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5-02-18 經濟日報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兩岸銀行互設分行去年獲利比較 資料來源:金管會

兩岸銀行互設分行去年獲利出爐,最會賺錢的前三大銀行,大陸銀行占了兩家,大量的人民幣轉存款是獲利主因,國內人民幣存款有一半以上都轉存中行台北分行,台資銀行大陸分行則缺乏人民幣資金,營運成本相對高。

根據金管會最新揭露的資訊,去年三家大陸銀行在台分行獲利49億元,高於11家台資銀行大陸分行獲利36億元,台資銀行在大陸若加上子行,獲利才能超越陸銀在台分行。

兩岸相互開放設立銀行經營業務以來,台資銀行大陸分行去年已邁入第四年,陸銀在台分行則是第二年,比較兩岸銀行獲利表現,很明顯可以看出,大陸分行在台分行比較會賺錢,也比較容易賺錢。

去年獲利排名第一的是中行台北分行,一家就賺了39.39億元,比11家台資銀行大陸分行全體獲利還多。

第二名是國泰世華銀行大陸分行,獲利5.93億元。

第三名則是建行台北分行,獲利5.34億元。

最會賺錢的前三大銀行中,陸銀在台分行就占了三家,金管會官員分析,這跟兩岸金融市場經營環境差異有關,台資銀行大陸分行在人民幣等業務經營上,限制相對多。

最關鍵的因素是台灣大量的人民幣存款都轉存陸銀在台分行,陸銀在台分行再將這些人民幣資金轉存到大陸的總行或聯行,賺取利差。

國內龐大的人民幣存款資金透過中行台北分行轉回到大陸市場,但缺人民幣的台資銀行大陸分行,卻必須用很高的利息拆借,經營成本相對比陸銀在台分行高。

 

風中物語:施俊吉文的「一連串有趣的金融問題」

 產生縮網址 

呂紹煒 2014年06月18日 09:272545 點擊數

A
風中物語:施俊吉文的「一連串有趣的金融問題」

前金管會主委施俊吉為文檢討國內人民幣清算機制,顯然有許多前提有問題的論述。(圖為中國銀行台北分行資料照,中評社)

前金管會主委施俊吉日前為文《全台灣最賺錢的銀行》,討論有關國內人民幣清算制的問題,其中不少觀念相當奇特,值得一談。

 

這篇文章計算中國銀行(中銀)台北分行的高獲利,最重要的基礎是說國內銀行吸收人民幣存款後轉存中銀台北分行,中銀以3-4%的利率給國銀,但中銀轉手以超過7%利率貸出,轉手之間就有3%的獲利。施文說其「今年的獲利上看400億元」。

 

但實情則是這些轉存款是沒有辦法以7%作商業放款,因為這屬於同業存款,不是中銀吸收的存款,根據中國對銀行存貸比的規定,不可能作為商業貸款放出去,只能到拆款市場上拆放,拆款市場能得到0.4%左右的獲利就算好了。

 

所以即使中銀台北分行「很賺錢」(一定賺,因為是獨家生意),但絕對不是來自把這筆錢作7%的商業貸款而來,因此也不會有如此鉅額的獲利。顯然,即使曾貴為金管會主委,但這種「等而下之」的實務面,施俊吉似乎不是很了解,因此其最基本的計算方式就錯了。

 

在民眾換取人民幣的過程中,施文提到就有「台幣(1.03兆元)則流往中國,流往中國的台幣,最終將變成人民銀行(中國的中央銀行)的外匯存底之一部份。而人民銀行在獲得這筆台幣後,可以將它存入中國銀行,中銀再將這筆資金交給台北分行運用,放款給台灣的客戶。……」

 

這段也堪稱「奇文」,台幣到底是透過什麼方式、什麼管道流往中國?當民眾拿台幣到銀行換取人民幣時,台幣就由國內銀行吸收了;當民眾把人民幣存入銀行,國銀拿到人民幣後,不論是轉存中銀台北分行還是到離岸中心,來去都是人民幣。台幣何曾流出?

