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博博德:客戶端接受PCB漲價5-10% Q2不會再虧
2011/04/29 11:35 鉅亨網 鉅亨記者張欽發 台北
華新 (1605) 集團的PCB廠瀚宇博德 (5469) 2011年首季的財報出爐,意外稅後虧損1.04億元,每股稅後虧損0.24元;對此,瀚宇博德方面解釋,出現虧損主要來自上游原物料的漲價,造成對於獲利的侵蝕;第2季起瀚宇博德的客戶端已接受反映成本而調高PCB產品價格5-10%。
瀚宇博德主管說,第2季在其PCB產品調高價格5-10%底定之後,目前看來在營運上就不會產生虧損。
瀚宇博德2011年首季的合併營收50.04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5.1%,對於2011年第2季的營運,瀚宇博德主管說,2011年3月合併營收回升到19.94億元,目前在4月及5月的接單都維持在這個水準,第2季的季營收成長幅度,端視目前正在接單的6月接單狀況而定。
由於平板電腦的風行,造成市場對於NB產品的觀望,如仁寶 (2324) 也說其今年的NBN出貨「零成長」,瀚宇博德主管說,事實上,NB板占瀚宇博德營收比重的71%,瀚宇博德針對市場銷售的變化開發平板電腦客戶的PCB訂單,偏偏又遇平板電腦客戶紛紛延後其出貨時程。
目前瀚宇博德也正好藉此一時機在進行接單結構、生產線排序的調整,瀚宇博德目前在NB板的營收比重已由71%降至69%,而原來的網通、伺服器板比重已由6%拉升到9%。
瀚宇博德2010年財報稅後盈餘5.52億元,每股稅後盈餘1.25元,公司董事會決議對去年股利配發0.38元股票股利,將提交6月10日召開的股東會討論。
映泰100年第一季損益表,每股盈餘0.6元
映泰(2399) 100年 第一季 損益表 | |||||||||||||||||||||||||||||||||||||||||||||||||||||||||||||||||||||||||||||||||||||||||||||||||||||||||||||||||||||||||||||||||||||||||||||||||||||||||||||||||||||||||||||||
|
|||||||||||||||||||||||||||||||||||||||||||||||||||||||||||||||||||||||||||||||||||||||||||||||||||||||||||||||||||||||||||||||||||||||||||||||||||||||||||||||||||||||||||||||
資料來源:交易所公開資訊觀測站 |
《電腦設備》映泰殖息率逾8%,勝過宏達電、台塑
2011/03/22 16:58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中小型個股的股息殖利率有看頭!主機板二線廠映泰 (2399) 董事會決議配息1.27元,6月15日開股東會,配息率達83.55%,而以今天收盤價計的現金股息殖利率高達8.03%。
映泰最為市場討論的話題,就是素有主機板地下教父之稱的前精英董事長蔣東濬,一直傳聞他將入主二線績優廠映泰。對此,映泰方面也從未正面回應。不過映泰的業績和獲利在主機板業者中相較是十分出色,股息殖利率高達8%,優於宏達電(2498)甚至是台塑(1301)。
映泰今董事會通過間接投資東莞光遠電子(暫定)港幣500萬元,東莞光遠的營業項目為:主機板之售後回修及主機板之研發樣品製作及小批量試產。
