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鉅亨看世界-投銀最後探戈
2013/01/28 07:16 鉅亨網 楊琇羽 

 

■ 狂歡突喊停!一場驚恐與混亂...

 

數十年來,投資銀行是一個既傳奇又風光的事業,她孕育了無數的富人,編織倫敦、紐約金融區一帶上流餐廳與私人酒吧歌舞昇平的繁華景象。不過這場精彩狂歡盛宴似已進入尾聲,未能找到狂歡舞台的落寞賓客,已經尋求最極端的手段,來表達他們對「她」的懷念與離場時深沉的失落。

 

2012 年秋天,距離聖誕節不到 2 個月,倫敦金融區最高級的法國餐廳 Coq d'Argent 頂樓陽台花園,驚傳有亞裔年輕女性從陽台一躍而下,結束了她的生命,陽台上還遺留這名女性的名牌包包。另一位在投資銀行任職的員工,同樣選擇從同一個頂樓花園一躍而下....。一樣,結束了他年輕的生命。

 

Coq d'Argent 餐廳是倫敦高社經地位名流喜愛的聚會地點,餐廳樓下名品購物中心。

 

德國《鏡報》報導,在自殺消息傳出的同時,倫敦街頭也嗅出不尋常的氣氛。街頭小報報導著當地醫院收治比以往還要多的酒癮病患,而倫敦最高級餐廳正流失客源。同一時間,銀行開始縮編投資銀行業務。然而,過去幾年,投資銀行是許多人迅速致富與達到成功的捷徑,她也讓數以萬計的人領著令人咋舌的高薪。

 

10 月 30 日恐怕是倫敦金融區最感恐慌焦慮的一天,那一天,瑞銀集團(UBS)宣佈為精簡開支,裁員一萬人,當天早上上班時間,瑞銀倫敦辦公室要求一些員工立即離開,有些人則是被擋在辦公室門口,手裏還捧著方才從咖啡店外帶的熱咖啡,在門口外腦袋一片空白、或不知所措。等待的時間沒有太長,他們就接到一紙離職流程書。

 

當時一名被突然資遣的 51 歲男性員工感到驚訝、難堪、以及憤怒。坦白說,在這樣一個年紀,再找到工作的機會已微乎其微,況且在倫敦這個產業已不斷在進行縮編。摩根士丹利 1 月中卻公佈全球裁員計畫,對象主要是 1600 位投資銀行部門人員及高階或資深員工。英國萊斯銀行(Lloyds)則將在全球裁員 1.5 萬人,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的投資銀行部門裁員 1500 人。

 

歐美銀行大動作裁員,似預告一個過去被外界認為深具存在價值的投資銀行將走向尾聲。《鏡報》引述一名資深主管的說法,指出多數投資銀行經手或開發太多不夠嚴謹的交易與金融商品,推升泡沫榮景;雖然投資銀行規模不斷縮減,但她也只不過是進行自身的新陳代謝,回復到健康水平的數量而已。

 


■ 宴畢何去何從?

 

被裁員大刀揮中的投銀員工,其中不乏曾經功績彪炳、年領高額獎金的高階主管,離開公司後,他們首先要學習的課題,就是改變態度與接受新身份。過去是人人稱羨的高薪工作與意氣風發,現在卻要學著面對可能出現的恥辱感。

 

英國巴克萊銀行新任執行長 Antony Jenkins 在寫給員工的一封信上,表示面對新時局與挑戰,組織經營之道必須有所改變。而德意志銀行的共同執行長 Anshu Jain,同時也是公司投銀部門的前任主管表示,「文化必須改變」。

 

媒體上最常聽見的一句話,就是「派對結束了!」的確,德國《鏡報》在訪談全球各地幾位現任及前任投資銀行主管或員工時,他們不約而同感嘆投銀業正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縮減規模,往昔熱鬧喧囂已不再。1990 年代之後的投銀迅速竄紅,而且強大,不過,多數卻猶如一群被寵壞且自視甚高的菁英,深信只要透過幾套精心設計的避險公式與措施,儘管大玩槓桿,也不會引火自焚。

 

然而近六七年來,問題層出不窮,引發全球金融市場極大風波,多數人因此畢生積蓄泡水。但是,幾個惹禍的投資銀行,卻沒有給大眾一個真心的道歉,承認他們所犯的謬誤。而一些不健康的薪酬獎勵制度,讓這個體系的風險難在短時間內回復到可受控制的水準或受法規拘束。

 

■ 狂人與正常人

 

德國《鏡報》訪問到一位化名為 Peter Burger 的前投銀員工,他的打扮有違過去外界對投銀界菁英「西裝畢挺」、「服裝細節無可挑剔」、「髮型精緻」的完美印象,Burger 現身時只穿著大眾品牌的成衣、理著小平頭,見到記者吃驚神情時,他笑著回應他早上出門只是隨手從衣櫃抓件衣服穿罷了。

