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由光泉集團經營34年的萊爾富便利商店變天,聯邦集團在10月中旬買下汪家所有股權,但萊爾富長年虧損,更讓外界好奇林鴻聯背後的盤算為何?

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502號1樓的萊爾富便利商店,看似平凡無奇,殊不知這家萊爾富坐落在內湖科技園區的光泉企業大樓,樓上其實「很有戲」!原來,位在該大樓3樓的萊爾富國際總部的汪家家族成員,近期不只忙著把股權交割給新買家聯邦集團,還得忙著到四樓的光泉牧場「找位子」。

聯邦銀行董事長林鴻聯以個人投資公司名義入主萊爾富, 他將如何扭轉萊爾富賠錢的局面,外界正拭目以待。
 
聯邦銀行董事長林鴻聯以個人投資公司名義入主萊爾富, 他將如何扭轉萊爾富賠錢的局面,外界正拭目以待。

▲聯邦銀行董事長林鴻聯以個人投資公司名義入主萊爾富,他將如何扭轉萊爾富賠錢的局面,外界正拭目以待。(圖/聯邦銀行提供)

實際成交不到40億 低於開價

據了解,雙方於今年10月16日成交,由萊爾富董事長汪亦祥與代表聯邦投資的聯邦銀行董事長林鴻聯簽約,實際成交金額低於40億元,低於開價的55億元,預計在12月15日完成交割。

「自從『樓下』的萊爾富便利商店賣掉後,汪家子弟都急著往『樓上』4樓的光泉牧場找位子。」汪家友人透露,「雖然以前萊爾富不賺錢,汪家人畢竟還是在『樓下』有工作,現在交易完成換現金,每個人都想回光泉去。」一語道破汪家全面退出萊爾富後的現況。

成立34年的萊爾富,是乳品大廠光泉創立的便利商店品牌,最初作為光泉商品打入市場的重要通路管道,面對統一、全家兩強爭霸,萊爾富仍以1500多家分店穩坐國內第三大超商地位,每年營業額約240億元。

問題來了,為何大股東汪家要出售萊爾富全數股權?一位資深零售業者不諱言,「台灣零售業,是一個只有老大跟老二可以存活的市場,規模不夠大,一定被邊緣化。」

翻開超商雙雄個體財報,去年,擁有6800家門市的統一超營收1829億元,4千多個據點的全家也有859億元,而目前店數僅有1500多家的萊爾富營收僅240億元,確實距離大哥、二哥有一大段差距。

「汪家老闆說實在,對製造比較內行,零售在他們眼中是辛苦的行業。」知情人士觀察,光泉汪家在零售業已苦撐30年,疫情期間虧損更讓萊爾富傷了筋骨,加上第四代沒有接手經營意願,所以才決定在疫情後,國內超商業績大幅回升時出售股權,「一手養大的孩子當然也有感情,但還是得趁有價值的時候把它嫁出去。」

「2、3年前汪家就打算賣掉萊爾富股權,對外開價55至60億元接手。」據本刊掌握,萊爾富發展停滯背後有許多原因,除了早年家族成員經營理念歧異、陸續處分股份,加上便利商店產業競爭激烈,都讓汪家人有了退場念頭。

光泉第四代長孫汪群凱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也透露心聲,他之所以自創Knock Knock連鎖咖啡店,是因為家族沒有安排更多工作任務,在光泉擔任副董事長的工作只是榮譽職,讓他開始思考未來,這樣的發展路徑,和所有汪家第四代成員相似,堂兄弟姊妹各有一片天;「事實上,傳承在家族內,是一件不被公開談論的議題。」

「為了家族和諧,汪家人出售所有萊爾富股權是大家的共識。」熟悉汪家的友人指出,2003年,因為對經營理念不合,造成主導便利商店事業的三房叔叔汪圳泉,與經營事業的大房、二房子姪輩鬧翻,叔叔到法院聲請宣告破產,經過一番法律訴訟才平息,但家變也造成三房全面退出光泉事業;隔年,汪圳泉將手中的三成光泉股權都賣給統一企業,才讓原本只有汪家人持有、從未在外流通的萊爾富股票開始有了分散的機會。

