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1 04:05:56 聯合報 本報記者邱莞仁
二○一五年,是台泥進入中國大陸的第十年。雖較同行整整晚了一輪,但後發先至的台泥,在董事長辜成允「鷹式鐵腕管理」的帶領下,去年總產能躍居中國第六大。
憑藉著一股「沒在怕」的勇氣衝刺大陸市場,辜成允說,台灣過去曾是創新之島,如今面臨人才流失、產業發展滯礙難行等困境;他認為,追求創新的關鍵在於「不要怕」,台灣必須找回身為「勇者原鄉的勇氣」。
以下為專訪紀要:
管理大陸市場 虛心學習
問:後發先至的台泥,如何成為中國前十大水泥集團?
答:我不敢講台泥在中國市場上有很好的表現,但我常常在想,台泥和其他外資或非陸企相比有什麼差異。
基本上,台泥有三個不同:一是台泥剛進大陸時,就很清楚地了解大陸與台灣水泥業在環境上的差異,因此我們不帶著台灣經驗去管理大陸市場,而是虛心重新學習。
舉例來說,台灣經濟成長比較容易預期,但大陸的經濟走勢上上下下,震盪幅度很大。以水泥產業來看,台灣水泥業是一個價格和市場需求相對穩定的工業產品,但在大陸,水泥則成為消費性產品,市場跟隨供需容易大起大落,企業必須要能快速適應。
第二,我們在過去十年內,透過儲備幹部計畫,從台灣培訓了超過一百位來自水泥行業的年輕同仁,他們擁有各種水泥專才,亦深具大陸實戰經驗,是台泥在大陸成功營運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大量晉用陸員工 促融合
第三則是「大陸本土化」,透過大量晉用大陸員工,讓台灣員工與大陸員工能融合在一起。台泥雖屬傳統產業,但一路走來的營運核心是「以創新的精神做傳產」,要求員工做到「當責」、「誠信」與「執行」,培育不斷變革的文化,要求每一天都在改變,而改變都能比現在、比過去好。
例如近年我們不斷更新資訊與系統需求,像PDA巡檢系統,可針對財務、業務、物料和工務等四大營運系統遠端遙控,透過手機、平板電腦在台灣就能隨時掌握大陸廠區情況。
廠區外銷售的車輛或船隻,則全裝有GPS定位系統,清楚掌握貨物流程,還可控管運輸成本。
遠端預警 降低採購風險
此外,台泥也研發了遠端預警系統,透過交易行為、歷史資料的海量大數據分析,預先了解風險高族群,如不當圍綁標者,當他們開始和台泥接觸時,預警系統就會「亮紅燈」提醒採購人員,同時回傳至相關主管與台灣總公司即時反應,把需要管理的情資主動推到需要使用這些情資的同仁手中,在事情還可以改善、防止前,在第一時間把關。
當然資訊數據的管理,最怕的是該進入系統的數據沒有進去,因此,每個月還都有一個全功能的訪廠小組到各廠區核實,並將規避系統、作假的情況列入預警的規則中,可以說每次去現場都會有「不同的收穫」。
不能怕 追求創新的關鍵
問:台灣過去被認為是創新之島,如今台灣產業發展卻面臨諸多瓶頸,該如何突破?
答:台灣,是勇者或勇士的原鄉。
回頭看看歷史,不論是清朝時期從中國大陸經黑水溝,九死一生渡台的台灣人,或是人類大遷徙的過程中,作為南島語系最後一邦的台灣原住民,甚至是一九四九年跟隨國民黨政府來台的台灣人。
無論是何時到台灣、從哪裡到台灣的台灣人,每個族群都具備了這種「誰怕誰」的勇氣,台灣人的特性就是「誰怕誰」、「沒在怕」,眾人攜手在政治和經濟領域上展現了台灣奇蹟,使台灣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然而,近年台灣人這種「誰怕誰」的特質,好像被「小確幸」取代了,很多人想問,現在的台灣究竟在「怕什麼」?過去六、七十年代,大家拎個小皮箱,管他美國、日本是世界強國,台灣人沒有一個在怕的,就是全球跑透透拚了,那麼,現在為什麼我們在怕?
