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時報資訊

英業達(2356)轉投資太陽能廠益通(3452)宣布將處分閒置的南科廠、科技二廠2廠房,並決議停止本田廠太陽能電池生產,營運形同暫時中斷、退出太陽能市場。在營運後市未卜下,益通今早恢復交易後跳空大跌9.57%,隨後直落跌停價2.92元。

 

 

 

益通過去挾太陽能題材,2006年3月中一度衝上1205元新高,曾站上台股股王寶座,2005~2008年4年間每年均賺逾1股本。然而,隨著太陽能產業市況驟變、金融海嘯及轉投資失利等衝擊,2009年起連10年陷入虧損,昔日股王如今淪落為雞蛋水餃股。

 

 

 

益通表示,太陽能市場2012年起持續受到貿易壁壘影響,中國大陸產能大舉壓境使台廠飽受威脅。去年價格在市況極不安定下大幅滑落,雖然今年太陽能電池價格些許回穩,但仍低於生產製造的現金成本,難恢復有效稼動率。

 

 

 

同時,益通本田廠部分廠區向基益公司租賃,但2014年起爆發訴訟爭議迄今,無法隨產業結構改變而作適當調整。種種不利因素使益通雖致力精實營運組織、嚴控營運開支,營運仍持續虧損,面對現金流壓力,評估後決議將本田廠停產止血。

 

 

 

益通董事長溫清章表示,含留職停薪在內共有315位員工,本田廠產能約800 MW(百萬瓦),其中單晶PERC共150MV。由於尚有庫存、資產活化等待處理事項,仍需要相當人力,尚無法判定確切資遣員工數量,但若需資遣一定會符合勞基法規定。

 

 

 

同時,益通將先積極活化閒置的南科廠及科技二廠資產,目前帳面價值分別約4.55億元、2.7億元。溫清章表示,處分活化後可降低營運負擔、增加營運現金水位,目前跟2家仲介合作,開始採取公開招標方式處理,預期在較短時間能有初步成果。

 

 

 

益通2018年減資約59.01%彌補虧損,實收資本額自77.94億元降至31.94億元。去年合併營收17.88億元,年減57.19%,創近13年新低。稅後虧損10.94億元、每股虧損3.43元,幅度較前年虧損27.99億元收斂6成,截至去年底每股淨值6.56元。

 

 

 

益通2019年3月自結合併營收0.58億元,雖月增93.67%、仍年減達79.03%。累計首季合併營收創1.2億元新低,季減9.1%、年減達80.64%。益通相關計畫將提請6月21日股東常會討論議決,後續將陸續處分資產及庫存,未來是否轉型繼續營運仍是未知數。

(時報資訊)

康文柔╱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康文柔╱台北報導】

英業達(2356)入主益通之後,陸續有爛攤子要收拾。益通轉投資虧最慘的生耀光電,向外背書保證金額達2億元,因超過上限,遭證期局限期改善。而益通前董事長吳世章,先前為了替生耀募資,與潤泰集團衍生糾紛,民事訴訟尚在進行。

生耀原是益通轉投資的子公司,增資過程中,吳世章找來潤泰集團入股。潤泰聲稱握有吳世章的承諾書,保證生耀會在美國那斯達克掛牌,否則退回股款。

吳世章雖對外表示,不曾保證在美上市,但是,潤泰新、潤泰全兩公司,仍於去年假扣押吳世章財產,要求返回900萬美元資金。

即使生耀現已併入英業達旗下,昨日潤泰集團財務部副總經理孟繁文指出,針對吳世章個人的民事訴訟,尚在進行中,雙方並未和解。

今年初,英業達會長葉國一透過私募參股益通,在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眼下攔胡,6月24日股東會後,獲三席董事正式取得主導權,指派資深副總經理徐信群,出任益通董事長。