 

受訪時 Burger 提到,投銀業可以分成兩種人,「正常人」與「非正常人」,後者就是面對詭譎情勢渾然不覺,能夠亳不手軟買下千萬跑車。Burger 當然不認為自己是後者,他幫客戶代操股票,賺取豐厚佣金,也就是投銀業交易員,不過,大眾對這項職業有負面印象,因為在過去幾年,幾位居心不良的投銀交易員捅出大簍子,造成銀行極大虧損。

 

另外一位管理顧問提到在投銀產業,的確存在一些玩世不恭的交易員,這些人抗壓性強,但只對短期能夠大賺一筆的交易有興趣。當然也有一些能言擅道的業務,他們會向客戶推薦一些股票標的,其中有些能幫你賺錢,但有些則定讓你賠錢。

 

再者,投資產業還有一種人,這些人擁有絕頂聰明的腦袋,在投身這個產業之前職業為數學家或是核能物理專家,當他們在這裏工作時,可充份運用其計算專長,設計出報酬率極高的金融商品然後大賣,在金融海嘯前海撈一筆。

 

不過,一位業內專家表示,上面這些工作,與傳統投資銀行業務無涉。傳統的投資銀行,會安排合併或收購、規劃新股首次公開發行等,裏面工作的人擁有豐富的工作資歷背景、能說多國語言、也有多年管理顧問公司訓練經驗。

 


投銀業務在講英語及講德語的國家亦有別。在前者,如倫敦及紐約,大學生通常剛畢業 22 歲就進入投資銀行工作,然後快速升官,到了 30 歲初頭,這些人已站上管理職,僅次於執行董事,風光的時候,年薪百萬美元並不少見。

 

後者,如 Burger 目前任職的德國投銀公司,就相當腳踏實地。Burger 直言,德國投銀員工看英美投銀員工的一切都會感到不可思議,許多在倫敦投銀任職的同業,就是在這樣平步青雲的背景下產生,也因此普遍犯了公主、王子病,自以為生活在宇宙的中心。

 

■ 投銀的美好時代

 

化名 Frank Meier 仍舊記得 20 年前剛踏入這個產業的心情,對 Meier 而言,一切都太神奇了。

 

那是 1990 年代,德國傳統銀行希望投入能夠幫忙賺大錢的新事業,而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他們從美國競爭對手挖角熟稔這些創新業務的人才,這些對手包括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以及美林(Merrill Lynch)。

 

Meier 對當年這群被挖角過來的同事業績仍舊印象深刻,這些來自美國的同事相當勇於冒險、他們開著外型狂放不羈的 Aston Martin 敞篷跑車,不像其它德國同事開的國產普通房車。這群美國人熱情大方,經常輕拍同事的背問候,或直呼他們的名字,不同於中規中矩的德國人以姓氏相稱。不過重點是,這群人為公司賺進不少財富。

 

投資銀行在當時看似無所不能,全球政治人物張開雙臂歡迎投銀擴張事業,幫助他們掃除障礙,深信自由金融市場「自我矯正」機制。1986 年,時任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開始放寬對金融市場的限制,美國也逐漸跟進。到了 1999 年,美國廢除禁止投銀與商業銀行跨足彼此業務的《葛拉斯-史蒂格法(Glass-Steagall Act)》。

 

由於美國投銀業務限制鬆綁,投銀愈具競爭力,業務成長亦極為快速。美國投銀自此有如脫野馬,迅速在全球市場拓點,舉例來說,光是高盛(Goldman Sachs)一家銀行 10 年內總資產就從 1520 億美元倍增至逾 1 兆美元。到了 2006 年,高盛員工平均年薪為 62.2 萬美元。

 

一位不願具名的顧問笑稱,在資本主義社會制度下,是資本剝削勞工,不過在投銀業,是勞工大賺資本;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產業的員工薪資會比投銀來得這麼高。

 

投銀在那風光的十年,吸引到最頂尖、最聰明的人才為其任事,這些人擁有絕佳的創意與計算能力,能夠設計出一套套創新金融商品,享有高報酬率,信評也是相當良好,雖然後者現在聽來有些諷刺。1998 年,摩根大通(JPMorgan)主管 Blythe Masters 所帶領的團隊也將原先躺在銀行資產負債表上的可疑貸款,重新包裝搖身一變成為風險較低的證券,此舉當時讓德國投銀界感到很吃驚,包括 Meier 在內。

 


■ 魔鬼交易員-變調的盛宴

 

2007 年與 2008 年金融危機所帶來的損失外界預估達數兆美元,這也讓外界了解過度擴張的代價。德國《鏡報》訪問了前雷曼兄弟德國辦公室的企業併購部門負責人 Rudolf Wotzel。Wotzel 是在 2007 年離開雷曼,離開的理由是擔心這個事業會毀了他一生。

