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炒緬甸花梨 飆漲後重摔

圖為消費者在東盟博覽會緬甸展銷廳選購紅木工藝品,將攤位擠得水洩不通。  圖/新華社
圖為消費者在東盟博覽會緬甸展銷廳選購紅木工藝品,將攤位擠得水洩不通。 圖/新華社
緬甸花梨木
緬甸花梨木

繼海南黃花梨、紫檀等名貴紅木之後,中國大陸炒家近年又看上了緬甸花梨。過去3、4年間,緬甸花梨從每噸10,000元人民幣(下同)被爆炒至35,000元,但最近兩個月又跌回到21,000元,更曾經1天重跌8,000元,投資風險大增。

廣州日報引述一紅木經銷商的話指出,海南黃花梨、紫檀、酸枝,因為成本太高、利潤太薄,現在都很難進到貨了,市場需要替代品,而最新的替代品就是緬甸花梨。

中國大陸是緬甸和東南亞各國木材的主要進口國,但紅木一直受到原產國各類政策變化的影響。據大陸商務部駐緬甸經商參處指出,緬甸相關部門1月宣佈,今年4月1日起停止所有原木出口,仰光港口出口原木裝船日期截至3月31日晚上12時,之後只允許出口木材製品。

業界資深人士分析,此次緬甸實施限制原木出口禁令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緬甸的森林資源狀況不容樂觀。相關數據顯示,緬甸的森林覆蓋率從數年前占國土面積的70%下降至2008年的24%,目前僅為20%左右。

大陸紅木經銷商指出,自緬甸花梨成為紅木的替代品之後,包括浙江東陽在內的一些紅木加工基地,也越來越多地選用緬甸花梨作為原材料製作家具,一套組合沙發的價值便宜的2萬元,貴的則要10萬以上。

家具商表示,像紅木傢俱這樣的資源型藏品,原材料行情一旦「高燒不退」,對行業來說未必是件好事。如果原材料價格都往上漲,一些中下游企業就有可能不堪高成本和資金週轉壓力而被淘汰,甚至會引發行業洗牌。

報導指出,受到緬甸花梨價格暴起暴落的影響,擔心日後原材料價格跌下來後,生產的成品反而虧本,雲南一些紅木企業已暫停接訂單。據業者稱,緬甸花梨70CM徑級的報價一度飆到每噸6萬多元,而去年上半年的進貨價每噸僅8,000元。

報導指出,短期內的暴漲暴跌肯定不是正常現象。業界人士稱,近半年來,有不少游資看上了這些處於「第二梯隊」的紅木,集中火力在市場上掀起這一波炒作浪潮。

業者稱:「價格一下子漲3倍,裡面虛火很旺,如果按市場有1,000噸貨在流轉,那頂多只有兩成最後到了正常的買家和企業手裡,剩下的根本未進入生產領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