我想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或許根本沒有解答。但追求創新的關鍵就是「不能怕」,所謂的害怕、恐懼就是把我不喜歡的東西擋在外面,追求一個「不要變」。如何讓年輕人回去那個「我不怕」的台灣人,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執行力 克服恐懼的方式
事實上,談到台灣產業發展的瓶頸,各單位、機關也提出許多創新方案,我相信很多東西都要靠執行力凝聚共識,不只提出大家共同可接受的方案,更要針對大家認為可行的方案執行。
我也相信任何議題都是選擇題,不是絕對的是非題。如果我們認定「利大於弊」,就只有利沒有弊;或「弊大於利」,就堅信有弊就絕對沒有利,這絕對是行不通的,任何事情都有正反面,該怎麼將正面的利擴至最大,同時透過救濟與輔導減少弊端,才是真正的作法。
有了勇氣,更重要的是得有執行力;執行力正是克服恐懼最有效的方式。
迎挑戰 別把自己愈關愈小
台灣當前有一些基本問題亟需政府解決,否則產業只能外移或加大對外投資力度,長遠來看,對台灣非常不好,政府一定要想辦法把執行力拿出來,使台灣形成共識、往前走,不是再開一次會,再把所有的問題搞成兩本大書。
台灣是一座小島,但不可能把自己愈關愈小,台灣人應勇於面對挑戰,內部的憤怒、生氣或抱怨,都無法讓地球停止旋轉,還不如知道地球在旋轉了,提出方法來因應世界的變化。
近年台泥在水泥本業外,陸續涉足發電與廢棄物處理等,碳捕捉技術更成功培育出高單價的蝦紅素。董事長辜成允表示,結合水泥與垃圾焚化爐的新製程,未來將在大陸貴州、韶關、遼寧、重慶等地遍地開花,帶領台泥從製造者提昇為環保產業鏈的供給者。
辜成允指出,大陸經濟爆炸性的快速發展,城市垃圾的壓力已無法靠掩埋處置,但一般焚化爐燃燒的溫度約在八百度,容易產生有毒物質戴奧辛。考量水泥、發電、垃圾焚燒的核心製程非常相似,台泥決定將水泥廠轉型為垃圾高溫處理與回收單位。
「貴州廠的概念就像八里焚化廠蓋在水泥廠裡,」辜成允舉例,水泥窯溫度超過一千五百度,若將焚燒垃圾後的尾氣接至水泥窯,利用高溫充分燃燒,不但可避免有毒氣體外洩,也不需另外添加燃料就能自然分解。
辜成允指出,過去垃圾焚燒後會產生含有重金屬的灰渣,經過一定的配比就可以生成水泥,無需另行燃燒或掩埋,造成二次汙染。結合水泥廠後面餘熱發電,不僅省下能源,也能大幅降低投資成本。
去年八月,台泥旗下的安順水泥已與大陸貴州政府簽署「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合作協定」,將投資人民幣八千萬元(約新台幣四億一千萬元),處理貴州未來廿五年的部分生活垃圾。辜成允表示,貴州廠今年底就可商轉,未來也將在廣東韶關、重慶、遼寧等地和當地政府洽談合作。
辜成允不斷將台泥從純粹的水泥製造業,推向發電、垃圾處理,乃至於末端的二氧化碳捕捉,今年也可望有意外的收穫。
他表示,前年台泥與工研院合作,在旗下和平廠建置二氧化碳捕捉工廠外,發現回收的二氧化碳可以用來養殖含有醫療級蝦紅素的雨生紅球藻,最快今年底,就會針對高單價的蝦紅素量產及商品化提出完整評估,進軍兩岸的醫美市場。
辜成允強調,水泥、發電與環保事業不該視為台泥旗下個別的單一事業,這都是台泥結合創新觀念和新科技,嘗試大家沒做過的事情,創造出一些以水泥廠為核心,延伸出來的服務平台,將使台泥從純粹的生產變成生產跟服務,進而成為環保產業鏈的供給者。
