價過於強調績效導向,不管做什麼業務,都要有業績進來就好。但事實上,金融業的風控不是採購電腦設備就好,好的風控人才是很昂貴的。「何董只看數字,在內控上又不像中信或國泰那樣尊重專業,才會一直踩雷,眼睜睜看著玉山金超越我們,」他很是感慨,「歸根結柢,就是公司治理和危機處理能力出了大問題。」

下一步怎麼走?
「辜仲 」與開發金模式」最可能

如今隨著何壽川被解職,游國治、陳佳興等多人涉案,董事長夫人張杏如隨時可能因為關係人交易而遭起訴,永豐金幾乎已成權力真空的狀態。但董事會也風波未平,原本邱正雄已回鍋接金控董事長,銀行也選出新董事林妙貞,但一次董事會後,林妙貞不到兩天便請辭,隔週邱正雄也宣布他的階段性任務已完成,待董事會通過後,他便會請辭上任不到兩週的董事長職位。

儘管邱正雄強調該人選已確定,且在金融界深具聲望,但由於兩位董事接連請辭,外界揣測可能是兩人進董事會後才發現又有地雷,一位內部人士觀察,永豐現在群龍無首,張杏如對內急於掌權整頓,卻未能服眾,只好頻頻用場外放話操作美國子行案,以混淆批何的輿論。邱正雄重情義但性格謹慎,加上日前總統蔡英文罕見地語出重話,直指金管會發新聞稿「肯定」邱正雄回任永豐金董事長是「自我角色認知混淆」,再不脫身恐陷泥沼,當然是走為上策。

 

永豐金吹哨人張晉源:我活在楚門的世界

天下雜誌626期 陳一姍 盧沛樺 2017-07-04 天下雜誌626期

陳一姍
    盧沛樺

2017-07-04 天下雜誌626期 陳一姍 盧沛樺 2017-07-04 天下雜誌626期

天下雜誌626期 陳一姍 盧沛樺 2017-07-04 天下雜誌626期

永豐金前董事長何壽川遭收押,永豐餘百年家族岌岌可危。打開潘朵拉盒子的,是何壽川過去8年最信任的人。台灣史上最高層級的吹哨人張晉源,在家族金控分走半邊天的台灣金融界,掀起玉石俱焚的戰爭,能換來金融從業人員的尊嚴嗎?

 
 

2016年11月25日晚間,已過9點,永豐金控不尋常地連發出14則重大訊息。更不尋常的是,其中7則都與同一個人有關──永豐金控財務長兼永豐銀行總經理張晉源。

那一夜,這位曾是永豐金控頭銜最多、薪水最高的經理人,被拔除了永豐金控財務長、銀行總經理、董事、中國子行董事、證券董事、人身保險代理人董事、金控發言人等7個職務,變成一位沒有任何業務的資深副總經理。

「肯定其在銀行總經理任內的表現,但為使其專心處理繁瑣司法事務,公司董事會做出調整職務的決定,」永豐金控新聞稿一字一句輕描淡寫。

司法案件是指去年永豐金遭鼎興牙材詐貸案,偵訊後張晉源以300萬交保。

表面上「合理」的安排,看在熟悉張晉源與永豐金董事長何壽川關係的人眼中,卻怪異到極點。

為何壽川工作才9年,張晉源卻已是他的頭號愛將?何壽川信任他,2015年甚至讓他出任家族投資公司的法人代表,擔任王國的核心——永豐餘控股監察人。就連跟了何壽川超過30年的老臣游國治,都沒有這種待遇。

