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2 14:11聯合晚報 記者張家瑋/台北報導

聯電(2303)於上周五盤後宣布和艦赴陸掛牌及併購日本三重富士通股權等利多激勵,今日開盤跳空大漲,盤中高點一度來到18.35元,漲幅達8.25%。然而土洋法人對聯電後市看法分歧,外資認為併購效益不大,持中性偏空看待,投信則看好布局車用市場,正向看待兩大策略布局。

聯電於上周五停牌交易、盤後宣布兩大利多,激勵今日跳空開出,不過,法人出具報告土洋看法觀點大不同,多數投信認為,未來聯電擴充產能將以和艦廠區為主,若成功IPO,和艦可善用從資本市場的募集資金進行擴產,可有效減輕資本支出的壓力,獲得更多資源,以加速在大陸發展,藉以改善聯電本身的毛利問題,預計可有效提升ROE。

收購日本三重富士通則有利於未來5G及物聯網、車用市場發展,搭上電動車、智慧車、車聯網等全球大趨勢,三重富士通擁有月產3.6萬片12吋晶圓產能,與聯電客戶形成互補,將增加聯電新增產能約13%,製程能力落在90奈米至40奈米,可望獲得更多日係大廠訂單。

不過,外資報告看法則與國內法人相異,認為收購日本三重富士通為負面發展,該廠先進製程技術僅有90奈米至40奈米,聯電持續聚焦在成熟技術的戰略布局,將導致市場份額的下降,其客戶將不斷遷移到更高階先進製程,聯電在日本經營一座獨立晶圓廠運作及維持客戶關係困難。

且不瞭解富士通的客戶組合、利用率、收益率、盈利能力及債務之下,很難判斷併購富士通金額是否合理。對於中國A股上市則持中性看法,認為上市主體可以享有更高交易倍數,但不會因此改變聯電基本面變化,且子公司列為A股並不一定對母公司股價有利。

MoneyDJ新聞 2018-07-02 08:25:15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聯電(2303)上週五(29日)宣布兩大消息,包括董事會通過併購日本12吋晶圓廠MIFS,以及大陸子公司蘇州和艦科技偕同聯芯集成(廈門)及聯暻半導體(山東)等集團旗下事業擬於A股申請上市;法人看好併購效應及釋股潛在收益,且透過在A股掛牌,可望進一步擴張大陸事業版圖。聯電美國存託憑證(ADR)上週五大漲2.55%;聯電今(2)日將恢復交易,法人也預估上述兩大策略布局將有利聯電短期股價表現。

法人指出,聯電併購日本MIFS,有助於深化在日本車用市場布局,以及搭上電動車、智慧車及車聯網等趨勢;於大陸A股上市亦有利集團發展,由於大陸著重發展半導體產業,聯電子公司A股上市,除可提升在大陸市場知名度,在地化也可讓合作對象較有信心。

而以時間點來說,資深半導體分析師陳慧明認為,除搭上大陸官方扶植半導體時機外,和艦技術與大陸華虹半導體相比,製程領先,甚至超過中芯國際,且目前和艦在大陸8吋晶圓產能滿載,可說是選到了不錯的時機上市。

在製程方面,分析師認為,聯電近年策略轉向,逐步從先進製程競爭中轉向鞏固成熟製程,且受惠全球8吋晶圓代工產能供給吃緊,進行一次性調漲代工價格,預估在毛利率提升及新台幣貶值之挹注下,聯電今年EPS可望逾0.8元,同時並看好未來車用、IoT、5G應用對成熟製程需求的成長性,調升聯電評等為「買進」,目標價上修至22元。

瑞銀證券亞太區半導體首席分析師呂家璈指出,8吋晶圓應用範圍廣泛,受惠車用半導體商機爆發,整體需求量攀升,加上市場上目前並無新增8吋產能,預期8吋晶圓代工產能將更為吃緊。

不過,摩根大通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哈戈谷則認為,聯電日前調漲8吋晶圓代工費是好消息,但部分原因在於反映成本上漲,且聯電12吋廠仍面對毛利壓力,因而對聯電持中性看法。

2018-06-30 00:58經濟日報 記者張瑞益/台北報導
 

聯電昨(29)日宣布,將斥資不超過573.6億日圓(折合新台幣約160億元),吃下與日本富士通半導體合資12吋晶圓廠三重富士通半導體 (MIFS) 全部股權,同時規劃旗下中國大陸和艦廠將在大陸A股申請上市。聯電全球布局,兩路出擊,全力擴展第五代行動通訊(5G)、車用及物聯網(IoT)市場版圖。

聯電昨天一早盤前宣布停牌,成為市場關注焦點,昨天召開董事會後,傍晚由聯電財務長劉啟東至證交所重大訊息說明。聯電停牌前股價收16.95元,昨晚ADR大漲,一度漲5.5%,後收斂至漲3%。

 

經濟日報提供
經濟日報提供
 

 