由於生耀連年虧損,外界視為拖垮益通最主要的錢坑,徐信群接任時還特別宣示,不會放棄這家公司,要強化其競爭力。

不過,截至目前為止,益通的營業額,已自年初的17億元,大幅衰退至6月份的2億元。生耀也因淨值下降,背書保證超額,遭主管機關去函糾正。

證期局指出,生耀背書保證金額上限僅1.5億元,現在帳上數字高達2億元,所以限期改善。

昨英業達以發言人徐信群在國外為由,未對此多作說明,但仍用發言人名義,輸入證交所重大訊息公告,指出這筆背書保證金額,性質屬工程履約保證,完工即可解除,經金管會同意展延期限,將在今年9月30日前解決問題。

 

 

謝富旭

名人專欄

2010-09-09

 

從身價百億元的「股王」企業董事長,到現在被轉投資龐大虧損壓得喘不氣來,益通光能董事長吳世章到底犯了什麼錯誤淪落至如此境地?這堂虧損五十億元的課,我們應該學到怎樣的教訓?
 

台南工業區內時常看到一位白髮老人繞著工業區跑步,一跑就是八圈。他二十七歲就被經營之神王永慶拔擢為全台塑最年輕的廠長,曾經是台灣太陽能產業最耀眼的英雄。曾經他承諾「要學王永慶,要讓我的股東都賺錢,員工都過好日子」,但是現在他的承諾不僅沒有兌現,還讓公司平白損失了五十億元,他就是益通董事長吳世章,他到底犯了什麼錯?

錯在誤判情勢GIH兩年賠掉兩個股本

二○一○年八月三十日,一個讓益通光能七千多名股東痛心的日子。上半年稅後淨損高達三十億元,每股稅後淨損十二.六五元的驚人虧損數字,導致益通股價連續多日跌停。三年半前,這家曾經以每股一二○五元榮登台股股王的公司,股價直直落至如今三十六元價位,令許多投資人受傷慘重,吳世章卻從未給投資人一個清楚的交代。

益通嚴重虧損的罪魁禍首, 是一家它持股五○.七%的控股公司——GIH(Gloria International Holding Inc.)。益通在○九年已經為GIH認列二十二億元的虧損,加上今年上半年又為GIH認列二十八億元的虧損,換言之,不到兩年的時間裡,GIH已經燒掉益通五十億元的資金。

五十億元新台幣,等於是益通目前股本(二十四.九八億元)的兩倍。然而,最讓人吃驚的是,在短短二年內「散光」益通兩個股本的最大「功臣」——趙伊尹,竟在今年三月被董事長吳世章拔擢為益通總經理。

錯在識人不明
拔擢績效最差者執掌兵符

趙伊尹,擁有美國德州大學材料工程碩士以及普渡大學企管碩士學位,在○八年一月,益通決定購併多晶矽製造廠Adema Technologies之際,經益通「小公主」——吳盈慧(吳世章的么女)向父親以及董事會大力推薦,讓趙出任Adema執行長,從此成為Adema營運的靈魂人物。

○八年,益通結合旗下生耀光電,以五十億元代價買下Adema百分百股權。這筆購併事後來看雖嫌太貴,但益通離職主管指出,○八年正值全球多晶矽大缺料,每公斤價格一度飆到五百美元以上,而當時的Adema握有數紙每公斤僅四十至五十美元的多晶矽原料長期合約,「就算Adema不開爐煉晶,光做原料的轉手買賣,數鈔票就會數到手痠!」益通離職主管透露。

因此,可以確定的是,益通剛購併Adema時,Adema是一家極為賺錢的公司。當時擔任益通總經理的蔡進耀曾指出:「Adema毛利率高達六○%,產能與中美晶相仿,○六年營收近新台幣十一億元!」「用不到五十億元,買下一家類似中

美晶的公司(當時市值為三百億元),很划算!」

不過,趙伊尹接手Adema後,Adema營運卻急轉直下。隨著多晶矽晶圓價格暴跌,原本居市場主流的五吋矽晶圓競爭優勢急遽流失,全球多晶矽製造大廠開始更新設備,轉向以六吋或八吋為主。然而,資金豐沛的Adema卻罔顧潮流,固守五吋晶圓業務不思變通,種下日後龐大虧損的遠因。由於不堪虧損,Adema在今年遂宣布結束原本核心的長晶製造業務,等於正式在全球太陽能多晶矽競賽中被淘汰出局。

