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公司治理評鑑關鍵報告》買對好公司,股息價差兩頭賺!精選30檔長線績優股

2020-07-20
作者: 鄭功賢、涂憶君

每年台灣證券交易所都會舉辦公司治理評鑑績優上市櫃公司的頒獎典禮,但今年因武漢肺炎疫情關係,頒獎典禮被迫取消。不過,在歷經連續6屆的公司治理評鑑後,不少公司的經營層對於公司治理的觀念已經從「拿香跟拜」的應付心態,轉變為「超前部署」的經營攻略,以期將公司治理內化為一種企業文化。此一觀念的轉變,也讓台灣的公司治理績效在亞洲名列前段班。

台灣證券交易所公司治理部經理黃玻莉表示,公司治理評鑑指標的增刪,是透過每年定期檢視各項指標,將大部分公司已做到的項目刪除,轉而納入希望公司做到的新項目,為的就是讓台灣的上市櫃公司能有更全面、更能與國際接軌的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精神再進化 企業從拿香跟拜變超前部署

在不斷增刪指標過程中,考驗的就是每一家上市櫃公司對於公司治理是否願意與時俱進,所以除了績優生誠屬不易外,積極配合政策改進公司治理的公司,更象徵其管理階層在經營上的用心。

黃玻莉表示,公司治理表現績優的公司將有機會被納入台灣公司治理100指數、台灣中小型公司治理指數的成分股,以吸引指數型股票基金(ETF)的資金投入;而落在後半段的公司則必須揭露每位董監的薪酬,未來也將進一步要求揭示前5大經理人的薪酬狀況。「棒子」與「胡蘿蔔」齊下,以期讓台灣公司治理進一步向前邁進。

不過,對於現行的公司治理的評鑑流程與指標,專家仍提出了3大建議。長期觀察台灣公司治理發展的中華公司治理協會理事長陳清祥表示,有些上市櫃公司只是為了得分而刻意做到符合指標要求的標準,但是真正落實又是另一回事,呼籲證交所未來應該要更重視公司治理的質化分析。

再者,陳清祥也指出,有些上市櫃公司具有官股背景,但在實務上並未做好公司治理,像是董事長、總經理的指派有時候是政治凌駕於專業,「國營企業沒做好公司治理,要如何要求民營企業做好?」

公司治理評鑑應再加強質化分析 獨董責任與風險議題尚待溝通理解

專家意見說明了台灣公司治理還有進步的空間,但在日益趨嚴的標準下,要維持名列前茅其實也並不容易。根據《財訊》統計,在連續6屆公司治理評鑑中,總計約1600家上市櫃公司(剔除因條件不符未納入評鑑者),只有台積電、創意、玉山金、統一、穩懋、寶雅、崑鼎等25家連續6屆蟬聯前5%的殊榮。

不過,也有些公司急起直追,從排名落後竄升到前5%行列,例如傳產股的聚陽及千附,金融股的永豐金,以及電子股的致伸等。永豐金曾因捲入弊案,在第4屆公司治理評鑑排名落入81%至100%的級距,如今積極整頓,終於走出陰霾。上櫃公司千附則是緩步攻堅,其在第3屆評鑑排名落入51%至65%的級距,近年以每年至少進步一個級距向前邁進,終於在第6屆擠進前5%的行列。

除了公司治理議題持續受關注外,為了因應經濟全球化趨勢,在聯合國全球盟約(UN Global Compact)中,特別為企業營運策略與政策制定了10項普遍原則,其中包含人權、勞工、環保及反貪腐等領域,其所強調的即是企業的社會責任。

黃玻莉表示,關注企業的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3大面向)永續經營,已經成為全球資本市場的投資趨勢,預期金管會在今年8月即將公布的新版公司治理藍圖3.0版,也會更加強化及關注此一議題。

ESG成全球資本市場趨勢 機構法人更關注環境保護及社會共榮

在公司治理評鑑長期維持在前20%、外資持股比率達6成以上的IC設計公司聯詠也表示,外資除了注重公司經營績效外,也重視公司在危機處理上的應對,甚至會直接來信了解董事會的運作情形,近年來更重視公司在ESG的落實。

其實台灣企業對永續經營愈來愈重視,在2019年9月公布的美國道瓊永續指數(DJSI)成分股中,台灣共有包括台積電在內的23家企業(包含科技業9家、金融業7家、傳產業4家及電信業3家)入選,其中入選「新興市場指數」的台灣企業共22家,全球排名第1,入選「世界指數」的台灣企業共15家,全球排名第7。