劉啟東表示,聯電目前擁有MIFS 15.9%的持股,再受讓富士通半導體持有的84.1%MIFS股權,MIFS將成為聯電獨資的子公司。預計在取得政府相關部門核准後,8月20日舉行股東臨時會,一旦順利通過,預計明年1月1日完成股權轉讓。

聯電同時決議,由旗下大陸子公司和艦統籌另兩家大陸子公司─廈門聯芯集成及山東聯暻半導體,以和艦為主體申請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未來和艦預計發行不超過4億元新股,擬籌資人民幣25億元(折合新台幣117億元),其中20億元用於和艦廠擴廠之用。

聯電強調,這兩項重大決議目的為強化全球布局,拓展海外市場,未來和艦在A股上市後,將可取得更多元的在地資金來源,改善財務結構,將資金留在台灣,並提升公司資產規模,進一步充實資本實力。

MIFS廠去年全年營收約新台幣190億元,全年淨利7億餘元,劉啟東表示,由於過去聯電對MIFS僅是單純轉投資,未來完全持股之後,對聯電產能可增加12%,相當於營收增幅,除了對聯電未來在營收及獲利貢獻外,MIFS產能加入營運行列後,有助提高聯電在全球晶圓代工廠市占及影響力。

富士通半導體和聯電於2014年達成協議,由聯電取得MIFS 15.9%股權,雙方更透過聯電40奈米技術的授權、並於MIFS建置40奈米邏輯生產線,擴大彼此合作夥伴關係。

 

 

台灣第一家晶圓專業代工廠、第一家半導體上市公司聯華電子(簡稱「聯電」),在相對低調、沈潛多年後,昨(29)日卻一口氣丟出兩顆震撼彈:斥資576.3億日圓,買下日本富士通持有雙方合資的日本12吋廠三重富士通半導體,並將由大陸子公司蘇州和艦申請A股上市。兩大動作可看出鴨子划水多時的聯電,展現出下一階段布局全球的雄心。

和艦迄今總投資金額約15億美元,目前擁有兩條8吋晶圓生產線,單月產能約6.5萬片。和艦芯片製造(蘇州)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首席財務官尤朝生表示,和艦8吋生產線製程十分完整,從0.5微米一直到最先進的0.11微米,能滿足客戶多樣需求,對聯電拓展市場相對有利。

 

經濟日報提供
經濟日報提供
 

 

和艦目前大陸本地客戶已提升至約50%,中長期目標是希望能進一步提升到70%以上。至於產品應用則以通訊業(40%)及消費電子(40%)為主。

尤朝生指出,和艦是相當成功的投資案例。從建廠只花12個月,裝機約三個月。2003年投產後,當年月產能約5,000片,年營收2,000萬美元。但隔年就迅速拉升到3萬片,營收2.2億美元,並於當年度實現獲利。

和艦當初規劃的滿產能為月產6萬片,從2003年至2007年,產能也逐步提高到4.2萬片。2008年後受全球金融海嘯影響,曾有三年時間暫停擴廠計畫。自2011年,隨聯電持股增加,由於聯電在台灣的8吋廠產能已基本滿載,只剩和艦仍有擴產空間。因此2011年起,和艦再度啟動擴產計畫,去年底月產能已達到6.5萬片。

尤朝生說,為滿足市場需求,和艦仍將持續擴廠,希望在明年底前能提升至7.7萬片。至於廈門聯芯12吋廠,設計產能為5萬片,目前約月產1.6萬片。尤朝生表示,聯芯未來也會持續投資擴產至達到經濟規模。

尤朝生強調,和艦與聯芯成立迄今沒有向台灣的銀行借過一毛錢,都是在大陸就地融資。但目前即便在大陸取得較優惠的美元貸款,年利率至少都要5%,這將讓聯電在與大陸本地業者競爭時,處於相對不利地位。

他指出,和艦若能借重大陸資本市場取得下一階段發展所需資金、自給自足,將台灣的資金留在台灣運用,這對台灣也是好事。

此外,若能在A股上市,未來和艦也能推出員工激勵方案,這對聯電吸引及留住優秀人才相當重要。尤朝生說,員工股票配股不但企業無須立即認列費用,且能讓員工努力與公司未來發展連結,是最有效的激勵工具。

除規劃子公司大陸上市以籌募未來發展所需資金,聯電還將斥資取得日本MIFS百分之百控股權,使MIFS成為聯電獨資子公司。在取得台日雙邊政府相關部門核准後,預計逾2019年1月1日完成股權轉讓。

聯電總經理王石表示,隨5G、物聯網、汽車和人工智能領域等新應用的爆發,聯電正面臨12吋成熟製程需求激增,預計市場環境將持續推升此強勁需求。收購合格且設備齊全的量產12吋晶圓廠,與花費數十億美元和數年時間從頭開始建置新晶圓廠相比,此一股權交易案在時間和投資報酬率上更具有優勢。

