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06

編譯楊芙宜/特譯

中國傳統鞋市不景氣,「百麗」、「星期六」等中國女鞋大品牌面臨營收及獲利衰退的挑戰,開始縮減零售門市,香港上市、主要在中國發展的台灣品牌達芙妮也公布去年營收下滑近2成、10多年來首見虧損,凸顯受到中國經濟成長減緩、民間消費力減弱等大環境轉差衝擊,及電子商務及同業殺價競爭加劇,傳統產業原有利基已面臨轉型。

  • 中國傳統鞋市不景氣,品牌面臨營收及獲利衰退的挑戰,開始縮減零售門市。(路透)

    中國傳統鞋市不景氣,品牌面臨營收及獲利衰退的挑戰,開始縮減零售門市。(路透)

達芙妮國際3月底甫公告,2015年度由盈轉虧,從2014年的淨利1.76億港元轉為去年的淨損3.79億港元,為10多年來首見;去年營收較前年下滑19.1%,至83.79億港元。達芙妮前次出現虧損為2001年,當時該公司尚未大幅擴點。

旗下品牌有DAPHNE(達芙妮)、SHOEBOX(鞋櫃)、Aee(愛意)的達芙妮國際表示,影響去年銷售大幅下滑因素包括:中國經濟和零售環境進一步轉差,導致消費意欲疲弱;夏季延遲、冬季氣溫異常溫暖;網路推廣,攤薄實體門市客流;業界競爭更激烈,提早折扣;股市波動以及中國消費者出國消費,影響境內市場需求。

中國女鞋市場惡化

去年下半年,中國傳統女鞋市場情況進一步惡化,達芙妮緊急採取因應措施,如關閉虧損店面、精簡人事、遷移工廠、加快清理存貨等;2015年一整年該品牌的銷售門市淨減少827個據點。達芙妮集團本身評估,今年首季核心品牌業務同店銷售跌幅已縮窄至個位數,不過第2季展望仍具挑戰性,由於春夏新品上市仍有許多不明朗因素。

達芙妮國際的前身為專門替國際鞋品牌代工的「喬志」,1977年由互為姻親的張文儀、陳賢民在台中沙鹿創立,1988年就趁中國改革開放之際在福建莆田設廠,為台灣鞋業搶灘前進中國的第2家企業,1990年最早以「美達妮」品牌生產女鞋,1995年在香港掛牌上市,公司經營最早以批發銷售為主,2000年後逐漸轉向直營店、商場專櫃等經營品牌為主,定價策略也由平價轉向多價位多品牌策略。

不過,就在廣州、深圳等地今年紛紛下起數十年來第一場雪之際,中國傳統女鞋市場也遭遇「世紀寒潮」,大品牌含「百麗」、「星期六」、「千百度」在內的中國女鞋企業多面臨成長瓶頸,出現同店銷售下滑,開始縮減門市。業界人士表示,目前實體店面租金和人工成本上漲,鞋類市場飽和且需求疲弱,品牌實體店可能面臨洗牌。

千百度縮減零售店

百麗在3月29日晚間發出的盈利警告,指鞋類業務表現持續疲弱,以及費用增加,截至2月底止年度(2015/16年度)的財務業績獲利恐年減約35%至45%。

星期六公布的2015年業績快報顯示,淨利年減31.72%,至2455萬人民幣;營收年減7.9%,至16.19億人民幣。千百度去年儘管營收、獲利均有所成長,但淨減了33家表現欠佳的自營零售店、65家第三方零售店。

中投顧問輕工業研究員熊曉坤等市場人士表示,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多少對傳統女鞋市場的銷售疲弱帶來衝擊,女鞋品牌單純走規模化、拚產能、降成本的粗放式發展模式已經走不通了;電子商務走低價策略,在價格上具備相對優勢,對消費者而言,去實體店看款式,上網選產品已經很普遍。

九派諮詢總經理邵立剛指出,光依賴布局電子商務也走不通,在某種程度上電商只是增加一個跨地域的店鋪,在行業洗牌過程中,新品牌不斷進入,如何細化管理,才是在地鞋業應該審慎考慮的。

 

 

外資唱淡 達芙妮暴跌

台資女鞋大廠達芙妮四面楚歌,11日發布盈利預警,預估上半年淨利潤大跌後,美銀美林、匯豐、高盛、摩根大通等外資大行昨(12)日一同發布報告「唱淡」,遭到圍攻的達芙妮昨天一度暴跌近17%。

在香港掛牌的達芙妮昨天股價連續下挫,至港幣4.8元(約新台幣18.5元)的近四年新低才喘定,跌幅達16.7%;最終收報港幣5.02元(約新台幣24元),跌幅12.8%;成交量倍增至2,910萬股,是一年來罕見。