對此,益通表示,○七年評估Adema購併案時,並未能預知太陽能多晶矽價格崩盤以及六吋至八吋晶棒市場快速轉移。

照益通講法,趙伊尹或許不必為益通購併Adema的決策負責,但趙是益通購併Adema後主要的營運負責人。Adema在其領導之下,產業競爭力快速喪失,演變成嚴重虧損局面,趙也難辭其咎。「把Adema從原本獲利豐碩的公司變成虧損累累的局面,主要原因就是經營高層對產業趨勢的判斷錯誤,以及糟糕的執行力!」「最該為Adema虧損負責的人,不但沒有受到懲處,還被拔擢成總經理,吳世章的用人策略完全不合邏輯!」益通離職主管批評道。
 
錯在過於冒險
在前景不明的產業上豪賭
 
出生台南仁德的吳世章,從台南一中考到成大機械系,並讀到機械研究所。入伍服預官役時,還曾負責研發四○高炮系統,被軍中記功,一九七六年退伍後到台塑任職,在台塑重工的前身——台塑機械事業部任職,有一次成功改良PVC硬管壓出機,成為全球第一個改良成功的案例,為台塑立下大功,從課長被破格升為廠長,還曾被王永慶親自接見嘉獎,當時他只有二十七歲。
 
後來吳世章出來自行創業,他學習王永慶的強人精神管理企業,從汽車零組件起家,再跨入沙灘車與電動機車,因為轉投資益通而讓吳世章成為太陽能電池的一方之霸。苦熬了三年,益通於○六年股票上櫃,股價衝上一二○五元,吳世章身價一度高達百億元以上。
 
當時為了避免員工被股價沖昏頭,上櫃當日,篤信佛教的吳世章還特別送員工每人一包泡麵,警惕員工「居安思危,不要自滿」;但股王的光環竟讓他輕忽了風險,他還想往太陽能產業上、下游發展,學王永慶賺整個產業鏈的錢,進而仿照經營之神建立一個太陽能帝國。
 
益通上櫃一年多後,他開始擘畫太陽能王國的擴張大計,企圖把觸角從太陽能電池往上延伸至上游的多晶矽(太陽能電池的主要原料)製造,於是有後來的Adema購併案。他同時也積極往下游扎根,成立了生耀光電進軍太陽能系統市場,這種垂直整合的戰略原本對益通是美事一樁,但是新興產業的風險說變就變。
 
為了再創造一次「股王奇蹟」,益通從瑞士信貸證券延攬太陽能分析師吳健興作為「股王那斯達克版」的操盤手。吳健興建議吳世章成立GIH控股公司,把Adema以及生耀光電,兩家當時深具潛力的公司納入GIH旗下,吳健興後來還擔任GIH總經理。對外還找來潤泰集團、裕隆以及智基創投等股東注資,展開GIH赴美國那斯達克掛牌大計。
 
正當前景大好之時,金融海嘯卻打亂了布局,太陽能電池的價格從○八年第四季的每瓦三.八美元,跌到只剩一.四美元,原材料多晶矽的價格也從五百多美元暴跌到六十幾美元。原本看來堅固的太陽能城堡,原來是蓋在流沙之上,禁不起狂風巨浪打擊,一夕間崩毀。
 
錯在欠缺整合
導致內鬥、高階人才大出走
 
○八年益通成立GIH,GIH的詳細財務數字以及進出貨狀況,除了吳世章以及主掌GIH營運要角如趙伊尹以及吳健興外,益通原本老臣,即使總經理、財務長甚至稽核長都無法過目。吳世章為了製造另一次股王大夢,轉投資GIH,卻造成益通集團內部GIH派與非GIH派的嚴重內鬥,屬於非GIH派的如前總經理蔡進耀、前總經理郭俊華、前財務長徐瑞鴻、前稽核長詹鳳真、前研發長煙浩等等均黯然離職,造成人才大量出走。
 