憑藉聯電在台灣、大陸和新加坡現有12吋廠的布局,日本MIFS的加入,將可進一步幫助聯電客戶透過生產基地的精實布局,分散生產製造的風險,以確保企業的持續營運,聯電也將能給予客戶更佳的全球化服務。

 

今年4月爆發「中興事件」後,讓中國大陸深刻感受到「缺芯之痛」,市場普遍預估,大陸官方未來會全力支持本土半導體產業發展。聯電新聞稿稱,大陸子公司和艦A股上市後,聯電仍將持有和艦約87%股權。和艦若能順利登陸A股,從而擴大在大陸的投資與業務,聯電台灣廣大股東也可受益。

 

經濟日報提供
經濟日報提供
 

 

根據聯電新聞稿,和艦營收僅占聯電合併營收11%,此次A股上市發行新股占和艦發行後總股本也僅約11%,聯電未來仍將持有和艦約87%股權,因此聯電現有股東權益不會受到減損。

美國一紙禁售令竟讓大陸第二大通訊大廠中興通訊一度處於崩潰邊緣,這無疑是本輪中美貿易摩擦中最讓大陸社會震撼的事件。為此,中共總書記習近平4月前往武漢考察時,就特別前往大陸本土12吋晶圓代工廠武漢新芯集成電路視察,以行動表示支持。當時習近平明確指出,一些重大核心技術必須靠自己攻堅克難。

在5月28日的大陸兩院院士大會上,習近平更有感而發表示,「實踐反覆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因此他提出,要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目前在大陸擁有蘇州和艦8吋廠和廈門聯芯12吋廠的聯電,在此一相對有利時機點申請在大陸A股上市,除有機會因受到投資人青睞而享有較高本益比,從而與聯電在台股產生比價效益。

未來將透過大陸資本市場籌集到成本較低的資金持續擴大產能,進一步提升在大陸市場的營收與獲利。

 

--

聯電規劃和艦統籌其餘二家大陸子公司在大陸發行A股,並擬申請在上海證交所掛牌上市。聯電強調,三家子公司占聯電營收比重約11%,且聯電目前是百分之百持有和艦股權,未來仍持有和艦公司87%股權,此動作不會影響聯電股東權益。

聯電財務長劉啟東表示,整合在大陸發A股的三家子公司中,負責IC設計的聯暻半導體是以技術為導向,營收規模目前相對較小,而和艦廠和廈門聯芯合計約佔聯電合併營收的11%,此次於A股上市新股發行股數占和艦公司發行後總股本約11%左右,聯華電子仍將持有和艦公司約87%的股權,聯電股東的權益不會因此減損。

至於未來在大陸發行A股的規模目前規劃為不過4億股,同時預計籌資約25億元人民幣。

對於未來的資金用途,劉啟東表示,目前全球半導體持續成長,聯電也計劃和艦廠擴產,目前和艦廠單月生產8吋晶圓約6.5萬片,今年已著手進行設備採購等動作,預計月產能將拉高到7.5萬片,最快預計在明年第2季,新擴充產能可逐漸開出,而未來在大陸發行A股的籌措資金,其中約20億元,就是將於和艦廠擴產能之用,其餘則做為充實營運資金。

聯電董座洪嘉聰 出奇招

聯電昨(29)日大動作布局,收購與富士通半導體合資的12吋廠全部股權,子公司和艦也將在大陸A股掛牌籌資,聯電董事長洪嘉聰曾說,台灣在半導體產業發展仍具優勢,不過大陸半導體追趕腳步也很快,聯電透過兩大布局戰略,一舉達到擴大資本實力,強化當地留才,維持聯電在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競爭優勢。

洪嘉聰原是聯電財務長,他在財務操作上的效率、靈活及精準,之後成為聯電董事長,在經過近年低調布局後,聯電現在要在全球晶圓代工產業重新取得強勢影響力。

聯電透過旗下大陸子公司和艦統籌另二家大陸子公司,由和艦為主體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申請上市,考量層面絕非僅籌資一項。

先前聯電高層曾對外表示,大陸半導體近幾年快速成長,當地官方也希望加快半導體發展,近幾年聯電旗下和艦面臨人才頻遭挖角困境,未來聯電子公司整合掛牌A股後,將有利在當地留才,以上市公司立場對員工祭出更多獎勵措施,聯電高層也提到,其實大陸和台灣一樣,公司有沒有在資本市場掛牌,對留才具關鍵影響力。

此外,大陸加速擴充晶圓製造產能,將使產業競爭升溫,市調機構預估,至2018年底中國12吋晶圓製造月產能將近70萬片,較去年成長逾四成,目前聯電主要的28奈米製程和大陸中芯半導體一樣,聯電此次一次整併和艦的8吋廠、廈門聯芯的12吋廠及上游IC設計聯暻半導體,以多樣產品,加上上下游垂直整合,希望在大陸晶圓廠快速增加壓力下,維持聯電在大陸半導體發展既有優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