---
蔣東濬脫產傳聞甚囂塵上 |
蔣東濬個人色彩濃厚的精英,內部管理顯得問題重重,不但黑函滿天飛,帳上還有一百多億元現金的流向不明。然而大股東寶成卻對蔣東濬無可奈何。兩者間的互動,讓人有風雨欲來前的不安躁動…… 上個月初精英董事長蔣東濬神情愉悅地出席公司的尾牙餐會,精英內部甚囂塵上的黑函事件,看來並沒有影響他的心情。席間,精英員工一批一批向蔣東濬敬酒,他並在員工鼓譟聲中,上台高唱(世界第一等)、(愛拚才會贏)等歌曲,唱歌時為帶動氣氛,他還要員工上台伴舞,每個上台伴舞的人都可以領到五千元紅包,因此員工也不吝惜給與蔣東濬最熱烈的掌聲和歡呼。 坐在蔣東濬身旁的則是寶成的董事代表蔡乃峰。但精英的員工,卻沒有將他當成自己人,一直到餐會結束前,也只有幾位高階經理人向蔡乃峰敬酒。看來有點落寞的蔡乃峰只能以客人的身分向員工祝賀。所有的光環依然集中在蔣東濬身上,即使寶成是精英最大的股東,但寶成在精英仍只是一介客卿,蔣東濬還是精英的領導中心。 精英是寶成與蔣東濬各取所需的組合 話說一九九○年代初期,蔣東濬憑藉敏銳的生意眼光和對電子零組件市場動態及價格波動瞭如指掌的長才,創立了鑫明集團( PC Chips),主攻超低價主機板市場。憑藉多年浸淫電子零組件市場所培養的操盤功力,配合與生俱來的霸氣,讓蔣東濬在與零組件供應商談判時,總是無往不利。 九○年代是電子業的黃金年代,華碩、廣達、鴻海等電子股股價動輒二、三百元,許多電子公司大股東靠股票累積了極為可觀的財富,蔣東濬也興起了上市的念頭。無奈鑫明的工廠位於大陸,無法直接申請上市,只能選擇以借殼上市的方式一圓他的上市發財夢。 九八年蔣東濬看上了業績爆爛,股價只有十幾元的精英,然而,本身資金並不充裕的蔣東濬,透過關係與當時亟欲進入電子業的寶成搭上線,由寶成擔任金主的角色,和蔣東濬一起進場吸納籌碼。在入主精英之後,蔣東濬將鑫明集團的資源不斷灌注至精英身上,點石成金,讓精英在一年之間,就從每股虧損七元以上的爛公司變成每股純益高達六元的高獲利股;在業績戲劇性大爆發下,精英的股價也從十四‧四元一路狂拉到一二九‧五元,成為九九年的超級黑馬股。 上下一把抓公司治理過於個人色彩 入主精英之後,蔣東濬決定將精英在台灣的廠房全數關閉,生產則交由鑫明集團旗下的鑫茂廠,精英也變成一家沒有工廠,只有研發、行銷的三角貿易公司。蔣東濬曾經得意地說,精英不必背負折舊與庫存的壓力,從此身輕如燕,絕對沒有一家公司競爭得過。然而,精英從採購、行銷、業務到財務,全都是由蔣東濬一把抓,蔣東濬甚至還是許多通路商的幕後大股東,而各公司之間的買賣轉撥價格,則完全掌控在蔣東濬手中,外人完全難以看清精英上下游之間複雜的關係人交易情況。 當年寶成亟思轉型電子業,曾經找上鴻海、廣達尋求合作,不過這些電子龍頭大廠並不缺錢,拒絕了寶成合作的提議;無計可施的寶成,只好找上了形象亦正亦邪的蔣東濬,並在蔣東濬入主精英後,和精英建立了策略聯盟的關係。 寶成不是不知道精英左手向鑫茂採購,讓鑫茂先賺一手,右手再賣給蔣東濬個人的公司,中間的確存在不少問題;在這樣的運作模式下,當蔣東濬想要美化精英的帳面獲利,他自己的鑫茂就少賺一點,而如果景氣不佳、精英股價沒搞頭,鑫茂也不會少賺。但在景氣還不錯,產品好賣的時候,精英的三角貿易模式並不會出太大的紕漏,然而,原本只鎖定在中高階主機板市場的華碩,二○○二年從精英挖角研發副總吳載燈,成立華擎科技,進軍低價主機板市場,直搗精英的核心,在華擎挾著華碩第二品牌的光環,卻打出和精英產品差不多的價錢,確實對精 英造成重創。 