誰也沒想到,這個深夜的人事令,在半年後,造成近10年台灣金融家族版圖的最大變化。

頭號愛將,打開潘朵拉的盒子

6月16日檢調搜索永豐金與永豐餘,18日法院裁定何壽川收押禁見,19日金管會立刻拔除其董事長職務。

扳倒何壽川的,正是半年前,被他拔除7個職務的張晉源。

過去半年,在媒體、金融界、監理官、立委間,張晉源的名字就像《哈利波特》裡,大家隱晦不言的「那個人」。

「檢舉者是誰,大家心知肚明,工會鄭重呼籲他(指張晉源)要有江湖道義,若您(指何壽川)請辭,即應停止爆料,」永豐銀行企業工會6月一封公開信,除了要求何壽川辭職,也對張晉源喊話,措詞嚴厲。

但「錯,是我嗎?是我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但做錯事的人是我嗎?」半年來,第一次接受具名訪問,談到工會的公開信,他反問。他接著說,「我的理想不是吹哨,我是想要讓這個環境變好。」

張晉源走上吹哨人這條路,是意外,也是必然。

進入永豐金9年,擅長併購的張晉源,多半擔任策略長、財務長、發言人等非業務工作,前年中才出任銀行總經理。沒想到,才上任1年就出事了。

去年7月,牙材商鼎興貿易開始跳票,張晉源心中警鈴大作。他指示同仁:「需要幾百個牙醫才會跳票4億,疑似詐騙,請報警。」

他覺得很奇怪,為什麼牙醫師可以借這麼多錢?加上鼎興負責人姓何,雖然熟悉何家的經理人告訴他,鼎興不是銀行的利害關係人,但為求慎重,他透過助理親自去查,是不是與銀行有什麼其他關係。

透過一份古老的顏家家譜,經過身分證父母欄比對,張晉源找到鼎興負責人何宗英的配偶顏媛美,與永豐銀行董事何宗達(何壽川堂兄何政廷之子)是三等血親的證據──鼎興是何宗達沒有被申報的董事利害關係人。

依據「銀行法」,利關人不能做無擔保貸款,且必須送董事會做成重度決議,還必須揭露。永豐銀行明顯違法。

張晉源立刻派員通知金管會,銀行局長王儷娟第一時間受理。同一時間,他也向何壽川報告。8月11日,張晉源甚至在法說會上主動告知媒體此事,「永豐金高層意外自爆『案外案』,」《聯合報》當時如此形容。

「我不會快樂的,因為我是銀行總經理,一定也得負行政責任,」張晉源接受專訪時,陳述第一次通報時的心情。

張晉源說,過往,他只要發現何家人不合適的利害關係人往來,何壽川都會支持他依法處理,但這一次,對於堂兄何政廷、堂姪何宗達,何壽川明顯態度保留。

「他認為,何壽川偏袒自己的堂哥家族,」一位熟悉內情的金融界人士說。

一位董事透露,何壽川與張晉源最大的爭論,就是如何向何宗達追償。何壽川與部份董事認為,把錢拿回來第一優先。當時,律師意見是「何宗達的責任已進入刑事調查,等刑事追究之後,再做民事求償。」何壽川也告訴董事,何政廷家海外有財產,銀行的罰金與損失,他會想辦法讓堂哥家族還錢。提出告訴後,反而拿不回錢。

但張晉源強勢主張依法論法,要控告何宗達求償。他不斷衝撞銀行、金控董事們。

被中國大使館救出來的人

張晉源堅持依法論法,態度強勢,看在凱基證券老同事眼裡並不意外。「他本來就是很猛的人,」一位凱基證券前同事說。

除了2004年幫辜仲瑩操盤,打敗劉泰英、陳敏薰拿下中華開發,張晉源在凱基最出名的事蹟,就是接管韓國分公司一役。

亞洲金融海嘯後,香港凱基證券在韓國併購了一家券商,派張晉源與現任南陽實業董事長蔡維力去接管。韓國工會強大又團結,希望用包圍公司的方式,逼公司同意他們的條件。

但張晉源堅持不從,知道員工要來抗爭,他預先將大樓淨空,只吩咐蔡維力在大樓外待命。當天韓國工會用鐵鍊將大門鎖死,喊聲震天,他一個人待在辦公室裡,跟工會對峙了10個小時。