事實上,因統一持有光泉3成股權,2012年時,光泉又將持有的萊爾富股權,依比例出售給所有光泉股東,也讓統一拿下30%萊爾富股權。

儘管統一旗下子公司統一超未涉入萊爾富經營,但美國品牌總部認為,統一超已擁有7-ELEVEN品牌,不能再持有競品股權,因此2013年,統一不得不以每股16元價格,出售手中股權給私募基金安橋亞洲投資公司。

依據經濟部商業司登記,聯邦投資在2018年底承接私募基金持有萊爾富的19.66%股權,因此成了大股東。

三大超商營收與總店數
 
三大超商營收與總店數

對全家有心結 寧賣別人

光泉汪家要出售萊爾富股權,在業內早已不是新鮮事。據了解,近一年多來,包括百貨龍頭新光三越,以及全家與全聯都曾被點名是可能買家,為何最後出線者,竟是五年前才成為股東的三重幫聯邦集團林鴻聯?

知情人士指出,原本全家是最有意願的買家,原因在於,若全家能一次接收萊爾富1500多家門市,更有底氣和龍頭小七競爭。但,由於全家在台灣發展初期,無論展店、策略都緊貼萊爾富,導致汪家對全家一直有難解心結。「縱使全家出的價錢再高,汪家都寧願賣給別人。」他透露。

而超市龍頭全聯,則因去年才正式收購大潤發,並經公平會同意,短時間內難以再併購其他零售通路。不過,外界認為,若是聯邦集團「養大」萊爾富後,屆時全聯也不排除再伺機出手洽談併購這個選項。

「這真是一個勇敢的決定,也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決定!」針對聯邦集團入主萊爾富,資深零售業者如此評價。

回到併購案核心,外界都想問,聯邦集團為何要買下萊爾富?

對此,本刊截至截稿前,未取得林鴻聯回應。至於萊爾富大股東、光泉牧場董事長汪林祥,則僅簡短回應:「因為有保密條款,日後有機會再聊吧!」不願多談萊爾富出售相關事宜。

但一位不具名資深金融業者分析,從場景和數據兩大角度來看,原本就是萊爾富大股東的聯邦,沒有不入主的理由。

萊爾富營運大事紀
 
萊爾富營運大事紀

600萬會員大數據有利聯邦

首先,剛性場景一直都是金控業最大弱點,因此無論哪個業者,都必須緊抓和通路業者合作的機會。像富邦從國泰世華手中搶下好市多聯名卡、玉山和全家合作推出全盈支付,都是很具體的例子。目前四大超商中,前兩大各自有合作對象,對有企圖心的聯邦來說,擁有1500多家門市的萊爾富,無疑是個有價值的標的。

其次,萊爾富目前逾600萬會員數,雖不及統一超和全家的一半,但對事業遍及建設、飯店、銀行、租賃、保險和媒體的聯邦集團而言,只要仔細盤點旗下資源,可望透過百萬會員數據,發展出不同產品等綜效。

至於外界認為,聯邦入主萊爾富後,可能循全家和玉山模式,跨足行動支付。這名業者則認為,支付並非是賺錢產品,而是一種手段,加上成本高昂,聯邦應不會輕易投入。

另一位知情人士則透露,聯邦認為自己會經營得比汪家好。「OK超商密集度也不高,卻都能賺錢!」業界人士不諱言,OK超商專門提供電商業者到店取貨,透過收取服務費就可以成為穩定收入來源,甚至做到虧轉盈,反觀萊爾富定位相對「不上不下」,經營上被認為還有精進空間。

更關鍵的是,未來若聯邦集團能成功重新整頓萊爾富,不論是與其他便利商店等潛在買家洽談整併或合作,都充滿想像空間。對聯邦目前來說,萊爾富可說是相對進可攻退可守的資產。

萊爾富
 
萊爾富

 

更多今周刊文章

獨/光泉汪家退出經營34年的萊爾富 賣掉七成持股竟是家族共識

 

超商老三萊爾富今年10月改朝換代,光泉汪家退出經營層,由原大股東聯邦(2838)拿下經營權,為零售通路投下震撼彈,外界也好奇,已經營34年的汪家為何在此時退出?