事實上,出於家族經歷,跨足環保領域也與辜家家族使命相關。
「我父親留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基本精神,就是相信任何公司都該扮演社會大公民的角色。」辜成允認為,「社會大公民」的核心不只談公司營利,而是如何將商業模式,與社會所需的價值、服務相結合。
他指出,如同「企業社會責任」不該只停留在經營公開透明、對股東負責,乃至於有天災人禍才捐錢,而是更積極主動對社會創造價值,帶動更多正向的力量。
歷經父兄離世、家族分家,「鷹派」與「鐵腕」管理,是外界認為辜成允帶領台泥成功走過接班變革初期的主因。
辜成允笑言,「我很難去回應別人對我的看法,但我非常嚴格要求員工要做到當責、誠信與執行力。」
「我覺得我可能會從台泥董事長兼總經理的位子退休。」辜成允說,一直以來,台泥持續訓練一百多位年輕主管,未來將「當責」、「誠信」、「執行」三大原則慢慢變成公司文化後,能認同這文化的年輕人,或是因認同這個文化來加入台泥主管,能夠變成接班團隊。
「如同美國奇異(GE)雖然由愛迪生創立,但現任管理層並非愛迪生家族,許多傳承百年的企業,要能產生自己的接班人,而接班人是能認同公司價值,這我想替台泥形成的。」
不過,辜成允也認為個性閒不下來的他,退休後必然也要找點事做,而他最有興趣的,包括協助台灣年輕人創業。
「幫助年輕人創業是我一直很想去做的,我很想看看怎麼樣能幫助他們往前走?」辜成允透露,實際作法可能是成立基金會或創投公司,讓台灣許多退休但經驗老到的專業人才跟年輕人合作。
辜成允說,年輕人創造市場或對未來方向的掌握絕對比我們好,但我們打了一輩子仗,總是還有點經驗,吃過的苦、犯過的錯絕對比年輕人多,如何把這些經驗有效傳承,創造一個平台讓年輕人能不這麼辛苦,願意花個兩、三年拚一下,這是我很有興趣的事。
台泥攻陸 要下鄉開直營店
|
|
||||||||
辜成允表示,過去大陸水泥市場的需求,主要來自中大型城市的房地產建設,估計今年起來自小型城市、農村改建及相對落後省份的比重將增加,例如由廣州市轉向到整個廣東省,台泥今年的行銷重點就是「走出都市,下鄉展店」。 「遍地開花」計畫指的是鄉鎮化直銷模式,水泥產業屬於建設材料產業,經營型態通常是企業對企業(B to B),過去曾跨足通信產業的辜成允,為兩岸首家採用企業對消費者(B to C)創新行銷的水泥業者,讓台泥品牌與鄉鎮民眾產生直接互動,手法有如銷售行動電話。 台泥集團目前3大事業版圖包括水泥、橡膠及化工。去年因大陸市場需求停滯,集團轉投資的台泥國際、信昌化工獲利下滑。 不過,今年隨著景氣復甦及大陸城鎮化需求,辜成允認為,台泥、中橡及信昌化工今年營運都會比去年好。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如何看待今年全球景氣? 答:去年全球經濟面臨各種不確定因素,美國、日本、南韓適逢總統選舉,大陸領導人換屆,加上發生歐債問題及美國財政懸崖,讓全球經濟陷入不穩定的狀態。 展望今年,經濟根本問題依舊存在,隨著各國領導人陸續就位,相關事項已知道該由誰來負責,不確定的因素減少後,預料全球景氣將趨向穩定。 目前看來,2013年會比2012年好。至於台灣,如果要讓人民對政府拚經濟的成果有感,政府的執行力就需加強。 問:今年台灣水泥業需求和景氣? 答:台灣是以出口為導向的國家,被國際景氣牽動的情況較為明顯,今年全球景氣轉佳,將帶動國內經濟回升,相對的也會讓台灣水泥業受惠。