事情起源於達芙妮前天預告上半年淨利潤「顯著下跌」,嚇壞投資人。達芙妮表示,受到經濟增長放緩、消費意欲偏低、惡劣天氣及禽流感傳播等因素影響,第二季與上半年同店銷售分別轉跌13.7%、9.2%,遠遠劣於去年同期。

昨天外資大行立即調降達芙妮盈測並大口唱淡,瑞銀、摩通分別削價27%、31%至港幣4元、4.7元;而匯豐出手更凶狠,一口氣下砍目標價59%從港幣11.72%降至4.8元,恰巧是昨天達芙妮的最低價。

摩通表示,由於達芙妮上半年年底存貨周轉天數多於去年同期,加上其次季同店銷售大跌近14%,相信達芙妮的夏季庫存將累積至下半年,對下半年營業額及利潤構成負面影響。

高盛肯定達芙妮在新高層帶領下,2011年次季至2012年次季的供應鏈轉勢相當正面,但在起初的成功過後,進一步的改善遜於預期。加上當前需求增長疲軟及市場激烈競爭,判斷達芙妮短期內不太可能有更多改善。

高盛指出,達芙妮主要針對大陸的大眾化市場,在內地有逾6,000家店舖,但來自小店及網店的競爭正在加劇;達芙妮的網店相較之下規模較小,僅利用淘寶網等協力廠商平台。



全文網址: 外資唱淡 達芙妮暴跌 | 陸港股市 | 兩岸台商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N3/8025460.shtml#ixzz2Z04J1WrS 
Power By udn.com 

陸加盟商控達芙妮 過河拆橋

  • 2012-08-30 01:14
  •  
  • 工商時報
  •  
  • 【記者邱莞仁/綜合報導】
 逼做賠錢生意?  加盟商表示,達芙妮近期推出的「全場99元(人民幣,下同)」的活動,但當初進價都要120到150元,擺明讓我們虧本。圖/本報資料照片

 逼做賠錢生意? 加盟商表示,達芙妮近期推出的「全場99元(人民幣,下同)」的活動,但當初進價都要120到150元,擺明讓我們虧本。圖/本報資料照片

     日前才傳出因虧損嚴重,恐裁撤旗下電子商務部門的台資女鞋大廠達芙妮,近期又爆出企圖以低價策略,逼退加盟商轉為直營。大陸中部地區有數個城市的加盟商齊聚上海總部,抗議達芙妮「過河拆橋」。

     對此,達芙妮上海總部的公關負責人表示,「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是要求能與消費者直接接觸,以尋求提供更好的產品及服務,因此直營的零售管道將會是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該負責人並說,現階段達芙妮將不會再接受新的加盟申請。對於現有加盟商的續約問題,將視個別加盟商的經營管理能力、當地市場需求等條件再做決;確定不續約的加盟商,公司也會再發布正式文件通知。

     根據達芙妮國際2012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淨增銷售點366間,公司表示再加入411間直營店面,並減少45間加盟店後,公司直營門市的比例提高至83%。

     和訊網報導,本月27日,因不滿達芙妮強迫加盟商交出加盟權,大陸中部多個城市的加盟商正齊聚上海,將前往公司總部「討個說法」,並向上海工商等部門投訴達芙妮的不良行徑。

     去年11月2日,湖南長沙就曾發生46家達芙妮加盟商,因達芙妮一份名為「關於合約到期不再與加盟商續約函」,聚集在達芙妮駐長沙經銷部抗議「被集體不續約」。事隔不到1年,類似的事件再度重演。

     達芙妮一位湖北加盟商王霞指出,加盟商與集團每3年簽一次合約,合約在2011年底到期的加盟商將再續約3年,但2012年後到期的將不再續約。

     「之前他們(達芙妮)的人說,要我們簽一份只有1年的合約,這份合約明確規定,1年期滿後不再續約。還威脅我們說,如果不簽,總部就不發貨給我們。」一位加盟商代表直言,「我們好不容易把品牌在我們那個地方做起來了,消費者都知道了,這個時候他們不續約,不是過河拆橋是什麼?」

     除採取解約方式,該加盟商代表還指出,達芙妮近期推出的「全場99元(人民幣,下同)」的活動,根本就是針對加盟商展開的「價格戰」。

     「公司要求賣99元的鞋子,但當初進價都要120到150元,擺明讓我們虧本。」該加盟商透露,當他向公司地區負責人提出質疑時,卻被告知虧不起你們就退出好了,也不提供任何差價補貼。