 

而當國銀向中銀買賣人民幣時,拿的也不是台幣,而是美金。中銀可能因此滿手美金,所以他可以把美金再拿去向中國總行換取人民幣……。來來去去之間,全然不會有台幣流出問題。

 

台幣從頭到尾,在所有流程中,在民眾換取人民幣時,就留在國銀內了,人行如何有「1.03兆台幣」?難道用麻布袋裝著搬上北京嗎?因此,施文對人行手上掌握1兆台幣後的所有推測,都是可笑而不存在的。

 

更何況,各國外匯存底的貨幣,一定是考慮到其流動性、安全性、收益性皆佳才會納入;如果人行真的把台幣納入外匯存底的一部份,嗯……,那倒是好事一件,代表台幣受到肯定。

 

施文中也以國銀手上的人民幣(外匯指定銀行DBU部份),只有0.5%不到可貸款出去,原因是「中國官方不准」。但這說法是只取部份數據,也缺乏與其它地區的比較。如果擴大來看,OBU(境外國際金融業務分行)吸收的人民幣存款是24%貸款出去,而DBU與OBU之間是可以自由互通,這種「數據取樣」是否有偏差?是疏忽還是蓄意?

 

至於國銀吸收的人民幣只能貸款給崑山地區台商,似乎非常苛刻,但實際上,中國在談清算機制時都有嚴格限制,因為中國仍是一個資本與外匯管制的國家。香港吸收了9000多億的人民幣,如果要放款也只能放給深圳前海特區,同樣有限制區域。只是我方的貸款方式較間接,香港的放款方式較直接而已。

 

甚至在對吸收人民幣後的出處,台灣的條件還談得比香港好─香港不能轉存中銀拿3%利率,要嘛作其它用途、要嘛放回人行;台灣能爭取到轉存中銀,有3%利率可拿,明顯就比香港好。不過,施文似乎認為轉存中銀是讓其獲取暴利而已。事實上,在人民幣存款「供應鏈」中,存款民眾、國銀都算是有賺頭。

 

而文末提到中資企業向中銀台北分行借出台幣,就能在台灣大買特買企業一事,也算是脫離實務的說法。台灣對中資購買企業仍有許多限制,不少仍要主管單位核准;如果施的說法成立,政府完全未管制,中資可恣意買下台灣企業,那根本不必談中銀台北分行。

 

中國外匯存底超過4兆美元,其成立的主權基金也以兆美元計;台灣集中加店頭市場市值才28兆台幣多,那中國豈不是輕易的買下全台灣所有上市公司?別忘了,我們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不論政府或台灣社會、企業界,都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吧!

 

更重要且更嚴重的觀念錯誤是:中資買不買台灣企業,完全牽扯不到人民幣、台幣的問題。

 

我們對中資的認定,是根據其身份、資金來源,與他手上是捧著台幣還是人民幣來投資,是毫無關係;中資企業不會因為手上拿著台幣要投資,就被認定為「台資企業」,因為,所有資金都能兌換。沒有人是用手上拿的是人民幣還是台幣去認定中資、台資。因此,施文談人民幣存款可推衍到因此中資企業,可藉此融通台資來併購台灣企業,邏輯上是不是有點「怪怪的」?

 

施文說此一人民幣存款與清算機制,「產生一連串有趣的金融問題」,文中所提的「一連串有趣的金融問題」未發生。倒是這篇文章,的確「產生一連串有趣的金融問題」!

