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報要聞》認賠止血,特力關中國13店

2019/08/03 10:23 時報資訊

 

【時報-各報要聞】特力 (2908) 2日董事會決議,基於中國市場變化及集團整體資源配置考量,下半年起至明年上半年將分階段關閉大陸13家門市,使得現有15家門市僅剩北京、上海各一家。特力強調,大舉關閉門市是回應股東期待,此外,面對中國新零售崛起,中國現有居家通路大型連鎖背後均有電商巨鱷等撐腰,儘管特力總裁何湯雄領軍駐點上海積極尋求合作夥伴,最後未果而決定大舉關店止血。

 特力說明,預計閉店損失將達3.78億元,估影響每股純益0.74元,並將在第二季一次認列,第二季可能呈現虧損,但未來可望擺脫大陸投資虧損拖累。另董事會亦決議,8/5~10/4執行庫藏股,預計買回1萬張。

 特力集團零售事業自2004年進軍大陸,陸續於上海、北京、武漢、重慶、成都等設點,最高峰時開至38家門店,但績效始終不如預期,兩年多前何湯雄更帶隊駐點上海「力挽狂瀾」,今年股東會時何湯雄強調,大陸零售事業減損速度慢,去年虧損7,000萬人民幣,今年估續虧5,000萬人民幣,但也語帶保留表示「今年會是轉捩點」,正積極尋找合作或出售對象,不然就是要結束這塊事業。

 何湯雄言猶在耳,董事會決議大舉關店止血,顯然沒有獲得期待的合作夥伴。

 根據特力財報,HOLA中國累計虧損達30億元,至今年第一季仍有19家門市,截至目前已關了4家,現有15家,下半年陸續就合約到期將再關13家;至於僅剩的2家是獲利狀態,因此仍會持續營業。

 特力強調,中國零售部分占全部近400億營收約4%,即使閉店對總體營收衝擊不大,但認賠止損有助未來獲利成長,此決議可說是「短空長多」。

 此外,台灣零售事業仍持續獲利,中國貿易事業也持續加碼,包括去年在上海斥資逾4億人民幣打造貿易事業總部,另也布局越南胡志明市的新生產基地超過20公頃,已有3~4家供應商進駐,整體貿易事業獲利今年仍持續超越零售事業。

 特力2018年包括台灣、中國,貿易與零售業務合併營收達399億元、年增7.9%,歸屬於母公司業主利益4.06億,EPS為0.8元,今年發放現金股利1.28元優於前一年的1.2元。(新聞來源:工商時報─李麗滿/台北報導)

 

2019-08-02 23:19經濟日報 記者 何秀玲

2018年特力稅後賺4億元,和樂中國虧了3億多元,假設若沒有3億多元的虧損,特力獲利至少7億元起跳,從投資角度看是正確決定,但集團總裁何湯雄多年不願放棄通路,做出這個決定想必很掙扎,苦戰中國大陸市場15年選擇壯士斷腕,中國大陸零售業競爭激烈程度不難想像。

特力2004年進軍中國大陸,面對大陸電商巨獸也將手伸入家居產業,導致和樂中國近年來每年平均虧損人民幣7,000萬元(約新台幣3.15億元),特力總裁何湯雄為了改善中國營運,2017年還特地搬到上海居住,期努力改善營運,也考慮與當地廠商合作,不料仍不敵快速變化的市場,本次決定壯士斷腕,不但能讓特力「短空長多」,更讓小股東不用再年年都得問「大陸營運何時改善」。

目前特力零售事業只在兩岸,在大陸的零售競爭對手,主要是電商影響,導致特力進入大陸市場多年來,和樂中國只有在2013和2014年獲利,雖然當時有超過一半的單店賺錢,幾乎已經將前面虧損拉回,不料大陸電商逐漸進入重資本、巨型業者角力的成熟型戰場,形成的規模,已經讓想投資搶進電商市場的特力難以超越。

為了力拚轉虧為盈,總裁何湯雄甚至在2017年起長駐大陸。只是面對大陸電商巨獸也將手伸入家居產業,特力大陸零售事業到底要收還是不收?經常是小股民提出的問號,也是何湯雄這兩年來不斷思考的問題。

他曾表示,「大陸零售互聯網太厲害」,所以希望能在當地找到策略夥伴,只是都未有適合合作對象。

特力集團昨(2)日宣布,受到電商和大陸零售環境變化影響,宣布旗下和樂中國進行大幅度關店,現有15家店將加速關閉13店,最快明年上半年關完,僅剩上海與北京兩間,估計資產減損及組織調整費用約新台幣3.78億元,於今年第2季財報認列,估算約影響EPS減少0.74元。

特力2004年到中國大陸開設和樂中國,最高峰曾經開到近40家店,但受到大陸電商影響和零售市場變化,累積虧損估計超過新台幣30億元。

和樂中國截至今年8月有15家店,為了止血,特力董事會昨決議通過轉投資子公司特力屋上海商貿、特力屋北京商貿和特力生活家上海商業有限公司,將分階段大幅度關閉13家店,同時授權子公司進行所需必要程序,最快在明年上半年關完,之後會剩下上海與北京兩家。

 

經濟日報提供
經濟日報提供
 

 

特力主管表示,這兩家店目前租約尚未到期,加上都有獲利,亦有出清存貨之用,不過大方向仍會朝閉店走,只是需要經過內部審慎評估討論。但由於兩家店效益已不大,這等於宣告特力集團退出中國零售市場。

本次特力壯士斷腕,關閉多數大陸零售店舖,將認列於今年第2季財報,也讓特力明年起每年都能少虧新台幣超過3億元,雖然大陸零售營收只占特力集團約4%,但對公司來說仍是正面發展。市場人士分析,特力台灣零售事業業績持平,但是貿易持續向上,所以第2季雖認列資產減損和組織調整費用,但今年全年仍可能追平。

特力昨日也公告董事會決議買回庫藏股,預定買回之期間為8月5日至10月4日,預定買回數量為1萬張,占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之比率為1.96%,買回區間價格為20至28元。

特力去年合併營收,包括台灣、中國貿易及零售業務約399億元,年增7.9%,稅後純益為4.06億元,比去年8.23億元減少,每股純益(EPS)為0.8元。其中成長亮眼為貿易事業,去年創新高,年增18.4%。貿易事業群有三大業務模式,分別是貿易、代理和進口,占比最大為貿易,主要買家在歐美地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