     另一位加盟商胡靜則說,自從發生不續約風波後,鞋款發貨的時間也比過去晚了至少半個月。為逼退加盟商,達芙妮從貨源、價格各方面處處設下障礙。



--
 

【年度MVP】女鞋踏遍中國30省份,規模10年成

 
採訪/ 齊立文、趙荻瑗、郭子苓 撰文/ 郭子苓
文章來源《經理人月刊》12月號

達芙妮,這個台灣人創立的中國第一女鞋品牌,隨著達芙妮國際控股董事主席陳英杰的婚訊在媒體間傳開,這兩年在台灣消費者的心裡,從認識到熟知,總帶著一些故事性和傳奇色彩。

從代工、自創品牌、建立自有通路,到現在成為擁有10多個品牌、兩萬五千名員工與五千個銷售端點的品牌管理公司,達芙妮在進軍中國的20年內,幾乎一步步完成所有台灣代工業者的夢想。如果說,讓達芙妮在中國生根、打下基礎的功臣,是陳英杰的姨丈、董事總經理陳賢民,那讓達芙妮得以在中國「深耕」、開花結果的功勞,就必須歸功給1999年接任總經理,讓達芙妮站上中國第一,開啟達芙妮黃金10年的陳英杰。

「達芙妮,是大陸人認識的第一個品牌。」陳英杰說,在1990年達芙妮進入中國市場之前,大陸人對國外資訊的接觸有限,對「品牌」也毫無概念,加上國內女鞋業者提供的款式不多,品牌名稱帶有些海外風情的達芙妮,挾帶多色彩、多款式的選擇,正好補足大陸人對世界的想像,在平淡的市場中獨樹一格。

只是,當時以批發通路為主的達芙妮,在中國經濟逐步起飛後,面對崛起的新競爭者,不得不打起價格戰;殘酷的戰況一度讓達芙妮面臨庫存過高的危機,內部對於未來走向的意見也開始分裂。一直到1999年,陳英杰在陳賢民突如其來的一句話中意外接任總經理職位,才決心將達芙妮推向開拓自有通路的漫漫長路。

「我不諱言,7-ELEVEn就是我的參考對象,」出身台灣的陳英杰,為了替達芙妮找出一個長治久安的方法,從7-ELEVEn的經營模式中找到答案-要掌握品牌自主權,就必須建立直營通路。但從7-ELEVEn虧了7年才開始賺錢的歷程中,他也清楚這條路並不好走,尤其要在中國30個省份遍地開花,幾乎要比7-ELEVEn多花上30倍的努力、30倍的時間。

幸運地,陳英杰碰上2000年北京申辦奧運成功,中國內需市場以驚人速度成長;加上達芙妮擁有一套層層相扣的「渠道拓展」(指店舖開發)系統,搭配IT、物流系統準備到位,從2000年起的10年間,達芙妮幾乎是以一年開設500家直營店的速度成長,營業額也從3億迅速攀升至60億人民幣,穩居中國第一女鞋的寶座。

很多人認為達芙妮的成功,和切入低價藍海市場有關,但陳英杰卻完全否認這套理論,「達芙妮是中價位的品牌,這是20年前就確定的事;我們的價格從來就沒有變過,變的是中國市場、是消費水平,」他進一步解釋,隨著沿海城市的人民所得增加,原本中價位的達芙妮對他們而言開始變得相對低價,達芙妮才會在全中國的快速轉變中無心插柳,一不留神就踏入藍海市場。

面對近十年中國社會轉型、消費者意識抬頭、國內外競爭者分食大餅的多重變數,達芙妮卻能一路走來穩居第一、維持優勢,陳英杰透露,其中秘訣只有一個字:「變」。

「就像女大18變,每個品牌都需要變化、一擴大就要變;所以在達芙妮,我每5年就要『變』一次,」陳英杰說,中國崛起後,沿海和內陸貧富差距拉大,每個地方都自成一個世界,所以品牌必須面對比以前更多元、更複雜的市場。為了應付千百種的消費者,陳英杰計畫在未來10年內,將達芙妮控股集團打造成一個多品牌、多檔次、多通路、多品類的「4多」企業,不錯過每一個分眾市場中的潛在商機。

今年(2010年)與寶成集團的策略合作,就是實踐「4多」的第一步。

今年年初,達芙妮以近10億台幣買下寶成集團旗下Full Pearl 公司的6成股權,取得Full Pearl的加拿大品牌ALDO、義大利品牌Aee等精品品牌代理權,和中國購物中心內的銷售端點,加強集團在高端市場的競爭力。Full Pearl的高端品牌,搭配中價位的達芙妮、低價位的SHOEBOX鞋櫃,加上今年推出的女性線上購物網站「IDSHE」、與百度共同投資的「耀點100」線上購物商城,達芙妮在今年,已經完成多品牌、多檔次、多通路的集團初步目標。