直到深夜11點,他要求蔡維力打電話到中國駐韓大使館,以香港券商代表身分求助。透過外交斡旋,最後才被韓國警察破門救出。

「我查過法律,夜間挾持是違法的,」他回答地精準俐落。

對沖基金交易員出身,他是1992年索羅斯狙擊英鎊一役的見證者與參與者。對沖基金的訓練,必須冷靜研判市場、法規架構的弱點,進行套利。用在併購上,他熟悉經營權大戰實務眉角,他幫何壽川打敗國際牌洪家,拿下永豐金控經營權。又簽下全球最大銀行工商銀行入股永豐金、永豐銀的意向書。透過一次次的戰役,取得何壽川信任。

儘管態度強勢,直到檢調搜索前,張晉源與董事會的衝突,依舊是茶壺裡的風暴。

直到去年10月21日,檢調登門搜索永豐金,他的世界崩解了。

他被300萬交保後,看到報紙上寫:「何宗達律師公開表示,何宗達長居日本未經手核貸業務,且永豐銀早知雙方姻親關係。」張晉源終於知道,主動通報金管會、原本以證人應訊的自己,為何一夕間會由證人變成嫌疑犯。

永豐銀貸款鼎興是否涉及不法,到底有無勾結,目前尚由北檢偵查中。張晉源、何宗達都交保候傳。

「我感覺,自己活在楚門的世界,」張晉源自剖。電影中,金凱瑞飾演的楚門渾然不知,自己從小到大的人生,原來只是全球最受歡迎的紀實性肥皂劇《楚門的世界》。發現真相後,他開始對身處的世界開始懷疑。

在大小併購案中,憑著專業,張晉源總是「藝高人膽大」,可以全身而退。沒想到,卻在最傳統的利關人交易中栽了跟斗,從此官司纏身,他覺得被冤枉、憤怒。

交保後,張晉源仔細回想案發後種種,開始對「許多熟悉不過的日常人、事、物」信心鬆動。

他懷疑,前述何宗達律師的說法,是否是串通好的。

他想起,進行鼎興內部調查時,接到對三寶建設超貸案的檢舉。他組織專案小組,愈調查愈發現,案情可能涉及金控高層。11月下旬,他將手中蒐集到的資料向金管會舉報請求調查,卻也愈來愈擔心,他的吹哨人身分會曝光。

11月24日晚間,他最後一次以銀行總經理的權限,登入徵信系統,開始拚命列印三寶案的相關資料。「那天我的感覺是,在電腦後面有人盯著我們,我印了什麼資料,他們都知道。」

隔天,董事會臨時動議拔除他所有的職務,僅保留金控資深副總經理職位。張晉源知道,自己的身分已經曝光了。

 

6月初才順利當選新一屆永豐金控董事長的何壽川,因三寶案羈押後,已被解職。(黃明堂攝)

身分曝光,玉石俱焚

「在國外,吹哨人保護的關鍵就是不能曝光,」鑽研財經犯罪的交大科技法律學院副院長林志潔直言,「一曝光,往往導致兩敗俱傷、玉石俱焚。」

除了「勞基法」與「證人保護法」,「台灣現在對吹哨人毫無基本的制度性保護,」林志潔直言。

2015年初,廉政署送行政院的「揭弊者保護法」只適用於公部門,兩年多沒有走出行政院。「私部門公益通報者保護法」更只是研究報告,根本沒有送出法務部。

林志潔強調,吹哨人保護有三個重點:第一,身分要保密;第二,工作要保全;第三,人身安全要保障。而其中,身分的保密最重要。

她舉香港廉政公署為例,為了保護吹哨人,廉政公署不會傳吹哨人出庭當證人,而是把舉報當情資,自行去蒐證。美國聯邦則授權檢察官,可以直接對吹哨人緩起訴或不起訴,不用上法庭。