 

現在 Wotzel 於瑞士經營山友旅舍,他把頭髮留長,穿著牛仔褲及一件素色上衣。Wotzel 指出,投資銀行並不是那麼十惡不赦,但的確是需要從根本改變,並承擔起社會責任與具建設性的經濟角色。Wotzel 認為,要改變投資銀行的單一性,首先要從人才召募下手。過去,投銀只挑選最優秀學府裏最頂尖的學生,在此任職的人因此思維與背景相似性高。

 

金融海嘯前,投資銀行灌輸這群菁英投銀事業有多美好的想法,然而,有人逐漸發覺事實並非如外界所描繪的那樣完美,於是選擇退出,包括 Wotzel 在內,儘管他們會被同業取笑抗壓性低,成為投銀逃兵。

 

金融海嘯後,投銀成為眾矢之的,政府加強金融監管,要求銀行要為風險交易提供更多擔保,意謂銀行獲利空間變低。投銀交易員如 Peter Burger 也坦承生意愈來愈難做,他們的收入也愈來愈少。

 

儘管各國愈來愈加強監管,這群菁英捅的簍子還是很多,銀行醜聞也一樁樁浮上檯面。例如包括巴克萊銀行在內數家知名銀行操縱倫敦銀行同業拆款利率,進而影響到數百兆美元的金融交易;銀行包裝風險性資產;以及涉及洗錢與逃漏稅。

 

此外,近年投銀最著名的三大魔鬼交易員,包括瑞銀的 Kweku Adoboli、摩根大通的 Bruno lksil、以及法國興業的 Jerome Kerviel。這些交易員因違規操作交易,分別造成銀行虧損 20 億、20 億、與 72 億美元。除了這三位,還有許多個人交易員或團隊惹禍令公司巨虧。

 

瑞銀交易員 Kweku Adoboli 之後因詐欺罪被判入獄服刑七年,瑞銀也因不堪虧損而在 2012 年大幅度裁員,裁員人數高達一萬人,集中在投資銀行業務部門。這項消息,成為全球投銀業最大的警訊,一名投銀員工做了一項巧妙比喻,「這就猶如戴姆勒集團宣佈不再生產豪華房車。」

 

投銀的狂歡盛宴,最後可能只留下一片曲終人散的落寞?而誰又將帶領賓客步入新局?

 

(文:楊琇羽)

 

2012-12-21

外銷訂單海外生產創新高 無助就業

 

 

11月外銷接單創歷年單月新高,海外生產比攀升至51.7%,同樣創下歷史新高,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林向愷表示,海外生產比重過高,是台灣高失業、低薪資問題無法改善的原因之一。圖為在中國的成衣廠。(資料照,路透)

〔記者羅倩宜、鄭琪芳/台北報導〕經濟部昨公布十一月外銷接單金額四○七.三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新高;但海外生產比重也攀升至五十一.七%,同樣創下歷史新高。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林向愷表示,「台灣接單、海外生產」雖對GDP(國內生產毛額)有貢獻,但對創造工作機會及提升薪資所得沒有幫助,是台灣高失業、低薪資問題無法改善的原因之一。

訂單增加 逾半不在台灣生產

經濟部統計長林麗貞表示,外銷接單已連續三個月成長,主要受惠於智慧手機及平板電腦需求熱絡,由於美國經濟回溫,帶動資訊通信、電子產品、精密儀器三大貨品的接單增加;累計今年一至十一月,外銷接單已突破四千億美元,估計全年接單金額可望超越去年的四三六一億美元,年增率約一%上下。

不過,雖然外銷接單增加,國內生產比重卻愈來愈低。十一月海外生產比重再破紀錄,高達五十一.七%,已連三個月刷新紀錄,等於有一半以上外銷接單不在國內生產。

產業外移 高失業、低薪主因

林向愷表示,海外生產比重過高,顯示產業外移問題更為嚴重,在此情況下,外銷接單金額雖高,卻未完全反映在出口,也無法改善就業環境,GDP成長不代表薪資成長,薪資沒成長,民間消費就不好;且海外生產等於以海外投資取代國內投資,國內投資難以提振。由於民間消費及投資都不好,只能依賴出口,因此,只要國際景氣不佳,台灣經濟就嚴重受創;但馬政府一直拿不出有效對策,只會膨風經濟數據,實在令人無言以對。

若按產品別分析,台灣最自豪的電子業,海外生產比重高達五到八成,尤其資訊通信類(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等)外移最嚴重,一到十一月海外生產比重高達八十四.七%,過去兩年平均超過八成;電子產品(晶圓、IC晶片等)前十一月海外生產比重五十二.三%,過去兩年平均約五成二;精密儀器(面板為主)前十一月海外生產比重五十六.五%,去年全年則逼近六成。光是上述三大類產品,就占外銷接單的五成八以上。