一百多億元現金流向引人生疑 精英曾經紅透半邊天的 DeskNote, 也因為品牌 NB 不斷降價,價差大幅拉近而逐漸乏人問津,○三年初知道業績即將轉壞的大股東在高檔大賣股票,去年八月公司宣布調降財測,精英股價暴跌到三十多元,成千上萬後知後覺的散戶投資人才驚覺精英業績已經不行,而這家曾經創下二四二元天價、六七八億元市值的公司,在暴跌之後,已經利空出盡了嗎?還是會繼續探底呢? 一家每年都賺錢的公司,理論上帳上現金會愈來愈多,尤其像精英這種固定資產不多又很少配現金股利的公司,現金更沒有理由不會愈來愈多。 攤開精英的財務報表,自從蔣東濬入主精英以來,精英總共賺了七十九億餘元,加上○一年購併致勝科技, 帶進十一億餘元的現金,○二年辦了一筆 ECB(海外可轉換公司債),募集了四十多億元資金,○三年把中壢廠賣給華碩,又換回三十二億元的現金,這幾年來包括本業獲利、ECB 到賣廠所產生的現金流入,合計共達一百六十幾億元;然而,到○三年第三季為止,精英帳上現金連同短期投資(主要是債券基金),卻只有五十多億元,讓人不禁懷疑,這中間的差額到底流到哪裡去了? ○三年七月精英將中壢廠(為併致勝科技取得,主要為蘋果電腦代工 NB)賣掉移交給華碩之後,月營收從五十幾億元一下子掉到二十多億元;不過,在營收大不如前下,帳上關係人應收帳款金額卻反向從第一季的四十二億餘元,增加至第三季的近五十三億元。此外,○三年前三季整體應收帳款收現天數大致仍維持兩個半月左右的正常水準,但關係人應收帳款收現天數卻出現從兩個半月大幅提高到三個半月的異常現象,這樣的狀況讓人不禁懷疑精英是不是有向子公司塞貨,以美化獲利的嫌疑。 去年十二月底精英宣布以新台幣六‧七億元,向 Many Billion 公司買下鑫茂五一%的股權,在此消息宣布的同時,市場卻流傳一份蔣東濬可能會「脫產」、「落跑」的黑函;不過,據寶成方面指出,此次精英向 Many Billion 公司買下鑫茂的股權,的確是由寶成方面所推動的,目的是要讓精英的財務採購流程合理化; 精英總經理陳明村日前表示,未來精英不排除會進一步納入 PCB 廠寶訊和塑膠鐵殼廠隆騰,也是基於此一邏輯下的產物,然而這也是黑函質疑此舉將有為蔣東濬脫產嫌疑之處。 寶成恐難主導「少了蔣東濬的精英」 在黑函披露報端之時,陳明村對外澄清說,就算蔣東濬真要離開,帶走通路客戶, 也沒有廠可以生產出貨,而且買下鑫茂廠後,對精英爭取 ODM 代工訂單頗有幫助。然而,一位了解主機板產業生態的業界人士說,主機板廠的核心價值是研發和行銷,生產根本不是重點,以目前業界產能過剩的狀況,要多少產能隨時都有; 一位精英離職員工更表示,鑫茂廠根本不是設計用來做 OEM 的,沒有一家國際電腦大廠會把訂單下給精英;況且,對照幾年前蔣東濬所說的精英沒有產能包袱,身輕如燕的話語,陳明村的解釋,更是前後矛盾。 假設,蔣東濬果真離開了精英,身為最大股東的寶成接得起來嗎?當華碩巨獅計畫啟動,宣示今年主機板市占率挑戰三三%,技嘉也準備一百億元子彈打這場肉搏戰,主機板和 NB 的經營環境日益艱困,確是不爭的事實,精英並沒有太多武器反敗為勝,更何況帳面上還有不少財務黑洞。而從鑫明到精英,蔣東濬個人強烈的人格特質,的確培養了一批死忠的幹部和通路商客戶,一旦蔣東濬有所異動,這些幹部和客戶若也跟著他離開,寶成即使取得了一堆工廠,但是一家沒有頭腦、靈魂,只有軀體的企業,要來有何用 |
新聞來源:今周刊 |
--
精英掌門人辭董事一職 九年糾葛暫劃句號
【列印本稿】 【進入論壇】 【推薦朋友】 【關閉窗口】 2007年07月09日 13:36
陶美坤
一線主機板大廠精英前董事長蔣東濬近期以個人家庭因素,向精英請職董事一職。精英方面表示,公司改組之後,已經由總經理陳明村帶領的職業經理人團隊經營,董事會僅就大方向給予指示,蔣東濬辭去董事一職對公司營運影響不大。
