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8 02:22 經濟日報 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

 

彥臣生技(4732)昨(27)日表示,旗下獲得經濟部補助的「抗腦癌新藥專一性HDAC8抑制劑」開發計畫,最快今年底明年初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申請進入人體臨床試驗(IND)。

彥臣說,該開發計畫時程計18個月,預計投入總經費3,770萬元,並由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補助1,185萬元,約占總經費31.4%。

彥臣開發的「抗腦癌新藥專一性HDAC8抑制劑原料藥試量產及臨床前試驗計畫」,去年中即獲得獲經濟部科專補助1,185萬元,去年中正式獲得補助,若一切順利,今年底可望完成計畫。

該次計畫中,彥臣說,除委託PIC/GMP之原料工廠進行小量試生產外,將同時完成劑型設計與毒理等臨床前試驗,下一步則是向美國FDA申請人體臨床。

彥臣的新藥產品是熱門標靶抗癌藥物「HDAC抑制劑」,是新專利化合物BMX,至目前為止已經取得中國大陸、俄羅斯、台灣、美國、日本、歐盟、澳洲等專利。

彥臣 二年內轉上櫃

 

彥臣生技(4732)董事長黃中洋昨(14)日宣布,公司開發標靶抗癌藥物「HDAC抑制劑」的新專利化合物BMX,近日已取得第六個國家的專利,預計今年完成動物試驗,明年進入臨床一期,公司規劃二年內完成上櫃。

彥臣生技為黃中洋創辦,目前為興櫃公司,旗下「壽美降脂一號」也是經改制前的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目前為中醫藥司),在2005年就核准通過的中藥新藥,後續順利取得中藥處方健保給付。彥臣昨日興櫃均價28.73元。

據悉,HDAC是調控人體細胞生長的機制,而HDAC中有11種「同功異構酉每」(isozyme),若該機制正常,則人體細胞不容易癌化,反之若異常則可能致癌,目前研究發現,HDAC中的第八種酉每,是在乳癌、胰臟癌、腦癌等癌症細胞中表現特別突出。

黃中洋表示,公司開發出來的「HDAC抑制劑BMX」,有別一般HDAC抑制劑,並不會對所有的酉每都有反應,而僅對HDAC中的第八種酉每有抑制作用。

業界表示,目前HDAC抑制劑的藥物開發,僅有國際前三大藥廠諾華、默克,以及阿斯特捷利康等投入,因此仍屬於藍海,且除了抗癌,「HDAC抑制劑」也被發現對多種目前欠缺良好藥物治療的疾病如失智、愛滋病等有效,未來每年銷售額10億美元的暢銷新藥將會來自「HDAC抑制劑」。

【2014/02/15 經濟日報】



全文網址: 彥臣 二年內轉上櫃 | 店頭未上市 | 股市投資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STOCK/STO5/8486789.shtml#ixzz2tMsB2nOZ 
Power By udn.com 

 

 

《興櫃股》彥臣接獲收購通知,每股現金23.5元
2013/10/08 11:27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彥臣生技 (4732) 接獲大淵有限公司等11人公開收購普通股股份通知,本次預定收購之數量為887萬2700股,約相當於已發行普通股股份總數之41.5%。每股收購價為現金23.5元。收購期間為10月8日起至10月17日;惟公開收購人得依相關法令向金管會申報並公告延長收購期間至最多30日。(編輯整理:莊雅珍)

--

《台北股市》公開收購案,激增逾2倍

今年公開收購案持續升溫,近日又新增中電<extra_stock_id stock_id="1611(TW)">(1611)收購啟耀<extra_stock_id stock_id="3610(TW)">(3610)、大淵公司等收購彥臣<extra_stock_id stock_id="4732(TW)">(4732)及朋程收購鼎崴等公開收購案,使得今年公開收購案攀升至16件,比起去年5件,足足多出了2倍以上。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認為,近來公開收購多屬2種型態,1種是因復徵證所稅對IPO(股票初次公開上市)要課稅,造成很多公司放棄IPO,改而透過公開收購現有上市櫃公司,以達到借殼上市目的。

 

 

  另外,還有1種是基於整體營運綜效而展開的公開收購,例如仁寶收購華寶<extra_stock_id stock_id="8078(TW)">(8078)、光寶收購建興電<extra_stock_id stock_id="8008(TW)">(8008)等,完成收購之後,這被收購公司將會下市。

 

 

 

 

 