 

據汪家友人表示,早在2年前投資圈傳出萊爾富大股東要出售持股消息,買方曾詢問是否家族有共識,才獲悉賣萊爾富已是汪家共識,原因正是艱困經營且持續虧損,為避免無止盡增資卻看不到效果,汪氏家族一致同意將7成持股全數賣出退場。

 

根據經濟部商業司資料,可看出萊爾富多次增減資,2019年、2021年以及2022年都做過增資;2022年2月股本為9.74億元,到該年12月底已減資至3.96億元。

 

 

被美日商林立的超商夾殺

 

一位零售高層指出,汪家努力在被美日商林立的超商夾殺下,選擇在兩大超商少去的工廠,甚至是監理所等空白區開店,以純台資之姿衝出市占第三,只是萊爾富年營收240億元,目前店數1,583家來看,和超商老二全家900多億營收、4,000多家門市;超商龍頭統一超(2912)1,800多億、6,800多家相比,已拉開很長的距離,要追上恐怕也要花不少力氣。

 

也因經營未有起色,持續虧損,營運計畫沒有見到效果,避免無止盡增資,讓萊爾富成為無法回收的錢坑,在今年經營更形艱困下,汪家決定止血出售。

 

不過,很少人知道的是,統一集團持股汪家的光泉牧場31.25%,統一董事長羅智先為董事之一。而光泉牧場現為全台第三大乳製品公司,且每年獲利狀況都不錯,未來汪家事業少掉零售事業,將有機會讓食品業更上一層樓。

 

 

退出經營是經汪家一致同意

 

今年10月底家族第四代2~3人都完全退出。有傳聞傳出汪家是因內訌而賣股權,但以七成如此集中的股權全數賣出,對此傳聞,汪家友人否認表示,家族並沒內訌,主要是流通業競爭激烈,經營變化大,在近年連續虧損必須注資下,內部討論無法獲利就停損。汪家一致同意,也顯示股東對每年都要投資到虧損事業,承受極大壓力。

 

回到今年10月13日星期五,萊爾富董事長汪亦祥跟總經理汪裕豐,以及50~60位重要資深主管,在大會議室開會,除了感謝團隊的貢獻,也強調聯邦同意會保障萊爾富同仁的工作權跟工作權益。

 

汪亦祥表示,因為萊爾富長年虧損,股東對多次增資有不同想法,感謝財務部努力爭取銀行信用額度,他身為董事長不得不幫萊爾富找更好的出口,聯邦集團是有土地營建跟銀行產業的集團,相信對未來投資物流等事業會願意提供資金挹注。

 

汪裕豐則表示,他任內最大遺憾是基礎建設投資未完成,但零售業需要投資大量基礎建設如物流倉跟鮮食廠,他沒辦法跟股東爭取到資源,感性期望雖萊爾富換老闆仍勉勵團隊一定要把萊爾富做起來。

 

 

聯邦銀行董事長林鴻聯信心喊話

 

10月16日是股權交割日,當天召開臨時股東會改選,10月17日聯邦銀行董事長林鴻聯進萊爾富總部召集幹部會議發布兩點談話。

 

首先是感謝汪家願意出讓股權,雖然聯邦沒有零售業經營經驗,接手也有壓力,但他首先分享,台灣1991年當年開放新銀行申請,聯邦銀行也提出申請,當時股東也並非銀行出身,但相信凡事只要用心認真,把遇到的困難一一解決,一定會成功。

 

林鴻聯也特別提到員工要有誠信和操守。他提及,前陣子聯邦銀行爆發的詐騙集團勾結案,他也舉過去聯邦集團有採購部門同事採購一批磁磚,包商問裝修剩下的磁磚,要不要幫忙採購人員拿去裝潢家裡,但這樣灰色地帶做法是不被允許的,凸顯林鴻聯對操守的份際非常重視。

萊爾富改朝換代 光泉汪家撤出經營

工商時報
 
超商業近年展店數概況
超商業近年展店數概況

流通業繼全聯併大潤發、統一超併家樂福之後再爆震撼彈,超商老三萊爾富低調改朝換代,創辦人光泉牧場汪家不僅股權轉讓,且全面撤出萊爾富經營層,最新公司資料已由原大股東聯邦投資代表李文明擔任董事長、萊爾富事業整合長郭純宜升任總經理,目前組織進行整合中,萊爾富回應,公司一直採專業經理人制,董事股權轉移、營運則不受影響。