業內人士指出,大同個人電腦和精英合併之後,精英由主板和PC製造順利跨入筆記本製造。身為精英董事長和大同執行副總經理的郭文艷,日常事務更多的只是了解精英的營運狀況,而營運上則完全委託總經理陳明村負責。因此擁有5席董事席位的大同,更加偏向投資者角度,而精英另一大股東寶成,也只是參與日常董事會的決議。
雖然完全退出了精英,但是蔣東濬目前依舊持有精英股票約5.5萬張,是精英董事會最大的個人股東,其個人以及週邊投資公司持有的精英股份仍超過10%以上,蔣東濬在精英的身份將轉變為投資者的角色。
本名楊國明的蔣東濬,在台灣地區IT業界有“主機板地下司令”和“主機板教父”之稱,1990年初期,蔣東濬憑藉敏銳的眼光創立了鑫明集團(PCChips),由於他對電子零件市場動態及價格變動有非常敏銳的感覺,主攻超低價主板市場的PCChips在他的帶領下,曾經是全球最大的主板製造廠商。而憑藉多年在電子零件市場的操盤能力和天生的霸氣,他在和零配件供應商談判的時候,也總是讓人又愛又恨——愛他的採購實力,但是也怕他殺價一殺到底的狠勁和對零件規格變化的要求。也是如此,當時只要是他想要的市場,就沒有他吃不下來的。
90年代正是台灣地區電子業的黃金年代,華碩、廣達、鴻海等電子行業股票股價動輒就是200多300新台幣,許多電子公司的大股東都憑藉股票積累了相當可觀的財富。蔣東濬此時也有上市的念頭,不過鑫明的工廠位於大陸,受制于條件限制,無法直接申請上市。
1998年,蔣東濬看上了當時在股票市場業績爆爛的精英,彼時精英股價只十幾元新台幣。蔣東濬在當時期望進入電子業的寶成集團做為幕後金主的支援下,順利入主精英,並將鑫明集團資產不斷注入精英,使得精英在一年內由每股虧損7元新台幣變為每股純收益高達6元新台幣的高獲利股,精英的股價也由14.4元新台幣一路狂飚到129.5元新台幣,成為1999年台灣地區股市的超級黑馬。
入主精英之後,蔣東濬關閉了精英在台灣地區的工廠,而將所有的生產都交給了鑫明集團旗下的鑫茂廠,將精英徹底變為一家只有研發和行銷的貿易的公司。
2002年,蔣東濬推出了名噪一時的DeskNote,也就是當年在大陸市場紅透半邊天的移動電腦。由於切準了當時用戶對移動性電腦的渴求並添補了低價市場的空白,DeskNote在市場中叫好又叫座,但隨即在品牌NB的不斷降價中黯然退場。隨後原本一直定位高端主板市場的華碩,在2002年從精英挖走資深的研發副總吳載燈,成立了華擎科技並成功搶佔了低價主板市場。挾華碩品牌光環的余暉,主攻低價的華擎對精英的核心業務造成了重創。
2003年初,精英大股東在知道營收即將大幅下滑的時候,高位拋售精英股票。同年8月,精英宣佈調底營收預期,隨即精英股價暴跌至30多元。也就是在這一年,蔣東濬將總經理的位置交給陳明村,同時將旗下業務委託職業經理人負責,開始完全淡出精英經營。此次他以個人理由辭去董事一職,終於結束和精英長達9年的關係。
外界評論蔣東濬入主精英9年,將精英由衰敗帶到一個高峰,但在其過於霸氣的管理下,精英並未能由一個高峰走向另一個高峰,而是在內外環境的衝擊下,再次由高點滑落。
比蔣東濬在精英9年傳奇更為業界人士樂道的八卦,則是蔣東濬先後三次改名的經歷。蔣東浚最早的本名是“楊國明”,在赴大陸投資後,曾回老家尋根,決定從母姓,把“楊”國明改為“蔣”國明。隨後的改名似乎也改了運,原屬“低價股”的精英電腦搭上轉機列車,業績與股價齊飆,當時精英儼然是二線主機板“股王”,蔣國明名號立即紅遍海峽兩岸。不過,精英高股價光環快速消退,蔣國明出人意表地決定讓出部分經營決策權,正式引進寶成集團入主精英,讓市場驚嘆“奇招”,而他則又一次改名成了“蔣東濬”。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