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記者王莞甯 台北

乾杯集團 (1269-TW) 本周宣布放棄台灣一風堂拉麵的經營,在餐飲市場掀起一陣話題,事實上,市場上大型餐飲集團經營失利非首例,六角 (2732-TW) 於去年風光將中國知名烤魚品牌「探魚」導入台灣餐飲市場,經營僅 1 年關門大吉,不僅未能達到原先 3 年內在台開出 10 家目標,甚至連分店都未能開出就失敗收場,而王品 (2727-TW) 也悄悄將新開出僅半年多的「三哇造面」收攤,顯示即便大型集團擁有較多的經營資源,也難以在紅海市場中確保成功。

日本一風堂拉麵已有 30 餘年歷史,2012 年 5 月來台造成轟動,總是湧現排隊人潮,是目前日本大型連鎖拉麵在台灣的代表品牌之一,然而,即便擁有日本名店招牌加持,也未必能夠賺錢,過去兩年均呈現虧損狀態,去年稅後虧損 1431 萬元,虧損年增逼近 2 倍。

隨著近來一蘭拉麵在台展店,加上各種特色拉麵品牌百家爭鳴,使得擁有台灣一風堂百分百股權的乾杯也吃不消,儘管台灣一風堂並未要關店,只是未來改成讓日方直接經營,而乾杯也強調,是藉此將集團資源集中在燒肉領域,卻等同決定,對拉麵事業體在今年設下停損點。

而六角透過併購,創造出營收不斷創高的態勢,然而,透過其最新上傳的第 1 季財報來看,毛利率是歷來首次跌破 50%,營業利益率甚至跌至僅 4.16% 的低點,顯然,營收創高,並不代表獲利數字。

事實上,六角上半年已悄悄關掉從中國引進台灣的連鎖烤魚品牌「探魚」,去年大動作宣布導入品牌的記憶猶新,但全台第 1 家店開出後,遲遲未見展店的進度,甚至才 1 年就黯然退場。

不僅如此,六角還有個從未向市場積極宣傳的個人鍋物品牌「初念」,在探魚生意表現不如預期後,將其二樓簡單改為鍋物,經營不到數月,同樣草草收攤。

另外,王品 1 月在深圳推出的新品牌「三哇造面」出師不利,於 7 月底已默默結束營運,王品說明此為測試店,成效低於預期,僅是單店損失。

不過,王品近來積極推出自創平價品牌,雖擁有集團資源相對開發成本也較低,然而,一個品牌的開出和關店均有成本,等於又是增加沉沒成本,後市如何讓新品牌一舉創造強大人氣和延續性,均有待考驗。

所幸,市場上仍有獲利表現優異、展店和品牌開展均相當穩健測試的餐飲集團,如瓦城 (2729-TW) 和漢來美食 (126-TW),瓦城在上櫃多年後股價仍穩健守在 200 元價位上,今年中已開始布局品牌代理事業;而漢來美食在既有品牌於兩岸餐飲市場站穩腳步後,年底前旗下最熱的自助餐廳漢來海港,將揮軍曼谷。

在看到幾個踢到鐵板的業者的例子後,顯示集團資源雖有助品牌取得更好的先天經營優勢,但是卻非獲利的萬靈丹。

2018/08/26

【林海╱台北報導】國內餐飲市場競爭激烈,業者雖盼以創新品牌來讓資源重分配,仍有不少品牌因未獲消費者青睞、經營績效差、營業費用過高等原因而結束營業,包含王品、六角國際、乾杯、天蔥等國內知名餐飲集團,今年旗下都不乏品牌黯然退場。

以主營日式燒肉的乾杯為例,2012年引入一風堂拉麵,曾掀排隊熱潮,但經5年多經營,營業費用一直無法降低,近2年更由盈轉虧,去年虧損幅度擴大至1431萬元,年增近2倍。不堪持續虧損,乾杯8月初決定將台灣一風堂股權出售給一風堂日本母公司CHIKARANOMOTO,設下停損點後,乾脆退出拉麵市場。
乾杯主管表示,目前一風堂共8店,未來股權交割完成後,就由日方經營,乾杯則專注高檔燒肉市場。旗下另一麵食品牌-宮武讚岐烏龍麵,經營狀況良好且穩定獲利,仍會持續。

 

房租成本高難負擔

此外,六角國際旗下的王座餐飲,2017年6月引入中國深圳烤魚品牌「探魚」,在台中開出首店。原規劃在台展出4店,但道地的中式口味,未受台灣消費者接受,營運無法上軌道,隨後在同地點的2樓,六角又自創個人火鍋品牌「初念」,市場反應同樣欠佳。
王座餐飲主管表示,該地點房租成本高,營運無法負擔,因此決定結束營業,並專注在銀座杏子豬排、大阪王將等表現優異的品牌,同時也引入較符合台灣人口味的日本炸牛排品牌「京都勝牛」,預計10月在新光三越台北信義店開出首店。
不僅乾杯、六角等同業踢到鐵板,以西式排餐起家的天蔥,2016年成立合資子公司煌天國際,引入來自中國的「黃記煌三汁燜鍋」,分別在台北、桃園展店,同樣鎩羽而歸。
由於開店以來,營收始終不如預期,無力負擔連年虧損下,天蔥先在今年3月底,處分持有的51%煌天國際股權,接著黃記煌也在7月結束在台營業。
除台灣餐飲市場競爭激烈,中國餐飲市場挑戰也不小。國內餐飲龍頭王品今年初在深圳自創新品牌「三哇造面」,因以牛蛙為主要食材,無法被當地消費者接受,已在7月底結束營運,王品主管對此表示,僅為單店損失,營運影響小。

 

切忌盲目展店過快

觀察今年以來吹熄燈號的品牌,不論自創或自國外代理引進,哪怕在當地規模大、營運表現佳,只要消費者接受程度不高,無法以高營收彌補房租、人事等成本,最後都只能默默退出。
不過,自創品牌仍有成功案例,如瓦城近年以每年開發1個新品牌的步調穩紮穩打,目前旗下6品牌均獲利。美食-KY雖以85度C為主營業務,但轉投資的火鍋品牌「這一鍋」、燒肉品牌「燒肉同話」,因放緩展店速度,營運也是穩定成長。
國內餐飲業主管分析,新創品牌切忌盲目,更不宜快速展店,在保守穩定中求發展,較能在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