針對GIH財務連益通高層都無法掌握的問題,益通對本刊回應:「GIH當時準備赴那斯達克上市,正處於緘默期,因此,詳細財報內容盡量保密,益通高階經理人雖看不到詳細內容,仍可掌握GIH的盈虧數字。」
 
更令人猜疑的是,正當益通股價從今年初的八十幾元一路下跌至今年八月初的四十元出頭時,益通的融券張數(放空張數)開始異常地大量增加,短短不到一個月,從八月初的六千多張爆增至八月下旬的二萬四千多張水準。有誰膽敢在益通股價大跌一段後,依然大膽地進行放空,這當中是否代表公司半年報消息走漏,讓特定人士有套取暴利的空間,值得主管機關詳查,以還給投資人一個公道。
 
吳世章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我永遠不會被打倒」,他的自信、堅持,創造了益通的太陽能王國;但也因為他的盲目自信,不僅傷害了七千多名股東,甚至賠上了身家財產,這場二年五十億元的教訓,值得警惕。
 
■吳世章
出生:1949年
現職:益通光能董事長
學歷: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業研究所碩士
經歷:台塑公司機械事業部擔任廠長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54685/post/201009090036/%E5%90%B3%E4%B8%96%E7%AB%A0%E6%8A%8A%E9%87%91%E9%9B%9E%E6%AF%8D%E8%AE%8A%E8%B3%A0%E9%8C%A2%E8%B2%A8%E5%85%A7%E5%B9%95

郭庭昱

產業動態

2003-07-03

 

以汽車零組件起家的基益企業,公司營運及獲利相當穩定,近來,該公司也陸續投入電動機車和太陽能電池的研發製造,這些成果都是由董事長吳世章一手促成的,同時,也逐漸實現他對「推動環保」的堅持。
 

從台南永康工業區一路走來,盡是衛星小廠,道路走到盡頭,突然眼前一亮,不同於鄰近廠家密密麻麻的建築,基益企業在廠房前留了寬闊的綠地草坪。進入董事長吳世章的辦公室,「我得了感冒,太太原本叫我『居家隔離』,不過,和你們約好就不能改。」一見面就感受他重承諾的性格。
 
從成功大學機械研究所畢業後,民國六十二年在花蓮服役,擔任教官時,機槍、大砲在他的改良後更具威力,還因此拿到為數不小的獎金,至今仍津津樂道;「我一生都在研發」、「創新和研發才是企業的根本」,吳世章娓娓道來自己的創業故事。
 
 
起死回生 基益股東大賺一百倍
 
進入社會第一份工作,吳世章選擇進入台中的永進機械廠,以他的學歷,大可舒服地坐辦公室,但馬步要扎得穩,還是從現場工程師做起,一天工作九小時,一年就升任總工程師,這段經驗也讓他摸熟機器設計及成本,使得他在往後二十多年採購機器上,都能取得相當便宜的價格。
 
在六十五年,吳世章轉進台塑機械事業部,這是台朔重工的前身,負責各關係企業建廠業務, 以及設備研發,當時南亞要擴大規模,需要二十四英寸的 PVC 硬管壓出機,但因尺寸太大,一直無法突破,後來他順利解決問題,不僅成為全球第一人,也讓南亞搶到商機,賺了不少錢。
 
然而,在台塑終究是替人打工,那時剛好親戚投資的基益企業需要幫忙,該公司資本額原來有七百五十萬元,當時虧到淨值只剩下二百萬元,如何起死回生是一大挑戰,不服輸的吳世章當起救火隊長,在七十一年來到基益。
 
「剛到基益時,先增資一千一百萬元,解決技術問題後,很快就賺錢,後來又增資一次一千五百萬元,從此再沒有跟股東伸手要錢,當時投資三百萬元的人,現在都有一百倍的獲利」,談起目前基益企業的營運狀況,吳世章顯得很自豪,並認為現在的成績對得起股東,也對得起自己。
 