根據台灣證交所統計,截至今年3月26日止,共有包括保險、銀行、證券、投信及4大基金等151家國內外機構法人簽署「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其中,已經簽署上述守則的國泰投信,在其資產管理政策方面即特別強調,在創造資產增值的過程,高度關注環境保護及社會共榮,並從「責任投資」的角度謹慎檢視、篩選每一個投資標的,承諾公司在追求利益與成長的經濟目標時,同時致力於環境、社會、治理3大面向(ESG原則)。

國泰投信策略研究部研究分析經理李旼易觀察,國際上愈來愈多ESG優異的公司股價出現溢價,ESG落後的公司則出現折價;直覺的思考是,三不五時會出現爭議的公司,投資人買股容易抱不牢,但做好ESG的公司買入後相對較為安心,因此也讓溢價和折價的現象愈來愈合理。

而根據基金投資研究平台晨星(Morningstar Direct)統計,在今年疫情蔓延的1~3月間,全球基金市場整體資金的淨流出為3847億美元,但採用ESG原則投資的3300檔基金,則淨流入457億美元,顯示具有永續經營概念的ESG基金,在熊市來臨時已成為資金避風港。

公司治理與經營績效正相關 買進治理績優股報酬率相對較高

若單就公司治理與公司的EPS(每股稅後純益)及ROE(股東權益報酬率)表現來看,其實也是呈現正相關。根據證交所統計,第6屆公司治理評鑑前5%的上市公司,去年平均EPS為3.48元,優於全體受評上市公司的2.72元;此外,前5%的上市公司去年平均ROE為一0.07%,也優於全體受評上市公司的6.43%。同樣的,前5%的上櫃公司去年平均EPS及ROE分別為6.46元及10.27%,也都優於全體受評上櫃公司的平均值。

另外,今年6月30日的台灣公司治理100報酬指數為8190.85點,而其最近5年的報酬率為61.32%,較同一期間台灣發行量加權股價報酬指數的報酬率52.73%高出了8.59個百分點。顯示中長期投資公司治理績優上市公司,其報酬率會相對較高。

30強好公司出列6檔績優股值得長線布局

因此,本刊特別從第6屆公司治理評鑑排名前20%的上市櫃公司中,找出具有中長期營運潛力的個股,篩選條件包括:1、連續3年獲利而且有配發現金股利;2、去年的EPS大於3元而且ROE大於10%;3、今年第1季EPS大於0.5元而且每股淨值大於15元;4、以今年6月30日收盤價計算的股價/淨值比低於10倍等條件,共篩選出30檔個股。此外又從這30檔個股中,篩選出在個別產業具有領導地位的台積電、研華、聯詠、中租-KY、璟德及力成等6檔績優股,以供投資人參考。

 

https://www.wealth.com.tw/home/articles/26460

工商

 

證交所今(30)日公布108年公司治理評鑑結果,在名列上市公司前5%的公司共有45家,其中,聚陽、中鋼、南亞科、中華電、彰銀、富邦金、開發金、兆發金、永豐金、貿聯-KY、致伸、合庫金及台汽電等13家為新進榜,光是銀行及金控就有6家,占了將近一半。

 

其中,聚陽、永豐金、貿聯-KY及合庫金則為公司治理評鑑上路六屆來,第一次首度進榜前5%。

 

45家入列前5%的上市公司還有統一、華新、聯電、緯創、中租-KY、富邦媒、華夏、台積電、長榮、國泰金、創意、遠東新、裕隆、英業達、台灣高鐵、第一金、定穎、寶成、中華、玉山金、統一超、遠傳、旭隼、中鼎、東元、光寶科、友達、京城銀、元大金、台灣大、致伸、宇瞻、信義。

(工商 )

台灣大學會計系名譽教授柯承恩則強調,公司治理政策的推動的確讓台灣的公司治理水平明顯提升,不過在法規不斷修訂過程中,獨立董事要介入公司的事務增加,責任持續在擴大,風險也相對提高;但獨董平常並未實際參與公司營運,而且也無法確保每一重大事件公司都會提供獨董足夠的資料,萬一發生弊案導致財報不實,獨董遭到質疑或是涉入民事賠償的風險會上升,「這恐怕偏離了推動獨董制度以保護投資人的初衷,因此未來還需要產官學更多的溝通與理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喔…喔… 的頭像
    喔…喔…

    熱血流成河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