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19-07-29 12:11:47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聚焦植物關鍵原料的開發核心,杏輝(1734)繼管花肉蓯蓉從原料、保健品發展至藥品,打造成功模式,第二項關鍵原料核桃胜(月太)粉,也在上海原料藥展獲獎,經營團隊也將循肉蓯蓉模式,建立從農場到市場的一條龍供應鏈;法人也認為,公司近年受到新藥投資侵蝕獲利,隨明年第一季子公司杏國(4192)胰臟癌三期臨床即將解盲,影響會逐步降低,集團將回頭反應實質獲利能力。
杏輝過去是以藥品與保健食品雙箭頭的策略營運,在自費的非處方用藥市場,透過杏輝專櫃也有不俗成績,保健食品則在大陸子公司杏輝天力在關鍵植物從栽種、提取到商業量產上,成立成功模式,其中管花肉蓯蓉最為人熟知,包括原料銷售給全球直銷業龍頭,開發十年的植物新藥也移轉授權給江蘇康緣新藥,近年使用該原料的保健食品亦獲得國內的健字號,現階段的營運模式是從有機農場的栽種一直到商業化的量產應用,凸顯一條龍的優勢。
公司也將退化性的疾病,視作未來原料開發的重點。第二個關鍵原料的醒腦成分-核桃胜(月太)粉,日前在中國原料藥展獲取植物提取產品創新獎,後續杏輝將積極推動國際參展,複製肉蓯蓉外的第二個植物提取原料的成功模式;接下來還有茯苓三帖提取物,最新證實對增強支鏈胺基酸、精氨酸、葉酸等吸收與肌肉力的增強,具備功效性,未來在植物栽種、提取到商業量產的核心能力,將成為集團的關鍵競爭優勢。
而杏輝過去是穩定獲利的公司,近五年受到新藥公司杏國的臨床投入影響拖累,以2017、2018年該子公司稅後淨損分別為2.58億元與2.94億元來看,以杏輝持股比例計算,對母公司每股盈餘影響超過0.8元,甚至超過1元,也是近年獲利掉落至損益兩平邊緣的關鍵。
不過,隨杏國研發中晚期胰臟癌新藥SB05PC,除中國外將定位在FOLFIRINOX二線用藥的三期臨床試驗,收案進度順利,最快明年第一季將進行期中解盲;中國藥監局則會以一線用藥啟動三期臨床,年底前會完成第一例的收案。
法人預期,杏輝最壞的時候應該已近尾聲,明年起隨新藥投資對盈餘的影響,逐步式微,最快明年起當年每股盈餘就可回升至近1元水準,逐步反應集團實質獲利能力。
MoneyDJ新聞 2018-11-06 11:13:23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非健保用藥與杏輝天力貢獻成長,杏輝(1734)前三季營收維持小幅年增,但因子公司杏國(4192)處於後期臨床的高支出階段,法人預期,今、明年獲利恐怕都還在歷史低檔邊緣;但可以留意的是,公司在國內杏輝專櫃的靈活行銷、癌症製劑與杏輝天力的布局,將鴨子划水慢慢發酵,待杏國的研發投入高峰近尾聲,評價將逐步回歸常態水準。
杏輝創立於1977年,2002年進入中國大陸市場,投資杏輝與和田天力,聚焦天資源的原料、保健品與藥品,特別是在管花肉蓯蓉的應用領域,建構完整的專利網,成為集團大陸布局很重要的支柱,近年還將天然資源領域擴大至核桃低聚(月太)、茯苓三萜菁萃物,增加應用領域。
根據杏輝上半年的數據,療效用藥佔比68%,功能性食品比重28%及其他,其中療效用藥雖屬健保給付領域貢獻易跌難漲,但內部統計,今年醫療通路貢獻還有維持小賺,反倒是來自於自費用藥與功能性食品成長亮眼,推估營收挹注都有兩位數成長,很重要的動能來自於杏輝專櫃的靈活行銷。
杏輝指出,目前杏輝專櫃至今已有逾萬名會員,今年安排會員蒞廠參訪,明年相關的行銷活動會向外延伸,期許效益擴大。
在療效用藥領域,杏輝在高端的癌症製劑有不錯進展,除目前已有十項產品量產,今年預計貢獻營收5千餘萬元外,一款用於胃癌與大腸直腸用藥,杏輝是第一家通過相似性(BE)的廠商,明年可望上市;另非小細胞肺癌用藥也預期明年第四季可問世。除內銷外,今年11月日本PMDA進行查廠,一款產品可望在明年2月領證,並有三間日系藥廠計畫銷售。
法人估計,在明年內、外銷癌症用藥都有新品上市下,也如第一家取得BE通過的用藥,原廠在國內銷售額超過5億台幣,潛力不小;明年杏輝癌症製劑營收貢獻將有倍增實力。
另一個亮點是杏輝天力,今年上半年對集團的投資挹注已有很大成長,投資貢獻近2千萬,規劃中植提二廠已完工,預計明年第一季試投產,並會有新劑型產品可提供服務,應用領域也將從保健產品擴大至類快消品,法人預期,明年成長性更大。
法人認為,杏輝近年受到杏國新藥投入的拖累,獲利陷入低檔調整,雖不排除未來一年單季有轉虧壓力,但股價因此也修正不少,甚至一度面臨淨值保衛戰。明年無論杏國胰臟癌適應症成功與否,臨床支出的高點都會漸趨尾聲,有助於杏輝獲利能力重新反應正常水準,評價回升。
(圖說:杏輝董事長李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