  這是於企業經營大者恆大趨勢,以三星為例, 三星不斷購併成為目前大托拉斯公司,台灣因多屬於小公司,多屬單打獨鬥,因而企業紛紛展開垂直或水平整合,以降低採購成本等。

 

 

  據統計,今年公開收購的16案中,被收購公司分別為:三洋電<extra_stock_id stock_id="1614(TW)">(1614)、愛山林<extra_stock_id stock_id="2540(TW)">(2540)、桃園店<extra_stock_id stock_id="2718(TW)">(2718)、翔準<extra_stock_id stock_id="3087(TW)">(3087)、三顧<extra_stock_id stock_id="3224(TW)">(3224)、光明<extra_stock_id stock_id="4420(TW)">(4420)。

 

 

  以及力晶<extra_stock_id stock_id="5346(TW)">(5346)、佳營<extra_stock_id stock_id="6135(TW)">(6135)、凌越<extra_stock_id stock_id="6236(TW)">(6236)、建興電、凌巨<extra_stock_id stock_id="8105(TW)">(8105)、富鼎<extra_stock_id stock_id="8261(TW)">(8261)、華寶、彥臣、啟耀及鼎崴等。

 

 

  近日傳出金管擬將於10月定調上市櫃股票提早下市機制,根據了解,未來將有部分公司因為符合提前下市機制,而被迫下市。

 

 

  因而,法人認為,未來不排除會讓一些原本就有意要透過借殼上市的公司,加速展開公開收購行動,值得密切觀察後續政策方向,以及是否會有更多企業展開公開收購的行動。(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呂淑美/台北報導)

-

《台北股市》公開收購夯,逾半有賺頭

  • 2013-10-04 08:17
  •  
  • 時報資訊
  •  
  • 【時報-台北電】
今年來收購案件活絡,並帶動股價大漲。據統計,今年已有13件公開收購案,華寶<extra_stock_id stock_id="8078(TW)" style="word-break: break-all;">(8078)本周股價大漲15%,以目前仍在上市櫃掛牌的9家公司來看,有5家其昨日收盤還超過收購價,逾半收購案有賺頭。

 

  愛山林<extra_stock_id stock_id="2540(TW)" style="word-break: break-all;">(2540)、三顧<extra_stock_id stock_id="3224(TW)" style="word-break: break-all;">(3224)、佳營<extra_stock_id stock_id="6135(TW)" style="word-break: break-all;">(6135)及三洋電<extra_stock_id stock_id="1614(TW)" style="word-break: break-all;">(1614)等股價更較收購價大漲4成到1倍。

  仁寶週一宣布以每股50.8元收購華寶,帶動華寶股價從周一收盤價的43.5元連續大漲,昨(3)日股價最高來到50.1元,短線漲幅達到15.17%,接近收購價50.8元。

 

  根據華寶於2日在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告,華寶大股東除仁寶外,仁寶董事長陳瑞聰加上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合計共持有華寶5,875張,未來若參與收購應賣,預計將可拿回接近3億元。

  今年以來公開收購市場熱絡,據證交所公開資訊觀測站最新統計,今來被公開收購的公司共有13家,其中不乏股價有亮眼表現。

  包括華寶、三洋電、愛山林、三顧、富鼎<extra_stock_id stock_id="8261(TW)" style="word-break: break-all;">(8261)、光明<extra_stock_id stock_id="4420(TW)" style="word-break: break-all;">(4420)、凌巨<extra_stock_id stock_id="8105(TW)" style="word-break: break-all;">(8105)、佳營<extra_stock_id stock_id="6135(TW)" style="word-break: break-all;">(6135)及桃園店<extra_stock_id stock_id="2718(TW)" style="word-break: break-all;">(2718)等9家,目前仍上市交易。

  另外,還有翔準、力晶、凌越及建興電等4家,在大股東展開收購後,已相繼下市,但也有如凌越因收購不足,而遭到要求停止交易。據悉,未來仁寶完成對華寶收購後,華寶股票也將下市。

  從被收購公司收購前後股價來看,多在宣布收購消息後,股價已大漲一段,但有些股票完成收購後,股價持續挺升。

  據統計,三洋電、愛山林、佳營及三顧等昨天股價以33.15元、31元、27.8元及20.25元作收,較當時收購價23.5元、20元、16.5元及10元等,分別高出4成到1倍以上。

  不過,也有些被收購的公司,在完成收購後股價是往下走,例如桃園店,其他公司股價多在收購價格附近。(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呂淑美/台北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