Hi-Life萊爾富超商是光泉牧場汪家在1989年創立,為國內唯一本土全資的便利商店,儘管一開始不被集團看好,但在轉虧為盈之後,加上超商事業榮景可期,2003年光泉汪家在萊爾富經營權上,曾爆發出叔姪不合事件,當時更因三房出清光泉牧場、食品與萊爾富持股予同業統一集團而震撼乳品業界,十年後統一出清萊爾富持股,2015年第三代已全面掌控萊爾富經營權,二房三代汪亦祥為萊爾富董事長,大房三代汪裕豐任總經理,至今年為止萊爾富資歷均超過30年已屆退休,而汪家第四代在萊爾富任職不多,也趁此次股權轉讓離開萊爾富。

目前萊爾富登記的大股東包括聯邦投資、智冠國際投資、十二藍運通、立亞米酒貿易等。據了解,聯邦投資過去幾年都是大股東,光泉汪家包括汪亦祥、汪林祥、汪裕豐、汪光祥等持股比一度來到16.89%,在近幾年陸續釋出,最大股東成為聯邦投資,汪家掌董、總職務這幾年也一直以專業經理人自居,就家族就企業都是如此。

此次股權轉移後,大股東主導也繼續延續專業經理制,包括原整合長升任總經理、事業處長晉升公關長等,除了部分員工屆齡退休外,在不裁員前提下低調改朝換代。

萊爾富至10月底全台門市數已突破1,500家,來到1,583家,在超商業界排名仍穩居第三位,按2020年公開數字全年營業額達238億元。目前開業最久的門市為北市延平店,最新開幕的門市為9月開店的大里山茶花,去年前董座汪亦祥曾在公開場合表示,新零售爭霸,實體店數不再是最大關鍵,重點在於怎麼讓線上線下整合OMO,而萊爾富也因提前進行線上線下整合,近五年來每年展店數從12家到108家不等,但App會員數去年即突破500萬,在業界實體線上均有一定影響力。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16/post/202311030014/

勵心如

傳產

唐紹航攝影

2023-11-03

編按:成立於1989年的本土超商品牌萊爾富,驚傳創辦人光泉牧場汪家全面撤出經營權,由原大股東聯邦投資代表李文明擔任董事長、萊爾富事業整合長郭純宜升任總經理。

萊爾富回應,有關此次股權移轉,僅為股東間之股份轉移,並不會影響到超商的各項營運,身為超商的專業經理人,仍將持續為社會大眾提供優質的商品與服務。

今周刊曾於2019年專訪光泉汪家大房第3代汪裕豐,當年是萊爾富成立30周年,汪裕豐語帶自信說:「我們不看同業,只看消費者需要什麼。」,短短4年汪家卻選擇轉讓股權離開萊爾富,讓市場也大感意外。

以下為汪裕豐今周刊2019年專訪全文。

 

在超商二強統一超商和全家便利商店夾擊下,萊爾富2018年繳出220億元創新高營收、近3年單店來客數平均年成長5%等成績單。

 

2019年萊爾富有1300多家門市(註至2023年10月底已突破1,500家),穩坐國內超商老三的萊爾富,與同業相比,仍顯得相當低調。

 

「我們不看同業,只看消費者需要什麼。」在2019年成立30周年之際,萊爾富總經理汪裕豐接受《今周刊》獨家專訪時,語帶自信。

 

唯一台灣本土超商,新潮服務贏過國際品牌

 

萊爾富屬於光泉集團旗下,就如同母公司光泉一樣低調,萊爾富也在過去30年,默默耕耘超商通路。

 

作為國內四大超商體系中的老三,萊爾富有許多獨特之處:是台灣第一家本土起家的超商、現在唯一仍由集團家族成員擔任經理人的超商。

 

不只如此,無論是十年前的超商冷凍年菜取貨、近年火紅的跨店領取咖啡寄杯服務,或是因應人力短缺的非24小時經營超商,萊爾富都領先同業推出,現在也是四大超商體系之中,唯一幾乎全部銀行信用卡都接受交易的通路。

 

低調的汪裕豐鮮少露面,但他在萊爾富已20多年。為因應零售趨勢變化推出新服務,2015年,他拍板萊爾富組織改革,成立專責數位轉型的數位商務處、負責規畫內部數據化營運策略的整合總處,從營收創新高來看,新組織已逐步發揮功效。

