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8-09-25 00:01經濟日報 記者蔡敏姿/綜合報導

港股今年4月放寬未獲利生物科技企業上市後,至今三家公司上市,全跌破發行價。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生物科技上市成熟至少需三年,生物科技比較容易有內線交易,大多是信息不對稱造成。

一財網報導,李小加日前出席「第三屆中國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在港交所與生物醫藥創新公司閉門座談會上,李小加回應生物科技企業家們上市「進退兩難」的困惑,上市後股價接連被打入冷宮。

今年4月港交所主板開放未獲利生物科技企業上市後,有三家公司上市,分別是歌禮製藥、百濟神州、華領醫藥。未料,三家公司都難逃股價跌破發行價的魔咒。截至9月21日,三家公司收盤價相對發行價分別跌45.9%、10%、5.9%,暗淡的表現讓有意籌備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退卻。

新浪財經報導,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後出現接連出現股價破發,除了高風險外,信息不對稱問題也是另一特徵。李小加表示,生物科技是比較容易產生內線交易的行業,而很多都是信息不對稱造成。信息的不對稱造成股價上沖下洗。一旦股價下來,大家又會質疑是有老鼠倉,最後會導致市場難有公信力可言。

李小加表示,香港市場是國際市場,跟美國市場本質上是沒有區別的。美國市場是屬於機構高度發達的市場,是十幾個分析員能夠基本壟斷的市場,但那種壟斷是市場壟斷行為,不是非法的壟斷。而且他們又有強烈的自律,對市場判斷有著一整套的邏輯。但香港市場尚未形成這樣環境,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需要三到五年,或者五年到八年。

李小加說,香港市場是「天生不足」,一方面資金的量、估值遠不及A股市場,後者仍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市場;而美股的生物醫藥上市族群已進行20多年,香港市場今天才開始「轉彎」。

 

2018-09-28

今年初港交所放寬沒有獲利的獨角獸或生技股到港股掛牌,結果已經上市的3家生技股,現在都已跌破發行價,有趣的是,根據香港媒體報導,當初大力推動生技業掛牌的港交所,對於股價破發竟然說是「生物科技比較容易有內線交易,大多是信息不對稱造成」。

相信這種說法,讓已經上市的這3家生技股跟準備上市的生技股為之心寒,「哪有店家熱情的把客人邀上門後,然後再數落客人一番的道理」,港交所當初為了搶中國跟台灣的生技業,罕見地讓沒有獲利的公司上市,如今再來說自己的市場還不夠成熟,還怪生技業內線交易多,真是讓人傻眼。

其實港交所在推動無獲利的生技業上市,應該要好好取經台灣,台灣生技業這幾年甚麼大風大浪沒見過,有解盲失敗的、有非法吸金的台版華爾街之狼、有炒股掏空案、甚至有檢調羅織罪名要讓人入獄的,種種精彩故事,絕對值得港交所借鏡。

如今回頭看,今年初還有國內民間生技協會帶了一票生技業者到香港取經,還對外放話說台灣對於生技業掛牌不友善,甚至有「潛規則」,認為港交所可以讓國際市場看到,還有公司從台灣興櫃下市,打算去港交所掛牌,讓香港掛牌成為生技業熱門議題。

結果現在港交所這種搞法,相信很多打算要去香港掛牌的台灣生技股會死了這條心,因為心理上沒有準備好,不知道生技業的特性,等到事情發生了才卸責,港交所這種做生意的方法,以後恐怕找不到生技業的客戶!(陳永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