接單與出口脫節 經濟難提振

林麗貞坦承,生產外移速度確實有上升,例如手機、平板電腦等資通訊產品,每個月平均接單近一百億美元,實際從台灣出口僅二十億美元;這種接單與出口脫節的狀況,經濟部仍在考慮如何改變統計方式,以確實反映國內製造狀況。

若按主要市場分析,美國訂單已連兩個月超過中國,上月達一○七.四億美元,月增十.六%,連續三個月創新高,反映美國復甦力道正在加強;中國及香港訂單月增七.五%,達一○○.九億美元;歐洲及東協六國訂單的月增率則分別為十四.二%及二.三%。

林麗貞表示,以主要市場來看,台灣因供應鏈完整,美國市場的接單仍有競爭力;對中國市場接單則以面板及晶片為主,中國經濟好轉雖是喜訊,但中國逐漸建立自己的供應鏈,將從客戶變成對手;至於歐洲,主要訂單是高階電子及資通訊產品,受景氣影響較小。(相關新聞刊A套財經)

三角貿易肥企業 勞工薪低易失業

近年外銷訂單、出口金額與海外生產比重

記者鄭琪芳/特稿

經濟部公布十一月外銷訂單金額創新高,表面上是好消息,背後卻有隱憂,因為海外生產比重也創下五十一.七%的歷史新高,等於台灣一半以上接單不在國內生產。這種「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三角貿易」模式,或許可讓企業賺錢,多數民眾卻無法受惠,台灣勞工反而深陷高失業、低薪資的困境。

海外生產占比重過高

外銷接單不等於出口

從最近官方公布的經濟數據看來,台灣經濟確實略有起色,但復甦力道微弱,在海外生產比重過高的情況下,外銷訂單不等於出口,雖然外銷訂單數據不錯,但出口仍不如預期,加上馬政府的證所稅、年金制度等政策紛擾,嚴重影響民間消費意願,讓台灣經濟雪上加霜。

主計總處預估今年GDP成長一.一三%,但能否「保一」還是未知數;即使能「保一」,也將是史上第四糟,且史上經濟成長率倒數四名,馬政府就包辦了三名,歷來大概也只有馬政府不把GDP「保一」視為恥辱,反而當成政績般喊得震天價響,臉皮之厚,可能是空前絕後。

更何況,儘管台灣經濟漸復甦,卻有不少隱憂,包括產業結構仍未調整、海外生產比重續攀升等問題。台灣企業愈來愈仰賴「三角貿易」,雖然今年經濟表現不佳,三角貿易淨收入仍逆勢成長,根據主計總處統計,今年前三季三角貿易淨收入(收入減支出)一三○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一二三億美元。

這種「三角貿易」模式,企業雖可獲利,對GDP有貢獻,但因生產不在台灣,無助於促進國內就業及改善薪資水準。因此,近幾年來,每當經濟景氣不好時,都是受薪階級最先受害,裁員、無薪假頻傳;但經濟恢復成長時,卻只有企業受惠,多數受薪階級仍然苦哈哈,還得面對高房價及高物價的問題。

馬政府執著於今年GDP能否「保一」、明年能否「破三」,但在這些數據背後,老百姓日子愈來愈難過的事實,政府高官們有放在心上嗎?

 

 

〈分析〉今年華爾街的兩樣情:員工憂裁員減薪 股東樂股價飆漲

鉅亨網編譯呂燕智 綜合外電  2012-12-19 21:35:35

 

對華爾街大型銀行來說,2012 真是風風雨雨的一年,經歷了大幅裁員、減薪與商譽損害等種種挑戰;不過對這些金融機構的投資人而言,情況似乎樂觀許多。

《彭博社》周三(19日)報導,今年迄今追蹤 81 家金融業者的 S& P 500 金融指數(S5FINL)上揚了 27%,為 2003 年以來最大年增幅,也是 2006 年以來首度表現優於 S&P 500 指數;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股價飆漲 104% 的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BAC-US)。與此同時,統計顯示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巴克萊(Barclays)、摩跟大通(JPMorgan Chase)、美國銀行、花旗(Citigroup)、瑞銀(UBS)、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高盛(Goldman Sachs)與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等 9 家銀行,今年前 3 季宣佈的裁員人數就超過了 3 萬人。

人力顧問公司 Options Group 今年 10 月公佈的資料指出,投資銀行交易員今年的酬勞(薪資加上分紅)頂多只是 2007 年的一半。

Fidelity Investments 投資研究部主管 Benjamin Hesse 說,「今年股東的聲音大了許多」,多數管理階層均採取了提高紅利等「討好股東」的舉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