「因為財經犯罪現在都是集團組織犯罪,一定要有內部人吹哨,才能知道組織犯罪的全貌。但這樣的吹哨人大部份也是涉案人,所以必須用緩起訴,交換更關鍵的涉案高層,」林志潔說。

身分曝光的張晉源,顯然是狀況最糟的吹哨人。何壽川與「檢舉人」在立法院與媒體的攻防,加上他過往被何家信賴的程度,讓獨立董事、金管會、員工更小心行動,深怕可能事涉私人恩怨,更怕被利用。

永豐金董事會、員工很早就知道,張晉源動作不斷,但沒把握的是張晉源的動機。

半年來,金融市場謠言不斷,說擅長併購的張晉源,將結合金主搶奪經營權。何壽川甚至回補不少股票,保衛經營權。結果,今年根本沒人跟何家搶經營權。

「未來,我不可能在台灣任何一家金融機構工作了,」張晉源說,謠言是抹黑他的障眼法。

他強調,自己的動機很單純,就是想要發起一個公民運動,讓管理大眾資產的金融從業人員能夠堅持公司治理。

「我應該已經是台灣史上位階最高的吹哨人。我一直告訴自己,我們一定要活得好好的,不能讓金融人看見吹哨人的下場很悲慘,否則以後誰敢吹哨?」他說。

張晉源認為,如果他吹哨後,獨董可以組成獨立調查小組、金管會可以快點處理,就不會有媒體、立委爆料。可是對基層犯錯嚴厲無比的稽核、法遵、獨董、董事會,這些現有體制卻對高層犯罪完全視若無睹,沒有發揮任何監督制衡的作用。

時間無法倒轉,沒有人知道,如果超貸案沒在媒體曝光、如果立委不窮追猛打,結果會如何。但永豐金弊案不斷曝光,卻導致工會對他反感。

工會理事長鍾馥吉具名公開信直言,何壽川與檢舉者的網內互打,基層員工到第一線推廣業務很困難,企業客戶端對銀行逐漸失去信任。

銀行員工會秘書長韓仕賢轉述,工會也知道張晉源不是無的防矢,但不諒解為何一波波對外放話?公司名聲不好,客戶講得很難聽,員工人心惶惶。

「金管會不相信何壽川,也不相信張晉源,」一位永豐金控高階經理人觀察。

 

獨立董事能發揮什麼作用?

張晉源主張,獨董能獨立行使調查權,董事會不得拒絕,但過去半年,他不斷傳Line訊息、電郵、簡訊要見獨立董事,都沒有成功。

創拓國際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楊家欣直言,台灣獨立董事的獨立性仍嫌不足。結構性因素是台灣經營、所有權不分離。

