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吳中傑
 

進入一個規範模糊的市場時,追求成長和合乎法規,是商界無解的兩難習題嗎?

8月5日傍晚,新竹地檢署搜索台灣最大的快閃記憶體控制 IC廠群聯,約談董事長潘健成與多名員工,懷疑潘健成和群聯涉嫌隱匿與其有實質控制權的聯東電子、華威達科技與永馳科技3間公司,在2009年至2014 年間的關係人交易,單年度的部分重大交易甚至高達百億元,以群聯近幾年的營業額來看,占其營收近3~4分之1。

同時群聯與這三間公司,涉嫌有4千萬美元的假交易。據了解,檢調比對永馳跟群聯、聯東和華威達的外匯進出資料,及海關通報的異常資料,認為數字無法兜攏,因此推測當中有不實交易。

群聯向來是記憶體業模範生,去年營收372億元,每股盈餘逾20元,領先同業。但這樣一間台灣科技業的模範生,為何涉嫌隱匿關係人交易,甚至有假交易之嫌?

秘密一》設海外公司打「擦邊球」

吸收利潤波動風險,穩定母公司財報

一位熟悉記憶體產業的人士表示,為進軍中國,在海外設子公司、或開設有實質控制權的代理商,將貨品賣進中國,是記憶體業常見手法。

原因有二,一是為讓帳面上的營收與獲利穩定。

記憶體是價格起伏相當大的產業,最上游的記憶體顆粒,一年間價格可以在10倍上下來回。連帶的,下游記憶體模組價格也跟著起伏,過去在中國,甚至有人將記憶體模組當成黃金白銀一般做期貨交易。

設立海外公司的目的之二,則是為支付那些「沒有憑證」的費用。

秘密二》幫上游吃貨,拉關係

遇廠商不按約定買回,於是作帳?

記憶體模組業界另一個「不能說的秘密」,則是市況差時,要為上游的顆粒廠商吃貨,「義氣相挺」藉以建立關係,未來若市場缺貨時,上游廠商也會優先供貨給曾經幫過他一把的模組廠。

一 位熟悉科技業,曾任多家公司獨立董事的產業人士舉例,假如上游的記憶體顆粒廠今年業績不好,或市況供過於求,可能會塞貨給群聯一類的下游模組廠,但如果上 游廠開始「賴皮」,例如不讓模組廠退貨,或只願意用低於當初出售的價格將貨買回,就是模組廠想辦法作帳的開始。業界會利用海外公司作帳,可能將這些被塞的 貨的進出交易與虧損,放在海外公司。

最後一種科技業界常見的手法,則是表面合法,事實卻將逃稅責任轉嫁給中國代理商。

秘密三》轉嫁關稅成本

把「稅票」當貨品賣,壓低商品價格

一位會計師透露,有時台廠看似合法,其實是將逃稅的成本與風險轉嫁到中國代理商身上。

例如台灣電子廠出貨時,規矩的將貨物價格再加上中國17%關稅,賣給中國主要的代理商。但代理商那一端卻將「貨票分離」,貨物賣一個價格,稅票卻也變成獨立的「商品」在市場上販賣,這樣的情形在中國特別常見。

面對多日來的調查,潘健成人在何處?與其熟識的友人描述,潘健成該開的會照開,營運正常,「只是『阿潘』說,他有點心灰意冷,如果情況再惡化,不排除被收購下市,」

面對司法與投資大眾,向來居記憶體業模範生地位的潘健成,不論是為公司成長,或有其他難處,仍有義務交代事實,才合乎上市櫃公司治理原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喔…喔… 的頭像
    喔…喔…

    熱血流成河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