焦點評論:全台灣最賺錢的銀行(施俊吉)

 

2014年06月17日 
 
更多專欄文章

台灣最賺錢的銀行是對岸第一家來台設立分行的中國銀行台北分行。這家分行坐落在松仁路,營業空間只有三層樓,行員大概不滿50人,它今年的獲利上看400億元,睥睨去年大賺327億元的富邦金控。

為什麼一家來自中國的分行竟然比台灣最賺錢的金控還會賺錢?原因是中央銀行沒有建立有效的人民幣回流機制,就率然開辦人民幣存款業務所致。 
去年起,國內的指定外匯銀行(DBU)在央行許可下,開始吸收人民幣存款。由於人民幣存款的利率高於3%,且當時大眾預期人民幣會升值,所以臨櫃辦理人民幣存款的民眾絡繹不絕,截至今年三月底,67家指定外匯銀行總共收受2118億元的人民幣存款(約當1.03兆元台幣)。如此便產生一連串有趣的金融問題。 

 

不准匯存款至中國

問題一:人民幣存款利率為什麼這麼高?因為,在中國,銀行的貸款利率高於7%,所以中國的銀行很樂意以3至4%的利率吸收存款,再將這些存款貸放出去,轉手之間便可有3%以上的利差。
問題二:台灣的銀行可以將人民幣存款匯去中國做放款嗎?答案:不可以。理由:中國官方不准。唯一許可的是:貸放給「昆山地區的台商」,及「中國境外」對人民幣資金有需求的個人和企業。
問題三:在此限制下,台灣的銀行握有2118億元的人民幣存款,借貸出去的有幾成?根據央行的統計,有9.18億元,佔比不到0.5%。
問題四:既然人民幣存款無處貸放,「爛頭寸」超過99.5%,台灣的銀行如何支付高達3%的存款利息?答案是:這些難以消化的人民幣存款,幾乎全部轉存到中國銀行台北分行,此一分行最高曾經支付4%的利息給轉存之銀行,4%減3%後,轉存的銀行大概可以獲得1%的利差。
問題五:中銀台北分行總共收到多少轉存款?根據金管會的統計,截至三月底,這家分行總共收到等值於1.01兆元台幣的轉存款。
問題六:中銀台北分行如何運用這筆天文數字般的轉存款?答案是:匯回北京總行,再以高於7%的利率借給當地的客戶。換言之,台灣的銀行不可以將人民幣存款匯往中國放貸,但是中銀台北分行卻可以將這筆款項送回中國賺3%以上的利差。計算一下,1.01兆元的轉存款,至少可以讓中銀賺進300億元。
除可從中國賺300億元利差,台灣也提供中銀台北分行100億元的可能進帳。因存款人如果持台幣,存人民幣存款,這就存在一個台幣交換人民幣的過程;人民幣(2118億元)流入台灣,台幣(1.03兆元)則流往中國。流往中國的台幣最終將變成人民銀行(中國的中央銀行)的外匯存底之一部分。而人民銀行在獲得這筆台幣後,可以將它存入中國銀行,中銀再將這筆資金交給台北分行運用,放款給台灣的客戶。台灣的利差雖然很低,假定只有1%,但是1.03兆元的台幣如果都能貸放出去,即能創造100億元的利潤。
故事尚未結束:兩岸服貿協議如果通過,中國服務業就可以參進台灣市場,或新設事業,或購併本地廠商;其購併之資金,只需向中國銀行台北分行融通「台資」即可,根本無須從對岸匯入「中資」。 

應該做好回流機制

事實上,人民銀行握有多少台幣,中銀台北分行就有多少銀彈,別看這家分行現在只有125億元的台幣放款,屆時它就會有能力擴張到1兆元以上(中銀台北分行三月底的資產總額是1.2兆元,而非央行所言的125億元)。1兆元能買1萬家市值1億元的公司,或100家市值100億元的公司。想像一下,如果發生,我們的未來是何景象?
中央銀行既然准許台灣的銀行接受人民幣存款,就請做好人民幣回流機制,別讓人民幣存款幾只能轉存到中國銀行台北分行。這不止是兩岸金融問題,這已經是國安問題了。 

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金管會前主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喔…喔… 的頭像
    喔…喔…

    熱血流成河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