 

目前擔任整合長的郭純宜、整合總處戰情策略室協理李政達、數位流通處暨數位商務處協理王瓊媛,都是自成立以來就加入的老將,也是汪裕豐倚重的左右手。

 

2019年,萊爾富門市數約1380家,「我們正在看的地點有2900多個。」汪裕豐透露,目標是再新開約700家、總門市數2000家。雖然這個目標,仍不及全家便利商店現有的3000多家,但萊爾富也不著急,並未設定達到2000家的目標期限,只希望「愈快愈好」。

 

事實上,過去以來,萊爾富向來都是走自己的路,不跟同業比較。「萊爾富保持一種較『OPEN』態度,不會有太多限制。」被問到萊爾富定位時,汪裕豐這樣說。

 

例如,超商雙雄2019年時僅接受特定信用卡付款,萊爾富卻是唯一一家除了美國運通卡之外、全面接受國內所有信用卡與簽帳金融卡交易的超商。

 

2017年12月,「我們開放信用卡,一次全部上線。」汪裕豐解釋,就是要給消費者最便利的服務。而萊爾富的自有行動支付「Hi-Pay」,2019年也和萊爾富轉投資的手搖飲連鎖店樂法Le Phare合作,成為首個走出自家門市的通路自有行動支付。

 

汪裕豐強調「只看消費者需要什麼」,不和同業爭快慢,但較無包袱的他,有些服務其實走得比同業更快。

 

2017年4月,萊爾富推出線上咖啡寄杯的「雲端超商」App,比全家超商的線上咖啡寄杯服務,還早了3個月推出;甚至還自找麻煩推出連全家超商也沒有的退貨服務,消費者一次購買多件數有折扣的商品,若想退貨,就按已取件數比例退款,也不收手續費用。「就是怕消費者後悔,給消費者方便啊!」汪裕豐在訪問時,重複著這句話。

 

王瓊媛進一步說明,早在2009年推出的「咖啡寄杯服務超值購」,原本就有一群固定使用族群。不只咖啡,牛奶也可藉此一次大量購買、分次取貨,萊爾富約15至18%比例的牛奶、咖啡透過超值購購買,從顧客兌換頻率看,一次購買、分次取貨模式會增加顧客黏著度。而2017年推出線上雲端超商和Hi-Life VIP會員App,累積超過220萬會員數,活躍會員超過100萬名。

 

另外,超商最大特色——24小時經營,萊爾富卻率先打破行規,2017年底推出非24小時營業的超商品牌「Cstore」,2019年有7家門市,仍在測試商業模式階段。

 

而且這些門市,沒了向來是補貨時間的大夜班,未來補貨時段怎麼調整等,都需要持續測試檢驗。

待面對的後進者挑戰,自動化物流搶攻電商配送

 

儘管萊爾富在新服務上大膽嘗試,對比同業,仍有布局較晚、須面對的後進者挑戰。如電商趨勢下,超商取貨付款包裹配送成為新商機,「統一超約10年前開始投資,全家約5年前開始投資。」萊爾富則在3年前才開始積極布局電商物流,和工研院合作引進自動化系統,以一億元在桃園龍潭建立2500坪、旗下第1個專門處理常溫電商包裹的物流中心,2018年12月啟用。

 

雖然布局晚了一步,但效率大幅提升,過去都是人工分類包裹,現在龍潭物流中心則是自動化分類。人力成本因此可節省三分之一,且一小時可處理一萬兩千件包裹,數量比過去高一半以上。

 

作為超商老三,萊爾富未來發展方向為何?商研院流通產業組組長林原慶建議,像日本超商老三LAWSON不把目標放在大幅展店,而以多店型策略,加強區域化、特色化的不同店型,藉此取得更高股東權益報酬率等經營績效,這是萊爾富未來可行的發展方向。

 

作為國內唯一本土起家的超商,萊爾富也考慮未來要走進資本市場上市櫃,但汪裕豐同樣未講出明確時間表,「等待合適時機。」超商老三仍舊按自己的節奏向前邁進。

 

萊爾富國際

成立:1989年

董事長:汪亦祥

總經理:汪裕豐(前排中)

資本額:9.44億元

2018年營收:220億元

店數:約1380家

員工數:1800人,加上加盟店後是9400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