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憶如:明年台灣經濟成長 4小龍之冠
|
|
||
經建會主委劉憶如今表示,11月景氣燈號顯示黃藍燈,最主要是受到國際經濟情勢不明朗造成,不過,台灣因為和大陸簽訂了ECFA,所以搶得有利位置,讓外國人願意投資台灣,因此,除了經建會預估明年經濟成長率將達4.3%外,國外大型機構也紛紛預測台灣明年經濟成長率將居亞洲四小龍之冠。 經建會今天舉辦年終記者會,劉憶如出席時指出,明年第一季景氣最有可能落底,不過,台灣因為有ECFA,降低兩岸貿易的關稅,再加上本身法規鬆綁,如營所稅降低,增加外國企業投資意願,所以台灣明年的經濟成長率仍然居亞洲四小龍第一。 經建會副主委胡仲英也說,ECFA造成國際對兩岸情勢觀感的改變,兩岸本來是衝突的地雷區,但在馬總統就任後就維持穩定發展,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選舉就是不確定因素,他也引述鴻海總裁郭台銘的說法,如果有不同的人執政,政策上可能會有不同的調整,如果選舉變天將可能造成兩岸關係產生不確定性,另外,目前政院規劃的黃金十年屬於中長期的施政目標,前提也必須建立在一個穩定的政權下向前推進,一旦政權移轉,會產生不確定感。 劉憶如表示,明年經濟發展定調依然是啟動「內需」、「出口」雙引擎,再加上定調各縣市應該發展哪些產業的「產業有家、家有產業」政策,以及積極向外招商,台灣明年還是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2011/12/28 聯合晚報】 |
歐債壓力測試 我比南韓驚險
歐債前景堪憂,中央銀行內部報告指出,依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對明年亞洲四小龍經濟成長率(GDP)模擬的壓力測試,在最嚴重的情境下,台灣明年GDP年增率將驟降到2%,落後主要競爭對手國南韓的2.5%。
我國和南韓同樣屬於出口導向經濟,且出口產品內容相似,南韓向來被視為我國主要競爭對手,金融人士指出,亞銀相關報告顯示,如果歐債危機擴散,台灣所受的衝擊可能要比南韓大得多。
根據亞銀的壓力測試,若歐債持續惡化,甚至爆發全球經濟危機,東亞地區恐遭受嚴重衝擊,亞銀並針對「亞洲四小龍」台灣、南韓、新加坡及香港,用三種情境模擬測試,其中最輕微的情境是僅歐元區陷入經濟衰退,其次是歐美相繼陷入衰退,最嚴重的情況則是歐債引發全球經濟危機。
其中亞銀12月6日對台灣及南韓的明年CPI預估值為4.1%和3.9%,但無論發生上述三種情境,台灣壓力測試後的GDP都會低於南韓,尤其若發生全球經濟危機,台灣GDP將從原先的4.1%「對半砍」到2%,南韓則是2.5%。
亞銀指出,主要是台灣出口以資訊通訊科技(ICT)為主,所得彈性較高,因此經濟轉差後,較易減少消費,且台灣出口波動度高於其他亞洲國家,加上出口放緩可能導致民間投資減少,所受影響因而較大。
至於四小龍的新加坡、香港也會受到相當影響,尤其新加坡因為和國際連動性高,如果危機擴大,亞銀認為GDP甚至可能降到0.3%。
記者呂雪彗/台北報導
行政院副院長陳冲昨天表示,政府提出的振興經濟措施,足以因應歐債危機目前顯現的症狀,至於未來症狀是好轉或還有其他症狀出現,政府會密切注意、隨時因應。
總統馬英九在總統府召開財經對策小組首次會議的會後記者會,媒體詢問目前端出的各種措施是否有信心因應歐債危機。
陳冲表示,歐債危機裡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等這些因素都確定後,才能「對症下藥」;目前歐債危機的「症」不是很明顯,政府只針對顯現的症狀採取措施。
他說,「我們相信現有措施來講,是完全可以因應目前顯現的症狀」,至於未來症狀是好轉或還有其他症狀出現,政府會密切注意、隨時因應。
李紀珠:歐美日經濟動能不足 但台灣金融業擁6大利基
