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殺聲明稿 出自羅智強 馬、江、羅 新鷹派鐵三角

  • 2013-09-12 01:53
  •  
  • 中國時報
  •  
  • 【李明賢/新聞幕後】

     「溫良恭儉讓」到「殺無赦」,馬英九彷彿綠巨人浩克變身,連續幾天的強硬、狠勁,也像是變了一個人。在考紀會召開前一晚的高層會議上,馬英九、行政院長江宜樺、總統府副祕書長羅智強3人在總統府內謀劃到深夜,這組新鷹派決策鐵三角,擬定鍘王記的連環殺招。

     「面臨跛腳的壓力,馬英九要藉由砍王金平來立威!」一名藍營人士如此形容馬的內心戲。當特偵組上周五公布這齣司法關說案,老馬吃了秤砣鐵了心,決定一路硬幹到底,不僅是司法關說踩到紅線,還有多年恩怨終須一別。

     今年6月間立院修訂通過會計法,要讓地方民代特別費案除罪化,就讓馬英九下定決心處理王金平,這是近期導火線。

     這次關說案,總統府刻意改變決策模式,周日的會議排除立院與黨務系統,僅馬英九、副總統吳敦義、總統府祕書長楊進添、江宜樺、羅智強5人參加,就是要避免「挺王力量干擾」。

     決策過程,整部黨機器只能被動接受指揮,就是擔心黨務系統溫情主義,干擾鐵血強硬路線。

     豈料,吳敦義一度替王金平緩頰,並非百分之百支持強硬路線,讓馬江有些意外。王金平周二晚間返國,總統府高層會議僅剩下馬英九、江宜樺、羅智強,新鷹派鐵三角不僅全程監看王金平一舉一動,並擬定隔日的AB兩套應變策略。

     原先王金平在機場請辭,府方就會採取措詞較緩和的A方案。豈料,王機場談話不僅未請辭,還炮打特偵組,鐵三角決定推出B方案,也就是昨天一早由馬英九親自出面反擊。

     不論是周日或昨天的強硬聲明稿,都是出自羅智強之手,並經馬江兩人逐字同意,迫不及待要把王金平釘上十字架。

     這齣馬王大戰被網友拿熱門電視

 

總統府副秘書長羅智強請辭獲准

字級:  
2013/09/12 14:27:00

(中央社台北12日電)總統府副秘書長羅智強請辭。以下是他在個人Facebook的貼文。

總統府副秘書長羅智強請辭,在臉書上發表公開信。(圖截自羅智強個人臉書)

任性一次,向親愛的朋友們說再見

前些天,忙到過午夜才回到家。走進家門,看到妻坐在客廳看電腦。

「怎麼這麼晚,還沒睡?」我問。

妻告訴我,剛滿四歲的小女兒做惡夢驚醒,醒來時哭著說:「媽媽,我好久沒看到爸爸了,我好想爸爸。」

這幾乎是我這些年的生活常態,每天早上五點起床讀報、分析,白天公忙,運氣好,晚上九點左右可以到家,如果發生大事,忙到午夜過後才回家也不稀奇。而且,連周六日也得全天待命。

就像這幾天,為了王院長涉入司法關說一事,平均一天大概只睡三個多小時,晚上開會到深夜、接電話到凌晨,然後為了多一點準備稿件的時間,提前到四點起床。會計法修正爭議、洪仲丘事件、廣大興事件、核四風暴……這幾乎成為一種公式,只要有重大事件發生,我連一天五小時的睡眠都不可得。

有一次,妻問我,這樣忙碌與付出,到底為什麼?

我想了想答道:「為的是問心無愧吧!」

可是,這樣的理由,也差不多支撐到了頂點了。過去一年,我開始思考去留問題,也和馬總統談了多次,我告訴總統,忙與累都不是自己想走的最大的原因,而是當自己為了工作燃燒了所有,仍抵擋不了像黑色海嘯一樣的負面浪潮,那讓自己不知為何而戰。

總統總是一再的慰留。

然而,這一次,我想我到了我的臨界點了。

我知道,團隊有很多做得不夠多、不夠好的地方,被批評是應該的。但在國會議長涉入司法關說的事證如此明確,總統願意承擔幾乎是他的能力也難以承擔的政治衝擊,還是堅持要為理念奮力一戰時。外界仍是用撲天蓋地的方式批評總統。

國會議長涉入司法關說,這中間的是非真的有這麼難分辨嗎?

如果總統在此事選擇迴避、沉默,讓國會議長的司法關說雲淡風輕的過去,讓一個關說司法的國會議長全身而退,那麼不啻是告訴全體國人:「有權判生、無權判死」將成為中華民國法律唯一的鐵律。

大家想想,這樣一來,倒楣的會是馬英九總統嗎?倒楣的應該是無權無勢的平民百姓吧。

如果國會議長關說沒事,那麼以後面對司法,人民要想看看自己有無結交權貴,要想看看沒有辦法找到黑手伸司法,替自己的個案關說。如果沒有,那請自求多福。這是我們能容忍的司法嗎?