至於多品類的經營策略,陳英杰忍不住笑意,談起在首度跨足服飾業的心血結晶、2個月前才開幕的服裝品牌d:espina黛比娜;「服裝業一直是我個人的『癖好』,因為掌握服裝,你才算真正掌握了Fashion,」他說,經營鞋業20年,一直都是蹲在地上幫人穿鞋的角色,現在終於可以「站起來」,空氣感覺特別新鮮。但陳英杰也承認,服裝業中有許多既存的對手,進入障礙相對較大;但他相信在內陸還有一大片尚未被「攻佔」的藍海市場,等著他去開疆闢土。

在達芙妮超過18年,陳英杰到現在都還不斷地問自己「達芙妮,對大家而言到底是『什麼東西』?」、「怎麼樣的商品,才能符合市場潮流?」但是最近,他似乎悟出個道理,「我以前跟任賢齊唱搖滾樂、重金屬,苦了好久都不紅,但後來,他〈心太軟〉一出來就紅了,為什麼?曲高和寡嘛!」陳英杰說,普通的款式,絕對不比高端時尚漂亮、具設計感;但是因為普通,所以能符合多數消費者的需求,所以能賣錢,「大家都喜歡〈月亮代表我的心〉,所以,達芙妮何苦當前衛音樂;要當,就要當〈月亮代表我的心〉,紅得最快。」

---

寶成達芙妮 搶攻台灣女鞋

 

【經濟日報╱記者宋健生/台中報導】

2010.08.26 09:01 am

 

 

達芙妮與寶成合作成立展昕貿易,全力搶攻台灣女鞋市場。圖為達芙妮董事總經理陳賢民(右)與展昕總經理苗延兆(左)。

記者宋健生/攝影達芙妮董事總經理陳賢民昨(25)日宣布,達芙妮和寶成集團決合作全力搶攻台灣女鞋市場,兩家集團已新成立展昕貿易,將陸續引進「愛意」、「鞋櫃」等品牌,並計劃三年內申請股票上市。

 

這也是達芙妮繼今年初,以近10億元取得寶成旗下愛意鞋業60%股權,聯手搶進大陸精品女鞋通路後,兩大集團再一次結盟合作,也為兩岸女鞋通路市場投下一顆震撼彈。

 

達芙妮中國女鞋第一品牌,目前與愛意在台灣已有「達芙妮」、「ALDO」兩個女鞋通路,未來加入「愛意」、「鞋櫃」後,將同時擁有四個品牌。國內兩大本土品牌「阿瘦」及「La New」,勢將面臨龍頭保衛戰,市場硝煙味濃。

 

陳賢民表示,這四個品牌,五年內合計將開出210家以上分店,年營收挑戰20億元。達芙妮最近又取得美國知名舒適女鞋品牌「Aero Sole」大陸代理權,未來也將引進台灣。

 

展昕貿易總部設在原達芙妮台灣總部所在的沙鹿鎮,資本額3億元,新公司由達芙妮旗下展昕,與愛意的控股公司寶意(Full Pearl)合併成立。

 

展昕董事長將由達芙妮董事會主席陳英杰兼任,公司並新聘苗延兆擔任總經理。53年次的苗延兆,淡江大學企管系畢業,曾任中興百貨復興店店長,香港商玖熙公司(Nine West)業務部協理等職。

 

達芙妮與寶成合作搶進台灣女鞋市場,除了達芙妮現有的「達芙妮」、「ALDO」兩個品牌之外,預計今年10月引進「愛意」,首家分店將進駐台北富邦MOMO百貨;明年第一季再引進「鞋櫃」等品牌。

 

達芙妮四年多前進軍台灣市場,現有56家分店,今年前七月累計營收1.5億元,成長25%,並轉虧為盈。目前「達芙妮」以獨立門市為主,未來將搶進百貨通路,其中高雄夢時代分店預計9月開幕,桃園台茂購物中心店也訂11月營運。

 

至於新引進的「愛意」將以百貨專櫃通路為主,價位鎖定2,980元至4,680元間;「鞋櫃」則以量販通路為主,價位以1,980元至2,980元為主,訴求一般家庭親子客層。

 

達芙妮上半年營業額港幣31.83億元(約合新台幣130億元),年增率15%;淨利潤港幣3.26億元(約合新台幣13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13%,每股收益港幣0.1993元(約合新台幣0.81元)。

展昕.gi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