因此,今年台灣水泥業景氣將會比去年好,是屬於價量穩定的情況。 問:今年大陸水泥業的需求及景氣? 答:過去18至24個月,大陸連續發生溫州動車事件、領導人換屆等事件,公共建設進度停滯。不過,幾項重點的大型投資案,今年都已陸續公布,且換屆接班過程順利,可看出2013年大陸水泥業前景是樂觀的,也是最被看好的產業之一。 尤其是去年第4季開始,旺季效應已明顯可感受,水泥價格也持續往上翻升,各種訊號透露出今年大陸水泥業將有一番新氣象。 本季起大陸水泥市場進入淡季,價格雖然下跌,但因積極進行成本控管,台泥的利潤還不錯,估計淡季會在3月告一段落,相信今年大陸水泥業前景將會比去年好,復甦力道會來的急又快。
超級戰術 要打響知名度 問:台泥如何搶攻這波城鎮化市場商機? 答:大陸地區幅員廣大,雖說全國前十大水泥業在各地區市占率及知名度,都有一定份量,但範圍都還是只及於都市,在鄉下卻是沒沒無聞。 大陸各大都市的水泥客戶都聽過海螺水泥、台灣水泥等十大品牌。 但在鄉下,往往是以本地品牌為主,消費者只認識當地的中、小型水泥業者,這些業者的名字往往我們從來都沒有聽過。 為了將台泥的品牌知名度打進農村,今年市場策略也會改變,我曾經營過和信電訊,開設手機直營店、加盟店,要把過去經營手機的行銷策略應用在水泥事業上。 為了搶攻零售的客戶,水泥要由B to B轉成B to C,今年將在大陸鄉鎮廣設水泥零售店,要把水泥當手機在賣。
併購出擊 加快擴張腳步 問:大陸未來水泥業者若要做大,應如何發展? 答:台泥過去在大陸透過幾個併購案,熟料(水泥上游產品)年產能已達4,801萬公噸,水泥製品產能更提升至6,000萬公噸,台泥在大陸的產能排名,從2011的第7名上升至去年第6。 但2011年排名第5的中材集團,去年透過大舉併購手段,迅速讓總年產能從5,105萬公噸增至7,275.7萬公噸,排名晉升到去年的第3名;冀東集團同樣透過併購,一年增加1,813.5 萬公噸產能,去年排名晉升2名到第4名。 由此可見,同業的擴充腳步也不停歇,幾乎都是以併購為擴張手段。大陸前10大水泥集團,若不能透過併購方式來維持「大者恆大」的地位,將迅速被追上。由於大陸官方已表態不支持新建產能,以後大陸水泥業者若要擴大規模,唯有走併購方式才有機會做大。
衝刺產能 上看1億公噸 問:台泥靠著併購在大陸市場快速崛起,目前成效以及未來展望? 答:台泥在大陸市場發展,已經施行兩個5年擴張計畫,原本第2個5年計畫是從2009至2013年,年產能要突破5,000萬公噸,但2011年已經達到6,000萬公噸,提前兩年達成。我們同時在當年度訂下了新目標,即2016年產能要突破1億公噸。 由於大陸水泥淘汰落後產能、提高產能集中度的政策不變,台泥會持續進行併購計畫,以西南和華南兩個市場為主。 問:為何會如此積極的擴充產能呢? 答:大陸水泥榮景勢必會有結束的一天,屆時將面臨到重新洗牌的局面,若現在不加速擴大,洗牌過程中將很容易被淘汰掉。唯有積極擴大自己的實力,尤其在礦山的取得要更積極,這樣才能在這場戰爭中倖存下來。 |
全文網址: 台泥攻陸 要下鄉開直營店 | 產業綜合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9/7700952.shtml#ixzz2LECxY3Tx
Power By udn.com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