在國外吹哨人檢舉經營不法,董事會或獨董一定會聘請外部獨立專家進行調查。但台灣大股東同時掌握董事會與經營權,涉及大股東的弊案,獨董在董事會很難調查。

「獨董懷疑大股東,唯一的武器只有辭職,」一位熟悉公司法與實務的前金控總經理直言。

一位永豐金董事會內部人,在《天下》查證時透露,永豐金的獨董們曾兩次與理律律師深談,律師意見是「何壽川是否不法、背信,只有檢調才有能力調查。」

3位獨董雖然沒有請辭,但開始要求必須完整記錄獨董發言,並且緊盯三寶建設追加房地產擔保,加強揭露。在獨董要求下,永豐銀大陸子行行長鍾敏敏,親自負責討債。

「1月到5月,永豐金審計和薪酬委員會月月開會,遠超過一般公司1季或半年1次的頻率,獨董對永豐金的檢討與監督,遠超過外界的想像,」獨董聯合聲明指出。

「永豐金是金融機構,現在就像漂在大海上,第一要務要先靠岸,不可能讓它亂,大家要撐著,」這是獨董告訴永豐銀經理人的話,似乎也是這3人的態度。

張晉源不以為然,「船是不可能靠岸的,如果不把3、5個賊抓起來,船上所有的人都會被看成是賊。」

4月起,更讓張晉源壓力爆表的是,永豐金開始調動親近他的員工。「迫害我找進來的同仁,這讓我很不舒服,」他直言。

金管會目前還在調查,張晉源主導的美國遠東銀行出售案,為何要用私人電郵與財顧、買方往來與價格的合理性。

最近,張晉源終於與獨董許建基碰面,獨董也陸續約見遭調職、遭調查的員工。

永豐金控代理總經理莊銘福表示,永豐金將參照金融業的best practice(最佳實務做法),以建立內部的「檢舉制度、檢舉人保護制度」。個案部份,內部已進行調查,但不對外評論。

是抓耙子,還是正義使者?

「吹哨人的心理壓力是很大的,」林志潔分析。尤其吹哨人身分曝光後,所有人都會向他尋求保護,許多後續的爆料和檢舉,也都會湧向這位曝光的吹哨人,期待他成為正義使者,為大家出頭。

吹哨者在台灣更深層的壓力,其實來自於文化。台語稱舉報者為「抓耙子」,可以反映出,社會對背叛者的反感。

但林志潔提醒,為個人恩怨亂寫黑函或告狀並不是吹哨,也不會受到吹哨者法規保護。反之,「若是基於公益所為的吹哨,是為了組織更好,這其實不是一種背叛,反而對組織的忠誠。」

身為廉政署「揭弊者保護法」的參與者與「私部門公益通報者保護法」研究者和起草人,林志潔認為,法規的不同主要是反映各國文化。日本2004年雖有「公益通報保護法」,但很擔心會變成黑函文化,因此要求內部通報優先,讓組織先有內部調查與改正的機會。

金管會副主委鄭貞茂指出,已要求各公會訂出自律規範,再研議法制化。但許多人懷疑,在經營與所有權不分離的台灣,自律根本不可行。

林志潔直言,現行「企業誠信經營守則」只是柔性指導,金管會不妨率先改為賞罰分明的良行準則。譬如中國農業銀行紐約分行被紐約金融局重罰68億台幣,比台灣兆豐金的裁罰更重,原因之一就是「壓抑吹哨人的舉報」。因此,「要罰到讓業者感到痛並且願意改正反省,」她說。

金融法規應率先保護吹哨人

在外部吹哨部份,林志潔建議,不妨將現行金管會的周邊機構「保險犯罪防制基金會」改制為「金融法令遵循與犯罪防制基金會」,建立金管會受理舉報的單一窗口。

「金融業擁有存戶、保戶的金錢,若又是上市櫃公司,影響公眾利益最大,屬高度管制的行業,應該率先修法,加入吹哨人保護,」她主張,而其中,在財經犯罪裡賦予檢察官緩起訴的裁量權,也是關鍵。

在何壽川遭收10天後,約訪張晉源。最後一個問題是,你覺得永豐金案要怎麼收尾?

「我也不知道要怎麼收尾,」他坦白地說,茫然地像個剛打完越戰的士兵。

他突然提起了「董氏基金會」。

他說,小時候住在桃園八德眷村,資訊不太發達。不知道何時開始,他知道有個董氏基金會,在推菸害防制、勸人戒菸,「大多數的人應該都跟我一樣,不知道『董氏』是誰吧!但他在我心裡,種下了一個小小的種子。」

從去年7月鼎興跳票開始,近一年的戰鬥,接下來,他對立法與行政部門會不會增訂吹哨人保護法、政府怎麼根本解決金融業公司治理,毫無把握。「我是一顆種子,」他希望。

過去20年,每10年1次的家族金融機構弊案輪迴,讓一些專業金融人跟著陪葬。在家族金控分走半邊天的台灣,如何讓獨立董事擺脫大股東掣肘,能查小案、也能查大案。讓吹哨人受到合理的保護,提供另一道防腐機制,也許才是永豐金案帶來的最重要啟示。(責任編輯:洪家寧、李郁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