在汽車零組件業務穩定後,吳世章研發的野心擴大到沙灘車,八十七年研發,八十八年推出後就賺大錢, 當時股本三億多元,每股稅後純益( EPS )竟高達十五元,主要是由於基益不同於台灣其他業者,完全是靠著自行研發、製造,並以自有品牌 E-TONE 行銷歐美,創造豐厚的利潤;同時,近來沙灘車的市況很好,也可能會進一步跨入代工領域。
 
 
騎進倫敦 電動機車銷售長紅
 
有了做沙灘車的經驗,基益隨後介入電動機車研發,一步一步向環保事業邁進。談到電動機車,吳世章的語氣興奮起來,一掃感冒帶來的疲態,「在歐洲那種相當注重環保的地方,若是騎汽油機車進入倫敦,每次都得繳五英鎊(約二五○元台幣)的稅金,但電動車就不用,所以,我們公司的產品在英國賣得很好。」
 
不過,反觀國內,一般民眾都嫌電動機車充電麻煩,即使政府補助,接受度還是很低,因此,吳世章設計出汽油、電力的混合動力( hybrid ),讓機車發動時用電力(編按:機車發動時最耗油,造成的污染最大),啟動以後用汽油,既方便又節省,兼顧環保與成本,預計九月要推出三款一○○西西的機型,售價會比汽油機車低一點,而且油錢還可省三成。
 
「電動機車如果成功, 以後我還要做轎車,現在賓士的 Smart 一台要六十萬元,我們的車只要二十幾萬元,當作街車又好,停車又輕巧,將來等到奈米太陽能技術成熟後,以後只要在機車上頭搭個太陽能屋頂,就可以變成轎車」,談到結合電動車、太陽能的商機,吳世章更是眉飛色舞,感冒竟在熱愛環保的情緒下不藥而癒。
 
 
推動環保 公司全體總動員
 
除電動車外,太陽能電池則是吳世章另一項投入的環保事業。「在研究所畢業後,看好被動元件、手機、太陽能三大潛力產業,但最後則是選上太陽能,雖然被動元件、手機相關公司在二○○○年科技泡沫大賺一票,不過,賺錢不是唯一,環保才是可長可久的事業」。吳世章語氣泰然地表示。
 
目前基益轉投資益通光能耗資數億元,已在六月正式量產,生產多晶太陽能電池晶片,現在月產十萬片,到年底,可達三十五萬片,預估今年損益兩平,明年就可以開始有盈餘。吳世章的心願是成為國內最大、全球前六大的太陽能電池廠,除了機器成本比別人低,還有自行發展技術,不用付權利金,都是他的撇步;當然,這只是個敲門磚,以後還要做太陽能建材,用類似玻璃帷幕的外牆儲存太陽能。
 
對吳世章來說,「推動環保」是一輩子的堅持,這樣的堅持不僅表現在產品上,連在公司內部也實施得相當徹底,全公司都在做環保,像公司所辦的員工伙食,都要求員工自備餐具,違規的話,就要罰錢。
 
替代能源的應用將隨著高油價時代來臨,更顯得急迫,誰能用最低成本普及化,不但能贏了面子,更贏得裡子,而吳世章的夢想是否能夠順利成真,未來兩年值得拭目以待。
 
 
 
吳世章小檔案
出生:民國38年
現職:基益企業董事長
            益通光能科技董事長
            基益公益慈善基金會董事長
學歷:成功大學機械研究所
經歷:台中永進機械總工程師
            台塑機械事業部廠長
            成功大學兼任副教授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393/post/200307030006/%E5%90%B3%E4%B8%96%E7%AB%A0%E9%86%89%E5%BF%83%E9%9B%BB%E5%8B%95%E8%BB%8A%E5%92%8C%E5%A4%AA%E9%99%BD%E8%83%BD%E9%9B%BB%E6%B1%A0%20P.1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