鉅亨網記者陳慧琳 台北 2011-12-28 21:10
金管會副主委李紀珠今(28)日表示,過去帶動全球經濟成長的三大動力:歐盟區域、美國、日本經濟動能明顯不足,而新興市場也有成長趨緩的現象。不過台灣金融業因存在6大利基,反而有大好機會。
李紀珠表示,金融海嘯及歐債危機所帶來的金融環境不確定性持續存在。因此,展望未來,我們面對的將是經濟趨緩和金融不確定的外在大環境。然而,處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金融產業若能積極有所作為,反而是創造台灣金融產業美好前景的大好機會。李紀珠指出,目前內外環境存在六大利基,有利於台灣金融產業的發展。第一,歐美金融機構受金融海嘯與歐債危機的影響,已無餘力開拓海外市場,甚且讓出海外市場的空間。因此,台灣的金融機構有機會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尤其未來新興市場佔金融收益成長超過六成,這也是台灣比較有能力開拓的市場。
第二,整個金融產業回歸到與經濟實質面貼近的本質,而非複雜的衍生性金融商品。而這是一塊台灣金融產業相對熟悉的領域。因此,台灣的金融產業呈現競爭力相對提升。
第三,台灣目前的金融機構財務體質是過去十年最好的。有強健的體質,才有能力做創新與開拓市場。第四,新興市場崛起,尤其是中國大陸,以及我國與大陸簽定ECFA,提供了台灣金融業者向新興市場及大陸發展更有利的發展空間。
第五,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創造出台灣有利的國際市場開拓空間,並有能力積極爭取台灣發展人民幣境外中心。第六,優秀的金融人才,注意到亞洲新興金融產業的崛起,因此願意到亞洲新興市場來服務,我國可藉此吸納優秀人才。
基於此6點因素,李紀珠認為,若金融業者能配合5大面向的調整,與政府一起努力,台灣金融產業就有能力去創造更好的發展前景。
所謂五大面向,第一,金融機構要深化與改善自己的財務體質。台灣目前的財務體質雖較以往好。但是,面對未來的金融不確定,仍不夠好。因此,鼓勵業者要深化的改善金融機構的體質,強化金融機構的競爭力。
第二,業者提升風險控管的能力。第三,擴大經濟規模。因為金融產業是一個規模性的產業,台灣的金融產業規模相對較小。因此,為了積極拓展更大的海外市場,台灣的金融機構應該進行增資、併購、策略性參股或策略聯盟,來積極擴大自己的規模。
第四,專業能力的培養。金融機構人才應該要有掌握未來產業發展趨勢及消費者行為轉變的能力,來積極掌握未來的商機。第五,創造一個能夠培育與吸引人才留在金融產業的有利環境。
李紀珠強調,配合6項外在有利環境,以及5項業者必須積極強化的面向以外,「政府的角色」定位亦應有所調整。
她認為,首先,在政府與業者的角色上,應是「各司其職,各盡其力」。政府應專注於遊戲規則的制定、監督與公平落實,並且掌控總體風險;對於經營策略或企業發展模式,應讓業者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其二,政府在思考「金融體系安定」、「金融產業發展」與「金融消費者保護」三方面所謂的「平衡」概念,亦應有所調整。畢竟,有成熟的金融消費者,才能創造出更有彈性的金融監理政策,也才能創造出更有比較具有競爭力的業者,以及穩定的金融環境。
反之,李紀珠表示,一個沒有競爭力及沒有產業發展方向的金融產業,是不可能去維持一個穩定的金融環境。
最後,李紀珠期勉「時間,不會等我們。機會,也不會常常出現。」因此,她樂觀的認為,面對外在大環境的不確定,只要業者與政府能夠攜手好好努力,審慎規劃,台灣反而可以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為台灣創造一個很好的金融產業前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