如果這樣大家還聽不懂,那讓我舉一個更淺白的例子。如果今天是柯建銘和你在打官司,或者柯建銘涉入刑案,你是這個刑案的受害人。然後王金平幫柯建銘關說司法。最後柯建銘勝訴或無罪,你能接受嗎?如果,你我都不能接受,為什麼當馬總統站出來捍衛司法正義,最後被批評的卻是馬英九?

政治力不容介入司法,這是憲政天條,王院長踩過紅線、跨入禁區,為民進黨黨鞭柯建銘的司法案件關說,我們能夠無動於衷嗎?

王院長說,勇伯要處理,勇伯會盡力,勇伯他會弄。最後還告訴柯建銘:「勇伯說OK了!」而最後真的如王院長所說的,OK了、被處理了、被弄掉了,林秀濤不上訴,讓柯建銘無罪定讞!如果,這樣都不算關說司法,這世界就沒有關說司法了。

對我來說,這麼黑白分明的事實與理念,呈現在媒體上,卻是那麼的黑白不明,確實讓我感到心情很複雜。有很多話,我覺得我想說,不管得到的是認同還是另一波如海嘯般的批評,我還是想說。但因為我的職務,很多話並不容許我說。我知道,只有走下發言台,我才能真正暢所欲言的發言。

昨天晚上,我再度向總統請辭,總統一如以往的希望我留下,希望我再多思考一下。我告訴總統:「就讓我任性一次吧!我的心意已定了!」總統這才點頭,尊重我的決定。

今早,我開始寫這封公開信,向朋友們告知我的決定,說說我心裡的話,我想把這封信裡的肺腑之言,當成總統府副秘書長職務結束前的一顆照明彈,做最後一次燃燒。

結束職務後,我想多陪伴家人,花多一點的心思專心寫作,至於其他的事,就留待未來再說。

羅智強102.9.12

 

 

焦點評論:馬英九聲望 已注定沉淪(林濁水)

 

2013年09月11日  
更多專欄文章
關說風暴讓台灣面臨空前的憲政危機。圖為立法院長王金平回國。余志偉攝

王金平機場記者會以濫權上訴回擊馬總統關說的控訴鏗鏘有力,很能打動小老百姓的心,王強調對黨的忠貞,立場堅定,希望能出席今天考紀會,國民黨考紀會要怎樣做決定已陷入極度的困窘之中。在這一個風暴之中,國民黨以濫權關說做攻擊主軸,民進黨從程序正義攻擊非法監聽,王金平以濫權上訴回擊,3樣訴求,顯然以王訴求最有力。

今年來馬英九推行各項重大政策,認為王金平護航不力,對此深惡痛絕;但一方面王聲望遠高於馬,依TVBS新聞台4月調查,王金平高居政界第一達45%,總統馬英九落到第八才16%;另一方面,依憲政權力分立精神,總統不得把議長當部屬指揮,總統只能悶氣肚裡吞。 

司法進一步被踐踏

不料,馬英九找到了兩個一舉扳倒議長的兩個巧門。
第一個是議長涉嫌司法關說「全民電通總經理背信案」,讓柯建銘更一審無罪的官司免於上訴。由於社會正如馬講的對「有權判生,無權判死」的關說很痛恨,所以馬先逼法務部長莫名其妙地辭職以證實關說確有其事,並展現他的改革決心。
但關說證據是特偵組非法監聽來的,於是政界掀起了一番非法監聽與司法關說的對決。不過,台灣社會不比西方世界,一旦涉及官司,對取證,判決時,程序正義和實質正義哪一個優先支持往往相持不下,於是完全忽略整個關說和監聽發生的源頭:全民電通背信案,根本是一個邪惡的政治冤案。
這一點王雖然也沒提起,但攻擊濫權上訴會打動人心,事實上,這整件事,就是建立在冤案被濫權起訴上。
總統府說王金平打電話給曾、陳、柯時司法就陷入了屈辱,其實更早,當全民電通案被起訴時司法就陷入了屈辱。到了特偵組偵辦不上訴的檢察官時,司法進一步被踐踏。遇到冤案,總統不但不主持正義,還堅持這一個骯髒邪惡的冤案不可以判無罪必須上訴,否則法務部長,國會議長必須下台時,司法已經死了! 

逼退正當性有問題

然而,當議長以濫權上訴訴求時,馬以冤案做基礎的巧門現在民眾看來已成了死門。
大總統拉下議長的第二個巧門,議長是國民黨不分區立委,一旦被開除黨藉,就會失去立委身分,連帶議長的位置也沒有了,這手法表面看來聰明絕頂;只是,王金平立委身分固然來自於國民黨的提名,但他議長身分則來自於支持他的國會議員一票一票投出來的,大總統逼退他的正當性就大有問題。
這就像監察委員雖總統提名的,但在國會同意之後上任,總統根本沒有權力免他的職是同樣的道理。
當然總統也可以援用他逼退司法院長,還進一步逼辭大法官的例子,但那根本是目無法紀踐踏《憲法》破壞行政司法權力分立的惡劣行為。
大總統真是大得不得了,司法院長、立法院長接連逼下台。在國民黨慘烈的內鬥中動用巧門逼下國會議長時,台灣已經被推到空前的憲政危機前面了;而國民黨考紀會不管做怎樣的決定,大總統已低迷的聲望都注定進一步沉淪。

 

最新!國民黨考紀會:撤銷王金平黨籍

互動OK王金平10日發表聲明,捍衛清白。他(右)一度聽不到記者提問,副院長洪秀柱(左)在旁幫忙說明。(陳信翰攝)
互動OK王金平10日發表聲明,捍衛清白。他(右)一度聽不到記者提問,副院長洪秀柱(左)在旁幫忙說明。(陳信翰攝)

最新消息!國民黨員、立法院長王金平涉及司法關說案,國民黨考紀會做出撤銷黨藉的決議。

國民黨考紀會上午針對立法院長王金平涉及關說案,是否違反國民黨黨紀進行討論,會議進行2小時,迅速做出「撤銷黨籍」結論,王金平也將隨之喪失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和立法院長身分。

--

9月政爭暴衝 傷敵8百自損3千

馬英九總統(右二)10日晚間進入總統府處理王案。(王錦河攝)
馬英九總統(右二)10日晚間進入總統府處理王案。(王錦河攝)

舉凡戰爭,目標與戰場的設定之外,少不了戰略布局;而政壇鬥爭,更需要縝密的算計。當特偵組開了第一槍、馬英九隨之以黨主席和總統身分對王金平發動攻勢時,大家以為馬英九終於一掃溫吞性格,發動一場真槍實彈的政治鬥爭。

沒想到連日來的惡言決裂,竟欠缺黨內同志的支撐。數日烽火除了摧毀馬英九念茲在茲的憲政體制和司法獨立外,反而傷敵八百、自損三千。

攻勢凌厲處處漏洞

當特偵組逕自公布監聽王金平與柯建銘的通聯內容之際,政壇就有諸多陰謀論。尤其當馬英九急如星火地在假日舉行記者會,高舉司法公正和民主法治的大旗,向天下昭告王金平罪狀時,雖然沒有人清楚動機,但所有人都相信,馬英九非除掉王金平不可,已到了不惜犧牲政治穩定的地步。

馬英九在記者會上慷慨陳詞,其後又由幕僚接手重炮猛轟,對老同志不假辭色、刀刀見骨。所有人驚詫於馬英九變得如此嚴厲凶狠,卻更驚訝於如此凌厲攻勢竟處處漏洞。

出格行徑自毀體制

總統掌握特偵組調查的個案、對當事人未審先判,已是司法不容的瑕疵。而馬英九以總統身分攻擊黨籍立院龍頭、行政院長臧否立法院長,甚至行政幕僚竟對立法院人事表態,種種出格行徑令人難以理解。為什麼從政以來一直將司法獨立、憲政體制視為最高價值的馬英九,這次卻落入「打著憲法反憲法」的矛盾中?

此番王金平面臨空前政治危機,不免令人聯想到當年開啟他院長生涯的「劉王之爭」。當時總統李登輝對立法院長劉松藩不滿,早有意扶持王金平接任;當劉松藩捲入廣三案時,「擁王派」立委已成氣候,王金平接班水到渠成。

更重要的是,在司法確定劉松藩涉及弊案前,李登輝一直沒有拔掉其不分區立委資格,對「前院長」維持一定禮遇。劉松藩儘管心有不甘,也不至於發動反撲逆襲,李登輝也因之平順創造了自己期待的國會。

只有敵人沒有戰略

對照今時,馬英九先求鬥垮王金平,順手點了洪秀柱接班,不僅本人未獲徵詢,遑論凝聚黨籍立委共識。並非是洪秀柱不好,但論輩分、論實力,洪秀柱火候都比當年的王金平差了一截,而高層所謂「對黨忠貞」,更不是立法院長該有的條件,難以說服在野黨及選民。府方急躁表態,徒然讓當事人尷尬、其他立委不平,更難解釋行政權干涉立法權的嫌疑,也讓這場政爭更顯得進退失據。

《世說新語》裡為世人創造一種危險的情境: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馬英九在只有敵人、沒有戰略的情況下,發動了一場暴衝政治鬥爭,正是這種狀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